① 中国的24孝分别是什么
中国的24孝分别是:
一、孝感动天
二、戏彩娱亲
三、鹿乳奉亲
四、百里负米
五、啮指痛心
六、芦衣顺母
七、亲尝汤药
八、拾葚异器
九、埋儿奉母
十、卖身葬父
十一、刻木事亲
十二、涌泉跃鲤
十三、怀橘遗亲
十四、扇枕温衾
十五、行佣供母
十六、闻雷泣墓
十七、哭竹生笋
十八、卧冰求鲤
十九、扼虎救父
二十、恣蚊饱血
二十一、尝粪忧心
二十二、乳姑不怠
二十三、弃官寻母
二十四、涤亲溺器
1、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ɡǔ sǒu)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孝行至淳脱险境,感象化鸟点生灵。动君择婿续天命,天下归心新贤英。
2、戏彩娱亲(又名老莱娱亲)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不小心摔倒,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装作假装摔倒的样子,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② 二十四孝顺序
01、孝感动天
02、亲尝汤药
03、啮指痛心
04、百里负米
05、芦衣顺母
06、鹿乳奉亲
07、戏彩娱亲
08、卖身葬父
09、刻木事亲
10、行佣供母
11、怀橘遗亲
12、埋儿奉母
13、扇枕温衾
14、拾葚异器
15、涌泉跃鲤
16、闻雷泣墓
17、乳姑不怠
18、卧冰求鲤
19、恣蚊饱血
20、扼虎救父
21、哭竹生笋
22、尝粪忧心
23、弃官寻母
24、涤亲溺器
(2)24孝顺序有哪些扩展阅读:
旧社会所宣扬的二十四个极尽孝道的典型人物。旧有《二十四孝》一书不著撰人。
集虞舜、汉文帝、曾参、闵损、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陆绩、唐夫人、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庾黔娄、老莱子、蔡顺、黄香、姜诗、王褒、丁兰、孟宗,黄庭坚二十四人孝行,序而诗之,用训童蒙。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刺绣和陶瓷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现藏于首都博物馆5层。
③ 中国24孝的典故具体情节,谁知道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1、孝感动天、
2、戏彩娱亲、
3、鹿乳奉亲、
4、百里负米、
5、啮指痛心、
6、芦衣顺母、
7、亲尝汤药、
8、拾葚异器、
9、埋儿奉母、
10、卖身葬父、
11、刻木事亲、
12、涌泉跃鲤、
13、怀橘遗亲、
14、扇枕温衾、
15、行佣供母、
16、闻雷泣墓、
17、哭竹生笋、
18、卧冰求鲤、
19、扼虎救父、
20、恣蚊饱血、
21、尝粪忧心、
22、乳姑不怠、
23、涤亲溺器、
24、弃官寻母
以下是《二十四孝》的典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