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孝老爱亲的故事
华龙网10月15日17时讯(数字记者 庞可) 重阳节期间,重庆向社会征集了99个孝老爱亲家庭,在今日永川区茶山竹海举办重阳敬老宴上,有9个家庭荣获了最佳孝老爱亲家庭殊荣,在这些家庭背后,都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来分享他们的故事,共同在重阳佳节到来之际,敬老、爱老,体验亲情的温馨。
涪陵区胡祖国家庭:每周为母亲洗一次脚
胡祖国现任涪陵区龙桥街道北拱社区党委副书记,是2007年涪陵区十佳返乡创业明星。由于父亲于90年代因肺癌去世,所以让他倍加珍惜亲情、珍惜与母亲共度的时光。每晚回家,他再累也要陪着母亲在沙发上坐坐,看看电视聊聊天,每周都要给母亲洗一次脚。“这个时候我真正感受到陪在亲人身旁是那样的满足,那样的温馨。”
身为龙桥街道北拱社区党委副书记的他,06年创建了一家装卸公司,吸纳了200多名乡亲就业,“我要让乡亲们能在家门口挣钱,能更好地照顾家庭,关爱老人。”
大渡口区邱文先家庭:“我永远是你的儿子!”
今年44岁的邱文先是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钢花社区的“名人”,邻里一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这汉子,不错!”
邱先文还未出生,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母亲刘仕清一个人早出晚归,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两年后,母亲嫁给了比她大13岁的邱云清,从此邱文先多了4个哥哥姐姐,还有一个他称为“爸爸”的继父,并且随继父改姓“邱”。
随着时光流逝,两位家长都年老了,18岁的邱文先表示,自己愿意留在老人身边照顾他们。十几年来,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老两口生活得快快乐乐,邻居们都羡慕地说:“这是刘仕清和邱云清上辈子行善,上天给他们这么一个好儿子。”
现在,邱先文也成家了,唯一不同的是以前他是一个人照顾父母,现在是邱文先一家人来照顾父母。他的女儿邱盈从小孝顺爷爷和奶奶,每天都为老人打洗脚水,夏天总为老人打扇,阴雨天总为老人按摩关节。邻里看到邱云清和刘仕清总羡慕地说:“您老两口真是好福气啊,儿子这么孝顺,孙女也这么孝顺。”
② 重阳节孝老爱亲倡议书
亲爱的朋友们:
泱泱中华,礼义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十月,我们又迎来了九九重阳和老人节。
孝,是人性的根本,是人伦关系的传承。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父母对于儿女的慈爱,出于本能,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儿女对父母的孝敬,天经地义,是亲情的反哺与回报。
孝顺父母、敬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体现。一个懂得并践行孝老爱亲的人,是人格高尚的人;一个孝老爱亲的家庭,是最温暖的家庭;一个孝老爱亲的社会,是和谐发展的社会;一个讲求孝老爱亲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因为,我们都有老去的一天,我们终将也会成为老人。亲爱的同胞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孝心,用我们的真心,用我们的热心,用我们的点滴行动,汇聚敬老的温暖,谱写出孝老爱亲的美德华章——
如果您是远在异乡的游子,那就请您拿起电话,与留守在家的父母亲人说一声辛苦,诉一下思念,问一声冷暖,多一句嘱咐,用最诚挚的语言拉近时空。因为血浓于水的思念很美,真的很美……
如果您尚为人子女,那就请您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为他们多做一次饭,多梳一次头,多洗一次脚,哪怕只是回家多蹭一次饭……老人的欢乐,与金钱无关!
如果您已为人父母,那就请您做好表率,用您的一言一行将敬老爱亲的美德代代相传。对于孩子,您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您今天的言行,必将是他们明天的榜样。因为,只有今天的“孝”,才会有明天的“被孝”。
如果您是社会成功人士,那就请您用您的爱心,为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伸出援手,送上温暖和关爱。您奉献的是劳动或劳动的结晶,老人们收获的是快乐和希望!因为你,所以有爱,我们的生活才更美好,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才有了更好的传承!
点滴行动汇聚温暖。亲爱的同胞们,网民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行动传播美德,用爱心温暖社会,让孝老爱亲的文明之风吹遍十星故里。
最后,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健康、幸福、快乐!
县文明办
**年10月
③ 孝老爱亲传美德 九九重阳节演讲稿怎么写
孝老爱亲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下午好!
承蒙各位领导的厚爱,很荣幸被评为道德建设中“孝老爱亲”的其中一例,感谢党委提供这个平台给我们锻炼和学习的机会。
孔子说过:“夫孝,德之本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做人的一个准则,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亲和力的具体体现。我并没有古人“卧冰求鲤”的感人事迹,也没有做得比在座的各位来得优秀,我只是做了生活中我应该做的事,现在我就孝老爱亲的个人三点体会向各位领导同事汇报一下。
我的体会之一是:孝老爱亲来源于生活中的小事。体会之二是:孝老爱亲可以和爱岗敬业紧密结合;体会之三是;孝老爱亲的外延是乐于助人。先汇报一下我的体会之一:孝老爱亲来源于生活中的小事。孝老爱亲代表发言稿。
“居则致其敬”。个人认为,父母并不会苛求儿女有多大的成就,或者为他们提供多好的物质条件,有时候儿女能陪伴在身旁散散步,聊聊天就会觉得是很幸福的事了,孝老爱亲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此,平时我们夫妻俩都尊重长辈,经常关心双方长辈的身体健康情况,因为,岳母和我们一起住了十多年,这些年来长辈关心晚辈,晚辈孝敬长辈,岳母喜欢吃鱼,因此我经常驱车到海边买刚上岸最新鲜的鱼;岳母血压高,就买一个电子血压计,可以定时为她量血压;遇到岳母身体不适,就及时带他去看医生,可以说家庭气氛和谐温馨。
“养则致其乐”。让长辈欢度幸福安康晚年是人之常情,前几年父母退休有了空闲时间,我们兄弟经常动员安排父母外出旅游,安享退休生活,也分别去了北京、上海、桂林、香港等,我们也抽空陪父母前往东山、菲律宾、新加坡等地去游玩探亲,看到父母开心愉悦我们都很高兴。顺带一提的是东山这个小县城,那时我同学东山聚会,我就顺便把父母一起带去走走,三、四十个同学,只有我一个带父母去的,同学也都对我的所作所为比较敬佩。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孝老爱亲不一定是很大的场面,或是很大的花费,有时只是很小的点滴就足以表达我们的心意。
④ 写一篇重阳孝老爱亲日记
10月16日,我们又迎重阳节。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是人间真情的永恒旋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曾经说:“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需要有人供养照顾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这两者呢?而晚辈常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在我们的身边,一直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着自己年迈多病的老人而无半句怨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儿女。今起,本报开始刊登孝敬老人榜样的故事,以传承中华民族孝老爱亲传统美德。
继父病重
他守床边照顾12天
邱文先今年44岁,别看他面色黢黑,身体瘦弱,他可是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钢花社区的“名人”,邻里一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这汉子,不错!”
邱文先还未出生,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刘仕清嫁给了邱云清,从此邱文先有了一个他称为“爸爸”的继父。虽是继父,邱云清对邱文先如亲生孩子一般。幼小的邱文先从小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孝敬爸爸。”
邱云清60岁那年的一个雨夜,前列腺炎症突然发作,睡在邻屋的邱文先听到父亲痛苦的叫声,立刻背上父亲就往医院跑,路上多次摔倒在泥泞里。邱云清动完手术,一直处于病危状态,邱文先12个日夜都守在病床边照顾着他。邱云清的手术处时常出血,常常会染红衣服和裤子一大片,还有难闻的气味散发出来。但邱文先不怕脏、不怕累,一天要为他洗四五次衣裤。
邱文先自己也成家了,他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女儿邱盈,他时常教育邱盈:“老人拉扯我成人受了太多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呀!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邱文先的确做出了好榜样,邱盈从小都孝顺爷爷和奶奶,每天都为老人打洗脚水,夏天总为老人打扇,阴雨天还会体贴的为老人按摩关节。邻里看到邱云清和刘仕清总羡慕地说:“您老两口真是好福气啊,儿子这么孝顺,孙都女也这么孝顺,真是孝子精神代代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