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秋,重阳,冬至的民俗(个以篇,150字以内)
我简答:
中秋: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
重阳:民间就有在重版阳节做茱权萸代、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冬至: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Ⅱ 重阳节完了是什么节日
国际节假日一览表
元旦 1月1日
春节 阴历一月一日)
情人节 2月14日
元宵节 阴历1月15日
狂欢节 巴西,二月中、下旬
国际妇女节 3月8日
圣帕特里克节 爱尔兰,3月17日
枫糖节 加拿大,3-4月
植树节 3月12日
愚人节 4月1日
复活节 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
宋干节 泰国新年4月13日
食品节 新加坡,4月17日
国际劳动节 5月1日
母亲节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把斋节
开斋节 4月或5月,回历十月一日
银行休假日 英国, 5月31日
国际儿童节 6月1日
父亲节 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端午节 阴历5月5日
仲夏节 北欧6月
古尔邦节 伊斯兰节,7月下旬
七夕 中国,阴历7月初七
中秋节 阴历8月15日
教师节 中国,9月10日
重阳节 中国,阴历9月初九
国庆节 中国,10月1日
啤酒节 德国十月节,10月10日
南瓜节 北美10月31日
鬼节 万圣节除夕,10月31日夜
万圣节 11月1日
感恩节 美国,11月最后一个星期
护士节 12月12日
圣诞除夕 12月24日
圣诞节 12月25日
DAD节礼日 12月26日
新年除夕 12月31日
Ⅲ 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重阳,腊八,冬至. 这些节日的习俗与由来!谢了!
1、春节
习俗:贴年红、吃年夜饭、守岁、拜年、压岁钱、祭祀、庙会、舞狮等。
由来: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年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
2、元宵节
习俗: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
由来: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
3、清明
习俗:踏青郊游、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等。
由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4、端午
习俗:扒龙舟、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食粽、放纸鸢、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
由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5、七夕
习俗: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
由来: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6、重阳
习俗: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
由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7、腊八
习俗:熬腊八粥、吃腊八蒜、晒腊八豆腐、煮腊八面、吃腊八冰等。
由来:“腊八”一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称为“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8、冬至
习俗: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南方沿海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
由来:斗指子为冬至,即太阳黄经达270°,于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古时民间有在“八节”拜神祭祖的习俗。
Ⅳ 有关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的诗句各五句
1、关于春节
弹唱迎春节,东风天地新。(老舍《一九六五年春节与北京曲艺团诸友欢聚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叶颙《已酉新正》)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2、关于元宵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3、关于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4、关于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文秀《端午》)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今日青山端午节,不劳拈出再施呈。(释宗演《颂古二十四首》)
摩挲两眼摺纸衾,人道今辰正端午。(白玉蟾《端午述怀》)
5、关于七夕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年年七夕晴光里,宫女穿针尽上楼。(王涯《宫词三十首》)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东西一水隔,迢递两年愁。(权德舆《七夕》)
弯桥销尽愁奈何,天气骀荡云陂阤。(温庭筠《七夕》)
6、关于中秋
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中秋八月祥风遍,慢上东轮云游转。(宋太宗《缘识》)
枉值中秋半,长乖宿洞庭。(无可《中秋月》)
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开。(徐放《奉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来字》)
中秋朗月静天河,乌鹊南飞客恨多。(刘沧《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7、关于重阳
重阳佳节菊花贵,婀娜如金叶青翠。(宋太宗《缘识》)
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陆游《秋夜》)
白玉阶前菊蕊香,金杯仙酝赏重阳。(和凝《宫词百首》)
高秋风日过重阳,佳节坤成启未央。(王国维《颐和园词》)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王昌龄《九日登高》)
8、关于冬至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杜甫《冬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小臣曾读三王纪,冬至由来始祭天。(边贡《迎銮曲(十首)》)
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杨凝式《雪晴》)
9、关于除夕
除夕阴寒怕卷帘,雨声断续下疏檐。(刘克庄《除夕》)
除夕春朝共此辰,强凭迎送说新陈。(周永年《岁除立春》)
除夕愁难破,还家梦愈频。(郑作《除夕》)
除夕无诗侣,灯窗酒独斟。(黄庚《除夜即事》)
除夕风霜节,家人锦绮筵。(曾丰《除日送龙涎香与宋评事二首》)
Ⅳ 百花节,冬至,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英文各是
百花节 Baihua Festival
农历二月十二(也有认为是二月十五),俗称百花生日,又名 【百花潮】版【 花朝节】、【踏青权节】、【扑蝶会】,相传是天上花神女夷的生日。
冬至 Winter solstice
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 Double Ninth Festival
端午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
Ⅵ 一阳复始,有一个阳,有冬至的意思。九月初九重阳节,双阳相重。两个阳。有没有懂这些的
没有“一阳复春”这个成语,有一个“一阳复始”的成语。看成语意思应该是“一阳复始专”。【词语】:一阳属复始【注音】:yī yáng fù shǐ【释义】: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每年到冬至日,阴气尽,阳气又开始发生。指春天又到来了。【出处】:清·李雨堂《万花楼》第三回:“转眼又是一阳复始,家家户户庆贺新年,独有那公子母子寂寥过岁。”
Ⅶ 中秋节,重阳节及冬至的来历及传说
一、中秋节
1、来历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2、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
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Ⅷ 急要关于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和重阳节的诗句
春节诗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王安石《元日》
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____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____王安石《元日》
元宵诗句: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____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端午诗句: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杜牧《清明》
2、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3、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中秋诗句: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齐已.《中秋月》)
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冬至诗句:
减字木兰花(冬至)
宋代:阮阅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
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
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重阳节诗句: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Ⅸ 冬至、除夕、初一、初三、重阳、到底给故人烧不烧纸
烧纸是寄托哀思,如果你想念故人,就烧,不想则不烧
并没有文化上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
冬至、除夕、初一、初三这几个都要烧
重阳,这个可能南方比较中,北方则不那么重,特别是陕西,山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