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在寺庙拜佛上香的时候忍不住哭了 本来是天晴的太阳很大,突然下了几滴雨滴
有佛菩萨来到时,自己慈悲的心会和佛菩萨相应,感应到了,所以会感动落泪。因为佛菩萨都是非常慈悲的。观世音菩萨洒甘露的时候,你觉得脸上好像有一点点湿湿的。得到甘露滋润了,最好每天好好念念心经多几遍。会找到合适的师父和法门
什么样的人可以求到观世音菩萨给他洒甘露呢?
台长答:就是孝顺的人,还有精进的人,还有就是受的教育好(要有品质、品德是吗?)嗯,要有品德。孝顺的“孝”字,不就是教育的“教”字的一半,再加个“文”字,所以人家说:懂得孝顺的人,你就是受过教育。中国的文字非常有意思,教育的“教”,左边一个孝顺的“孝”,右边一个文化的“文”,有文化的孝顺,把孝顺立为文化了,你就是受到教育了。所以过去的教育跟孝顺非常有关系(“孝”这个字,下面是个“子”,上面那个结构从造字结构怎么理解呢?)比方说,一个老人家的“老”,你看得出上面一个“土”,下面像一个匕首的“匕”,像一把刀(对)老人家的“老”,把下面“匕首”拿掉,变成“子”——生了一个儿子,就变成“孝”字了。讲到底,就是人要有孝心,人要接受教育。有孝心、接受教育、有良心、有道德、有品质的人,他在菩萨这里拜佛,菩萨就能接受到他的气场,就会给他加持,不要说甘露了,给他能量都可以的(师父,您说菩萨给他能量,是一种气场的加持还是什么样的加持呢?)能量就是气场(明白。观世音菩萨的甘露最直接的作用是什么,是消业还是去病,还是什么呢?)都有,观世音菩萨甘露不是针对某一个,你身上有什么问题,菩萨给你洒了甘露,就解决你哪一方面的问题
2. 有部佛教电影讲的是母亲脚穿错鞋,儿子最后孝顺
《观世音菩萨显灵传奇》
影片讲述了两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是讲述观世音菩萨显灵点化不孝子马大,使他顿悟,如苦含辛的母亲,就是守护在自己身旁的菩萨。从此改邪归正,重获新生。
第二个故事同样发生在民国间,一直家无子嗣的老板求观世音菩萨送子,后果得一子活泼可爱,打算至普陀,还愿答谢观世音菩萨,谁料因供奉观世音菩萨香烛问题与寺中师傅吵架,因此回家半路中孩子因喝水肚子痛而去世,但观世音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回家一看,孩子已安全的回到家。
3. 寺庙经文上有一句话不孝敬父母拜什么佛
这也算是善根成熟的一种感应吧。
建议去寺院上香供佛,同时还可以向出家师父请教佛法,梦这样的梦,是与佛有深缘才可能梦到的。
4. 文殊菩萨问佛曰,云何是孝顺。
文殊菩来萨问佛:云何是源孝顺?
世尊曰。孝者慈也。顺者不逆正理也。有孝慈者。不伤生而自活。不取私而背公。尊重三宝。敬顺二亲。不醉不乱。无爱无憎。劝令合家。同修福慧。内和外睦。上恭下敬。现在父母。心安体乐。过去父母。离苦生天。是名世间孝顺男女。若是日杀三牲。奉亲祀祖。皆与父母。加增罪业。是大不孝。生前同造。死后同堕。父母冤亲。相牵相连。成群作队。同入轮回。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5. 有以孝敬为代表的佛吗
“孝顺”圆圆满满做到是成佛。每一尊佛都是。如果你一定要代表,那地藏菩萨可以做孝顺的代表。
1 孝顺是佛法的大根大本,实在讲,“孝顺”圆圆满满做到是成佛。唯有佛,才能够尽孝,佛以下的孝顺,都做得不够圆满,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
2 你要是真正明白了,我们要想把孝顺做到圆满,就一心念佛,念到自己往生净土,见到阿弥陀佛了,你的孝顺就圆满了。
3 经上讲得很清楚,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你就充满智慧,具足大的能力,你的家亲眷属无论在哪个世界,无论在哪一道,你都看清楚,你也都听到,只要缘一成熟,什么叫缘成熟?你劝他念佛,他肯听、肯接受,这就叫缘成熟了,你就有能力去帮助他。
4 佛经里常讲“佛度有缘人”,生生世世家亲眷属,跟你有缘,你都能帮助他们脱离六道、往生不退成佛,这叫大孝,这叫真孝。
5 所以在眼前,对于父母生活,尤其是晚年精神上的生活,我们都能够照顾到就好。最重要的,是劝父母念佛,那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不能接受,那是因为你自己的佛没学好;你要学好了,他们自然就会接受。
6 自己真正要学好,才能影响他们,所以自己要精进不懈,要有耐心,要坚持到底,机缘成熟的时候,他们会接受的。
7 如果你认真努力地修持,学佛之后跟没有学佛之前,判然是两个人,使你父母感觉到,你学佛之后,变得特别孝顺,对他们特别好,他们生欢喜心,对佛就会有好感。
8 万万不可以看到父母没学佛,一天到晚批评他、责备他,说他业障重,将来要堕恶道。父母听到你这个话起反感,那你是大不孝,“佛不能学,愈学愈不得了,愈学愈不孝顺”,这就错误了,你虽然是好心,你的方法错误,起了反作用。一定要知道,要以善巧方便,把佛法介绍给他,让他很欢喜,他就会很乐意地接受。
6. 如果有小朋友不孝顺父母我们应该给他念哪个歌谣赖汉,望菩萨,山老鸹,豌豆糕
如果小朋友不孝顺父母的话,是可以给她念这些儿歌,让他受到一些启迪的
7.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的是什么故事
出自:法界佛教总会中文网-宣化上人法宝官网www.drbacinese.org/
摘自:《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讲经缘起
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那么这一部经以什么作为宗旨呢?这一部经的宗旨有八个字──“孝道、度生、拔苦、报恩”。它指的是什么呢?就是精研孝道──孝顺父母这个道理。人能孝顺父母,这是天地的光辉。天地所欢喜的,就是人能孝顺父母,所以说:“天地重孝,孝当先。”这个孝字是最要紧的,就用一个孝字,全家都会平安。“孝顺还生孝顺子”,你要是孝顺你的父母,将来你的子女也会孝顺你;你要是不孝顺你的父母,你的子女也不会孝顺你。所以为什么要做人呢?做人有什么意思?不是说:“啊!我就这么糊糊涂涂地来做人就算了。”不是这样,做人的本份就应该孝顺父母。因为父母就是天地,父母就是师长,父母也就是诸佛。你要是没有父母,就没有你这个身体,没有你这个身体,就不会成佛了。所以你要想成佛,先要孝顺父母,因此第一就是“孝道”。
这一部经的第二个宗旨就是“度生”。怎么叫“度”呢?由此岸到彼岸这叫度、由生死到涅槃这也叫度、由烦恼到菩提这也叫度。现在所说的这个度生,就是度众生。度众生不是说度一个、两个,也不是度三个、五个就叫度众生。度众生是指所有一切十二类的众生,都应该发心来教化他们,令一切众生早成佛,这才叫度众生。
第三要“拔苦”,这一部经要拔除众生的苦。第四是“报恩”,要报父母的恩。孝道、度生、拔苦、报恩,这八字是这部《地藏经》的宗旨。要是详细讲,这太多了,所以现在就讲这个重要的意思,讲明白了,然后大家也就明白了。
讲起这个孝道,有的人一听到这样讲,就想:“我要回家孝顺我的父母。”可是到了家里,见着父母又忘了孝。在这儿想回家孝顺父母,回到家里又忘了。为什么忘了?就因为我们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孝顺父母。真正的孝顺父母,就是你要研究佛法。你在这儿研究佛法,就是孝顺父母,不需要说我回到家里去才是孝顺父母,可是到了家里又忘了孝顺父母。你在这儿研究佛法,做一个世界最好的人,这对于世界就有利益。对世界有利益,这就是孝顺父母。
所以孝分为四种:有小孝、大孝、有远孝、近孝。什么叫“小孝”?小孝是孝于庭闱,就是只在家里孝顺自己的父母,没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未能做到广大的孝。什么叫广大孝?广大的孝就是“大孝”──孝于天下,以天下的父母为父母,这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但这大孝,还谈不到真正的孝。“真孝”是什么?真孝,只有你成佛,那才是真孝。这是在四种的孝之外,是一种真正的孝顺。所以释迦牟尼佛,你看他!父亲不准他出家,把他锁在皇宫里。他自己偷偷跑去出家修行,在雪山受了六年的苦,然后在菩提树夜睹明星,悟道成佛,这是真正的孝顺。所以当他成佛了,就到天宫为母亲说法,你说这是不是真孝呢?什么叫“近孝”?近孝是仿照近代孝顺父母的人,去学孝顺父母的方法,这叫近孝。“远孝,效于万古;近孝,效于当时。”近孝也可以说是小孝,但是又有多少不同的。远孝,效于万古,好像中国有二十四孝,这二十四孝是效于万古,万古流芳。
谈起二十四孝,中国有一个叫董永的,董永又叫董黯,他很孝顺父母的。他的邻居有个姓王的,叫王寄。这个董永是最没有钱,最穷的一个人,而王寄是最有钱的一个人。可是董永的母亲,因为儿子孝顺,就吃得身体很肥胖,虽然很老了,但一天到晚都很快乐。而王寄的母亲,有钱是有钱,吃鸡、鸭、鱼、肉,尽吃好东西,但是瘦得不得了,非常的瘦。她不高兴,总是忧愁。
有一天董永──董黯不在家,王寄也不在家。瘦婆就问肥婆说:“你家里这么穷,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吃,你为什么这么胖呢?你这么大年纪,这么胖是什么道理?”董黯的母亲就对这个瘦婆说:“因为我的儿子非常的孝顺,他一点坏事也不做,又守规矩,又勤俭做工。所以我一点也没有忧愁,很快乐的。心广体胖,我心里这么欢喜,所以身体就很胖。”然后董永的母亲──就是这肥婆,又问瘦婆说:“你这么有钱,家里吃得这么好,为什么你这么瘦呢?你简直骨瘦如柴。你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啊?”这个瘦婆就对肥婆说:“我呀!有钱是有钱,吃得也好。唯独这个儿子,不守规矩,尽做一些非法的行为。今天也犯法,明天也犯法;今天被警察抓去问话,明天又有传票到家里来。我一天到晚为这个儿子担心,吃得再好也不觉得快乐,一天到晚忧愁得不得了。所以,就一天一天瘦下来了,胖不起来。都是因为这个愁。”
这两个一肥一瘦,这么互相谈一孝一逆,一个谈孝顺的儿子,一个谈忤逆的儿子时,这个忤逆的儿子回来了,在旁边偷听这两个肥瘦的女人讲话。等她们两个离开了,各回各的家后,这个王寄就到董黯的家里,将这个肥婆拳打脚踢,痛打了一顿,说“你尽讲闲话,你为什么对我母亲讲这么多啰啰唆唆的话?”这样打了一顿,董永回来了。他看他母亲不高兴,就问她为什么,她母亲就对她的儿子说:“今天王寄过来把我打了一顿,说我今天跟他母亲讲他的坏话。”董黯一听,也不出声,就安慰他的母亲说:“你不要生气啦!他是这样一个人呢,不要怪他了。”可是他的母亲自从被这么一个坏孩子给打了一顿,骂了一顿,就生病死了。
母亲死后,董永这回可发大脾气了,“啊!在我母亲活着的时候,我不和你打架。因我怕母亲忧愁呢!现在你把我母亲给害死了。”于是乎,拿着刀就把王寄给杀了。这个瘦婆怕她儿子被人杀了,果然被人杀了。杀了之后,董永拿王寄的头,到他母亲的坟前,放在一张桌上,叩头焚香说:“母亲!您不要生气啦!他打您不是吗?现在我给您报仇,我把他杀了,拿他的头来祭奠您。”祭完,你说怎么样呢?他拿着这个人头,就去自首报官,到县政府去投案。说是:“因为他把我母亲打了一顿,我母亲就死了,现在我把他杀了,来祭祀我母亲。现在官府怎么样断我,我就怎么接受这种惩罚,我不会逃避王法的。”县官就判他终身监禁。终身监禁之后,偏偏遇着当时的皇帝大赦,所有的罪人都被赦免了,不追究他以往的罪过,他就被放出来了。放出来以后,做了很大的官。原因来自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孝虽有远孝、近孝、大孝、小孝,要是讲起真正的孝顺,就是修道,将来成佛。你们现在研究佛法,不回家去,这就是“真孝”。真正能研究佛法,能行持佛法,这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
8. 梦到观音菩萨让我开天眼,看我以前做的事,后来嫌我不孝顺就用柳条抽自己,请问什么意思
说明你和观世音菩萨有缘,观世音菩萨不忍心你堕落,想叫你孝顺父母。你要孝顺父母听观世音菩萨的。
9. 菩萨戒中的慈悲心和孝顺心是什么意思
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人与事,因他人蒙受苦难而心生不忍,就如同自己受苦般版的不忍,这是慈悲心权。一切男女,不分贵贱贫富,都能敬重与感恩视之,能常作思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世随之而受生,能如是发心,是佛所说的孝顺心。菩萨以心为戒,戒中上品,心形合应,戒体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