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九月九为什么不能回娘家
这只是某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是全国性的习俗。如果你只是听说有此风俗,但当地没有这个说法,那就不必理会了。
1、 不能说节日快乐,登高原是避凶气!
重阳节最重要的仪式活动是登高,这里面其实有着与现今说法完全迥异的含义:奇数被认为是阳数,二阳相逢叫重阳。九是数字之中最大的数字,所以这一天也是大凶日。这一天的仪式活动是登高、赏菊、饮酒、吃蟹。登高是本质意义,后三者是附加活动。登高,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这就是躲避,离开平日生活的环境,躲避凶气的捕捉。相传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 在道教的传说里有生动的描绘,道士费长房告诫友人九月九要全家登高,友人照办,晚上回来见家里的猪羊都已死去。这个故事形象地说出了九月九之毒之凶。这一天的另一个仪式是在头上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和艾草一样具有消毒的作用,也不乏伪装的意义。王维《九月九日怀山东诸弟》中,“遥望兄弟登高日,遍插茱萸少一人”,记的就是全家登高的活动。它强调的是全家躲避,要数一数是不是丢下了一个人,丢下者就会被瘟神捉走。
由此可见,奇奇相逢的日子被称为节日,举行特殊的仪式和活动,是人们为了保卫生命的积极措施,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淡化了避凶的禁忌内容,而保留了形式意义,节日逐渐成为单纯的喜庆。所以,在这个原本是辟邪的日子里,说上一句“节日快乐”似乎有些不妥,不如说“身体健康”或者“全家平安”比较恰当。
2、有的地方,九九重阳节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
当地民间俗话有:“回家过重阳,咒死她婆婆”的说法。比如鲁西南地区,滕县一带,女儿可以回家来,但是嫁出去三年之内的闺女,这天不能回娘家。三年以后,你可以年年的重阳节回娘家,但是三年内的这天不能回。这只是当地的风俗习惯而已。像我老家浙江,就从来没有这个说法。
3、某些地区还有重阳节忌同床的说法,即夫妻不能同床,要分床睡。
对于风俗习惯,也不必太当真,比如老皇历上常提到某天是忌日不宜出行,其实满大街还是人,也没见谁当真就躲在家里不出去了。
B. 重阳节不能做的22件事,重阳节不可以同房的原因
重阳节不能做的22件事
1、不能行房事重阳节不可以同房的原因
古人认为,男女交合必以时,才能达到阴阳调和。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还会生出许多祸患。重九是阳数之巅峰,过后则转为阴数,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C. 重阳节有什么忌讳
一家之言,听听就行了
《周易》中,九为老阳,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周易》讲究阴阳平衡,中和为贵,正如“否”卦一样,两个老阳相遇,也是不相往来和交通。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万物不遂,不通不顺。因此,重阳节不但不是个吉庆的日子,反而是个大凶的日子。为了破解这大凶的日子,重阳节多了好多的禁忌,形成了好多风俗。
这些风俗有:登高望远、插茱萸、赏菊花、畅饮菊花酒、吃重阳糕、吃牛肉、吃蟹子。由于重阳节是个大凶的日子,人们在相互碰面的时候,不能说节日快乐。客家人更是禁忌霜降遇重阳,有“霜降遇重阳,十家烧火九家亡”之说,在重阳节,不能生火煮饭。
D. 重阳节忌讳什么
一、忌说重阳节快乐
在我国民间一直有重阳节忌说节日快乐的说法,古人对奇数有一定的忌讳,认为奇数是阳数,二阳相逢叫重阳,而且九又是个位数最大的数字,九九重阳就是阳的极致,正所谓物极必反,阳到了极致之时也就要开始转向对立面,所以人们认为农历九月九是大凶日。
在这一天可能会有瘟气降临在人间,人们需要离开自己的家,登往高的地方躲避“凶煞之气”,以保佑全家平安。这样看来重阳节是避灾的日子,不适合说节日快乐,但可以说身体健康、平安康泰等祝福语。
二、看望老人忌送菊花
在重阳节前后菊花盛开的时候,加上菊花在我国的文化中向来有凌霜不屈的寓意,在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中,也就形成了诸多与菊花有关系的活动,像饮菊花酒、品菊花糕、赏菊花景等,但重阳节看望老人时是不能送菊花的!
在我国的传统中,菊花是哀悼逝者的鲜花,若给老人送菊花,会被看成是诅咒老人的,很不吉利。
这3件事要做:
一、登高祈福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古代民间有在重阳节登高的传统习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关于重阳节登高起源的说法众说纷纭,其中有四种说法广为流传。
二、配插茱萸
在重阳节还有配插茱萸的传统习俗。茱萸其实就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植物果实,味道十分浓郁,古人认为重阳节这天“大凶”,配插茱萸可以驱虫辟邪,与端午节插艾草、配菖蒲的意义有些类似,而且在九月九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天象中,将具有驱虫、醒脑作用的茱萸佩戴在身上,有助于身体适应季节的变换,安稳度过深秋。
三、祭拜祖先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向来就有历经先祖、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逢年过节之时都有祭拜祖先的传统风俗,以表示对先辈的孝敬之心,不忘根本之心。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之一,重阳节在秋收前后,人们为了感谢上天和祖先慷慨的恩赐,就会举办祭天祭祖的仪式。如今在岭南一带,重阳节“祭祖”的传统,仍然十分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