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百善孝为先”的小故事有哪些
1、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着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2、从前,楚国有个叫孟宗的孝子,对母亲照顾得十分周到。一年冬天,非常寒冷,孟母突然病了,什么也不想吃。孟宗很着急的问:“娘,你想吃什么?”母亲回答:“只想喝一碗新鲜的笋汤。”
孟宗听完,马上跑到屋后的竹园,四处挖掘,无奈,寒冬时节,又怎么会有竹笋呢?他急得大哭起来,眼泪一滴滴地滴落在雪地上,融化了雪,地上露出了嫩绿的竹笋。于是,他就把笋挖出来,回家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笋汤,母亲喝过汤后,不久病就好了。
3、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母亲去世后,父亲又续弦。继母对他很苛刻,难得的是王祥依然像对待亲生母亲那般服侍她。
一年冬天,继母生病,想吃鲜活的鲤鱼。但是,大冬天的,哪里能捕到鲤鱼呢?王祥来到了河边,为了能捉到活鱼,他脱掉了自己的衣服卧在冰上,用体温化开了冰块,两条鲤鱼一跃而出。继母知道他的行为后,大受感动,终于开始把他当亲生儿子照顾了。
4、汉文帝虽然贵为天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对母亲十分孝顺,不管每天公务多么繁忙,都不忘去给母亲请安。一次,母亲病了,汉文帝日夜精心服侍,一步也不曾离开,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母亲的药,他都要亲口尝尝,唯恐太苦,太烫。三年如一日的精心照顾。
5、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在母亲生病后,无心学习,衣服也不换洗,整日在母亲床前殷勤服侍,为母亲洗马桶也不厌其烦。不久后,母亲病逝,蔡邕哭倒于坟前不愿回家。仆人见此情境,无不潸然泪下。之后,他叫仆人在坟墓边搭个小房子,他住在那里,继续守墓,以表爱母之心。
⑵ 茅台辨别真假
(1)生产厂家鉴别 茅台酒厂没有和其他任何厂家联营,也没有把它的商标许可权与任何厂家共享,更没有设立过一厂、二厂和分厂等。凡是注明为联营厂、一厂、二厂,分厂生产的“茅台酒”,完全可以肯定是假的。 (2)注册商标鉴别 茅台酒全瓶贴“贵州茅台酒”注册商标,是用进口100克钢板纸印制的,500毫升容量酒瓶的商标纸规格为90毫米×125毫米。内销酒商标的图案分三部分:中间是一条从右上方到左下方的60毫米宽白色斜带,上下分别有两条黑色细线和四条黑色粗线,把红色的“贵州茅台酒”五个字夹在中间。斜带和左上角的相接处有13毫米宽的金色条,条上有“中外驰名”四个黑字。左上角为一红色色块,中间有直径为35毫米的套金色边的白圈,圈内有从上至下的环形麦穗,金色齿轮和红五角星图案。斜带和右下角的相接处有一条细金线。在右下角的红色色块上,有“中国茅台酒厂出品”八个白字,白字下有“53%VOL,500mL”的标明酒度和容量的黑字。酒瓶背面说明的规格为65毫米×85毫米并以红色套边,套边四面留有宽10毫米的白边,出厂日期为蓝色阿拉伯数字。商标印刷精美,色彩正确,切边均匀。 假“茅台”的商标和背贴都是用普通纸张印刷的,商标规格为 100毫米×140毫米,背贴规格为133毫米×85毫米。各种图案配色混乱,层次不清楚,颜色偏淡,规格不一致,所用字体也与真商标有明显区别,出厂日期字迹有红色的,也有其他颜色的。 (3)包装材料鉴别 茅台酒的酒瓶是乳白色玻璃瓶,封口为大红色螺纹扭断式防盗铝盖,顶部有“贵州茅台酒”五个白字,瓶口无内塞。整瓶酒外包一张优质正方形皮纸,装在彩盒中:外包装彩盒用的是进口白版纸加细瓦楞。盒上字体和色泽与商标、背贴上一致。 假“茅台”的封口用深浅不同的红色胶帽,有透明无字的,也有假造“茅台”两字的,瓶盖有白色的,也有红色的。盖子也壁纹各异有黄色扭断式铝盖,也有塑料盖外套扭断式黄色铝帽的。内塞有螺旋式、带腰线、平顶等几种。外包装盒用的是不合格的劣质皮纸或其他材质。 (4)感官特点鉴别 茅台酒是用小麦制曲,经八次发酵,贮存二三年后方可出厂的。它的独特感官指标是酒液无色透明,饮时醇香回甜,没有悬浮物及沉淀,酒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经久不散。假“茅台”多为用高梁酒、白干酒、配制酒等冒充的,很难具有茅台酒的色、香、味特点。
⑶ 急,求一些贵州特产,回家孝敬爸妈…
茶叶
都匀毛尖茶
产于贵州南部的都匀市。它以优美的外形,独特的风格列为中国名茶珍品之一。都匀毛尖茶生产历史悠久,迄今已有500多年。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都匀毛尖茶已是向朝廷进贡的佳品,深受明崇祯皇帝的喜爱,因其形状像鱼钩,曾赐名为"鱼钩茶"。 贵州地处高原,都匀毛尖茶产区更是峰峰迭落,崖崖高矗,雾锁云,云缠雾。土壤深厚、疏松而潮湿,加上降雨量。常年温度以及日照等自然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所以都匀毛尖茶独树一帜。
贵定云雾茶
屹立贵阳南面八十公里的云雾山,居住着勤劳智慧的苗族同胞,群众有种茶的历史习惯。这就是远近驰名的贵定云雾茶产地——贵定县仰望乡和云雾乡。云雾山是苗岭山脉的主峰,海拔高达1500米。产区的两乡各寨土壤疏松。呈酸性、山峰重叠,山上终年云雾缭绕;既有云雾笼罩,又有阳光照射,昼夜温差大,山间溪涧纵横,是古老茶区之一,所产茶叶品质极为优异。民国《贵定通志》记述:“黔省各属皆产茶,贵定云雾最有名,惜产量大少,得之极不易……昔皆为贡品。”
贵定云雾茶作为茶中佳品,是由当地品味高、素质优良、理化指标好的仰望种决定的。茶青通过三炒三揉,搓团提毫,文火慢烘的加工,成茶外观形如鱼钩,匀称美观,色泽嫩绿,背附一层细软白毛,气味芳香醇厚,连冲四碗其味仍佳,所以销路甚广。
开阳南贡茶
开阳南贡茶产于开阳县南龙乡,清乾隆年间即作为朝延贡品。其茶多白色茸毛,造型美观,茶色淡绿而明亮,叶芽竖立,犹如雪后春笋,清香而味醇,爽口清润。
黔红
黔红是贵州红碎茶的简称,主要产于湄潭、羊艾、花贡、广顺、双流等大中型专业茶场。贵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生产红碎茶的茶场又分布在贵州省的中部、北部、南部的丘陵台地或河谷盆地。由于高温多温、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这些地区的大叶型品种、中叶型品种和地方群体品种长势旺,叶片厚。其内含物如氨基酸、茶多酚增多。。
贵州红碎茶以其香气高、鲜爽度好、品质独具一格著称。由于产地、茶树品种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品质各具特色。羊艾中叶种红碎茶香气特高,在全国第三套样中连续多次名列前茅,被评为优质产品;晴隆花贡大叶种红碎茶,达国家规定二套样标准,品质接近滇红,能与斯里兰卡、印度的红茶媲美;开阳双流红碎茶曾获一九八三年外贸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泥潭茶场的红碎茶被推为商业部优质产品。
黔陶赵司茶
赵司茶产于贵阳市郊黔陶乡赵司村,历史悠久,颇负盛名。相传康熙年间,贵州进士、翰林院编制修周渔璜将家乡的赵司茶进贡皇帝,尔后便有"品尝周公赵司茶,皇官内外十里香"的佳话流传。赵司茶经烘炒加工而成的绿茶,外形匀整不碎,泡茶汤色黄绿,清香爽香。
羊艾红茶
贵阳羊艾农场生产的红茶是我省红茶中最出色的一种,早在1979年长沙全国茶叶会议上曾获红冠军称号。它集红茶的三特色浓、强、鲜于一身,条索粗壮,色泽乌黑,茶色红艳明亮,收敛性强,茶味香浓鲜爽。
工艺品
播娜摩簸箕画
播娜摩簸箕画是贵阳市的少数民族农民画,播娜摩,布依族语,指雄踞市郊的云雾山。一个个寻常的农家常用簸箕,经生花妙笔将花草虫鱼、飞禽走兽、日月山川、神州传说、人间趣事等绘制上去,便成为一件件古朴典雅的艺术品。播娜摩簸箕画洋溢着浓郁的乡情,极富民族特色。
大方漆器
闻名海内外的大方漆器,是贵州省大方县(原名大定)出产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传统工艺美术制品。
明、清朝代,大方漆器就被选作“贡品”上京供奉皇帝。作为家庭陈设品装饰书斋、客厅,更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雅致。民间也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用具,盛装干鲜果品、蜜饯乃至菜肴均可。大方漆器在清道光年间盛极一时。当时古老的大定府城内几乎家家都会制作漆器,故享有“漆城”之誉称。
大方漆器的特点是,图案幽雅逼真,造型朴实,漆色光亮可照人影,色泽艳丽,经久耐用,并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用作食具,不导热,不串味,不漏水,不生虫,耐酸、碱,不易腐朽,不褪色等。
当前,大方所生产的漆器品种有碗、盘、盒、壶、瓶、杯、屏风、一家具、玩具等280余种,其中对外销售的为126个品种。大方漆器选料精良,采用牛、马皮脱胎和布胎,以上等漆作涂料,一般一件制品需经过四十多道工序才得以完成。漆器制作工艺,可分为制坯、漆地、装饰等几个重要环节。比较复杂的是装饰。装饰的技法有100多种,总起来可分为浮花、平花、暗花三个类型。这些工艺都极为精湛,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大方漆器,做工精致、细腻纤巧、五彩缤纷,显示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贵州布依地毯
布依族在贵州省分布广泛,是至今保留本民族传统习惯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特别是妇女制作蜡染、刺绣、编织、挑花的技艺保留至今并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为贵州独特的民族民间精湛技艺和强烈的民族艺术风格。安顺地毯厂生产的布依地毯,就是在这块民间艺术沃土上开出的新花。她融汇了民族民间优秀纹样,推陈出新,在继承基础上,加以发展,为中外人士喜爱并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图案有代表自由、幸福、长寿的“石榴、桃子”,有象征着快乐、美满的“蝴蝶、鱼和花”等。它选用优质羊毛精工织造而成,富有弹性,产品纹样清晰、活泼,有立体感,新颖别致。配色一般为白和蓝,使人感觉淡雅、明快、朴实和富有乡土气息。布依地毯现有九十道、一百二十道等品种。
贵州蜡染
蜡染是贵州著名的民间手工艺品,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印染方法之一。贵州蜡染的图案造型以行云、流水、花草、鱼、虫、禽、鸟、几何图纹为主,。取材十分广泛,加之造型不拘一格,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蜡染艺术风格亦多姿多彩,并因当地民族、地域的不同而各个特色。比如有的工整严谨,突出对称;有的以几何图形为主题结构,显得清新秀丽,也有的蜡染加红黄两色,使其色调深厚,层次更加丰富;还有的大蓝底白花上再用彩色丝线刺绣,就更加五彩斑斓,别具韵味。
贵州芦笙
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歌舞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采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芦笙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时期,贵州少数民族人民就开始制作芦笙,并涌现了不少的优秀芦笙吹奏家。古代进京朝贡者,就曾带着芦笙到宫廷演奏过,得到朝廷官员的高度赞赏。
随着时代的变迁,芦笙的形状和演奏技巧,除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外,有了新的改进。如今的芦笙有六管、十管及十二管的,其长度有二尺、五尺及一丈多的;芦笙的曲调,除保持原来的古朴、悠扬之外,曲调多变,节奏明快,特别是伴之深沉、雄浑的芒筒声,使芦笙的声响和音量加重,格外委婉动人。其跳和舞姿的变化更大,不但跳步踢腿刚健有力,而且舞姿潇洒自如,动作优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芦笙会规模宏大,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十几万人。十里外,便能听到嗡嗡悠扬的芦笙吹奏的声音。
遵义丝织品
遵义丝绸,历史悠久,是贵州丝绸的发源地。清乾降时,由外传来了柞蚕放养和巢丝法和技术。到清道光年间,遵义就已成为贵州丝绸贸易中心。近年来,所生产的丝绸织品畅销国内,甚至销到南洋各地,产品质量与杭绸不相上下。
此外,遵义的丝织品还有工农被面、缎背经、美丽绸等。丝织品的特点是:绸身紧密,手感光滑柔软,温润如玉,轻飘而绚丽,具有桑蚕丝所特有的天然光泽。遵义的丝织品,远销北京、上海、兰州等地。生丝、和服绸还外销日本,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好评。
原木艺术
原木艺术是以自然界中和种带表皮的木本、藤本及草本植物作为材料,因而作品既淳朴自然又具现代美感,表现出贵州地方原始文化的远古、神秘、纯朴和粗犷的美学情趣。其伤口有的气势磅礴,有的隽永深邃,有的活泼可爱。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陈白秋原木艺术展",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高度评价,其中三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贵阳市白云区设有原木艺术展馆。
玉屏箫笛
产于被誉为"箫笛之乡"的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它是侗乡民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民族乐器,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箫笛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故又名贡箫。玉屏箫笛用当地产小水竹制作,竹节长而均匀,管壁肉厚持坚,不易破裂,不易虫蛀。箫笛音质纯正,音色圆润,尤其是椭圆形扁箫,音色更佳,为萧中上乘。玉屏箫笛的传统雕刻颇具特色。凤翥龙翔,栩栩如生;山水花鸟,清新迷人;草纂隶楷,流畅古雅。
苗族刺绣挑花
心灵手巧的贵州苗族妇女,大都善于飞针走线。在她们绣衣最明显的部分,往往绣着各式各样的优美图案:有金花银果,彩蝶鸟禽,游龙飞凤,还有千奇百怪的鱼虾虫蟹,真可谓是千姿百态,令人目眩。
在各种喜庆的日子,诸如“四月八”、“六月六”、“姊妹节”、“跳花场”、“斗牛”等节日,苗族姑娘都要穿上自己亲手绣制的绣花衣,梳妆打扮,竞相比美,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聪明灵巧,赢得小伙子的爱慕。
苗族刺绣针法繁多。常见的针法有平绣、破绣、布贴绣、打籽绣、盘绣、辫绣、线绣等数十种针法。这些刺绣针法具有朴实优美、平滑光亮的特点。苗族刺绣针法有强烈的装饰意趣,耐人寻味。苗族刺绣的纹样,因地区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贵州黔东南台江、施秉等地区刺绣图案常用祭奠祖先“龙公”的图腾纹样;施洞地区则喜爱雀、兽、鱼、虾;从江地区偏爱花、草、家禽。这些刺绣在配色上多用鲜明的对比色,强烈感人。
贵州苗族妇女除刺绣技艺外,还擅长于挑花,其中尤以花溪苗族挑花最为著名。花溪挑花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古老的花溪挑花图案严谨,以鱼刺纹为主。现在的花溪挑花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论是在色彩上,还是在结构上都更为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挑花图案题材广泛,但花溪挑花常用植物纹样,如刺梨花、蝴蝶花、八角花、鸡冠花等,很少有动物和人物纹样。构图形式一般采用对称式,二方连续,单独纹样等,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挑花用色较为单纯。以白、红、黄、桃红、绿五种颜色为主,极少杂以其他颜色。十字挑花因受十字针脚的工艺限制,因此,造型概括、简练,形体“几何化”,具有强烈的装饰意趣。在挑绣过程中,为了不使绣品弄脏,挑花能手大都用双股或单股丝线从反面挑绣,形成了花溪地区独特的“反排正看”的艺术风格。贵州苗族刺绣挑花常被应用在服饰、坐垫、壁挂、背包等日用生活品之中,具有朴素美丽的装饰效果。贵州苗族刺绣挑花现已销往世界许多国家,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雄精雕刻
“雄精”是雄黄矿中的结晶体,属斜方晶系,色橙黄,半透明。用雄精雕刻工艺品,独具特色,是贵州传统工艺品之一。雄黄是贵州的特产之一。但是提炼“雄精”却很困难,因而产量很小,非常名贵。雄精雕刻在清代就已盛行。历史上贵阳所产雄精雕刻工艺品,有仙佛像、三星(福星、禄星、寿星)、历史人物、如意及其它摆件、佩件、玩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