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适合小学生朗诵的孝道诗歌
适合小学生朗诵的孝道诗歌: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
为人须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培好祥。
孝子能把父母孝,下辈孝儿照样还。
自古贤臣多孝子,君选贤臣举孝廉。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
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可惜人多不知孝,怎知孝能感动天。
福禄皆因孝字得,天将孝子另眼观。
孝子贫穷终能好,不孝虽富难平安。
诸事不顺因不孝,回心复孝天理还。
孝贵心诚无它妙,孝字不分女共男。
男儿尽孝须和悦,妇女尽孝多耐烦。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男儿。
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和睦兄弟就为孝,这孝叫做顺气丸。
和睦娌妯就是孝,这孝家中大小欢。
男有百行首重孝,孝字本是百行原。
女的淑名先学孝,三从四德孝为先。
孝字传家孝是宝,孝字门高孝路宽。
能孝何在贫和富,量力尽心孝不难。
富孝鼎烹能致孝,贫孝菽水可承欢。
孝从难处见真孝,孝心不容一时宽。
赶紧孝来孝孝孝,亲由我孝寿由天。
亲在当孝不知孝,孝殁知孝孝难全。配搏
生前尽孝亲心悦,死后尽孝子心酸。
孝经孝文把孝劝,孝父孝母孝祖先。
为人能把祖先孝,这孝能使子孙贤。
贤孝子孙钱难买,这孝买来不用钱。
孝字正心心能正,孝字修身身能端。
孝字齐家家能好,孝字治国国能安。
天下儿孙尽学孝,一孝就是太平年。
戒淫戒赌都是孝,孝子成才亲心欢。
戒杀放生都是孝,能袜戚积亲寿孝通天。
惜谷惜字都是孝,能积亲福孝非凡。
真心为善是真孝,万善都在孝里边。
孝子行孝吉福护,为人不孝祸无边。
孝子在世声价重,孝子去世万古传。
Ⅱ 关于孝亲敬老的诗歌
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一一孟子
2、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一一《吕氏春秋》3、孝子不识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一一庄子
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一一庄子
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一一荀子
6、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7、父母者,人之本也。一一司马迁
8、事亲以敬,美过三性。一一垫虞
9、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一一武则天
10、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一一《礼记》
11、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一一《礼记》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一《论语》
1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
之忧。”ーー《论语・为政》
14、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一一孔子
15、长幼有序。一一孟子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一一孟子
1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一一孟子1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一一孟子1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一一孟子
20、事,孰为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一一孟子
2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一一孟子
2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一一孟子
2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一孟郊24、内睦者,家道昌。一一林逋
25、慈孝之心,人皆有之。一一苏辙
供参考。
Ⅲ 关于孝亲敬长的诗词
关于孝亲敬长的诗词如下:
(1)《孝经·弟子规》。这是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它始于:“父母呼应,患难当赴;朋友不识,礼义不渝。”这首诗词主张尊重父母、孝敬长辈,同时也体现出精神上和情感上对朋友的敬重。
(2)《岳阳楼记》。这是唐朝文学家欧阳修所著的典型散文之一,其中“家有老母,妻子无儿,坐而待毙者,谁肯为之不顾篡改前程,持家度日”的话语,充分体现了对孝的重视。这样做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肯定和支持。
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对父母绝对权威的顺从;从社会意义上看,“孝”即对统治者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绝对服从。表面上看社会小单元的家庭以“孝顺”、“孝敬”为指导思想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
孝(拼音:xiào)是汉语常用字,此字最早见于商代,其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又引申指孝服。
早期金文的“孝”,是一个小孩儿(“子”)在老人的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的形状,用扶侍老人来表达“孝”的原意。孝字从战国楚简开始就有了隶书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