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古时的孝顺故事

古时的孝顺故事

发布时间:2025-01-19 09:16:29

1. 中国古代十大孝的故事有哪些

中国古代十大孝的故事有大孝感天、闻雷泣墓、亲尝汤药、丁兰刻木、鹿乳奉亲、江革背母、百里负米、卖身葬父、卧冰求鲤、以身喂蚊。

1、大孝感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闻雷泣墓

王裒是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9、以身喂蚊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10、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1)古时的孝顺故事扩展阅读:

“孝”是古代中国,乃至现代中国一项极其重要的伦理关系准则。长期以来,国人对“孝”涵义的理解,存在着较严重的偏颇,甚至是误解。按照《礼记》等文献的记载,“孝”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概念体系。它包涵了“孝”、“敬”、“谏”、“全身”、“继志”等内容。

古人认为,最低等级的“孝”,是指向父母长辈提供衣服、食物等物质生活资料,“以其饮食忠养之”,满足父母的基本物质需求。

阅读全文

与古时的孝顺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长寿路茶叶 浏览:379
重庆市退休劳模涨工资 浏览:420
夸奖孝顺的成语 浏览:147
父母的身高怎么看 浏览:428
老年大学暑假的迎国庆活动 浏览:181
老年人总犯困吃什么药 浏览:373
上海企业工人退休工资如何计算方法 浏览:446
遵义退休工资最低标准 浏览:250
秋天老人腿疼是怎么回事 浏览:113
古人长寿怪方 浏览:48
重阳节快乐对吗 浏览:461
大湾区退休金 浏览:963
寄养父母需要什么条件 浏览:748
重庆养老保险达到退休年龄有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539
老年人高压110 浏览:704
塞外吏士本非孝顺孙 浏览:879
长寿保险有什么风险 浏览:55
长寿花与蚜虫 浏览:260
父母如何说服高二的孩子少看电视 浏览:68
心满益足养生怎么样 浏览: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