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过节系列重阳节

过节系列重阳节

发布时间:2020-12-19 10:16:59

❶ 古代逢年过节之诗词

“每逢佳节倍思亲”里的佳节,对应的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汉族传统节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的起源很早,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到了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结束语: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本文提及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正是诗人在重阳节民间遍插茱萸的情境下,生发出的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深厚感情。

❷ 九月九过节感想怎么写

写下九月九(重阳节)的来历,典故,可以写下重阳节自己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老人做的事,结合自身写尊老爱老感想。

❸ 重阳节和元宵节还有,七夕节的过节时间是农历。几月几日节日的习俗又是什么

重阳节是九月初九,习俗是登高跳远,元宵节是正月十五吃元宵,七夕节是阴历的七月初七,据说牛郎织女天河配。中国的情人节

❹ 古代人过重阳节的时候有什么讲究,什么样的人才能过节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节历史演变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所以说如果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不一定有过重阳节佩茱萸赏菊的机会哦!那么到底是什么时候重阳节开始在民间流行并一直传承到今天的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❺ 重阳节我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设计的过节方案,有哪些

活动名称:九九重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了解中国文化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2、能用实际行为表达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关爱。

活动准备:与重阳节相关图书和音像,歌曲《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活动内容:

1、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讲一下重阳节的由来

2、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唱歌

3、帮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洗个脚

(5)过节系列重阳节扩展阅读:

重阳节习俗:

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❻ 九月九日重阳节又叫什么节,每年过年过节的游子们常说的一句话是

1、重阳节已被定为法定的“中国老人节”,民间也叫“双九节”或“登高节”;
2、这一天说得最低的,自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或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❼ 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远在他乡的朋友你们是怎么过节的

都说重阳登高望远.如果没有家人,真的去登了又有什么意义,还不是一番伤感.思家.

❽ 重阳节来历及过节方式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我们将农历九月初九专定为“老属年节”。
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佳人作伴,共尝重阳糕、共饮菊花酒,亦不失是美事一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季节有了新的认识,九月祭火星的仪式逐步衰落,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
如果说上巳(清明节)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

阅读全文

与过节系列重阳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村养老保险一次性缴纳文件出处6 浏览:633
小米电视2S老年人用 浏览:735
养老帐户总额是什么 浏览:641
省市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浏览:842
乾隆的子女都不怎么长寿 浏览:306
孝顺父母压住烦心事 浏览:475
统筹账户和养老金有什么关系 浏览:411
安徽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浏览:633
关于养生类专业专科有什么 浏览:834
去敬老院演出的心得 浏览:315
三亚的养老院哪个好 浏览:204
父亲犯病如何照顾老人 浏览:992
20岁女存款60万 浏览:825
诗经中有关孝顺父母感恩父母的古代诗词 浏览:843
家训孝敬老人教育是教育子女 浏览:938
杭州周六哪里可以做入职体检 浏览:561
外籍华人退休金 浏览:673
最好的养老院有啥 浏览:735
桐乡市老年大学官网站摇号名单 浏览:121
三年内父母双亡会有什么运气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