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母亲节谁最孝顺,朋友圈图片
朋友圈的晒图的人最孝顺
❷ 朋友圈里的母亲节800字作文
朋友圈里的母亲节
即便眼前朋友圈里的祝福,母亲不一定能够看到,但如果这一颗颗感恩的 心带动传递的是整个社会对母爱的珍视,那么,这样的“秀”就该好好鼓励。
热热闹闹的母亲节,让微信朋友圈成了“秀”感恩的阵地:微信公号里称颂母爱的心灵鸡汤广泛传播,不少人晒出母亲的照片,配上感恩的话语,传递祝福。对此,有网友调侃说,“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母亲在家里,不在朋友圈里。”
这样的调侃并非无厘头。一个谁都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即便现在微信早已普及,但对上了年纪的父母来说,并不见得人人都能对此驾轻就熟。站在这样的角度看,朋友圈的感恩与祝福就是“秀”给朋友看的。与回家看看,
或者陪着妈妈吃顿饭,或者聊聊天之类的实际行动相比,这样的“秀”又有什么意义?
从行动派的角度来论,这样的观点似乎无懈可击。可细细思量,如果就此将朋友圈里的母亲节视作是一场“秀”,又难免失之偏颇。谁能说,除了“秀”在朋友圈里的母亲节,现实生活里就没有实际的行动呢?
更何况,对一些远游在外的游子来说,过母亲节,不能回家,不能陪在母亲身边,难道就是不懂得珍视母爱吗?
珍惜、回报母爱,该有怎样的实际行动?曾记否,有社会学家曾倡议在母亲节这一天,大声对母亲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囿于国人传统含蓄的表达方式,这样的倡议并不见得有多好的实际效果,甚至还出现过子女好不容易鼓足勇气表达心声,母亲却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的尴尬。当远离在外的游子分身乏术,没法回家陪伴母亲,当面对面的情感表达难以说出口,朋友圈无疑是个理想的平台。用文字畅达心声,借助信息传递祝福,又何必指责其中的虚伪或者做作?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秀”其实还有实际的意义。时光倒退十年,又有几个人知道这个舶来的母亲节?母亲节越来越火热,网络的传播功不可没。就此来说,即便眼前朋友圈里的祝福,母亲不一定能够看到,但如果这一颗颗感恩的心带动传递的是整个社会对母爱的珍视,那么,这样的“秀”就该好好鼓励。
❸ 母亲节 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 微信朋友圈
微信朋友圈过节日,收祝福的哪一方往往都看不到,还是用实际的行动来
❹ 母亲节你们在朋友圈这么孝顺,你们爸妈知道吗
母亲节我在朋友圈里那么孝顺,我爸妈是知道的,因为我给我爸妈不仅发了朋友圈,还给她实实在在买了东西给她好处。
❺ 如何评价母亲节朋友圈满屏孝心的现象
或许这就是现实吧。每个人都在努力奋斗。可能
这就变成了一种秀的风气。
❻ 讽刺那些母亲节在朋友圈发祝福的孝子
你确实不能叫人家阿姨,没家教的东西,按你说的,一两岁孩子可以叫你叔叔了,明白吗?你脑门没长好,回去多吃点补回来
❼ 在朋友圈晒父母照片就是孝顺吗
我觉得这个是不一定的,但是从表面上看,他还是很在乎他的父母的。
这里是恶意的揣测,假如他是故意营造这样的一个形象了,那么为什么呢?肯定不会是毫无原由的。或许他虽然不是很爱自己的父母,但是他不能让大家发现,所以欲盖弥彰。
或许能看到他这种朋友圈的人,是他的上司、合作对象或者他有想法的对象,这样就可以刷印象分了。如果是有未敲定的合作项目,这样做也是很有可能。毕竟挺多外国人是注重家庭的,如果你家庭和谐幸福,你又很孝顺,那么他会觉得你是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
至此我们只能得出结论,在朋友圈晒父母的照片,不一定是孝顺的行为,然而只能表明他认为父母的形象不会令他丢人,而且他的行为无论如何都会刷他人对他的印象分,这只能很浅薄地说:“哦,他好像很孝顺。”
❽ 你们怎样看在母亲节朋友圈秀孝心这种现象
从心理学角度,母亲节在朋友圈扎堆秀孝心这件事,大概反映了如下一些社会心理。
首先是从众效应。当你的朋友圈大多数朋友都在以各种方式秀“孝心”,你如果无动于衷,无形中就会产生被排斥感。人类天性就需要在群体中寻求共鸣和认同,这种心理驱动使人们很难在一场流行中置身事外,无动于衷。这就好比,电梯里五个人,其他四个人(一伙的)依次报数,第五个路人(真正的乘客)在大多数时候会跟着报数。
其次是一种廉价的心理代偿。对母亲尽孝是中国社会的传统规范,但在现实生活中要给母亲尽孝是需要耗费时间、精力和成本的,特别是对于离开家庭,独自在另一个城市打拼发展的年轻人。也就是说,应该对母亲尽孝,这是一种无形中的社会规范;但相隔异地,发展维艰,又难以做出具体的尽孝行为,这会让自己感到不安和难受。那么,在母亲节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时节,通过朋友圈表达对母亲的孝心不啻是一种替代补偿,以消弭无法身边尽孝的不安和难受
如何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习惯呢?
建立和谐的长幼家庭关系
这并不是封建社会的“长幼有别”的意思,是指父母要尊敬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孩子更要尊敬长辈,听父母的话,理解父母的辛苦。
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就是个“小太阳”,大人都要围着孩子转,试想一下,把孩子培养成了“小皇帝”又何谈让孩子孝敬父母呢?因此,一定要让孩子懂得自己与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关系,不可长幼颠倒,乱了次序。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
只有从小让孩子做家务,才能让孩子懂得感恩,理解父母的辛苦。只要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孩子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他才能心怀感恩的去关心父母,长大后才会为家庭分担责任。
周末时,让孩子拖拖地,他才知道拖地有多累;让孩子帮忙洗菜,他才知道做饭原来这么复杂;平时要教育孩子主动关心家人,问候老人的身体健康;当家人要出门的时候,孩子还提醒家人多穿衣,注意天气变化等。
❾ 如何看待母亲节在朋友圈秀孝心这一现象
平常心
人和人对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 一些人是思想派 说几句暖心窝的话,买点东西就完了 这是以前 现在手机都用软件了 动动手指发几条就觉得心意到了就行了 谁知道他老爹老妈会不会社交软件啊? 第二种是行动派 过节了很早的回家 买礼物 做好吃的 陪着聊天 如果相比较来说都会觉得后者更好 但是现实中像第一种那么办的却很多
不管谁属于哪一种都没有错误 只要你觉得做的有意义就可以了 意义在于父母收到你的关心 至于如何看待别人在朋友圈里秀我觉得有何意义呢 自己做好又何必去想别人这样做的用意? 也许有感而发、发自内心的 也许就是为了留给朋友一个孝顺的好印象 不管是已何目的在秀又何妨 不管真情还是假意 都当真的看就好了
❿ 面试官:母亲节,发朋友圈孝顺母亲,你怎么看
“这个事情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我认为,如果不能好好陪陪母亲,那就给足母亲物质需版求,并在精神上权多多敬畏母亲。至于在朋友圈晒孝顺的,并不能真正孝顺母亲,只不过是为了让更多人以为自己孝顺而已。这样的做法,并不值得推广,很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