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湾里一中重阳节活动

湾里一中重阳节活动

发布时间:2024-05-29 06:15:48

重阳节的活动有哪些

重阳节习俗:

1、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阳糕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阅读全文

与湾里一中重阳节活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临城县农村养老保险管理所 浏览:82
央企女处级干部退休年龄 浏览:347
敬老院慰问老人诗歌朗诵 浏览:53
访谈60岁以上老人 浏览:613
大平孝敬爹和妈现场版 浏览:790
全国人大领导退休年龄 浏览:587
吕不韦为什么能长寿 浏览:29
聋哑人多少岁进养老院 浏览:384
60岁裸体女人 浏览:472
汉代父母官叫什么名字 浏览:837
父母进厂打工怎么说 浏览:495
很讨厌老年人喝酒怎么办 浏览:999
老年人脊椎列怎么治疗 浏览:328
龙游县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浏览:330
灯塔市澜潮养生会馆门票多少钱 浏览:306
重阳节爬山高中画 浏览:219
老人补肽多少克 浏览:395
预防老年痴呆症ppt 浏览:988
养老院加盟好项目 浏览:241
为什么喜欢重阳节 浏览: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