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孝老爱亲的故事
华龙网10月15日17时讯(数字记者 庞可) 重阳节期间,重庆向社会征集了99个孝老爱亲家庭,在今日永川区茶山竹海举办重阳敬老宴上,有9个家庭荣获了最佳孝老爱亲家庭殊荣,在这些家庭背后,都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来分享他们的故事,共同在重阳佳节到来之际,敬老、爱老,体验亲情的温馨。
涪陵区胡祖国家庭:每周为母亲洗一次脚
胡祖国现任涪陵区龙桥街道北拱社区党委副书记,是2007年涪陵区十佳返乡创业明星。由于父亲于90年代因肺癌去世,所以让他倍加珍惜亲情、珍惜与母亲共度的时光。每晚回家,他再累也要陪着母亲在沙发上坐坐,看看电视聊聊天,每周都要给母亲洗一次脚。“这个时候我真正感受到陪在亲人身旁是那样的满足,那样的温馨。”
身为龙桥街道北拱社区党委副书记的他,06年创建了一家装卸公司,吸纳了200多名乡亲就业,“我要让乡亲们能在家门口挣钱,能更好地照顾家庭,关爱老人。”
大渡口区邱文先家庭:“我永远是你的儿子!”
今年44岁的邱文先是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钢花社区的“名人”,邻里一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这汉子,不错!”
邱先文还未出生,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母亲刘仕清一个人早出晚归,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两年后,母亲嫁给了比她大13岁的邱云清,从此邱文先多了4个哥哥姐姐,还有一个他称为“爸爸”的继父,并且随继父改姓“邱”。
随着时光流逝,两位家长都年老了,18岁的邱文先表示,自己愿意留在老人身边照顾他们。十几年来,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老两口生活得快快乐乐,邻居们都羡慕地说:“这是刘仕清和邱云清上辈子行善,上天给他们这么一个好儿子。”
现在,邱先文也成家了,唯一不同的是以前他是一个人照顾父母,现在是邱文先一家人来照顾父母。他的女儿邱盈从小孝顺爷爷和奶奶,每天都为老人打洗脚水,夏天总为老人打扇,阴雨天总为老人按摩关节。邻里看到邱云清和刘仕清总羡慕地说:“您老两口真是好福气啊,儿子这么孝顺,孙女也这么孝顺。”
② 孝老爱亲的介绍
孝敬老人,爱护亲人。也叫孝老敬亲,是孝敬老人,尊敬亲人的意思。
③ 孝老爱亲故事集的内容简介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传统的孝老爱亲美德在继续闪光。他们当版中有尚未成年的孩子,用权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赡养父母的重任;有奋力拼搏的学子,兼顾学业和家庭,毫无怨言;有几十年如一日看护公婆的儿媳,履行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也有默默无闻奉献自己的青春,让父母能颐养天年的孝子。曾少蘅主编《孝老爱亲故事集》收集整理了这些从古至今的孝行爱心,挑战当下的道德水准,让离孝道越来越远的孩子们重拾内心的触动。
④ 孝老爱亲的意义
孝敬老人,关爱亲人。
或
孝敬年老的人,关爱亲近的人
⑤ 重阳节孝老爱亲倡议书
亲爱的朋友们:
泱泱中华,礼义之邦,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十月,我们又迎来了九九重阳和老人节。
孝,是人性的根本,是人伦关系的传承。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父母对于儿女的慈爱,出于本能,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儿女对父母的孝敬,天经地义,是亲情的反哺与回报。
孝顺父母、敬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体现。一个懂得并践行孝老爱亲的人,是人格高尚的人;一个孝老爱亲的家庭,是最温暖的家庭;一个孝老爱亲的社会,是和谐发展的社会;一个讲求孝老爱亲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因为,我们都有老去的一天,我们终将也会成为老人。亲爱的同胞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孝心,用我们的真心,用我们的热心,用我们的点滴行动,汇聚敬老的温暖,谱写出孝老爱亲的美德华章——
如果您是远在异乡的游子,那就请您拿起电话,与留守在家的父母亲人说一声辛苦,诉一下思念,问一声冷暖,多一句嘱咐,用最诚挚的语言拉近时空。因为血浓于水的思念很美,真的很美……
如果您尚为人子女,那就请您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为他们多做一次饭,多梳一次头,多洗一次脚,哪怕只是回家多蹭一次饭……老人的欢乐,与金钱无关!
如果您已为人父母,那就请您做好表率,用您的一言一行将敬老爱亲的美德代代相传。对于孩子,您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您今天的言行,必将是他们明天的榜样。因为,只有今天的“孝”,才会有明天的“被孝”。
如果您是社会成功人士,那就请您用您的爱心,为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伸出援手,送上温暖和关爱。您奉献的是劳动或劳动的结晶,老人们收获的是快乐和希望!因为你,所以有爱,我们的生活才更美好,我们民族的光荣传统才有了更好的传承!
点滴行动汇聚温暖。亲爱的同胞们,网民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行动传播美德,用爱心温暖社会,让孝老爱亲的文明之风吹遍十星故里。
最后,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健康、幸福、快乐!
县文明办
**年10月
⑥ 孝老爱亲的事例
华龙网10月15日17时讯(数字记者 庞可) 重阳节期间,重庆向社会征集专了99个孝老爱亲家庭,在今日永属川区茶山竹海举办重阳敬老宴上,有9个家庭荣获了最佳孝老爱亲家庭殊荣,在这些家庭背后,都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来分享他们的故事,共同在重阳佳节到来之际,敬老、爱老,体验亲情的温馨。
⑦ 写一篇重阳孝老爱亲日记
10月16日,我们又迎重阳节。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是人间真情的永恒旋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曾经说:“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需要有人供养照顾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这两者呢?而晚辈常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在我们的身边,一直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着自己年迈多病的老人而无半句怨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儿女。今起,本报开始刊登孝敬老人榜样的故事,以传承中华民族孝老爱亲传统美德。
继父病重
他守床边照顾12天
邱文先今年44岁,别看他面色黢黑,身体瘦弱,他可是大渡口区新山村街道钢花社区的“名人”,邻里一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这汉子,不错!”
邱文先还未出生,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刘仕清嫁给了邱云清,从此邱文先有了一个他称为“爸爸”的继父。虽是继父,邱云清对邱文先如亲生孩子一般。幼小的邱文先从小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孝敬爸爸。”
邱云清60岁那年的一个雨夜,前列腺炎症突然发作,睡在邻屋的邱文先听到父亲痛苦的叫声,立刻背上父亲就往医院跑,路上多次摔倒在泥泞里。邱云清动完手术,一直处于病危状态,邱文先12个日夜都守在病床边照顾着他。邱云清的手术处时常出血,常常会染红衣服和裤子一大片,还有难闻的气味散发出来。但邱文先不怕脏、不怕累,一天要为他洗四五次衣裤。
邱文先自己也成家了,他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女儿邱盈,他时常教育邱盈:“老人拉扯我成人受了太多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呀!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邱文先的确做出了好榜样,邱盈从小都孝顺爷爷和奶奶,每天都为老人打洗脚水,夏天总为老人打扇,阴雨天还会体贴的为老人按摩关节。邻里看到邱云清和刘仕清总羡慕地说:“您老两口真是好福气啊,儿子这么孝顺,孙都女也这么孝顺,真是孝子精神代代传啊……”
⑧ 孝老爱亲事迹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家庭美满幸福、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在恭城收费站,就有这么一个孝老爱亲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春杰,今年50岁,是恭城收费站的一名普通职工。他家六口人,父母退休在家安享晚年,爱人下岗多年,目前在一所中学做勤杂工,女儿在外地工作,儿子还在念初中。在单位,李春杰是一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爱岗敬业的好同志,在家庭,他更是一位恩爱亲人、孝敬老人的好榜样。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老爱亲".
1988年7月,李春杰与妻子结婚了,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他们互敬互爱,家庭和睦。随着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更是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乐。但由于孩子出生时双方的父母都因工作忙,无法脱身来帮忙照顾他的妻儿,憨厚老实的"大男人"李春杰硬是"赶鸭子上架"的当了"月嫂",挑起了照顾妻子和孩子的重担。大孩子出生那时,正值寒冬腊月,他每天下了班都要顶着寒风步行几里路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回到家又是给妻子洗衣做饭,又是给孩子洗澡、喂奶、换洗尿片……他里里外外一把手,一天下来忙得腰酸背痛的,有时晚上12点钟还不能上床休息,深夜里三五次地醒来哄孩子更是常有的事。妻子眼看着丈夫一天比一天的消瘦,心疼的说:"春杰啊,你一个大男人的做这些事,真苦了你啦!"李春杰深情的望着妻子,体贴的憨笑着对妻子说:"你生孩子比我更辛苦。"丈夫一句朴实而真挚的话把妻子温暖得热泪盈眶。1997年10月,李春杰妻子的单位破产了,她一下没了工作,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心情十分糟糕。一向温柔的她,有时竟会平白无故地冲着李春杰发脾气。这时,李春杰十分理解妻子,总是好言安慰妻子,开导妻子,一点也不埋怨妻子。为了让妻子心情舒畅一点,他一有空就陪着妻子散散步、逛逛街或是爬山、郊游。他把洗衣、买菜、做饭等等家务全揽在自己的身上,花着心思为妻子做好吃的,还积极帮助妻子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他们俩结婚25年了,二十多年如一日,互敬互爱,相濡以沫,共同营建了一个充满温馨、和谐、安宁、幸福的家庭,赢得了四邻八舍的羡慕和赞誉。亲朋好友都说李春杰是世上难得的好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