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常生活中,你都是如何孝敬自己父母的
百行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从小到大牢记在心的责任。小时候我们无能为力,所以我们才要努力学习,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前途,还有父母的期待和恩情。这个世界上能够无条件为自己付出的恐怕只有父母了,所以无论我们是否有作为,孝敬父母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而我们孝敬父母最好的途径就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不仅仅在物质上,更多的是心灵。孝敬父母不仅仅在嘴上,更多的是实际行动,试着了解父母需要什么,然后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在日常生活上的小小陪伴,他们也会很开心。随着年纪越大,父母在乎的不是物质,而是陪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❷ 对父母真正的孝顺是什么
真正的孝顺是什么?有人说是物质的供给,也有人说是床前的陪伴,但在我看来这些都只是表达孝顺的一种方式,并不代表就是发自内心的孝顺,我认为真正的孝顺应该是“不嫌弃”。有很多人可能不会承认自己有嫌弃父母的心态,对,肯定不是所有人,但我还是看到有很多嫌弃自己父母的报道,比如不让自己的父母去学校看自己,不让自己的朋友知道自己的父母在农村等等,其实这都是对父母的一种嫌弃。在释梵琮的偈颂九十三首中就有这么一句话:“犬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无论我们的父母什么样子,她们始终是我们的父母,孝顺其实就是从不嫌弃开始的。我们只有在不嫌弃的前提下,再去给予她们物质上的需求才是真的孝顺,如果只是给予他们物质上的需求,但内心还是对她们有所嫌弃,那其实只是一种伪孝顺。同理,陪伴其实和给予她们物质上的需求是一个道理,是否真的孝顺,还是要看自己内心是否真的没有嫌弃他们。如果你真的想要做一个孝顺的人,不嫌弃他们就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根本上去改变这一心态。这个改变就要从说服自己开始,从内心深处认为父母是值得自己去尊敬的人,而并不是将赡养当成一种责任,如果你能发自内心的尊敬自己的父母,自然就不会再去嫌弃他们。说服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种,回忆他们为你付出的种种,想想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你会认为所有的嫌弃都是那么的可笑。所以我认为,真正的孝顺是以不嫌弃为基础,陪伴与物质只是锦上添花,多带他们去了解自己的圈子,当你做到这一切的时候,其实你已经是一个孝顺的人了。
❸ 该怎样孝顺父母
一、应当记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们知道作父母的,无论是贫是富,是智是愚,也不管是飞黄腾达,或是一生潦倒,他们在养育儿女方面都一样地含辛茹苦,花费了一生宝贵的精力。从十月怀胎到婴儿呱呱落地,无不为生养儿女花尽心思,操劳过度。为了将儿女拉扯成人,父母吃苦受罪从来没有一声怨言。儿女的衣食住行无不时刻牵挂着父母的心。在我们中间年轻的弟兄姊妹,也有为人父母的,你们会深切地体验到:养育儿女实在不容易!所以说,父母的养育之恩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我们的生命是神籍着父母赐给我们的,所以我们当记念父母的生育之恩。提前5:4说:“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守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神面前是可悦纳的。”
然而世上有许多的儿女长大后,常常忘记父母的哺育之恩,不顾念亲情,对父母采取打骂、虐待、遗弃的态度,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玷污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旧约”《出埃及记》2章17节:“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新约时代保罗在《罗马书》1章30-31节也说“他们是违背父母的、无知的、背约的、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保罗不但教导作丈夫和作妻子的应该怎样相片,也劝戒作儿女的该如何对待父母,这也是我们当今教会面对的巨大挑战。
所以,我们孝敬父母首先要记念父母的生养之恩,让主恩典不断地激励我们,更新我们对父母之爱的回应,从而产生敬老之情,使一辈子为养育我们而受尽劳苦的父母,能得到安慰和满足。
二、听从和顺从父母:
当前大多数青年人都推崇“个性张扬”,让他们“听从”或“顺从”父母都很困难。自从神创造人以来,这成为一个问题。当初神赐给人类自由意志时,人们选择了“不听从”神的话,始祖亚当和夏娃的行为使整个世界陷在罪中,从那一天起,这种行为影响着每一个人,人类背逆神堕落之后,“不听从”变成一个严重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今世代,一些作儿女的,不听从父母的劝告,赌博、汹酒、早恋、偷窃、逃学……整天无所事事,不服父母管教。作父母的遇上这种情况是最可怜、最悲哀的。
神是在教导儿女对待父母的态度时说“戏笑父亲、藐视而不听从母亲的,他的眼睛必为谷中的乌鸦啄出来,为鹰雏所吃”(箴言30:17)这些话告诫我们不听从和孝敬父母是神所憎恶的,为天地所不容,神的话真叫人胆战心惊。我们实在要敬畏神,听从他的教训。《以弗所书》6章1节:“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使徒保罗在《歌罗西书》3章20节说得更清楚:“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他还说:因为你们现在是基督徒,在基督里有了新的智慧,不要错昧无知,不再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所以“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4:22~23)后面又说得更明确:“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弗4:31~32)。
总之,儿女要听从父母的理由是因为我们在基督里的地位,我们是在主里面的人,我们的生命不再发球自己,而是用主耶稣基督的宝血买赎回来的,所以,我们要荣耀神。在主里面听从父母,也就是在真理里听从父母,真孝还包括劝谏。《圣经》说:“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提前5:1)。“不可严责”就是要求人在劝责中有爱有敬。
古人在教导我们劝谏父母时说:“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礼记·内则》)。意为:儿女在劝谏父母时,不能有生气的脸色,声音要柔和;若父母不听劝谏,要格外敬爱他们,待有机会时再劝谏。这是和《圣经》的教训相吻合的。我们要用不断的祷告祈求圣灵来光照我们的父母。使他们走在神恩典真理的正道上。这是神所喜悦的。
当神的爱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听从父母的榜样。《路加福音》2章41~51节记载了十二岁的耶稣在圣殿中的事情:当时少年的耶稣知道自己为什么到世上来,知道自己的使命,但仍听从父母,顺服父母。
三、要奉养父母
中国人讲“孝”,包括报答养恩,供奉父母需要。在《圣经》中讲孝道,也有奉养父母的记载,《马太福音》15章3~6节,记录了主耶稣责备法利赛人借口将奉父母的钱(物)作供献给了神,就可以不孝敬父母了。主说,他们是借着人的遗传,废了神的诫命。《提摩太前书》5章8节说:“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可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神的命令,也是神看为美好的事情。
一个家庭,有大有小,有老有幼,儿女孝敬父母,媳妇敬爱公婆,女婿尊敬岳父母,晚辈敬重前辈,一家人和和睦睦,相亲相爱,多么令人羡慕!有人认为供养父母是额外负担,这是错误的观点。“孝”和“教”是分不开的,涵盖了善待、供养、尊敬、爱慕的各个方向,并且禁止用言语和行为伤害父母。有人认为给年老的父母吃、穿就是有孝了。其实还不够,他们还需要更多的体贴、关心、尊重、呵护。使他们安享晚年。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衰老,当你眼睛昏花、耳朵失聪、牙齿脱落、头发落光、说话唠叨、语无伦次、弯腰驼背的时候,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子女来关爱啊!现在我们若不肯听从神的诫命,不孝敬父母,岂能盼望自己的儿女将来会孝敬我们呢?主耶稣教导我们:“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和先知的道理”(太7:12)。要孝敬父母,就必须顺从和奉养父母,这才是真正有孝,是基督徒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是合神心意、蒙神喜悦的。神所赐的丰盛福乐不止是在世时的健康长寿,还有属天的产业得以长久,是今生与来世的恩福。这是何等宝贵、何等有福的应许。
❹ 越孝顺越富有确定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么还有好多人很孝顺,到现在
那你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孝顺不能富,就不孝顺了对嘛
一个人如果有感恩心,他整个人的气场都不一样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都能看出来
如果一个人对生养他的父母都不好,大家知道了谁敢跟他做事,谁敢给他机会
大家只会背地里议论,谁都不会跟他讲这些事情
一个人的所有行为动作语言,都看在周围人眼里
别人背地说你的什么话,一辈子到死都不会告诉你
而一个人做的每件事情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别人有好事第一个就想到他
所以
其实没有莫名其妙的好运气
也没有莫名其妙的倒霉
周围人对你的看法,永远不会让你知道罢了
● 要想有福气,必须孝顺,一个懂得孝道的人在阳间一定会有福。
● 如果做儿女的不孝顺父母, 就脱离不了苦难的业海, 不能登陆幸福的彼岸。
● 孝顺,孝而不顺,就是对爸爸妈妈好是“孝”;跟爸爸妈妈顶撞就是“不顺”,所以孝顺,孝和顺是分开的。
● 如果一个人在家做不到孝顺父母甚至伤害父母,那么无论他在外面做多少善事功德都难堵住着这个不孝父母的漏洞,因为积福没有折福快。
● 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就是对父母亲的不孝顺,因为父母亲给你这个身体,你不好好地保护好就是对父母亲的不孝顺。
● 你的骨头是爸爸给的,你的肉是妈妈给的。如果你们损害自己的身体爸爸妈妈会很难过,比你们自己还要难过。
●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时候,最难过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妈妈。所以说孝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你们自己的身体。
● 孝感天地,能够为父母长辈祈福就是孝顺。
● 母亲多伟大,把我们养育了一辈子,我们没有对她付出什么,希望大家现在对母亲孝顺,孝字非常重要。中国人讲的是孝顺,实际上孝能感恩天地。我希望你们好好地照顾和孝顺自己的父母亲。
● 请问大家,我们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好好地洗过脸和洗过脚没有?而我们的父母亲从小就帮我们洗脸洗脚。
● 慈悲的心是什么?年迈的老妈妈坐在轮椅上,有些人推着自己母亲在轮椅的时候觉得别人在看他,觉得很难为情,好像推着自己的妈妈丢了自己的面子,你想想看,你孝顺地推着自己的妈妈都怕别人笑话你,你这个人哪有慈悲心啊,所以勇气是在慈悲心中生出来的。
● 老人家不贪什么,孩子经常孝顺孝顺,不要去惹老人家生气,你给她说几句好话买点东西,看到孩子很孝顺,爸爸妈妈就满足了。
● 如果你们自己不孝顺,那你们的孩子就不会孝顺,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白话佛法
❺ 怎样对待父母才叫孝顺
这个孝字从形体上看一个老字的上边,下边是一个子的下边,2个结合在一起就是孝字,就是老子要养小子,小子长大了要养老子,2个是一体的代代相传不能分开的,做人如果离开了孝那简直禽兽不如,乌鸦反哺、羊跪哺乳,禽兽尚且报养育之恩,如果人不孝那还不如动物,所以做人最根本的是孝,这就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一生教育的中心,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精华,这样才能对的其老祖宗的教诲, 孝有小孝和大孝, 小孝先孝父母之身,父母把我们养大成人很不容易,恩情一辈子也报答不完,所以平常的饮食起居首先想到父母,把父母供养好,要父母衣食无忧,然后就是孝顺父母之心,父母心里想什么东西,你的办得到让父母满意开心就是孝,不要为了自己的事情让父母牵挂就是孝顺父母,父母说的话认真听,即使说的不对也不能当面忤逆父母顶撞父母,不要和父母争辩,不要看不起父母以为他们没有学问文化程度低,不了解社会,不了解你等,对于一些问题父母虽然知道懂得不一定比我们多,但是他们在一些人生的经历对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中经验比我多,他们看问题比我们要理性、现实多,所以最好能听父母给你的意见,把自己的身体保护好,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毁伤,孝之始也。”不要认为供养父母听父母话就是孝顺,自己把自己身体保护好就是孝顺,因为自己和父母是一体的,道理很简单,你自己身体好才有能力孝顺你的父母,这一点也很重要,家庭关系处理好,让老人不在为我们操心,这就是孝顺, 大孝就是把你对家庭的孝的心和行为放到社会上,孝顺更多的人,做为一个对社会用的人,让父母也为你感到自豪。 说了这么多自己其实也没有能做到,惭愧啊!恳请大家都好好学习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育,发扬和光大我们的优良的传统文化精神,“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希望大家共勉,把我们的孝心传达到整个社会。
❻ 什么是孝敬父母
有人说孝敬父母不是摆在嘴上,应该在行动上.我认为,嘴上,行动都应该具备.
孝顺应给父母生活的空间.
父母年轻的时候为家庭奔波,到退休了安享晚年时,这时生活的脚步才可以放慢并息一息.子女把父母圈在身边带孩子,照顾自己的小家庭,父母的生活轨道又恢复到年轻时候的状态了.这叫孝敬吗?
孝顺应给父母准备好外出的旅**程.
父母年轻时因为有儿女,他们并不怎么舍得在自己身上过高的消费.请返还父母的积蓄吧!哈哈
孝顺应经常解放父母的厨房革命.
隔三岔五的喊父母外出下馆子吧!饭店里有些菜家常是做不出来的哦.
孝顺请记住多对父母说些你的心里话吧!
父母很不想和你有代沟,因为他们也年轻过.
孝顺就请父母帮你递这递那的吧,如果他具有很严重的肥胖症.呵呵.
孝顺就娶位不自私的女人回家,象朋友一样交流,让家里永远充满阳光.
孝顺就让自己的居住地和父母的在同一栋单元或楼层.在冬天里煲一碗热汤送去,父母正好趁热喝掉.
孝顺父母请经常对父母说声:谢谢!
❼ 孝敬父母做到哪几个样子,才是真正的孝顺呢
孝顺父母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因此,一个人的品质如何,看他是否孝顺父母就知道了。孝顺父母有很多的方式,比如有人愿意花钱给父母最好的生活,比如说有的人觉得陪在父母的身边才会安心,于是在父母身边鞍前马后,无论是哪一种孝顺,都要冲到发自内心。
《劝孝歌》里说到:“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母亲十月怀胎生下了儿女,报答他们势在必行,也是做人的基本,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
真正的孝敬父母,往往是这三个样子,有一个,也很不错了。
三.
知行合一,及时尽孝
“百善孝为先,别等到失去了父母才后悔莫及。”——佚名
孝顺父母需要尽早,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身体各方面也不如年轻人。有句话说得好“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大刘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为了给父母一个好的生活,大刘几乎常年在外面忙,终于赚了点钱回家,才发现父母已经老了,身体很不好,自那以后大刘就没怎么出去过,留在了父母的身边。
小结:
孝顺父母这件事情不该怠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的成长,这份恩情就已经报答不完了,不要让自己的自私和大意成为一辈子的遗憾。真正的孝顺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也不是用用嘴说说的,及时行孝,用心行孝,这才是你最该做的。
❽ 有钱人的很孝敬自己的父母吗
看一个人是否孝敬父母,不是看他富有的时候,而是看他贫穷的时候,富有的时候谁都内能做到,家徒四壁,自己容穷困潦倒,还不忘给父母尽孝,这一点才是大孝,古代有个孝子,他的父亲临死时想吃鱼,但因为家贫买不起,这个人便在大冬天卧冰捕鱼,也就是说他用身体化开冰,然后抓鱼给他父亲。。。。。;还有面对困难和危险,替父母分忧也是大孝,而不是抱怨,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就是一例。
❾ 怎么样使父母感觉到子女很孝顺
生命是脆弱的,有限的,父母在世就好好的尽子女的孝!人到老年,我感觉父母精神上的需求远远大过于金钱。不是什么事都是能用钱来解决的!多多关心自己的父母吧,不容易啊!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