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唐朝重阳节故事

唐朝重阳节故事

发布时间:2020-12-16 03:40:39

A.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大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专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属,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席上赋白菊》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原州九日》
朝代:明代
作者:赵时春
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
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

B. 唐朝重阳公主嫁到何处

相传重阳公主出生、长大、出嫁都是在洛阳以西伏牛山腹地的重阳店。
安帝年间,身怀六甲的爱妃李娘娘受闫氏所害,在宫中无法生活,被迫外逃。这天,李娘娘逃至洛阳以西伏牛山腹地的重阳店时天色已晚,便在路边半山腰的白云庵里歇息,当天夜里肚子疼痛大作,生下一女,恰巧这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庵里住持给此女取名重阳女。
谁知那年秋天九月九日,此地云彩山上出现瘟魔,青面獠牙的瘟魔带来了一场大瘟疫,整户成村的人死亡,李娘娘也未能幸免。临终前李娘娘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重阳女,并把安帝赠送的玉佩传给女儿,托付她找机会状告闫氏,为她讨回公道。
李娘娘死后,重阳女到处拜师学艺,立志斩除瘟魔,为母报仇。一位仙人为她的精神所感动,精心传授剑法,并密告瘟魔的三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酒气,三怕高声,叫重阳女来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现时见机行事,为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这天,重阳女组织附近的百姓登上云彩山,女的头插红茱萸,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现就齐声高喊:“铲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见到红色,闻到酒气,听到喊声,滚下山去。重阳女赶下山来一剑将瘟魔刺死。从此,重阳店一带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
此事传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来视察,见到了重阳女和玉佩,报知安帝。安帝召重阳女进京相见,父女拥抱大哭一场。后安帝贬黜闫氏,拨款为李娘娘修了娘娘庙,封重阳女为重阳公主。安帝要留重阳女于宫中,重阳女怀念当地百姓仍回重阳店生活,每年九月九日前后都要带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顺便把当地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传入宫中。从此重阳节习俗由民间传入宫中,又从宫中传遍中华大地,重阳店自此扬名四海。重阳公主生在重阳,长在重阳,又在重阳结婚、生子,百岁而亡。当地群众为重阳公主修了重阳道观,年年重阳节前来朝拜。从重阳女到重阳公主再到重阳道观,都是在传颂和敬拜一个女性,所以人们又把重阳节叫“女儿节”。

C. 关于重阳节的诗句有那些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 郑谷《菊》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龙山饮》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少年自负凌云笔。 ——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对青山强整乌纱。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九日悲秋不到心。 —— 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 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 潘希白《大有·九日》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D. 重阳节古诗词100首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九日得新字

唐代: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4】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代: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九日齐安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
6】重 阳

唐代:赵嘏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7】重阳日寄韦舍人

唐代:赵嘏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8】重阳日至峡道

唐代:张籍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9】重阳阻雨

唐代:鱼玄机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

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

【10】重阳日有作

唐代: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

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唐代:周贺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樽前。

几回为客逢佳节,曾见何人再少年。

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隐泣云泉。

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委上天。

【12】菊

唐代: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表述了。

E. 我们从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中了解到原来早在唐朝每逢重阳节的时

我们从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了内解到原容来早在唐朝每逢重阳节的时候要“登高”和“插茱萸”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F. 重阳节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来

唐代:王维自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G.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6、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____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7、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____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8、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____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9、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0、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____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1、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____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1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____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3、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____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14、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____李白《九日龙山饮》
15、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____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6、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7、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____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18、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____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9、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____郑谷《菊》
20、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____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21、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____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阅读全文

与唐朝重阳节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孝敬父母演讲稿600字作文 浏览:525
媳妇做哪些算不孝顺 浏览:17
湖北省各人申请企业养老金 浏览:563
80岁老人退休金调整 浏览:725
什么是长寿核心 浏览:241
老年大学有什么问题 浏览:659
山东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 浏览:771
九九重阳节手工制作图片大全 浏览:473
子女和父母住一起居住证怎么办 浏览:804
成都平安养老保险 浏览:774
长寿老人每个月有多少钱 浏览:226
2017年养老金个人帐号利息 浏览: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严 浏览:565
农民的养老金用不完怎么办 浏览:175
孩子孝顺的顺口溜 浏览:514
反复和父母说不要吃什么 浏览:520
老年大学主要职责范围 浏览:791
70岁老头吃伟哥 浏览:393
重阳节作文给爷爷洗脚 浏览:807
大棚里的长寿花是怎么养的 浏览: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