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善良和孝顺会给你带来财运
善良和孝顺会给你带来财运
善良和孝顺会给你带来财运,“我要怎么成为有钱人?”“为什么别人那么富有,我那么穷?”“为什么同班同学都混的比我好?”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会去想的问题,那你相信吗?善良和孝顺会给你带来财运,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往下看。
无论是喊着要“实现五个亿小目标”的王健林还是“根本对钱没有兴趣”的马云,似乎这个社会在向人们宣示着一个硬道理:钱=幸福!
因为没钱,所以不幸福,所以他们在焦虑!求神拜佛,进寺院就问师父:为什么我没钱,我过的好苦……
为什么我没钱,我的孩子、孙子也过得不好,不都说穷不过三代吗?
为什么我没钱,难道是我没有嫁的人家不好?
为什么我这么穷,做生意也赔,做事业不顺,难道是我命犯克星,还是我的另一半旺财运的相?
其实,无论佛门内外都有执着相,区别于佛法慧根的深浅,人们对财富的看法有失偏颇,但是追求幸福却是苍生的共愿,只是当下物质生活的社会,“财富”等同于了“幸福”。
如何求财?千人千面,有的人上山寻宝,有的人下海探龙!但是很多人都忘了最根本、最殊胜,也是最实际的财富,就是身边的父母,他们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王,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 贤愚因缘经》
佛常教诲我们要孝顺父母,因为父母是我们最殊胜的福田,也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我们常常讲功德,也常常讲布施,为自己造作善业,就是为了让自己或在生年得到福报,或是在自己另一个轮回中快速到达彼岸。佛陀教人向善,为苍生结善业,也要善信孝亲尊长,这样才能得到佛菩萨的感应,更加亲近佛法。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孝顺父母,为什么也发不了财?
按照佛教经典所讲:子女与父母是有宿世因缘的,或报恩、或报怨、或讨债、或还债。大多数人为父母报恩,都是来还债的,有的是在还前世的宿债,有的是还现世的养育债。但是往往有很多人不学佛,不知道父母恩,一味的追求自己的财富增值,天天求问自己如何“一夜暴富”,却忘了本,不知道应该先供养自己的父母,不知父母才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
但是有的人孝养父母,却也是平淡无奇,那是因为宿世的债还未偿还尽,本身所欠的福报还没有还完,怎么谈有更多的福报让自己财源滚滚呢?
难道偏是佛说孝顺父母,我们才能发财吗?
很多人都知道,孝顺父母自古就是我们中华文明悠久的道德传承,无论是“乌鸦反哺”还是“羊羔跪乳”都在劝教人们孝顺双亲,其实这从心理学上讲,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生活往往是老一代对新一代的传承,而很多优秀的精神品质也是这样传承的,父母对自己的`言传身教是对性格塑造最好的方式。一般孝顺父母的家庭会给自己的子女很好的性格,让他们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左右逢源、事业顺利。
并且孝顺父母的家庭一般都是和谐家庭,在外打拼的人能够全力打拼事业,并且有更加明确和坚定的目标,在正确的人生观的指引下,做事业更加专注也更容易成功。所以不难看出,在我们周围生活着孝顺父母的家庭,一般都是和谐家庭,家里的事业也是风生水起的。如果孝顺父母暂时没有给你带来财富,那就耐心等待并积极进取,终有一天佛菩萨感应,加持你财慧双全!
如何孝顺父母,其实很多你还不知道!
孝养父母其实对很多人来讲并不是难事,尽全父母的心愿,让父母安享晚年,并且正确引导他们乐善好施,为自己广种福田,并且正确的劝谏和引导父母。
但是最难得的孝顺父母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人都是在双亲亡故之后才幡然醒悟,但也为时已晚。从佛教来讲,多念经书并回向给他们,让他们早登彼岸。多做善事或放生或助印,回向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佛法的慈悲和温暖。
在我看来,孝顺是情商的一部分。
你想想,如果你连爸妈都没有照顾好,其他的方面再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孝顺”这个词说起来有点大,如果用“爱”这个字来表达可能理解起来更简单一点。你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心里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你最爱的人。爱包括了牵挂、想念、包容、理解等。父母肯定是最爱你的人,你也一定是最爱他们的。
有一个云南的留守儿童,她的妈妈和爸爸离婚了,爸爸从此外出打工,很少回来。妈妈改嫁到了另外一座城市,每3年才能回来看她一次。我们到了她的爷爷奶奶家,看到了一个怯怯的不爱说话的小女孩。
我们给小女孩和她的爷各奶做一顿饭。家里的食材很少,一位同事看到房梁上挂着一块腊肉,就取下来、切了一小快,准备炒菜。
小女孩正好进屋看到了这一幕,立刻狂喊:“不可以动,不可以动!“
大家都吓了一跳,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反应这么大。我们安慰孩子:“宝贝,别急,我们再给你买一块肉,或者给你爷爷奶奶买十块肉的钱,咱们继续晒腊肉好不好?”
“不好,你们不许动!那是妈妈的!”
原来孩子的妈妈每3年オ能回来一次,女孩儿特别想念妈妈,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妈妈。家里穷,这块腊肉是很珍贵的。每次想妈妈了,她就会对着房顶自言自语:“妈妈,腊肉都给您晒好了,您快点回来吧!”“妈妈,我好想您,您给我写封信吧!”
但是,妈妈有了新的家庭、新的孩子,她没有那么方便来看女孩。
我们最终找到了孩子的妈妈,啥都没说,就把这块切下来的腊肉带给了她,告诉她;“你的女儿好想你,这是她给你晒的腊肉!”妈妈瞬间泪如雨下,跟着我们回来看了女儿。远远地,妈妈就
往家里跑,女儿也使劲往妈妈那里跑,一个结实的拥抱,震撼了所有在场的人。
这就是爱,人们往往因为得到的不客易,オ更加珍惜、我相信女孩不会和妈妈顶嘴,不会有各种抱怨,因为妈妈能来看她,她已经很满足了。
是一种相互的情感,当爸爸妈妈给你很多爱的时候,你像一个充电宝,把爱都充进了自己的肚子里。这些爱如果不释放出去,时间久了,充电宝就老化了,甚至被淘汰了。有些宝贝也想把自己的爱释放出去,可是他不知道正确的路径,就相当于电线连错了,对方总是接收不到你的爱。
爸爸妈妈也是一样的,爱孩子就要给他需要的爱。还拿充电宝打比方,本来给他220伏的电压就正好,结果爸妈总是觉得不够,非得加量,打着爱的名义,各种担心、各种唠叨全来了,最后充电宝烧坏了,因为电压太大。
爱爸爸妈妈,就是像他们牵挂你一样牵挂他们。下雨了,到楼下给爸妈送把伞;刮风了,拿件衣服去门口接接他们:你吃大餐的时候,要想想,爸爸妈妈吃了没有;你和同学出去玩的时候,要及和爸妈联系。
爱爸妈,就是不舍得说一句重话让他们伤心难过。因为他们是爸爸妈妈,不管你怎么样,爸妈通常最后都会原谅你。
爱爸妈,就是在爸妈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的“及时雨”立刻赶到。当你越长大,爸妈需要你的地方就越来越多。我的原则就是爸妈的事情都是大事,因为中国的父母都不愿意给孩子添麻烦,只要自己能做的事情、能忍的疾病可能都不会告诉孩子。所以,只要父母提出来的事,我们都要积极努力做到,就像你小的时候需要有家长去开家长会,爸妈再忙也得请假去,因为这是责任。当你长大了,照顾他们也是责任。
爱是一种本能,每个人心里都有浓浓的爱。表达出来,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展示出来,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
要相信,孝顺可以给我们每个人带来好运气!
在很多文章中,经常告诉大家:存好心,多做好事,是改善运势的根本之道。而其中,尤其以孝顺父母为最基本的途径。
一、孝顺父母,是行善积德的基础
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会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才能推己及人,将对自己父母子女的爱心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而心存善念愿意帮助他人的人,首先就将这份善心善念用在了自己父母身上。
二、孝顺父母,自然会有好运降临
很多朋友到处求神拜佛,希望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却不愿意孝顺自己的父母。
孰不知佛家有“父母是家中佛”之说,说的就是在家好好孝顺父母,胜过求神拜佛多多;而且,父母的恩泽,本身就可以给子女带来好运。福荫子孙,就是父母给子女的最大财富。
三、孝顺父母,可以营造出祥和的气场
父慈子孝,母善女顺的家庭氛围,温馨舒适,其乐融融。而父子女间的这种亲情,很自然地就影响了家中的其他人,尤其是后代小辈,含饴弄孙的景象也会让小孩子从小体会到老人家的关爱,等自己长大后自然而然地也就会孝顺父母长辈。
这种温馨祥和的气场,不自觉间就改善着家居风水,让整个家居环境洋溢着正能量,潜移默化地改善着家人的运势。
温馨小贴士: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的义务,是天经地义的,更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是我们对父母爱的一种体现。
② 孝顺分为哪三种呢
孝顺分为以下三种:
1、小孝是陪伴。
为什么小孝是陪伴呢?这是我们通常认为,只要是陪伴着父母就是孝顺。但是不知道这种陪伴是否有质量?有的时候回去陪伴父母,反而是给父母添了不少麻烦。
根本不是去尽孝的。这种陪伴是一种假象。只是人回到了父母的身边,但心不在父母身边。
2、中孝是赡养。
让父母过得衣食无忧,既要给父母物质上的帮助,又要给让父母给到父母精神上的支持,去尊重他们,真正的让他们是没有忧虑,过得舒心开心。
我们也要好好的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为我们担忧了,也不要做不好的事情,父母就不会感到羞耻了。能做到修身养性也是对父母的最大的孝。
3、大孝就是超越。
所有的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并作为父母的化身,是承载着父母的精神上的延续。所以要加倍的努力,能让自己成功的速度,一定要快于父母老去的速度。
孝顺的三种境界:
1、养长辈的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人身体健康,活着就是幸福,要是病怏怏的活着,其实是痛苦。作为父母,多半是年事已高,健康的身体更加重要,需要儿女关心。
很多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希望留一点钱,给儿女,帮助儿女创业。但越是这样,父母越是扛着病痛过日子,导致病痛加重。
孝顺父母的儿女,会常常带着父母去体检,提前防范病痛。要知道,身上无病,比你给再多的钱都好。
当然,健康的身体,需要起码的生活保障,衣食无忧才会活得踏实。很多年轻人,不仅自己不劳动,还当了啃老族,拿着父母的钱过日子,这样的不孝,令人痛心。
我的表姐夫有四兄弟,两个是做生意的,经济条件都不错,但是他们对父母却很“抠门”,个个都爱比较,觉得自己多拿钱给父母就是“吃亏”。
父母都健在的时候,都没有拿钱给父母用,后来父亲走了,留下母亲一个人在农村过苦日子,才在亲戚的调解下。
每个兄弟每月给两三百块钱,其中有一个兄弟以老婆管得紧为由,还是长期不给母亲生活费。这样的大家庭,就是富得流油,也没有好名声,也会被人看不起。
自己有钱但对父母小气的人,人人嗤之以鼻,表面过得风光,但问心有愧,还是没有福气的人。那些穷一点但保证了父母的日常开支的人,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穷开心”也是福气。
2、养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
人这一辈子,真正希望你过得好的人,没有几个,除了父母,也许你都找不到贴心人了。不管你走多远,父母在地方,才是最温暖的家,当你很累的时候,和父母聊天,心情总是会慢慢好起来。
其实作为儿女,也要学会牵挂父母,在外混得如何,都没有关系,常常告诉父母自己的行踪,让父母放心;经常问候父母,了解父母的想法,让父母宽心。
自己努力工作,走正道,还有钱寄回家,父母感觉舒心。做到了这几点,就是养好了父母的心,大家都开心。
有钱过好日子,没钱过好心情。父母老了,还是为你担忧,那也是不孝顺。看看那些败家子,不学好,父母心好痛,怎么可以安度晚年。
其实,不学好的人,越不孝顺,越没有福气,等父母不管你了,就只能流落街头,还可能要晚景凄凉。
3、养长辈的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
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真正变老,不是因为年纪大了,而是失去了理想,过得越来越孤单,没有了人生的乐趣,和时代脱节了。
王阳明的父亲退休后,王阳明经常写信建议父亲和同乡的退休官员多联系,可以一起作伴,寻找共同的乐趣,日子要过得充实。
人老了,如果无所事事,就会变得颓废,就是坐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耷拉着头,灰头土脸的,六十岁的人,都会被认为是九十岁的人。
那些有爱好的人,趁着自己可以走动,去看看风景,到公园散心,参加公益活动,帮助更多需要的人。忙忙碌碌的日子,会让一个老人,也找到人生的意义,真正把日子过成“夕阳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千万不要让父母碌碌无为活下去,而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培养他们的兴趣,多鼓励他们,还可以教会他们一些新知识。比方说,教会他们用微信,用各种唱歌软件等。
“爱人者,人恒爱之”,真正孝顺的人,对父母孝顺,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也一视同仁,用行动去爱护长辈。同时,他也会得到长辈的爱,长辈总会把最好的财富都留给他,为他添加福气。
③ 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的孝道得到几千年的热捧,甚至把孝道提高到治国的高度,百善孝为先,以孝治国都是古人留下的智慧。
行孝是父母幸福的保障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父母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哭了笑了,拉屎把尿,衣食住行,生病络痛,让父母有操不完的心。孩子长大了,父母却老了,耳聋眼花腰不挺了,在几千年社会保障不健全的过去,老人丧失劳动能力,就无法养活自己,只能靠自己一手养大的子女赡养。
行孝是行胜于言的教育
我们成家立业,抚养孩子,赡养老人,肩负着家庭的重担,辛苦拚博,为一家老小的生活而努力。每一次对父母的问候,关怀,服侍都是在孩子面前做出榜样,让他们潜移默化中接受孝敬老人的教育。当自己步入老年,孝道文化已经镌刻在孩子们的心中,自然而然也会孝顺。
行孝是一个人优良品质的体现
当官有治理国家后责任,经商有诚信交易的责任,务农也有种田的责任。这个种责任感都是家庭责任感的延伸。一个人能够孝敬父母,爱护孩子,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就会有家族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国家责任感。所以选择官员首先就是考察你的道德修养,如果对自己有恩的人,你都能不尊重不赡养,那么对自己没恩的人还能放在眼里吗?这样的人历朝历代怎么放心你会对上忠于朝庭,对下爱护百姓?
所以养老不是道德绑架,而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如果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就枉为活在世上的人。但是孝敬也不能要求愚孝,要有孝顺的边界,父母的合理诉求应该满足,不合理的胡闹明确拒绝,
行孝就要基本生活保障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整,保障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农村老人,仅仅靠农村养老保金生活,还是会非常艰难,所以子女应该提供足够的赡养费,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行孝就要常回家看看
老人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认智能力越来越弱,做子女的应该常回家看看,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教他们操作智能手机,平时多联系,有机会带他们一起出去旅游,领略全国各地的美好风光,开阔眼界,开阔心胸,让他们觉得生活丰富多彩,幸福安康。
总之中国式养老不是道德绑架,而是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养德,愿每个老年人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④ 只有孝顺父母才有好运气
只有孝顺父母才有好运气
只有孝顺父母才有好运气,只有懂得感恩孝顺父母的人才能明白知恩图报的道理,在社会也亦是如此,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孝顺感恩,这样才能得到好的运气,以下为大家分享只有孝顺父母才有好运气
一、孝敬父母,是积德行善的基本
其实,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师自身爸爸妈妈也不孝敬的人想去关注他人帮助他人。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能够推己及人,将对自身爸爸妈妈儿女的善心外扩散到别人手上。而善念想要帮助别人的人,最先就将那份善意善念用在了自身爸爸妈妈手上。
二、孝敬父母,大自然会有好运气来临
许多盆友四处求神拜佛,期待能为自己产生好运气,却不想要孝敬自身的爸爸妈妈。孰不知道佛教有(爸爸妈妈是家里佛)一说,说的就是说家里好好地孝敬父母,胜于求神拜佛多多的;并且,爸爸妈妈的恩德,自身就能够给儿女产生好运气。福荫子孙后代,就是说爸爸妈妈给儿女的较大财富。
三、孝敬父母,能够构建出祥合的气质
父慈子孝,母善女顺的家庭环境,温暖舒服,欢欢喜喜。而父子俩女间的这类真情,很大自然地就危害了家里的别人,特别是在是子孙后代晚辈,含饴弄孙的景色也会让小朋友自小感受到老人的关怀,等自身长大以后顺理成章地也就会孝敬父母老人。这类温暖祥合的气质,不主动间就改进着居家风水,让全部家庭环境弥漫着社会正能量,耳濡目染地改进着亲人的运程。
孝顺的人运气一定不会差。古往今来几千年孝道传承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只有具备孝道,才能具足因缘。很多人会说,我哪里做了多少功德,我哪里放了好多生命。我哪天念了多少佛号,我想问的是,你真正有去孝顺父母了吗?父母生你养你,含辛茹苦,这份恩情你作为子女是永远报答不完的,你们要知道,人,一生其实短暂,懂得感恩,懂得孝顺,哪怕是一碗清粥也能吃出山珍海味的味道。报答父母,孝顺父母要从点滴做起。
为什么要年轻人一定要孝顺父母?因为父母是人的母体,是人的一个基础,我们是从父母那里化生出来的,我们应该存一种报恩的心,父母这种操劳、辛苦,对养育这小孩子是很不容易的。那么儿童一长大,翅膀硬了都能飞了,都不顾父母,这个老年人虽然有子女,可是也像孤独的老人,没有什么安慰他,没有什么人对他有好感。
所以在这个社会十八岁都要出去自由发展这都是忘本的,因为成长因素根本建立起来,你根本地基打好了,他就明白怎样做人,怎样对世界有益处了,怎样对这个社会尽一份忠心,这个小学要先学报本的精神。
报本就是报答父母这种养育之恩,所以你看看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羔羊吃奶的时候,要跪着吃奶,乌鸦把小乌鸦带大了,老乌鸦也没有什么能力,把这个精力身费尽了,所以她自己都不能找吃的东西,这小乌鸦就反而来反哺它,你看禽兽且知道报答父母的恩情,因此孝顺父母就是人的根本,人的根本立足。
父母拿命孝,朋友用心惜。人往往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在方可后悔,不要等到自己需要帮助时才发现朋友的珍贵。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善待今生这难得的缘分,的的确确儿“儿寻千里母担忧”这句话都印刻在当下很多年轻人的肩膀上。
希望很多年轻人看到这篇文章,真的的去懂得理解父母,孝顺父母、感恩父母,记住父母带你成长的不易,天下的父母没有不为自己的'子女担心的,不管你这个子女走到哪里,你永远是她们的牵挂,最后在这里祝天下所有的父母亲身体健康,幸福美满快乐每一天。
如何孝顺父母
方法一:多帮忙做家务。
现在的你都已经长大了,应该学着与父母承担家庭的各种事情,比如说家务,不是只有母亲有这个责任,作为孩子的你更加要有。回报父母第一步就是从分担家务开始。
方法二:多陪父母聊聊天。
孩子越长大,父母就会越孤独。孩子长大了可能就离开父母到外面拼搏了,留下父母两个在这家,父母会觉得相当孤单,所以作为子女的我们在家的时候有空就多陪陪父母聊聊天,多关心一下他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把心中的话和苦闷都表达出来。
方法三:和父母说话态度要温和。
有的时候在家和父母沟通会因一些小事情发生口角矛盾,对于孩子的一些无意的话语,父母们总会记在心里,孩子的喜怒哀乐,家长们都非常在意,所以在家和父母沟通的时候语气温和一些,对待生自己养自己的父母,更多报以感恩的态度。
方法四:陪父母锻炼。
健康对父母来说是非常重要,在渐渐老去的父母中,我们是在慢慢变强壮,为了以后可以给父母提供更好的生活,现在要让父母有一个好的身体,这个就得从锻炼开始,陪父母锻炼,可以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身体。
方法五:给父母捶捶背。
很多孩子都觉得父母给我们的爱是理所当然的,都没有想过用什么来回报父母,有的会说自己将来有钱会回报们的,其实不然,回报父母从生活点滴就可以做到了,比如说有时候给父母锤锤背等等。
方法六:给父母家用。
给父母家用这个回报方式相必对于大家都不会陌生,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也只能在日后有钱回报给他们,不过希望大家坚持每个月都按时给,给的时候不要太不情愿,语气要好。
⑤ 为什么我们要好好孝顺父母
父母不爱我干嘛孝顺,以前的父母自私不说,重男轻女,算计女儿等,把女儿当赚钱的工具,这样的父母还值得我孝顺吗?
⑥ 在孝顺老人的家庭中,会对子女有怎样的影响
让孩子学会孝顺,学会有情有义。
孝顺老人的家庭,有父母做榜样,子女也会变得孝顺。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唯独亲情还在。如若父母不孝顺老人,孩子长大了也不会孝顺。所以孝顺不是嘴巴说说就行,是需要做出实际行动的。孝顺只有父母做到了,将来孩子也会孝顺回父母。
一、孩子会做什么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要做榜样告诉孩子,孝顺老人是美德。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就是他们年老了我们孝顺回报的。爷爷奶奶培养我们长大不易,我们有责任让他们过一个幸福的晚年。不断给孩子灌输孝顺的思想,平常时让孩子主动承担起照顾小朋友或者老奶奶,老爷爷的工作。孩子的言行举行都是说明父母是怎么教育的,只有孝顺的父母,才有孝顺的孩子。
⑦ 大家觉得孝顺父母对父母非常好的人好不好呢
孝顺父母对父母非常好的人非常好!
佛门里常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一个有福报的人,他无论身处哪里,哪里都是好风水;一个没有福报的人,他就是住在再好的风水宝地,也是一场徒劳。因为,福报不是求来的,更不是抢来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只有积攒了足够的善良与福德,好运才会常来光顾。
在佛家看来,有一种方式增福消业最快。这种方式就是孝顺父母。孝顺父母乃世间最大的福田,与其远行烧功利之香,不如在家好好侍奉父母。佛说,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善,不会大过于孝;最大的恶,不会大过于不孝。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他的心是不善的,和佛心是背道而驰的,故而拜再多的佛、烧再高的香,也难以得到加持。
在佛门里常说,人生是一个了缘的过程,所谓无缘不聚、无债不来,这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因果。我们不管是为人父母,还是为人子女,父母和孩子的缘分要么是来还债的,要么是来要债的,相互拖欠,故而此生相遇,成为父母子女。佛说:若没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父母是三界内的最大胜福田。
所以,无论父母是否给过我们富余的生活,是否让我们吃穿不愁,我们都应该此生感恩父母,感恩父母辛苦把我们生下来,感恩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教导之恩。就如《三世因果》歌里写的那样,“今生聋哑为何因?前世恶口骂双亲”,“若是因果无感应,目连救母为何因”。
那有人就说了,我的父母从小没有给过我好的生活条件,让我吃了许多苦,也没有给过我幸福的童年,甚至常常对我暴力相向,我现在的成就也都是我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与父母没什么关系。因此觉得父母未曾对自己有多大的恩,自己也就没有必要回报他们。这是大错特错的。
老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纵然父母言行有失,我们也不应该去责难他们,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已是对我们最大的恩。至于后己是享福还是受苦,难道不是自己的因缘果报吗?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是。不论父母是对是错,我们都不应该心生厌弃,而是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孝心温暖他们。
⑧ 什么是孝顺
问题一:什么是孝顺 孝顺是用情感和尊重为基础的,是发自内心的无私无利的一厢情愿的情感流露。有时就是一种理解、关爱、顺从、尊重、帮助抚微笑、认同和帮助。
问题二:孝顺的含义是什么 ● 要想有福气,必须孝顺,一个懂得孝道的人在阳间一定会有福。
● 如果做儿女的不孝顺父母, 就脱离不了苦难的业海, 不能登陆幸福的彼岸。
● 孝顺,孝而不顺,就是对爸爸妈妈好是“孝”;跟爸爸妈妈顶撞就是“不顺”,所以孝顺,孝和顺是分开的。
● 如果一个人在家做不到孝顺父母甚至伤害父母,那么无论他在外面做多少善事功德都难堵住着这个不孝父母的漏洞,因为积福没有折福快。
● 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就是对父母亲的不孝顺,因为父母亲给你这个身体,你不好好地保护好就是对父母亲的不孝顺。
● 你的骨头是爸爸给的,你的肉是妈妈给的。如果你们损害自己的身体爸爸妈妈会很难过,比你们自己还要难过。
● 你躺在床上生病的时候,最难过的不是你而是你的爸爸妈妈。所以说孝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你们自己的身体。
● 孝感天地,能够为父母长辈祈福就是孝顺。
● 母亲多伟大,把我们养育了一辈子,我们没有对她付出什么,希望大家现在对母亲孝顺,孝字非常重要。中国人讲的是孝顺,实际上孝能感恩天地。我希望你们好好地照顾和孝顺自己的父母亲。
● 请问大家,我们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好好地洗过脸和洗过脚没有?而我罩蚂樱们的父母亲从小就帮我们洗脸洗脚。
● 慈悲的心是什么?年迈的老妈妈坐在轮椅上,有些人推着自己母亲在轮椅的时候觉得别人在看他,觉得很难为情,好像推着自己的妈妈丢了自己的面子,你想想看,你孝顺地推着自己的妈妈都怕别人笑话你,你这个人哪有慈悲心啊,所以勇气是在慈悲心中生出来的。
● 老人家不贪什么,孩子经常孝顺孝顺,不要去惹老人家生气,你给她说几句好话买点东西,看到孩子很孝顺,爸爸妈妈就满足了。
● 如果你们自己不孝顺,那你们的孩子就不会孝顺,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白话佛法
问题三:孝顺是什么意思? 孝道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力量,感恩是一种责物竖任,感恩是一种义务!诗经、尔雅中》说:“善事父母曰孝”。孟子也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意思就是说,要尽心赡养侍奉父母,尊敬爱护老人“顺”,就是要顺从,依老人的意愿行事,主要指在养老方式、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方面,也可以说,“顺”是“孝”的具体体现。
子女是父母生养,从出生开始,喂养抚育,洗浆补订,生病时不眠不休的照料,若是难治物丛之病,情愿舍命换儿安;稍长,教给基本生活能力,供给读书,关心其成长,永不停歇。父母对子女付出的爱,是一生一世,可谓:亲情无价,骨肉情深。而为子女者,在父母面前,永远是负着债的。
子女对父母尽孝道,是一种基本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类本性。孝的真谛是:“报本思源、尊重生命、图谋发展”。
父母生前应做到:“尊重关爱,顺从意愿,不亏吃住,衣洁保暖,病有所医”。让父母“活得自尊”、“活得健康”、“活得愉快”、“活得有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父母的过错,应柔和、细声进行劝谏,耐心温和地指出,决不能对父母进行粗暴的训斥指责,更不能恶意地讥讽。
问题四:什么是孝顺,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孝顺呢? 孝顺的含义有很多,从经济到精神都有。但现代孝顺并不等于就是买些东西,吃顿饭之类,更需要的是发自内心对父母的关爱。也许只是帮老人梳梳头,或许只是捏捏父母的肩,甚至只是一声问候,但这份心意会让父母和子女都共同感动,有心便好。
现在的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赡养。生活条件好了,经济不愁了,以前看到子女拿点钱带点东西回来总觉得开心的感觉也不复存在。宁可只是看看孩子有没有胖了瘦了,心甘情愿为他做顿饭,这些都会让老人们获得一种经济上无法获得的愉悦,来自心理的这种感受会更持久,也更真实。
以前并没有意识到父母对子女的需要,直到今年我的儿子去读了寄宿制中学,我的心里一下子失落了许多,我才明白父母对于我一定也有这样的失落。我们总是沉浸在“忙、忙、忙”的生活中,却不知道生命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我们需要的不是再多的金钱、再多的世人认可,其实仅仅只是家人的那一个会心微笑而已。当把父母摆到和孩子一样的位子上时,来自父母的会心微笑也会给你带来愉悦。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也不再为经济状况烦恼,因此赡养方式无疑要发生变化。现代社会的竞争非常激烈,常会提到时间、竞争、选择这些生活模式,这将会影响到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其实现代中国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已经有所变化,不再完全受传统束缚,尤其在49年后妇女走出家庭、家庭革命等以后。
在商品社会中,这种关系的变化显得更为剧烈,这就要求我们调整传统的生活方式。当基本的物质需求都能够满足的时候,人们的追求也就更多了,精神上的需求就出现了,这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
现代社会的标志是理性化,不论是社会安排还是人际交往,利益最大化成为理性选择,而亲情做不到理性化。即使你说,可以把父母放到养老院,有人照顾起居饮食,还有医疗上的保障,但人是一种感情动物,这种理性的安排中仍然会有感性成分出现。
怎样才算孝顺,这是一个现代人需要面对的问题。现在已经无法完全按照家庭提供的养老功能来赡养父母,应该更换一种新方式,既体现理性的一面,让生活有人照顾;同时又顾及亲情。
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近几十年的教育中有一些问题。并不是要提倡传统的“孝道”,但确实应该让人知道除了经济追求,人还有精神追求,这并不是你可以忽视掉的。在现代教育和社会化过程中缺少了一些道德、伦理的教育,缺乏了这样的观念,就会让人以太忙了而推脱尽孝的责任,而实际上恰恰是忽视了人生中有意义的部分。
很多西方人并不那么讲究“孝道”,但并不是不讲究亲情,而他们比我们活得更自在。现代的中国人太匆忙了,缺少了含饴弄孙、舔犊之情等天伦之乐,而恰恰是这些最简单的却是最重要的,而我们往往把人最基本最平凡的享受给忽视掉了。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该怎么活,活得更有意义。了解了这些最平凡却最重要的感受,所谓两代之间的矛盾也不再成其为矛盾。
对老年人的赡养不再是衣食无忧,而是强调精神需求。比如黄昏恋,很多子女反对,其实老人对生理上的需求已经很少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依靠。所以给父母一种精神上的依靠,也是一种赡养的方式、一种孝敬。
问题五:什么是孝顺 自古以来,孝顺是中华传统的美德,继承了一代又一代伟大而高尚的情操。对于孝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定义和概念。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却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只是反哺之心奉敬父母的多与少,满意与欠缺的差距,都是心存感恩,孝顺的意义却是相同的。每个人心中都埋有一颗孝顺的种子,在父母陪伴成长的过程中发芽,在长大后懂得理解、心疼父母时蔓延,自然懂得了尊敬孝顺。?怎样才算孝顺?答案在每个人心中都有相同或不同的。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做人的道理,做人的准则,首先就是要以孝当先。赡养父母是每个做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孝顺则是人之常情范畴的升华,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高低的砝码。孝是要竭尽全力对父母的衣食住行提供保障,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一定要让父母吃饱穿暖,要让父母不缺钱花。顺是要顺从父母的意愿,不要惹父母生气不高兴,父母喜欢的事,要尽量做到使父母开心快乐,父母不喜欢的事,要尽量避免远离。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时要面带笑容,语气柔和。孝顺父母是要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孝顺是对父母的关心。从身边小事做起,自我做起,只要心中时刻装着父母,想着父母,孝顺就是心中不灭的火焰。当我们吃到好吃好喝的,和父母住在一起的,要让父母先吃,没住在一起的,一定要给他们留点送点,不要光顾着自己吃饱喝足,长的膘肥体壮。现实生活中的子女吃穿的都要比父母好的多。天气凉了,当你给自己和孩子买衣服时,是否想到也要给父母增添一些衣裳,他们不需要多么的华丽和昂贵,只要能够驱寒取暖,穿的合适舒服,就会感到很开心。天气热了,当你躲在空调屋里都不敢出门的时候,是否想到:父母他们过得好吗?你给他们安装空调和电扇了吗?他们的身体健康吗?你给他们打电话问候了吗?我们一定要记得叮嘱他们不要在烈日下外出劳作,要在家里多注意休息,多保重身体才是最重的。孝顺是对父母的体贴。小的时候,父母为培育子女长大,他们含辛茹苦,日夜操劳,倾注他们所有的爱。上学的时候,有父亲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去交学费,回到家的时候,有母亲天天为我们洗衣做饭。而今,子女长大了,成家了,却不能将父母照顾,快节奏的生活现状,总是忙的像陀螺转。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在飞快的流逝,无情的岁月迫使着匆忙的脚步,可怜父母已经慢慢变老。无论你有多么的忙碌,不要忘了和父母相聚,常回家看看,不要忽略了父母,帮他们洗洗衣服,做做饭。多陪他们散散步,聊聊天,说说贴心的话语,温暖他们的心,让父母少一些苦闷的孤独,多一些快乐的微笑。记住每年父母的生日,不忘在那天赶回去陪父母一起过生日,一起吃蛋糕,道一声辛苦,说一句祝福,都会让父母喜笑颜开。收集着一幕幕温暖动人的画面,在脑海中放大,留在他们的记忆深处,细细的回味,让每天幸福的生活都流淌着蜜。能够常陪伴父母身边嘘寒问暖,能够陪父母一起过生日,都是子女的幸福。孝顺是对父母的理解。父母毕竟和我们不是同一年代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许不是我们所能接受满意的,但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的乐趣。不要去挑剔父母,不要给他们制造生活上的压抑,不要去强求改变他们。要面带微笑,试着去开导劝解他们,让他们知道社会在进步,人的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也要不断的提升和完善。翻开过去,就是今天的美好,没必要生活在过去节衣缩食的年代,饿着肚子,穿着补丁衣服了,没必要把几天前剩下的饭菜也吃掉,那样对身体是不健康的,是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倘若父母听不进劝说,改变不了长久以来的习惯,我们就要迎合、依照、顺从父母,只要他们过得开心比什么都好。理解父母做的每件事,无论是对的或错的。理解父母的心情,不要让他们伤心和难过......>>
问题六:你认为的孝顺是什么 ---看到你谈到的问题,就知到你是个孝子,要不然也不会问得那么深刻。我认为孝顺是广义的,当然对父母的孝顺也就不外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 首先看精神方面: 1、自己要勤劳发奋、发展好自己的事业,不要好吃懒做、不要走歪门邪道,这是对父母精神上的最大安慰; 2、对父母言语温和、行为尊敬、事事都能表现出关心父母的行动; 3、父母与儿女必竟有年代差别(也就是常说的代沟),所以在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方面和儿女们有一定的差异,在这方面儿女们就要迁就父母一点,口头上要顺从他们一些; 4、平时对父母经常嘘寒问暖(电话也行),让他(她)们消除孤感; 在物质方面: 1、首先要解决父母的基本温饱; 2、其次才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给予父母丰富的物质享受(如果没有解决好温饱,就谈不上享受); 3、对父母的物质享受是没有界限的,就要看你本人的情况了,如果你条件很好,很富裕,只给父母的基本生活,那也等于不孝;如果你条件较差,经济很困难,这种情况下能保障父母的基本生活,这也是孝敬。 总之,只要是真心对待父母(不在于物质的多少),父母就满足,父母能满足,就表现了你的孝顺。 但愿天下的子女都能孝顺自己的父母, 祝愿天下的父母都能享受子女的孝敬。 此为天伦之乐也!
问题七:"孝敬"与"孝顺"的具体区别是什么? 孝敬和孝顺虽然都是孝道,但还是有微小差别的。孝敬是对老人无条件的尊从,有时会变成不分好坏的听,这里面有敬畏的意味。而孝顺是在赡养老人方面不但要孝敬,而且不和老人已般见识,明知他错了,但表面上还要装作听他们的,主要是为了他高兴,但事情过后你该怎母做还怎么做。
问题八:“孝顺”是怎么理解的?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孔子的弟子曾参问孔子:“冒昧的问您下,子女顺从父母就可以说是孝吗?”
孔子立刻回答道:“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当父母有不义的地方,就要设法婉转的去劝阻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不会陷入不义之中。如果一味的顺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之中,这样又怎么能够称为孝呢?”
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而孟子并没有说出其他二不孝具体是指什么。后来汉代人赵岐指出:“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其中第一种不孝就是一味的顺从父母的话,陷父母于不义。
对父母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上到天子,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一样的。同时孔子和孟子都指出要孝但不一定要顺。该顺则顺,不该顺就不顺。
另一方面,父母在养育我们的时候,我们年小,不懂事,做了错事,父母对我们是教育,批评,甚至打骂,这是用这种方式来教育我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教育我们为人处事。那么,他们年老了,一些行为处事偏激或者过分了,我们就不能劝阻吗,或许,老人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为了我们好,但是,用错了方式方法,那也是不能接受和理解的。作为子女,对父母要孝,同时也要对父母尊敬,与其孝顺父母,不如孝敬父母。
问题九:孝顺的顺是指什么 意思是 先做到顺从了,才能够进一步做到 孝敬。不能顺从,就难以孝敬。
因为我们孝敬父母、师长,所以我们与他们相处时,顺从他们的意志,使得他们心里“顺畅”,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