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包含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

重阳节包含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

发布时间:2023-09-06 22:04:47

1. 重阳节的主题思想内涵

重阳节在历经两千多年的形成、演变、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紧紧围绕健专康平安、洪福长寿、趋吉避邪属这一企盼美好未来的主题,演奏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主旋律。重阳文化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瑰宝,其内涵丰富而博大精深。

2. 重阳节的主要寓意是什么

重阳节的主要寓意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登高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古人的山岳崇拜

《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艰苦,大多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大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以及潺潺溪流,使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如果逢高温干旱,山间密林可避高温炙烤;洪水袭来,攀上高山可躲灭顶之灾。此外,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

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因此,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持此观点的人还将“崇”字本身作为旁证:崇,形声字,从山,宗声。崇拜之“崇”原本就是对山岳而言,因为“山”即高山,“宗”为神圣。以“宗”喻“山”或以“山”喻“宗”,都蕴含有尊崇、敬畏之意。

登高“辞青”

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3. 重阳节表达了什么情感

重阳登高忆兄弟之情。

九月唯仿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

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人皆携带茱萸是否发觉少我一人。

赏析: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知姿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搭山绝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版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3)重阳节包含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权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这首诗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们的心声,引起人们的共鸣。全诗朴素无华,蕴藉深厚,用词精练,曲折有致,堪称千古绝唱。

4. 重阳蕴含的哲理是什么

蕴含的哲理是人生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不要让年华错付流水。

这句词出自革命家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

此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

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 ”,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毛泽东《矛盾论》)。

“人生易老”与“天难老”,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对立又统一,是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

“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4)重阳节包含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扩展阅读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

此词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此时距离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已有两年。而此一阶段毛泽东过得并不舒心: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落选,前委书记的职务由陈毅同志代替,他的游击战术被冠以“流寇主义”,身染疟疾,并且在永定县苏家坡养病期间差点被捕等等事件接连发生。

当时,毛泽东在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上养病,重阳佳节来到,院子里的黄花如散金般盛开。重阳,一个秋高气爽、登高壮观天地间的日子,一个把酒临风、月下赏菊、遍插茱萸怀念先人的节日,毛泽东的梦想和现实再一次发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词。

此词通过重阳述怀,表达了诗人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表达了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整首词写得鲜明爽朗、气度恢弘,有着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

5. 重阳节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重阳节表达的情感是:佳节之际对不在身边的亲人的思念,或者是对往事峥嵘的一种怀念。
另外,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而每到重阳节正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重阳节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糕等。

6. 重阳节表达什么情感

重阳节习俗 登高复:九制月,秋高气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这实际上是一种野游,为我国人民一种传统的体育活动。 赏菊: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花气幽香,给节日增添了不少色彩。近年来,有人在重阳节时互相赠送菊花,以表示友谊和祝愿。 饮菊花酒:据说古时候,人们在重阳节的时候都要饮菊花酒,这种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造的。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要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起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初九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包含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乔任梁父母的恶评怎么来的 浏览:912
石家庄市养老缴费基数最低多少 浏览:527
营口养老保险十一月怎么没扣钱 浏览:367
没退休去世工资怎么算 浏览:886
长寿竹干叶怎么治 浏览:248
农民养老中央是怎么安排 浏览:407
异地工作养老金 浏览:959
九台老年大学 浏览:100
重阳节同住 浏览:638
高考前父母怎么帮孩子心态调整 浏览:461
老人家说两个人在一起要相互包容 浏览:386
儿子和女儿养老哪个更靠谱 浏览:183
老年人突然消肿代表什么 浏览:976
养老保险是否补收是什么意思 浏览:280
没有到退休年龄辞职的有退休工资吗 浏览:180
老年痴呆症吃进口药 浏览:641
老年痴呆症合并肺结核 浏览:610
老年痴呆说话不停沟通困难 浏览:102
陕西养老院网易 浏览:844
仓库改养老院排污怎么处理 浏览: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