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采访孝敬父母的人

采访孝敬父母的人

发布时间:2023-09-02 08:00:28

❶ 世界首畗比尔·盖茨孝敬父母的故事

有一次,一位记者采访比尔•盖茨,找了几次找不到他。终于有一次,在飞机上版两个记者堵着了他权,然后问比尔•盖茨,人世间最不能等的是什么?没有想到,比尔•盖茨说的不是机会,也不是什么商机,也不是说什么这个那个不能等。比尔•盖茨对他们说了一句话:世界上最不能等的,莫过于孝敬父母。
比尔•盖茨把这种爱,扩大到团队,最后扩大到全天下,所以比尔•盖茨拿出五百个亿的35%,捐给慈善基金会。
智慧小语:很难相信,一个对父母身上都不舍得花钱的人,将来会做善事,一个与兄弟姐妹都不能好好相处的人,将来会成为一个慈善家。

❷ 孝敬父母的例子

陈毅孝敬父母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其实父母亲想要的真的不多,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孝心和关爱,希望我们在需要时伸出扶助之手。
当父母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好吗?”随意买的宵夜,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成人,父母却愈来愈老。他们变成了老眼昏花,动作迟缓,手脚不灵便,思维迟钝,没有记性,说过的话以为不说,重重复复,唠唠叨叨,甚至患上老年痴呆,像三岁的小孩。说话时,他们会突然想不起要说什么,甚至极可能最后连要做什么,都一并忘记;他们会重复又重复教过我们的故事和儿歌,沉醉在那些和我们一起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回忆中!他们会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有时还会感到孤独寂寞,痴痴呆望远处。看到父母慢慢衰老,我们应该想到儿时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父母不厌其烦为我们洗了多少的尿布,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教我们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我们穿衣服、梳头发;每天教我们背儿歌,还要绞尽脑汁,去回答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古怪问题。当时,父母做这些多么的耐心,多么的温柔,总觉得有了我们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
朋友,人们常说父母恩最难回报。愿我们能以当年父母对待小时候的我们那样,耐心、温柔地对待渐渐老去的父母,体谅他们,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哪怕只为父母换洗衣服,为父母喂饭送汤,为父母搽搽风湿油,按摩酸痛的腰背,握着父母的手,扶着他们一步一步地慢慢散步......让我们的父母幸福快乐地度过余生。学学陈毅元帅孝敬父母,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❸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有关孝敬父母的

感动中国2013十大人物陈斌强用孝心感动华夏大地:近日感动中国2013十大人物评选结果出炉。陈斌强当选了,作为感动中国2013十大人物之一的陈斌强,用瘦弱的肩膀背着母亲,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
陈斌强,作为老师上课风趣幽默,互动性强,很受学生欢迎,他教的两个班,语文成绩连续多年蝉联当地联考第一名。
2007年,陈斌强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家住县城的陈斌强,每周都会将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摩托车30公里,带着母亲去上班,到了周五,又将母亲“绑”回家中照料。一连五年(截至2012年),风雨无阻。
颁奖辞这样说: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陈斌强:陈斌强自身的朴实行为给他的学生,也给整个社会上了极为生动的一课。他是一个真正有师德的好老师。
推选委员吴孟超说:陈斌强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作为感动中国2013十大人物之一的陈斌强,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孝道,小时候母亲驮着他,长大了他背着母亲,走完一段又一段崎岖山山路,他是当之无愧的感动中国2013十大人物。
另外还有河南的谢延信,孟佩杰等人也获得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也很感人,符合孝心无价的专题,你可以自己搜索。
希望采纳。

❹ 采访父母孝顺的问题

采访可以分几类人,而且每样最少三人以上,不然没有代表性。第一、与父母同住。第二回、与父母同城市答分开住。第三、与父母异城市居住。第四、父母在市郊或山区、草原、农村居住。第五、外出打工人员。第六、老人在养老机构居住。

重阳节采访实录写些啥呢

1、了解重阳节典故及其传统;

2、每位队员收集自己或他人孝敬父母、长辈,互敬互爱的真实感人的故事;

3、本中队自选一首以孝敬父母长辈为主题的歌曲

4、开展“四个一活动,让夕阳更灿烂”活动。即:为老人做一件好事、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为老人制作一张“感恩卡”、为老人写一句“孝亲承诺语”。

1、介绍重阳节典故及其传统:

本中队利用周三中午的小记者采访实录时间,通过队员自主探究,将搜集到重阳节典故,交流重阳节传统习俗;

2、三分钟小故事演讲:

请队员利用中队活动时间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3、孝歌我会唱:

组织队员学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曲目队员们自选;

4、承诺宣誓活动:

以小队为单位,开展本中队集体宣誓承诺活动;

5、小小真心话:

集体承诺仪式活动结束后,每位队员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话语写到承诺卡上并带回家交给自己的父母长辈;

6、身体力行、实践承诺:

每位学生尽自己所能,制定并坚持为父母长辈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或者从自己本身出发,认真学习并严格按照小学生行为规范去做,成为合格的小学生,不让自己的父母长辈操心);

开展“四个一活动,让夕阳更灿烂”活动。即:为老人做一件好事、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为老人制作一张“感恩卡”、为老人写一句“孝亲承诺语”。

7、感悟体验

本中队各小队队员,将自己的社会实践后的所感写成征文。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❻ 采访5个不同的人简要写出自己的采访感受。谢谢,请快点回复!

采访5个不同的人简要写出自己的采访感受。谢谢,请快点回复!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议论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顺”,有的人说多陪陪自己父母就是孝顺,有的人说让她们住大房子就是孝顺……

后来,我采访了五个不同年龄的人问他们什么事孝顺,他们是这么回答的。

第一位,张先生 25岁:孝顺就是把自己所能给的都给父母,不要在让他们受苦了,他们在那个年代,把我们养大成人,结婚,已经够累了,别再让他们更累了。

第二位,李小姐 30岁:我觉得还是多拿出来点时间来陪陪他们吧,其实他们想要的并没有很多,只是想看看我们,在和我们唠叨几句而已,请你也请我自己以后用多点的时间陪陪他们。

第三位,赵小姐24岁:我认为孝顺就是带父母吃遍所有的没事,看遍世上所有美好的风景,我知道我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但是至少还可以陪他们一起看那颗陪着我一起长梧桐树。

第四位,孙先生20岁:孝顺就是以后挣大钱给父母买大房子,让他们好好的休息休息,我自己挣钱养他们。

王小姐 35岁:我觉得现在的人想要的太多,得到了也太多了,以至于让现在的人忘记了到底是谁给我我们生命来让我们追求这些。

感受

这是我采访的五个不同年龄的人,他们的回答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但他们的心,我知道,都是善良的。善良的人永远会笑对磨难,真诚待人,用心做事,孝顺父母。

❼ 如果有记者采访你孝顺,我应怎样明天记者来我家采访我孝敬公婆的事,到时我该怎么回答

先有爹娘后儿孙来自

后来样子看前身

您要想使儿孙孝

好样原来在自身

苦没有白吃的!

栽下菩提树,

收获吉祥花

春天不播种

秋天收获啥

您一定是在栽福根!

老人像树根,要想枝繁叶茂,花香果甜,就一定培根浇水,根深蒂固

您如果不信,您看看身边哪有一个不孝儿孙兴业发财的!?

一定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想开看淡:鲁迅说:我赞同佛家的观点:人生来就是受苦的!要不天下的婴儿生下来都大声啼哭。中国的字音通理,字形藏意。享受---就是享完就受;受了---甘愿受了罪,吃了苦就了帐了!否则---

恨怨恼怒烦

人生五毒丸

半丸就得病

一丸就送命-----------以上是听国学大师潘守宇的讲座笔记

❽ 有哪些古代人孝敬父母的事迹呢

1、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冲困漏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

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2、董永少年丧母,与父亲董公相依为命。年龄稍微长大一点后就下田劳动来赡养父亲。董永因为家里贫穷经常帮人做工谋生。农活忙的时候,他常用小车推着多病的父亲到田头树荫下,边做农活边照应董公,邻里乡亲都夸他是个大孝子。

后来,董公病故,董永因家中贫困,无钱安葬父亲,于是就到西溪镇上大财主曹长者家卖身为奴,得钱葬父。

3、包拯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他在宋仁宗天圣五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4、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散烂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

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5、阎元明从小就孝顺父母,是远近闻名的孝子。太和五年,阎元明被任命为北隋郡太守,元明因为赴任远离家乡,不能奉养母亲,甚是悲痛。母亲也很舍不得元明离开自己到外地就任,日夜落泪,以致失明。元明强忍悲痛向皇帝上书,请求归家侍奉母亲尺棚,皇帝准许元明回家侍养母亲。

母亲得知皇帝准许元明回家养亲,眼睛马上就复明了。母子二人情深至切,以致如此。后来,刺史吕寿恩把元明的事情上奏皇上,皇帝下诏州郡,下令表彰元明孝行,并准他母亲颐养天年之后再出仕。母亲故去,服丧过后,元明依然悲伤,每逢忌日都恸哭不止,邻居都很为他感动。

阅读全文

与采访孝敬父母的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闽侯青口人民医院体检多少钱 浏览:283
基督教重阳节诗歌朗诵 浏览:906
下载农村养老保险手机交费网 浏览:522
事业单位病退养老金 浏览:56
跟70岁老妈做爱 浏览:22
老年人双眼发红为什么 浏览:492
老年人腹泻呕吐 浏览:12
重庆市长寿区卫生计生委官网 浏览:4
临沂哪里有卖老人用品的 浏览:225
大学体检吃饭后抽血影响哪些结果 浏览:534
父母有哪些奖状 浏览:538
养老机构养老哪个好 浏览:567
重庆农村人怎么买社会养老保险 浏览:88
江苏如皋长寿之乡 浏览:371
上海有哪些养老机构 浏览:74
养生必须先保养哪里 浏览:689
本溪市现有多少老年人 浏览:899
五七工退休工资 浏览:560
到退休年龄不办退休6 浏览:555
儿子买车父母包红包该给多少 浏览: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