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阳节里快乐多。 .写一写下图中的老人是怎样度过重阳节的。 廾里全什_baiduboxapp
我们推着母亲沿东面的盘山路上山,当轮椅和母亲一起被推上山顶时,吸引了不少羡慕的目光,而此时的母亲更兴奋得像个孩子。在刻有汉白玉浮雕烈士纪念碑前,母亲与一些素不相识的老人们聊起家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用照相机记录下了这其乐融融的一幕。
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登高和观赏菊花是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2017年重阳节记录下的母亲的一组图片,当时89岁的母亲身体尚好,重阳节那天恰逢“国庆”长假期间,我和家人用轮椅推着母亲去登高和赏菊。老年人登山秋游,可以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烈士山公园是城区中的一座纪念性公园,公园总面积37.5万平方米,有纪念区、老年活动区、水景区、儿童活动区4个分区。纪念区以烈士山峰为主景。山峰海拔高度为97.5米,北坡是250级台阶,象征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们推着母亲沿东面的盘山路上山,当轮椅和母亲一起被推上山顶时,吸引了不少羡慕的目光,而此时的母亲更兴奋得像个孩子。在刻有汉白玉浮雕烈士纪念碑前,母亲与一些素不相识的老人们聊起家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用照相机记录下了这其乐融融的一幕。
上山难下山更难,为防止轮椅失控下滑,采用上面拽下面顶的办法,顺原路下山后又推着母亲经胜利广场去公园赏菊,时逢国庆期间,灿烂的鲜花和游人的笑脸把广场和公园装扮得格外美丽。各式花坛营造出一片花团锦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亲人的陪伴下,徜徉在花海中,母亲一脸的幸福与快乐。
又是一年重阳节,景色依旧,物是人非。今年国庆10点钟,93岁的老母亲安详地走到另一个世界里,在那里她还会赏菊登高吗?早晨,我独自登上山顶,一路上寻觅着回忆着,在登山晨练的老人中间寻找母亲的身影,我祝愿天下的老人永远健康快乐。
B.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重阳节是一个古老而又神圣的中国传统节日,它象征着一年之交,以纪念父母、健康、寿考等。重阳节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传统节日,让我们在它里面感受到古老文化的温情,也能让我们真正体会到相聚同乐、和平安康的精神。
C. 九九重阳节关爱老人活动方案
2022九九重阳节关爱老人活动方案
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项,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九九重阳节关爱老人活动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重阳节活动目标: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学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爱之情。
2、通过社区活动,萌发关心身边老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教师联系好社区的孤寡老人、制作寿星卡、幼儿调查表、重阳糕
活动时间:
__年__月__日
重阳节活动内容:
一、小班邀请爷爷奶奶来园做客(亲子活动)
1、了不起的爷爷奶奶。
(1)请爷爷奶奶说说本身年轻拿颂时的故事。(事先联系好)
(2)请爷爷奶奶说说平时是怎么关心爱护你的。
2、给爷爷奶奶表演节目。
3、爷爷奶奶辛苦了。(我给爷爷奶奶捶背敲腿)
4、我喂爷爷奶奶吃块糕
二、中大班爱心“行动”慰问社区的爷爷奶奶
1、活动前的准备:
(1)键敏茄做调查问卷:了解你的爷爷奶奶年轻时是做什么工作?有些什么本领?现在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有些什么不方便?我们能做些什么事让爷爷奶奶高兴?
(2)小礼物(手工制作、歌舞表演等)
2、实践活动:
(1)大胆地与周围的老人打招呼,祝福老人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2)为爷爷奶奶做件令他们开心的事
如:问好、微笑、敲背、捶腿、给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礼物糕点等。
3、活动后:鼓励孩子说说今天活动的感受,你为社区里的老人做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他们会对你笑呢稿察?我们能为本身的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小结:表达爱意的方法有很多,相信只要你是真心实意,爷爷奶奶一定能接受到你们的爱。
一、设计思考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结合重阳节开展关于“尊老、敬老”为目的主题活动是十分必要的。重阳节带给我们不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而是一种信息:老年人更需要爱、需要健康、快乐。他们需要的也许并不是你的钱物,不是礼物,而是你一声深情的问候。
建立一个爱老敬老养老助老的氛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他们尊老爱老的优良习惯,幼儿园在重阳节,组织孩子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们一齐联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透过这些活动,能够帮忙幼儿丰富以下经验:
①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②爷爷、奶奶十分关心小朋友,我们也就应尊敬爷爷、奶奶。
③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能够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④重阳节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和诗词。
二、活动准备
1、收集“我和爷爷、奶奶在一齐”的照片布置教室。
2、和爷爷、奶奶说句悄悄话。
3、制作爷爷奶奶的礼物。
4、家长园地:请家长配合,鼓励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关爱老人的情感。
5、学习歌曲《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关心老人笑哈哈》。
6、学习儿歌:《奶奶夸我孝顺儿》。
小板凳,三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奶奶嫌我磕得脏,我给奶奶煮面汤。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给奶奶剥花生。奶奶嫌我剥得慢,我给奶奶煮米饭。大米饭,香喷喷,奶奶夸我真孝顺。
三、主题活动目标
(1)透过调查、交流等活动,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一些风俗习惯。
(2)用心参与敬老活动,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老人们表达自己的关爱与尊敬之情。
(3)在访问、对话中感受老人也需要关心和帮忙,进一步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四、具体活动程序
(一)活动主持:各班教师。
(二)活动对象:幼儿、祖父母、老师。
(三)活动时间:20__年x月x日。
(四)活动地点:各班教室、多媒体教室。
(五)活动准备:
1、通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班级参加重阳节亲子活动。
2、写好欢迎的标语贴在班级里。
3、写横幅挂在幼儿园操场及舞台上面。
4、准备桔子、菊花茶等食物。
5、幼儿带好若干食物来幼儿园分享。
6、准备好给爷爷奶奶的礼物。
7、音乐:《感恩的心》。
(六)活动过程:
1、请爷爷奶奶入坐。
2、老师:爷爷奶奶真辛苦,明天是爷爷奶奶的节日,这天我们提前一齐来给爷爷奶奶过节好吗?
3、为爷爷奶奶庆祝节日,全体幼儿齐祝爷爷奶奶节日快乐。
4、小朋友为爷爷奶奶献茶。
5、老师和小朋友一齐唱歌《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关心老人笑哈哈》。
6、听爷爷奶奶讲讲那过去的故事:孩子的爷爷讲故事表演。
7、老师亲亲宝宝,宝宝亲亲爷爷奶奶。
8、做游戏小脚踩大脚、击鼓传花、食物分享活动(幼儿剥桔子给爷爷奶奶吃)。
9、节目表演:(幼儿故事、幼儿歌舞等)。
10、送上自己的礼物给爷爷奶奶。
(七)全体唱《感恩的心》结束。
一、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表演,学会关心、帮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2、激发幼儿热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尊敬老人的情感。
3、通过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共同游戏,交谈,增进祖孙间的感情,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二、过程
1、引出活动主题,欢迎老人。
提问:
今天是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呢?(重阳节、敬老节)。
对了,重阳节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这天人们都喜欢干什么?(登高、强身健体)。
那敬老节又是谁的节日呢?为什么要敬老,要尊重长辈呢?
请你问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青时是做什么工作的。
教师小结:原来,他们年青时为国家做了许多工作,作了很多的贡献。他们现在年纪大了,退休了,是不是就没用了呢?(幼儿边议论边答。)教师:对了,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但对社会还是有许多贡献的。
我们全社会也很关心老人,为他们设立了很多优惠待遇,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老人院、老人活动中心、高龄老人优先乘车、优先看病等等)。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光对社会有贡献,还很关心我们。谁能说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怎样关心我们的?
我们又要怎样关心他们呢?(幼儿议论后回答)。
引导幼儿向老人们问好,表示欢迎。
2、让幼儿观看情境表演并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我们班有的小朋友很关心老人,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情境表演:
A。豆豆和奶奶走在大街上,奶奶要抱豆豆,豆豆说:“谢谢您,我会自己走”。引导幼儿思考:奶奶要抱豆豆时,豆豆是怎样做的?她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B。奶奶坐在椅子上捶背,钱程连忙跑过去,扶奶奶坐好,帮奶奶捶背。思考:钱程是怎样帮助奶奶的?钱程为什么要给奶奶捶背呢?你会这样做吗?问老人:捶背后你有什么感觉呢?
3、让幼儿了解“敬老节“的来历。
联系实际,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
4、游戏:“找亲人“。
幼儿蒙眼,根据其老人的声音辨别方向找到其老人,胜者获得小礼物。
教师小结:小朋友平时肯定是很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话,所以这么快就找到他们了。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初步学习儿歌。
2、通过儿歌,懂得要关心老人,要对老人有礼貌。
3、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
二、活动准备
1、课前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重阳节的知识。
2、爷爷奶奶笑哈哈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图片上有谁呀?(爷爷奶奶)他们怎么啦?(他们笑了)。
师:他们为什么笑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师:原来他们要过节了,所以笑得那么开心。
师:你们知道爷爷奶奶要过什么节了吗?(九九重阳节)。
(二)欣赏儿歌《九月九》
师:你们喜欢爷爷奶奶吗?(请小朋友说一说)。
师:老师也喜欢爷爷奶奶的,所以老师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1、老师完整地朗诵儿歌一遍。
师:小朋友,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请小朋友说一说)。
2、再次让幼儿欣赏一遍。
3、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帮助幼儿矫正个别发音)。
4、教育幼儿要做一个听话的乖宝宝,要有礼貌。
四、活动总结
教师针对幼儿今天的表现,及时的给予评价,鼓励和表扬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同时,教师也要留意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的情绪,通过表扬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
五、活动延伸
教师让幼儿回家以后把今天所学到的童谣唱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听。
附儿歌:《九月九》。
活动时间
__月__日。
活动内容
歌曲《好娃娃》(重阳节)。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2、知道要尊敬老人,愿意为老人献爱心。
3、通过教学活动,让孩子谈论自己如何关心帮助爷爷奶奶的。提高孩子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
活动准备
一个茶杯、一张凳子。点心蛋糕。
活动过程
一、说说关于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吃重阳糕。
3、发表感言,老师提问: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
我为什么要帮爷爷奶奶做事?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二、学唱歌曲《好娃娃》。
今天老师把小朋友说的心里话编成好听的歌曲,和大家一起唱。
(1)老师范唱,吐字要清楚,让幼儿听清歌词。
(2)幼儿跟随老师按节奏念歌词。
(3)幼儿跟随老师轻声学唱。
三、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进行情境表演。
老师鼓励幼儿根据歌词自己想动作,并能边唱边做动作。让幼儿大胆表演。
老师扮演奶奶,让幼儿边唱边表演,让幼儿感受尊敬老人,关心长辈的快乐之情。
活动延伸
1、老师以谈话的方式启发幼儿:你们除了帮爷爷、奶奶倒茶、端凳子,还会帮他们做哪些事?幼儿谈论后,教师进行总结。
2、教幼儿用替换词的方法,将倒茶、端凳子换成新词。如:拿鞋子、拿毛巾、穿针线、捶捶背等。
D. 各国的重阳节习俗是什么
中国老人节:每年九月初九为中国老人节,在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远望,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同时还要吃重阳糕、聚会赏菊,饮菊花酒,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
国际老人节:根据第45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第106号决议,每年的10月1日为国际老人节。国际老人节如今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官方的老人节。
美国老人节:又称“祖父祖母节”,在每年九月劳动节后的第一个星期天,这一天全美各地都要举办敬老活动,实际上也成为美国的敬老节日。
加拿大笑节:加拿大老人节名为笑节,在每年的6月21日,这天书店会为老人摆出各种幽默书刊专柜,喜剧明星会在老人院举行义演,年轻人陪老年人参加游览,电视台会专题推出一档老人助笑节目。
日本老人节:每年9月15日是日本传统的敬老节,全国各地都为老人举办各种庆祝活动,老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接受儿孙及亲友的祝贺,并参加各种节日活动。还要吃茄子、栗子饭并祭菊。
韩国老人节:韩国自1973年起,将原来每年5月8日的母亲节改为敬老节,对70岁能上能下的老人发放终身优特证。这一天,人家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戏放风筝,在敬老节期间,还举行各种敬老爱老活动。
智利老人节:智利政府规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全国的老人节,并以15日所在的一个星期为老人周,举办各种敬老活动。
E. 重阳节又叫老年节,晚辈应该如何孝顺老人
2021年农历9月初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重阳节这个节日已经流传了很久了,至今依然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在重阳节这一天,依据传统习俗的要求,人们会登高望远,同时还会在自己的家门口插茱萸。其实重阳节在古代的时候,又叫老年节,在这一天很多的晚辈都要对长辈表达自己的孝顺心。那么关于重阳节又叫老年节,晚辈应该如何孝顺老人?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希望我们都能够孝顺自己的父母,孝顺自己的长辈
很多的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将自己的子女拉扯大了,但是他的子女并不孝顺他。这样的子女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同时也是非常的可恶的。所以,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孝顺自己的父母,孝顺自己的长辈,给我们的长辈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
关于重阳节又叫老年节,晚辈应该如何孝顺老人?以上是我的看法。那么你觉得晚辈应该如何孝顺老人呢?欢迎留言交流!
F. 我国早就将重阳节设为法定老年节,为何要这么做
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这个节日是在农历九月九日。谐音为“长久”,有长久之意。在重阳节这一天,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2006年,重阳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重阳节的理解。在洋节盛行的今天,我们应该让古老的重阳节焕发生机,继续流传下去。1989年重阳节的这一天被定为“老人节”或“敬老节”。为进一步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我国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人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人节”。所以2013年重阳节是我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
G. 重阳节为老人做什么好
重阳节可以为老人做一份重阳糕、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
详细内容: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重阳节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H. 重阳节又叫敬老节在这一天我们会做哪些事情
1、登高
重阳节正值仲秋时节,此时天气秋高气爽,草木也开始凋零,适合登高远眺,活动筋骨。这也给刚好与人们在三月份“踏青”相对应。
在此之后的季节,便是迎来深秋和冬季,人们外出出行的时间也会相应减少,所以趁此时节登高,再好不过。而且爬山对于老年人而言,是相对消耗体力较多的活动,这时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在登高处还能呼吸新鲜空气,帮助新陈代谢,改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2、插茱萸
重阳时节,插茱萸和赏菊花是民间人们常有的习俗。茱萸是一种植物,同时也是一味中药,茱萸气味重,有祛除风邪,驱虫祛湿的作用,还能够消除食积,治寒热,人们也拿茱萸来当做辟邪之用。
3、赏菊花
秋天是属于菊花的季节,这时候各地有赏菊的风俗,在汉族的古俗中,菊花也是长寿的象征,人们在赏菊的时候可以放松心情,缓解疲劳,从而能改善郁闷的情绪,帮助提高睡眠质量。
4、喝菊花酒
喝菊花酒也是很多人在重阳节必不可少的风俗,菊花酒也被称为是“长寿酒”和“吉祥酒”,菊花酒有清肝明目、延缓衰老的功效,适当饮用对身体颇有益处,不过也提醒中老年人饮酒需适度。
5、吃重阳糕
重阳糕以重阳命名,主要以瓜子仁、红枣、核桃等坚果和多种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等为辅料,再加以糯米粉制作而成。
是民间常制作用来送到老年人食用的坚果糕点。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营养物质,保护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不过中老年人在食用这些糕点时,也要注意不能吃太多而导致糖分高、不好消化吸收。
I. 重阳节这一天孩子们可以做些什么关于节日的活动
重阳节这一天孩子们可以做些什么关于节日的活动?重阳节也叫作老人节,所以这正是幼儿园能做出点什么的日子,因为老人最喜欢的就是小孩子们。
重阳节除了登山还有在重阳节那天去拜祭祖先缅怀先人的习俗。
九月九重阳节还是一个敬老的日子,我们当地的好多农村,今天都会组织老人去玩,或者聚餐还有其他的娱乐节目,让老人们有快乐的一天。这就是我们当地重阳节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