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阳节的歌谣以及诗词
1. 关于重阳节的歌谣和诗词诗句
关于重阳节的歌谣和诗词诗句 1.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大全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
“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唐·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3、《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赏析: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4、《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5、《满江红·喜遇重阳》清·宋江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赏析:群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
重阳节饮酒赏菊。宋江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自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
宋江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赏析: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7、《九日龙山饮》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赏析: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8、《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赏析: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
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到了重阳,文人墨客,则常常诗思泉涌,情感难抑。
南陈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和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是两首著名的重阳佳作。9、《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赏析: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
“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
2.关于重阳节的诗歌名句
1、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唐代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3、唐代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4、唐代王勃的《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唐代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3.有关重阳节的诗句 古诗
1、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2、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3、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4、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5、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6、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7、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4.重阳节诗歌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5.重阳节的古诗或诗歌有哪些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6.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古诗
1、《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2、《九日登山》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7.有关重阳节的诗词歌赋
1、《九日言怀》 唐·令狐楚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2、《九日得新字》 唐·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3、《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4、《重阳》 唐·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5、《重阳日访元秀上人》 唐·司空图
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
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
B.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大全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汇总如下
1、重阳
【唐】赵嘏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8、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9、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10、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C. 李清照思念丈夫,写下千古佳句,为何丈夫看后后悔不已
这首词是李清照的《醉花阴》,李清照写这首词是因为丈夫远游自己独自在家中,非常的思念自己的丈夫,所以才写下这首词,而丈夫看到这首词后,在这首词中读懂了李清照的伤心以及难过,想到自己不能给妻子一个安稳的家庭,不能陪在她身边,所以感到后悔不已,也可以看出夫妻二人的感情非常的好,只是命运弄人。
李清照的《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导致引起了李清照的思念。尤其是马上就要到重阳节了,对于在远方的丈夫更是无比的思念。
D. 重阳节给爱人的诗句佳句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题涂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闰九月九日独饮
【唐】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日登山
【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思念
窗外
新月弯得很动情
梦跟着感觉
已流浪了很久很久
却泊不进你的臂弯你的心
甚至 殷勤的青鸟
不知该飞向何方
等待只是一种慰安的方式
相思才是内容
我来的时候你却走了
竖着的钢枪
搁浅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黄昏如约
你依然为远方诱惑为归期虔诚而歌
思念
其实是永远的风景线
历代文人骚客对重阳节的登高、饮酒 等写过不少激动人心的诗词。
曹丕有“岁月 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之句,表达了又逢重 阳的惊喜;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 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 人。”
表达了对兄弟的深切思念。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诗》:“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 山岳,了然楚汉分。”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 张五》:“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 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他还写过“待到重 阳曰,还来就菊花”。
南宋女诗人李清照 有“佳节又重阳”的词句。由这些名诗佳 作可以看出古人对重阳佳节都是有着特 殊感情的。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 王维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 汉乐府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唐 刘禹锡 竹枝词(三)
杨柳青青江水准,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 元稹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 杜牧 赠别(二首)
娉娉嫋嫋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
牢锁黄金实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换回意谓一年比一年更健 康,再回到年轻时,充满活力。
陈志岁《江南靖士诗稿•与杨府 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 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
九月九,饮美酒,人共菊花醉重阳意谓值此重阳佳节,畅 饮醇香的美酒,人和菊花共同沉醉在节日的气氛中。 步步登高开视野,年年重九胜春光意谓一步步登上高 处,视野开阔,每年重阳节的景色都胜过春天。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意谓把握住眼前的美 好时光,何必因人生渐入老境而感到怅惘。此为朱自清晚年 所书。
丹桂尚且香留枝,又有菊芳绕蝶翅意谓桂花的香气还未 散尽,就已经能欣赏到彩蝶围绕菊花上下翻飞的姿态。 苍龙曰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意谓苍龙在暮色里还 能呼风唤雨,古树在春尽的时候也能开出新花。
寓意人到垂暮 之年,仍要积极进取。语出明末清初•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 韵》。
把思念托付给秋风,把关怀写满片片枫叶意谓让秋天带 去对亲人的思念,并让枫叶传递对亲人的关怀之情。 送一缕阳光给你,在秋曰的萧瑟中为你带去温暖意谓在 秋天萧瑟的时刻,为你送去一缕金色的阳光,给你带来些许 暖意。
送你清风让你心旷神怡,送你彩虹通向梦想之旅意谓清朗的风使你心情更加愉悦,天边的彩虹为你开启梦想成真的 旅程。
E. 描写重阳节的文言文
“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西京杂记》“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荆楚岁时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九日与钟繇书》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九日登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采桑子·重阳》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九日》。
1. 描写除夕的诗句: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描写春节的诗句:
《元日》
【宋】王安石巧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6.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7. 描写七夕节的诗句: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8.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没毁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重阳节经典古诗句1、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
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九日示大圆洪智》 宋·陈与2、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
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
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九日陪董内召登高》 唐·廖匡图3、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九日》4、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九日雨中》 唐·徐5、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重阳阻雨》 唐·司空图6、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崖客。
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
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
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
《醉落魄/一斛珠》 宋·赵善括7、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
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
《十日和张少监》 唐·徐铉8、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九日寄行简》 唐·白居易9、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祐10、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
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
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九日书怀》 元·王冕。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
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
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
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
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
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
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
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
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
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
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
偷撏白发真堪笑, 牢锁黄金实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重阳日酬李观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
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
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
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
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
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
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
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
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
[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
[广宣]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 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 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重阳感怀 【唐】刘兼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 两行乡泪血和流。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蜀国江山存不得, 刘家豚犬取何难。
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 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翡翠巢低岩桂小, 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唐】权德舆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丁巳重阳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客舍喜逢连日雨, 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旅中重阳 【唐】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 旧交坟向北邙新。
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樽前且拨伤心事, 溪上还随觅句行。
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浙上重阳 【唐】司空图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重阳 【唐】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唐·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 郑谷《菊》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龙山饮》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少年自负凌云笔。 ——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对青山强整乌纱。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 《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2.《重阳阻雨》唐.司空图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3.《重阳》元.王冕
重阳今日是,客邸忽凄怆。树叶惊风堕,稀衣袭雨凉。
黄花衔古色,丹桂发天香。珍重东屯社,携尊过草堂。题菊花
2.
作者:黄巢 8.3(739人评分)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菊花
作者:李商隐 7.9(465人评分)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
菊花
作者:唐寅 8.0(463人评分)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
菊花
作者:徐夤 6.2(130人评分)
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 ▼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作者:孟浩然 8.3(35人评分)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
拨不断·菊花开
作者:马致远 7.1(34人评分)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作者:孟浩然 8.0(14人评分)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作者:纳兰性德 6.8(22人评分)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
叹庭前甘菊花
作者:杜甫 6.5(20人评分)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