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李叔同孝顺

李叔同孝顺

发布时间:2023-08-14 22:59:03

Ⅰ 有关孝顺的名人事例

有关孝顺的名人事例:

1.曾参,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版所措,权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2.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得知母亲因为不好意思藏起尿湿的裤子,主动要求去清洗。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

3.王祥对父母孝敬,从不懈怠。有一天,继母要吃鲜鱼,天寒地冻,无处购买。王祥冒着凛冽寒风,在河上脱衣卧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跃出两条鲤鱼,他高兴地拿回家孝敬继母。

4.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

5.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Ⅱ 丰子恺说人生有“三层楼”,分别是哪三层呢

丰子恺先生的人生“三层楼”之说,是在评价他的老师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时说的。其原文如下:

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谛者极少数耳,弘一法师则安步阅此三层楼台也。事母孝,待妻爱,精深艺术,精研佛法。实最完美一人也。——丰子恺

简单来说,三层楼就是指人们对物质、精神、灵魂(宗教)的追求。在丰子恺看来,物质追求是人的一种本能,吃饭穿衣,温饱问题是最底层的需求。这就是第一层楼。等解决了温饱,就会有精神层次的追求,这就是人生的第二层楼。而如果在精神追求里仍不能完成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就会上升到第三个层次的追求,就是所谓的灵魂追求,也就是宗教;这是第三层楼。

如果抛开当时说这番话的特定语境,丰子恺先生的人生三层楼之说,也可以说楼与楼之间的界限并非牢不可破。美食家、收藏家等注重物质享受的人,由物质直通灵魂层面的了悟,也并非没有可能。同样,由精神追求而转入对世俗生活的“贪图”也不意味着堕落。

而在第三层楼的人,有的得道高僧,如济公活佛看上去叛经离道,做出种种关于荒诞行为——可见三层楼之间只是虚拟的楼板,至于究竟是处在哪一个境界,还是在于个人的领悟。

阅读全文

与李叔同孝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最长寿老年人活多少岁 浏览:397
如何有效阻止老人给孩子吃零食 浏览:428
父母非要给亲戚借钱怎么劝 浏览:591
老年人脖子上长痣 浏览:776
退休工资能否冻结 浏览:237
长寿龟蓝盘质量怎么样 浏览:819
去世没报还有退休金吗 浏览:751
齐白石50岁学画 浏览:854
养老卡密码应是什么 浏览:35
老年人阴沟图 浏览:907
50岁骚老娘们 浏览:550
高考体检怎么看耳朵 浏览:188
衡阳老年大学美术系老师 浏览:745
老人去医院拉不出尿来怎么办 浏览:649
冷带轧钢工退休年龄 浏览:444
海珠区养老服务有哪些 浏览:549
吉林省一九年退休金上涨情况 浏览:198
出国加拿大劳务需要体检哪些项目 浏览:85
重庆长寿高考成绩 浏览:218
老人家视力模糊看不清东西是什么原因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