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素材:一名18岁……工资里扣
年沿袭至今的优良传统,可是由于生存的压力一些儿女只想法挣钱来保证自己家庭的生活,从一定程度上忽视父母对物质的需要,尤其是对农村老人来说除一月几十元的养老保险金外几乎没有任何收入,想吃点好吃的也只能想法忍住。
作为企业推行孝顺金,从员工工资里直接扣除看似霸道,其实是饱含深情:一方面,公司在招工时就把从工资里扣除孝顺金作为其中的条件,同意招录就等于同意公司从工资中直接扣除孝顺金,可以说扣除孝顺金是员工的自愿行为。另一方面,公司并不是只扣员工工资而且还给予额外补贴,承担了社会责任,如;工作一年每月补贴100元,工作两年补贴200元,三年以上补贴300元。公司推行孝顺金不仅解决了用工的难题,也激发了员工的极大孝心,也是让老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一种具体方式,传播了正能量:让不孝顺的人孝顺,让孝顺的人更加孝顺,也会让更多的企业加入推行孝顺金的行列。
现在我国已进入了老人社会,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2. 12亿,其中15%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国家养老的压力可想而知。除国家加大养老投入外,还应积极倡导企业推行孝顺金作为养老的有益补充,以让老人晚年生活得更美好。
为农村养老提供思路
客观地说,这一创意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市家庭作用不大。如果老人有退休金,那10%的“孝顺金”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对于没有经济压力的老人来讲,他们更需要的其实是亲情关怀。
而在社会发展落后一步的广大农村,经济因素在养老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那些已经失去或将要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农民,他们没有积蓄,没有固定收入,虽然国家每月有几十元钱的补贴,也只是杯水车薪。孩子工资的10%,对他们来讲就是一笔不小的款项,完全可以保证其基本的日常生活。
我不同意专家所谓“‘孝顺金’作为企业管理方式是可行的,但不具有在更高层面推广的可行性”这样的说法。相反,个人认为这一作法为农村养老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设想,如果把“孝顺金”的操作者由企业换成政府,每位有工资收入的年轻人都要扣除工资的一定比例给父母,同时国家补贴同等数额,农村老人晚年的生活水平将会上升一个甚至几个台阶。
挣钱不多不是反对“孝顺费”的理由。在现实中,很少有人觉得钱已经够花,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可能一辈子都觉得缺钱,但我们的父母没有那么长时间可以等待。我们不应该为自己留下“子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