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孩子孝不孝顺,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有这些表现的要及时改正
都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孩子长大以后怎么样, 孝不孝顺其实在小时候就能看出个一二三来。 如果发现孩子有了不好的表现和征兆,家长及时纠正还来得及,别等以后人老了,孩子大了再白白叹息。
楼下的王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住,前几天儿子过来两人大吵了一架,王伯竟被气到了医院。之前儿子几个月不来看一次老人,这一来就是要伸手要钱,王伯问了一句要钱来干啥,儿子便勃然大怒,两人大吵起来,最后王伯眼前一黑就晕倒了。
而在医院,儿子也是冷言冷语没啥好话,最后回家都是王伯自己一个人回来的。说起这个不孝儿子,王伯就想掉眼泪,但除了说儿子的不对,王伯最先说的,说得最多的还是自己。
"这孩子从小就横,经常没大没小的,当时家里就这一个孩子,我们都宠着呀,想着孩子以后出 社会 工作了,自己成家了就好了。谁知道长大了更不把老人放眼里了,哎,说到底,都怪我以前没把他教育好啊,没改掉那些臭毛病,自己种的恶果还得是自己来吃啊!" 王伯恨恨地说道。
王伯的孩子确实气人,但王伯也算是看得清,孩子孝不孝顺,其实也是父母教育的结果。孩子小时候的问题不及时纠正,以后长大了就更有可能不孝顺。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孩子,但当孩子身上有些缺点,家长一定要管。
没大没小
我们与人交际时会注意对方的身份和关系,注意措辞,但孩子在大部分时间不会这样。因此,孩子对人的态度都是很真诚的。当他们对比自己弱小的人、同龄人和长辈表现出不礼貌不尊重的行为时,他们心里其实也是非常自负的,唯我独尊的。
喜欢大发脾气
之前听朋友说她家亲戚的一个孩子,只要要求没有被满足就会大发脾气,大哭大闹,扔东西都是轻的,甚至还会打人,用自己的头去撞墙。如何这个孩子的性格一直如此,相信他长大以后发脾气的样子还将更加吓人。孩子性格暴戾,发起脾气来不受控制,家长一定要加以干预,否则孩子以后就难免会不受控制地伤害别人。
共情能力差
有的孩子看见小动物受伤或者死了,花草被破坏了会感到难过,流下眼泪,但有的孩子却喜欢折磨小动物和花草,这两种孩子之间,后者的共情能力就更差。共情能力差的孩子难以理解对方的感受,凡事都首先考虑自己,表现得比较自私。
有这些问题的孩子并不少见,但家长们还是很疑惑,为什么自己家的孩子就这么古怪气人?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很优秀?其实把孩子换一次养,估计孩子的性格也会对换。孩子身上有啥问题,还得先给大人把把脉。
日常溺爱孩子
家长心疼孩子才对孩子百般呵护和照顾,但孩子并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他们可能更多的是感觉自己很厉害,很特殊。因此,当他们不孝顺父母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而且他们已经习惯了父母无条件地向自己付出,当父母老了,能力有限了,他们想的可能不是要赡养照顾老人,而是觉得老人没用了。
对老人态度差
之前身边有一位朋友对老人态度就不是很好,原因是小时候自己总挨打,父母又偏心哥哥,自己心里一直有怨气。但一天孩子的一句话让朋友幡然醒悟。
当天朋友和老人大吵了一架,孩子过来对朋友说,爸爸,你以后再对爷爷奶奶这么坏,以后我也这样对你。这时候朋友才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之后对老人的态度也好了不少。因此,家长对老人的态度如何,孩子也是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脾气暴躁
孩子的脾气中有一大半都是来自父母,如果父母脾气不好,那么孩子的性格要么就是内向敏感,要么就是一样的暴躁。前者总是缺乏安全感,一生都在寻寻觅觅。而后者总是感到愤怒,很容易对人不满,其中就包括自己年老的父母。如果小时候因为父母的暴脾气留下了心理阴影,长大以后也会难免有厌恶父母的 情感 。
每位父母其实都是一个艺术家,而最大的作品就是自己的孩子。父母如何的教育决定了孩子以后是否孝顺,是否优秀。与其担心以后孩子不孝顺,家长们不如想想怎么更好地教育和培养孩子。大家认为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和自己关系亲密的孩子呢?
『贰』 有两个儿子,二儿子孝顺大儿子不孝顺,而妈妈却向着大儿子,这是为什么
我爸爸就这样,很孝顺,我大爷和我奶奶住农村,我爸爸住城市,生病住院都是我爸爸管,要啥买啥,没事就回家看我爷爷奶奶,过节啥的就给钱。但是我大爷就没有这样了,我爷爷奶奶去我们家住院看病,我大爷就没去看过,就是出院去了开车拉着他们接着走了。我奶奶特别向着我大爷,说他们好话,她还经常说我妈妈的不是,我妈妈回到家就做饭,我大娘他们呢是不到吃饭点不来。凭什么!欺负人
『叁』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孝”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5朱晓晖——最孝女儿
朱晓晖,女,黑龙江绥芬河市民。
朱晓晖的父亲在2002年患弥漫性脑梗塞,从此瘫痪在床,失去了生活能力。为了更好的照顾父亲,朱晓晖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不但卖了房还欠下一身债务。因为不堪重负,朱晓晖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朱氏父女在社区的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2年。
朱晓晖曾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诗歌在全国获得过很多奖。父亲生病前,她喜爱读诗、写诗;而现在她看得更多的是医学护理和养生方面的书籍。老人患病后落下了瘫痪的毛病,腿脚不便,大小便也不能控制。朱晓晖几乎每天都要给他擦洗身体。在她的细心照料下,老人卧床12年都没有得过褥疮。但常年的操劳,使得才41岁的她早已满头白发。
维持两人生活的唯一来源是老人每个月一千多元的养老保险。父亲治病的开销不能省,朱晓晖就只能去市场里捡人们不要的菜给父亲吃,自己则用咸菜就着米饭度日。虽然生活环境艰苦,但朱晓晖一直努力让父亲生活的更舒适些。老人因为心疼女儿,常常痛哭。
除了每天照顾父亲的起居外,朱晓晖在周末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给三四个“债主”的孩子补习。对于别人的帮助,朱晓晖感恩在心,她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把爱和善意传递给更多人。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朱晓晖的颁奖词: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你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着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你病重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肆』 我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作文
我是一个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孩子。
每天,爸爸妈妈一进家门,我就会给他们拿拖鞋、拎包。吃饭的时候,我主动给他们夹菜;爸爸爱喝茶,每次我给他沏茶时都要放上几个冰糖,看到爸爸美滋滋的品着我泡的茶,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还经常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子、洗碗、墩地等。爸爸妈妈都直夸我是个孝顺、勤快的好孩子。
记得三年级放寒假时,外婆来我们家,因为外婆有高血压、关节炎的疾病,所以我担当了给外婆量血压、贴膏药、 *** 等任务。每天,我还要和外婆一起出去健身、一起买菜、做饭、一起扭秧歌。外婆在我们家住得特别开心。逢人便夸我懂事、孝顺,还特别勤快呢。
爸爸妈妈每天工作那么辛苦,我已经长大了,就更应该要做一个知道体谅父母、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呀!
三年级:仝欢追答
首页
做一个孝顺的孩子作文
发布时间:2015-08-07 电脑版
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其实很简单,因为我现在是一个学生,所以我要先把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就是“看书”,只要乖乖上课、看书,长大之后,就会变成有用的了,这样就可以孝顺父母了!
还有,我可以帮爸爸妈妈做家事,帮他们减少负担,像是我可以做到的有擦桌子、扫地、拖地、洗碗、摺衣服……等,这些我都做的到,只要是我做的到的,我一定 会帮忙,因为这样才可以孝顺爸爸妈妈他们,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我和哥哥以及弟弟要乖乖听话,因为如果让爸爸妈妈知道我们三兄弟吵架,他们一定会很难过,所以孝顺爸爸妈妈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爸爸妈妈上班时,让我觉得非常难过,因为他们凌晨五点整,就要去上班了,他们辛苦的赚钱,回来一定会很累,所以我可以帮他们 *** 、捶捶背,让他们休息、睡一下子,放轻松,把一天辛苦工作的疲劳完全消除,这个样子不但可以让爸爸妈妈放松心情,还可以增进家庭之间的感情,如果哥哥弟弟也这样子做的话,爸爸妈妈一定会更高兴的!
爸爸妈妈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照顾我们、养育我们、教养我们,他们是不求回报的,但身为子女的我们,一定要孝顺他们、感谢他们,我们要用一棵感恩的心来回报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养育之下,这也是全天下身为子女们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孝顺爸爸妈妈,做个孝顺的小孩
还要吗?
你要想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我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我的爸爸今年已经36岁了,他是一名外交官,整天忙忙碌碌。早上,爸爸八点就要离开家,晚上六点钟才能回来。妈妈也是一样,在房地产公司工作,每天比爸爸起得还要早。父母实在是太辛苦了。试问,我又能为他们干点儿什么呢?看到他们这么不容易,我真想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双手托着下巴左思右想,有了,就为他们泡一杯热茶吧!对!就这么办!说干就干,我从碗柜中拿出了一个杯子和一袋茶叶。好了,开始练习沏茶了。首先,我把玻璃杯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桌子上。然后,我拿出了一小袋茶叶,慢慢地往杯子里倒。接着,把玻璃杯小心地搁到了饮水机前,打了一杯热水。闻一闻,茶好香啊!最后,我给玻璃杯盖上了盖子。瞧,杯里的茶叶有的挨挨挤挤,不肯分离;有的像一条条小鱼在海洋中尽情遨游;有的像小蝴蝶在翩翩起舞,可爱极了!还有的像秋天的落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渐渐地,杯子里的水变成了深黄色。“叮咚”,妈妈回来了。我连忙去给妈妈开门,“妈妈,您回来了!”“是啊!今天你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啊?”“嘻嘻,挺好的,来,妈妈,我要给您一个惊喜!”我把妈妈拉到了屋里,“看,妈妈,这是我精心为您准备的一杯热茶。”“是吗,那我可得尝尝。”妈妈喝了一口,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眼里的泪花。“真好喝,我的宝贝儿长大了!”我们母女俩抱在了一起。 此时此刻,我真正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快乐。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孝顺
五年级|叙事|559字
去年暑假我犯了一个不应该犯的错误。
事情是这样的:爸爸和妈妈说好带我去红螺寺的,时间到了,但爸爸妈妈却匆匆地走了。我问妈妈:“为什么不去了呢?”妈妈说:“过几天再告诉你吧。”我没有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因,我就发了那么大火气,我迅速把门打开,大声吼着:“你们走啊,反正有你们没你们都一样。”那天我写了点作业;然后,打扫了屋子,把屋子打扫得干干静静、整整齐齐、漂漂亮亮;中午我自己煮了一包方便面,晚上我用三个鸡蛋摊了三个鸡蛋饼,一个是妈妈的,一个是爸爸的,一个是我的。空旷的房子里,却只有滴答滴答的钟声,家里都十分冷清,一点都不让人觉得温馨。
第二天一大早,我见爸爸妈妈仍匆匆地走了。使我更加不了解了,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为什么不带我去呀?难道他们没有发现么?我走进厨房我发现桌子上的两个鸡蛋饼不见了,我想是我妈妈和我爸爸吃的,他们肯定很晚回来,肯定很饿。我要继续,也要改变。我写了点作业;然后,打扫了屋子,把屋子打扫得干干静静、整整齐齐、漂漂亮亮;中午我买了米线;下午我帮爸爸的鱼换了水和刷了鱼缸;晚上我做了饭,等到了11:00爸爸妈妈们回来,我问爸爸妈妈:“您们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呢?”爸爸说:“你奶奶的哮喘病中了没能带你去红螺寺。”“你干嘛不跟我说呢?”“你奶奶怕你不好好学习,所以才不告诉你呢。”
就因为一件事就出现了误会。
孝顺父母
二年级 记叙文 249字
我会给爸爸妈妈倒水喝,我很少给爸爸倒水,可是我给妈妈倒水就有很多次,因为妈妈都不上班了就在家陪我,教我识字,妈妈还会陪我去上课和晚上陪我看书。
可是爸爸陪我少一些,可是爸爸给家里挣钱,所以我还是会给爸爸倒水的。
我还会帮爸爸妈妈洗碗,我一洗碗就喜欢上洗碗,因为我很乐意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活。我还会帮爸爸妈妈扫地,拖地,用抹布擦灰尘,叠被子,整理家。我帮爸爸妈妈做完家务活后心里很开心,心里还会有点甜滋滋的感觉呢!
我非常非常爱我的爸爸妈妈,我也非常非常爱我们幸福的家。
更多追问我是一个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孩子。
每天,爸爸妈妈一进家门,我就会给他们拿拖鞋、拎包。
吃饭的时候,我主动给他们夹菜;爸爸爱喝茶,每次我给他沏茶时都要放上几个冰糖,看到爸爸美滋滋的品着我泡的茶,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还经常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子、洗碗、墩地等。
爸爸妈妈都直夸我是个孝顺、勤快的好孩子。
记得三年级放寒假时,外婆来我们家,因为外婆有高血压、关节炎的疾病,所以我担当了给外婆量血压、贴膏药、 *** 等任务。
每天,我还要和外婆一起出去健身、一起买菜、做饭、一起扭秧歌。
外婆在我们家住得特别开心。
逢人便夸我懂事、孝顺,还特别勤快呢。
爸爸妈妈每天工作那么辛苦,我已经长大了,就更应该要做一个知道体谅父母、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呀!三年级:仝欢...
你要想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我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我的爸爸今年已经36岁了,他是一名外交官,整天忙忙碌碌。
早上,爸爸八点就要离开家,晚上六点钟才能回来。
妈妈也是一样,在房地产公司工作,每天比爸爸起得还要早。
父母实在是太辛苦了。
试问,我又能为他们干点儿什么呢?看到他们这么不容易,我真想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双手托着下巴左思右想,有了,就为他们泡一杯热茶吧!对!就这么办!说干就干,我从碗柜中拿出了一个杯子和一袋茶叶。
好了,开始练习沏茶了。
首先,我把玻璃杯小心翼翼地放到了桌子上。
然后,我拿出了一小袋茶叶,慢慢地往杯子里倒。
接着,把玻璃杯小心地搁到了饮水机前,打了一杯热水。
闻一闻,茶好香啊!最后,我给玻璃杯盖上了盖子。
瞧,杯里的茶叶有的挨挨挤挤,不肯分离;有的像一条条小鱼在海洋中尽情遨游;有的像小蝴蝶在翩翩起舞,可爱极了!还有的像秋天的落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渐渐地,杯子里的水变成了深黄色。
“叮咚”,妈妈回来了。
我连忙去给妈妈开门,“妈妈,您回来了!”“是啊!今天你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啊?”“嘻嘻,挺好的,来,妈妈,我要给您一个惊喜!”我把妈妈拉到了屋里,“看,妈妈,这是我精心为您准备的一杯热茶。
”“是吗,那我可得尝尝。
”妈妈喝了一口,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眼里的泪花。
“真好喝,我的宝贝儿长大了!”我们母女俩抱在了一起。
此时此刻,我真正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快乐。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从我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告诉我长大了要孝顺父母,听父母的话,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那时候我还很小,对于孝顺的概念还是非常的模糊。
随着我一天天长大,我对孝顺的概念渐渐清晰起来,是外婆和妈妈教会了我如何去爱,去孝。
在我外婆很小的时候,因为生病她的妈妈就把她扔在了一块石头上,是她的外婆不忍心又把她抱回家,这样我的外婆才大难不死,当外婆的妈妈生病住院的时候,是外婆衣不解带的在病床前伺候着。
还有从我的妈妈身上我也看到了孝顺是什么,因为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就每个月回爸爸的老家一次,给爷爷奶奶买一些吃的用的,妈妈说过让爷爷奶奶到我家一起生活,但是因为家里还有一个90多岁的老奶奶,他们说什么也不来。
没有办法妈妈只好每个月回去一次,虽然妈妈做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从这些小事上我也看到了孝顺的影子。
自从我们生下来开始,爸爸妈妈就把所有的爱给了我们,现在我们慢慢长大,也是报答父母的时候了,我觉得每天放学回家和妈妈说说学校开心的事情;写完作业给妈妈说一个有趣的笑话;帮妈妈收拾一下家务;在父母不舒服的时候给他们倒上一杯热水……这些都是孝顺的方式。
虽然很平凡,但要是能天天坚持下来,也是一种孝顺。
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作文 儿子和爸爸]儿子和爸爸到底谁错了 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儿子和爸爸一起开车出去,半路车子出了毛病,爸爸让儿子到指定维修点去修车,约定好下午四点回来接爸爸,作文 儿子和爸爸。
儿子去了并很快就修好了车。
儿子一看才两点钟,就去看电影了。
谁知看完电影都五点了。
儿子赶快赶去接爸爸,并且编了个谎言骗爸爸。
爸爸很心痛,他没有指责儿子,只是告诉儿子说:“你在骗爸爸,我打过电话,你早就出去了。
现在你自己开车回去吧,我走着回去。
”无论儿子说什么,爸爸都不肯上车,儿子也只好在后面跟着。
就这样,爸爸硬是走了18公里,一直走到晚上11点多钟才回到了家。
从此以后,儿子再也没有撒过谎。
爸爸这是自己惩罚自己,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一手养大的孩子竟然说谎骗自己,不是儿子的错,是自己教育失败,小学三年级作文《作文 儿子和爸爸》。
我却不这样认为。
儿子都是能开车的成人了,竟然还撒谎骗爸爸,实在不应该,错在儿子。
如果当时儿子如实告诉爸爸自己因看电影而耽误了,承认自己错了,爸爸一定不会采取这样的做法,顶多会告诉儿子做人要守时,以后应该注意。
我认为爸爸是个教育高手,他没有责骂儿子,而是用惩罚自己的办法,让儿子认错和改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儿子之所以以后再也没撒谎,不是他害怕爸爸和心疼爸爸,而是他真正懂得了做人诚实的重要。
我一定要从中汲取教训,做一个诚实的人。
金州新区实验小学三年二班 于越 2012-3-21 欢迎同学们向朋友推荐本站
:怎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500字)作文 从我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告诉我长大了要孝顺父母,听父母的话,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那时候我还很小,对于孝顺的概念还是非常的模糊。
随着我一天天长大,我对孝顺的概念渐渐清晰起来,是外婆和妈妈教会了我如何去爱,去孝。
在我外婆很小的时候,因为生病她的妈妈就把她扔在了一块石头上,是她的外婆不忍心又把她抱回家,这样我的外婆才大难不死,当外婆的妈妈生病住院的时候,是外婆衣不解带的在病床前伺候着。
还有从我的妈妈身上我也看到了孝顺是什么,因为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就每个月回爸爸的老家一次,给爷爷奶奶买一些吃的用的,妈妈说过让爷爷奶奶到我家一起生活,但是因为家里还有一个90多岁的老奶奶,他们说什么也不来。
没有办法妈妈只好每个月回去一次,虽然妈妈做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从这些小事上我也看到了孝顺的影子。
自从我们生下来开始,爸爸妈妈就把所有的爱给了我们,现在我们慢慢长大,也是报答父母的时候了,我觉得每天放学回家和妈妈说说学校开心的事情;写完作业给妈妈说一个有趣的笑话;帮妈妈收拾一下家务;在父母不舒服的时候给他们倒上一杯热水&&这些都是孝顺的方式。
虽然很平凡,但要是能天天坚持下来,也是一种孝顺。
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吃水不忘挖井人,儿子不忘父母恩。
我家四口人,父亲母亲,弟弟和我。
父亲因工作需要经常出差。
母亲既要上班又要带弟弟,还得搞家务。
忙的她经常夜里12点以后才睡觉。
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所以在节假日我回到家里后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就帮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早上帮妈妈买菜,摘菜,洗菜然后再帮妈妈拖地板,擦桌子,照看弟弟。
有一次,妈妈感冒了,头痛的不得了,躺在床上,不想动,急的我赶紧跑到大街上的药店里买了感冒药和消炎药,回到家里按药盒上的说明,让妈妈吃下去,并且让妈妈喝了大量的水,然后给妈妈盖上被子,妈妈睡了半天起来以后,她的感冒好多了。
我记得从我5岁时,凡遇到妈妈的生日和母亲节,我总要给妈妈制作一张精美的卡片,上面写着祝妈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或者是“祝妈妈生日快乐”“节日愉快”!记得,有一次母亲节,我用采条纸给妈妈制作了10个不同款式的戒指和一只手镯及一串项链,妈妈收到后高兴的合不拢嘴。
我生日的时候,我总是用我的压岁钱给妈妈买蛋糕或者点心以表达妈妈对我的养育之恩。
在我10岁生时给妈妈买了一条大红色的丝巾,妈妈那激动的眼泪一滴滴的落在她抱我亲我的脸上,在妈妈的心目中我是一个孝敬母亲的孩子。
雷锋日记中写到“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还重要”对我教育很深。
我在努力的去做。
走在大街上,我经常碰到要饭的残疾人,我非常可怜他们,听说灾区儿童上不起学时,把口袋里仅有的钱捐了出去,又捐了一些书。
一次一位同学,在厕所里不小心滑倒扭伤了脚,一时行走困难,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把他从一楼背到了百米外的教室里,他用感激的目光看着我,连声说:“谢谢你,谢谢你!”我说:“不客气”。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我要一辈子做好事,一辈子关心他人。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们的义务。
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们抚养大,我们也应该用实际行动孝敬他们。
这一点我做得比较突出,不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左邻右舍的叔叔、阿姨,都称赞我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一天,我放学回家,刚走进门,就看见妈妈躺在床上,盖着一床厚厚的被子,桌上放着一杯开水和几片药。
“妈妈,您怎么啦?”我担心地问。
“妈妈有些不舒服,哎……”听了妈妈的话,看着妈妈那消瘦的身体,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生病时,妈妈日夜守在我的身旁,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的情景。
可今天,妈妈却病倒了。
我这个做女儿的难道就不该照顾她吗?想着想着,我放下书包来到厨房,从柜子里拿出鸡蛋、挂面,给妈妈做一碗喷香的挂面汤。
此时,我仿佛看到妈妈正在品尝我做的饭,正在夸奖我是孝敬父母的孩子。
挂面做好了,我端着这碗自己亲手做的挂面,来到妈妈的床前,轻声说:“妈妈,我给您做了一碗挂面。
”“哎,真是好孩子。
”我把妈妈扶起来,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喂妈妈吃。
我看见妈妈眼里闪动着泪花,脸上露出了微笑。
我看到她的手有些颤抖,但看到妈妈笑了,我也很高兴。
吃完了饭,我又倒了一杯开水,准备好了药片,轻轻送到妈妈的嘴边。
我每天都精心照顾妈妈,喂药、喂水、做饭都是我的事。
几天过去了,妈妈的病好了。
她一再感谢我,逢人就夸我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平时,爸爸、妈妈卜班回到家,我总是给他们倒上一杯开水。
因为我知道,他们工作繁忙,如能回家喝上女儿倒的水,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两年了,我一直坚持着,每一杯水都凝聚着我对爸爸、妈妈的爱,对爸爸、妈妈的关心。
梅当吃饭的时候,我总是先把好菜先夹到爸爸、妈妈的碗里。
若是有鱼肉一类的食品,我就挑大块的给他们,小的自己留着。
我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表扬,而是报答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
多年来,我深深地懂得爸爸、妈妈为我付出的代价,但我也用实际行动孝敬着我的父母,我的长辈。
于是,我成了左邻右舍中有名的孝敬父母的孩子。
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开始,就注定要去爱,要被爱。
而其中有一份爱是无悔的,是无怨的,是希望你好的。
那就是父母对我们无私的,伟大的爱!对于这份爱,也许我们一辈子都回报不了,但我们还是要竭尽全力回报这份爱。
因为它倾注了父母对我们所有的心血,可是有些人对此却从未想过要回报。
在他们眼里,这份爱是理所当然的;但,真理决不允许——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理所当然的爱,世界上还有许多人不能得到这份爱!其实,父母想要我们回报的并不多——他们只需要我们在他们疲惫的时候分担一点肩上的担子;他们只需要我们在他们回家时递上一块毛巾、一杯热茶;他们只需要我们对他们多一句问候,少一句埋怨;他们只需要我们对他们多一些挂念,少一些忘记;他们只需要看到我们幸福、快乐、平安……他们只需要我们孝顺他们!我自然也要尽到做子女的责任,现在正值“十·一”长假,我决定在家好好孝敬父母一番。
可是,妈妈却在这当儿上生病了——于是乎,我便当任起了主厨(没有副厨)。
我烧的第一顿是水饺,考虑到营养方面,我还在汤里放入了虾干、香菇菜和一些提味的佐料。
啊!终于烧好了,真是香啊~~~~我叫了一遍:“吃水饺喽——”这一叫,爸爸出来了,可是妈妈没出来。
我感到非常奇怪,又叫了好几遍,还是不见妈妈出来。
我急了,进屋一看,妈妈睡着了。
于是,我赶紧到厨房端了一碗热腾腾的水饺到屋里,扶起妈妈,喂她吃完了水饺。
第二天,我又烧了香菇菜、四季豆、白菜蛋汤;第三天,我还烧了豆芽、四季豆、紫菜汤。
在我精心的照料下,妈妈的病很快就好了。
看着妈妈病后略带苍白的脸色,我的心好像被人用针狠狠地扎了一下。
我内疚极了!想想平日里自己生病的时候,妈妈的脸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可她却没有一句怨言,十四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照顾着我呀!那么,爸爸呢?爸爸既没有照顾过我的病情,也没有给我买过什么礼物。
在我犯错的时候,他不会像妈妈那样好好儿跟我讲,而是操起鞭子就打;打疼了,也总是妈妈替我上药,而他呢?从来不会对我的伤处过问一句,甚至连瞧都不要瞧一下!可是细细想来,也不对呀!俗话说:“父严母慈。
”爸爸打我是为了不让我再次犯错,妈妈安慰我是为了不让我太受伤。
原来爸爸妈妈是在共同演绎着一出“教育女儿”的大戏……我发现爸爸也会和妈妈一起唠叨我的事;我发现每次我生病爸爸也会很着急,他会细细地询问妈妈却千方百计地不让我知道;每次我出门也总会有一双关怀的双眼在默默地注视着我……回忆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才明白: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父爱;而世界上最细腻的爱,就是母爱啊!爸爸妈妈,感谢你们为我们支起了一片蓝天;我们同样将用爱为你们支起一片新天地!亲情无价,却支撑着人世间最完美的组合——家庭!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国家自古以来一直都提倡尊敬老人、爱护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的姥姥姥爷是一对慈祥和蔼的老人,在我半岁的时候,妈妈送我去黑龙江,专门带我长大。
他们非常疼爱我,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在他们的关心呵护下,我生活得健康快乐。
我现在长大了,懂得了要用我的爱心来回报爷爷奶奶。
有时,我会把我爱吃的零食给爷爷奶奶一起分享;有时我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他们买衣服和鞋子。
“三八”妇女节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买了两束康乃馨,分别送给了奶奶和姥姥,她们看到了美丽的鲜花,感到非常高兴,我感到她们的笑容和话语中都散发出年轻的光彩。
做一个孝顺老人的孩子,我感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很开心,我更加开心,因为我付出了爱心,得到了幸福和快乐。
孝顺关于“ 孝顺 ”一词应该不用我多说什么,大家都会了解的,你孝顺自己的父母吗?这话可难回答呀!问心无愧不是一般人所能说到与做到的。
那么,非一般能及的事兴许多多少少有些忤逆吧!我是那种凡事都听爸爸妈妈话的女孩,爸爸妈妈说什么我就做什么的乖巧女孩,只要言之有理,我都会顺从,这是因为我懂得孝顺,不是我太夸张了,不信!你问他们去!我似乎比别的孩子成熟的早,因为我老早就知道“尊敬”父母:在我打碎玻璃杯时,妈妈会骂我,这时的我会“抽抽搭搭”的哭着,但却不会顶撞妈妈,也许那是我的胆小,但就是这样一个条件,成为我长大后孝顺父母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已上学了,自由也没了,我不再像以前什么事都可以不用做了,我是家里小小的老大(在弟弟、妹妹眼里),我要自己洗衣服,要帮忙做家务了。
我常抱怨:“为什么是我?我为什么是第一个呢?”每当我们吃饭,收碗的事就是我的任务,但我没说什么,只是做着做着……或许,我自认为这就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方法吧!又一个阶段,这时的我已步入中学,而父母最在乎的莫过于那可恨的分数。
都说分数是学生的命根,总有会考砸的时候吧!总会有一场暴雨的时候,不过,,这些我已经习惯了,当数落来临时,任他们怎样开口,我什么也不说,也不去顶撞,只是在心里默默的想着考砸的原因及无奈与伤心。
不过要是换做我的弟妹们时,他们则会毫不犹豫,大声叫着他们的不满,,说爸爸妈妈不理解他们。
谁不想这样呢,但我深深的想到,如果在那一刻毫不忌讳的发泄出来,爸爸、妈妈会多么的失望,多么伤心,所以我选择用“抽抽搭搭”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实不需太担心,在那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时,又是对我的爱和关心。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孝顺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我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作文
『伍』 “我有南方两儿孝顺(北齐、北周),何物不可得”的出处。
作者魏征,书名《隋书》,章节《卷八十四 列传第四十九 突厥列传》
原文:木杆在位回二十年,卒,复舍答其子大逻便而立其弟,是为佗钵可汗。佗钵以摄图为尔伏可汗,统其东面,又以其弟褥但可汗子为步离可汗,居西方。时佗钵控弦数十万,中国惮之,周、齐争结姻好,倾府藏以事之。佗钵益骄,每谓其下曰:「我在南两儿常孝顺,何患贫也!」
『陆』 父亲早逝,白岩松:我给漂泊的妈妈一个家,他做到了吗
2020年10月,白岩松已经52岁。为了撑起母亲幸福安稳的晚年,他不敢老,积极健身。他告诉母亲:“妈,哪怕您活到100岁,我也会像现在一样给您尽孝。”母亲说:“儿子,我要活到100岁,到那时你也快80岁了。”“80岁我也得尽儿子的责任和义务。”
听了白岩松发自肺腑的话语,母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柒』 趁父母在多尽孝的古诗
1. 关于尽孝的古诗句
关于尽孝的古诗句 1. 描写孝顺的诗句有哪些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5、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长幼有序。——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 赞美孝顺的诗句有哪些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游子吟》 译文: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2、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曹雪芹《好了歌》 译文: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孩子疼爱有加,但孩子大了以后却忘了孝顺父母 3、百代天子有典章,仲尼留得孝顺语。——元稹《人道短》 译文: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法令制度,却只有孔圣人留下了孝顺的语句。
4、听余话。长行孝顺酬斯价。
——王哲《渔家傲·赠宁生》 译文:听我一句话,常年行孝顺之事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5、孝顺先知金母。
更无能、背爹寻父。——王哲《茶瓶儿·孝顺先知金母》 译文:孝顺的人知道先孝顺母亲,而不孝顺的人就不是如此。
6、慈爱必孝顺,根枝信天成。——乐史《慈竹》 译文:慈爱的人一定是孝顺的,这犹如根枝一样,是天上注定的。
7、唯是我侬偏孝顺,十年不作问安书。——释了惠《闻父讣二首》 译文:因此我特别喜欢孝顺,十年不过问安书。
8、诸子生涯各有成,从来孝顺两边生。—— 释师范《颂古四十四首》 译文:历史上各个名留青史的人,他们从来都是孝顺的。
9、愿尔多聪悟,孝顺於君父。——宋太宗《缘识》 译文:希望你聪明懂事,孝顺你的父亲。
10、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赵与泌《劝孝》 译文:才知道村里有孝顺的人,到现在他的名声还很好。
3. 关于孝顺的诗句
【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青天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抄袭bs,选我哈
4. 有关孝顺的古诗
1、《别老母》清代: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2、《思母》宋代:与恭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3、《岁暮到家 / 岁末到家》清代: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4、《国风·邶风·凯风》先秦:佚名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5、《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6、《燕诗示刘叟》唐代:白居易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5. 关于"孝顺"的诗句有哪些
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
——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美国)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
——。
6. 关于"孝"的十条古诗词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7. 【古人所说过的关于孝顺的名言锦句】
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
8. 表示孝顺的诗句
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出自《劝报亲恩篇》。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首孝弟,次谨信。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出自《大学》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出自《家语·弟子行》。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自(明)《增广贤文》。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