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儿园尊敬长辈的优秀教案设计
幼儿园尊敬长辈教案,孝敬长辈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做到的事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要从小做起,教会幼儿尊敬长辈,让这个美德一代代传承下去。
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体验、父母对我们的爱。
2、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爱父母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感受、体验、父母对我们的爱及我们如何孝敬父母。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主题
1、弹唱歌曲《爸爸妈妈一样好》
2、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唱的歌曲有谁?(爸爸妈妈)他们对小宝宝怎样?(爱小宝宝)爸爸妈妈的小宝宝谁呢?(我)。
二、畅谈父母对自己的爱。
1、师以自己为范例讲解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对了,任何一个人在爸爸妈妈的眼里都是宝贝。老师也一样,记得老师在生小宝宝时,老师的妈妈守在老师的身边两天两夜没合眼,当我和我的小宝宝平安无事了,老师的妈妈却生病了。每当想到这里老师就特别的感动,也特别爱自己的妈妈。那下面请小朋友们说说爸爸妈妈让你感动的事情。
2 、幼儿诉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如:我病时爸爸妈妈怎样……爸爸妈妈每天为我怎样…… )幼儿畅所欲言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爱、
3、师:是的,父母的爱是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的爱。那么我们小朋友长大了,我们应该如何报答,孝敬我们的父母呢?
三、观看课件《恣蚊饱血》的孝敬故事
师: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从古至今就有很多孝敬父母的故事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恣蚊饱血》的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闵损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1、播放课件《恣蚊饱血》
2、幼儿说说观后感。(主要说说闵损是怎样孝敬父母的,如:父亲回来主动打招呼,帮父亲洗碗,关心父亲,为了让父亲睡好觉脱衣引蚊子等)。
四、讨论畅谈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1、幼儿互相讨论
2、回报讨论结果。 在幼儿回答时,教师加以引导,主要归纳以下几点:关心父母,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好好学习,不做坏事、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等。
3、总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通过这节课小朋友知道了父母对我们付出辛劳与爱,也知道了我们该如何回报孝敬我们的父母老师感到很高兴。老师希望小朋友说到做到,从现在起做个孝敬的人有心人也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课后延伸
师:下面老师布置两个作业给小朋友;
1、回家对爸爸妈妈说句“我爱你”
2、帮爸爸妈妈洗一次脚。
六、区域活动
语言区:投放有关孝敬的故事书或故事磁带。
音乐区:投放有关孝敬的歌曲。
娃娃家: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记住自己亲人的生日、爱好和年龄的重要性,并让幼儿记住亲人的这些重要信息。
2、激发幼儿尊重长辈和孝敬长辈的愿望,学会关心别人。
活动准备:《生日歌》录音、彩色卡纸、画笔、剪刀、胶水、眼镜、拐杖、生日蛋糕切切看玩具、桌椅等。
核心要素:长辈归 须问好 长辈忙 勿打扰
长辈倦 能自处 长辈寿 应恭祝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播放《生日歌》录音,引出生日话题。
(二)关键步骤:
1、提问:“你们要在在什么时候才能听到《生日歌》?”
“你的生日是哪一天?你今年几岁了?家人是怎样给你过生日的?”
“你知道家人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他们有多大岁数了?”
2、教师对知道父母及家人生日的幼儿给予表扬,并且引导其他幼儿要注意关心长辈,记住他们的生日和年龄。
3、小朋友知道自己家人的爱好吗?
让幼儿说出:爸爸喜欢下棋,妈妈喜欢唱歌,爷爷喜欢听评书,奶奶喜欢养花等。
4、引导幼儿讲自己的家人是怎样关爱自己的?
启发幼儿说说怎样爱自己的家人。
(三)动手操作:
自制生日贺卡。
活动延伸:
生活中,幼儿可以在日历上标注家人的生日,为家人设计不同的生日小标记。
家园互动:
1、家长园地展示幼儿活动照片及核心要素内容。
2、父母和孩子一同给长辈过生日,并制作个性生日贺卡或送上小礼物。(见《礼仪教育幼儿用书》第三册第45页)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互相的交流中,了解老人们年纪大了,做很多事情存在着种种不便。
2、激发幼儿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尊敬老人,关爱老人。并能积极主动的帮爷爷奶奶做事,听爷爷奶奶的话,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让幼儿观察和讨论爷爷奶奶的日常活动。
物质准备:
收集有关爷爷奶奶日常生活细节的信息。
活动过程
一、出示爷爷奶奶图片,自然引入主题。
师:说说自己的爷爷奶奶长得什么样子,和自己哪些地方不一样。
幼儿自由讲述。
师:我们的爷爷奶奶年龄大了,需要我们的小朋友来帮忙。
二、我为爷爷奶奶来帮忙(角色扮演)
师:想一想爷爷奶奶做哪些事情不方便,我们可以帮他们做什么,两人结伴试做一下。
(幼儿自由结伴扮演)。
师:我们小朋友在家里为爷爷奶奶做过什么事情,爷爷奶奶有什么反应呢?
师: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们小朋友要主动去关心爷爷奶奶(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做个尊敬老人的好宝宝。
鼓励幼儿为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延伸:
画画自己的爷爷和奶奶,表现他们的特征和活动。画完后和伙伴们交流一下,画上的爷爷奶奶在干什么。(如:给小朋友做饭,洗衣服,下地干活等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帮助家里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幼儿爱家、爱家人的情感。
核心要素:父母病 我安慰 父母累 递杯水
做家务 我帮忙 父母爱 记心上
活动准备:
开展“尊敬长辈周”活动,让幼儿再家中尝试帮助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通过提问引出活动主题。教师:“说一说本周为长辈都做了哪些事情?”
(二)关键步骤:
1、幼儿自由发言,说出自己本周为长辈都做了哪些事情。
2、老师做记录。可以使用大白纸制成记录表,题目为“尊敬长辈周”活动记录表,底下的表格左边一栏写上幼儿的姓名,右边一栏则对应姓名写上这个小朋友所做的事情。如帮妈妈扫地、择菜等。
3、将记录好的经验图表张贴再教室外礼仪教育专栏里,可以请孩子们有时间进行阅读,也可请家长阅读。
(三)引歌套词
1、自选歌曲旋律,并填词(三字儿歌内容)。
2、老师伴奏,幼儿颂唱。
活动延伸:
1、诗歌欣赏:《妈妈的爱》《让奶奶睡午觉》《爸爸的呼噜》
2、设立信箱,请家长给孩子写表扬信,正面强化和鼓励孩子尊敬长辈的行为。
家园互动:
1、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家园专栏向家长讲解孝敬,希望家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孝敬长辈,给幼儿正确的影响。
2、平时,家长要引导幼儿养成尊敬长辈的良好习惯。
注意事项:
家长应身体力行地关心长辈,给幼儿树立榜样。
目的 :
1、幼儿从歌曲中学会尊敬长辈,关心别人。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教幼儿学会较准确地唱歌。
准备 :歌曲《好娃娃》
过程 :
1、教师引入话题,我们身边有一位懂礼貌,尊敬老人的好娃娃。启发幼儿尊敬老人。
2、教师教幼儿歌曲
3、教师示范唱一遍
4、幼儿跟着教师学唱一遍,培养幼儿节奏感。
5、教师给幼儿讲解歌词的意思
教师提问 :
1)好娃娃带来了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爷爷是怎样的?好娃娃是怎样对待爷爷的?爷爷高兴吗?用同样的方法启发孩子说奶奶。
3)爸爸妈妈看了是怎样的态度?是怎样说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用歌词进行总结。
内容与要求:
1、说说自己的家里人并能根据自己的描述,大胆地表现自己家人头像的特征。
2、通过活动,萌发爱家人的情感。
3、让幼儿通过画画,促进了表达能力。
4、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将幼儿全家福的照片布置在展示板上。
2、一张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幼儿的照片。
3、一个手偶女孩。
重难点:
大胆表现自己家人头像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我家有几口人
1、师:你家里都有谁?有几口人?
幼: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有3口。
师:(唱)爸爸、妈妈,还有我,哦,有3口。
2、出示7口人家的`图片,观察:这家里有谁?他家有几口人?
幼:这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宝宝。有7口人。
3、教师小结:你们的眼睛真厉害,他家里一共有7口人(出示数字7),看来我们的家人不仅只有爸爸和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都是我们的亲人,天天陪伴着我们。
二、爸爸、妈妈的样子
1、师:我们每天在幼儿园都见到老师,对老师很熟悉,谁来说说老师长得什么样子呢?
幼:老师是戴眼镜的。
师:是啊,戴眼镜是老师的样子。
幼:老师脸白白的,头发短短的。
师:是的,白白的皮肤,短短的头发是沈老师的样子。
2、师:那我们每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对爸爸妈妈更熟悉了,那爸爸妈妈长得什么样子的呢?
幼:大大的肚子是我爸爸的样子。
幼:长长的头发是我妈妈的样子。
3、教师小结:不管爸爸妈妈长得什么样子,我们都很喜欢。
三、喜欢爸爸妈妈
1、师:平时,爸爸妈妈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最喜欢?
幼:妈妈烧饭的时候,我最喜欢她。
师:为什么喜欢妈妈烧饭?
幼:因为妈妈烧饭很好吃。
幼:爸爸给我买玩具的时候,我最喜欢他。
2、教师小结:爸爸妈妈做那么多事情都是为了我们。
四、画爸爸妈妈
1、出示手偶,边讲故事边示范。
师:这个小宝宝,她到了幼儿园开始想妈妈了,怎么办呢?(讲故事)
你们想爸爸妈妈吗?我们也一起来画一下爸爸或者妈妈,让他陪着我们。
师:准备好了吗?好,我们开始想爸爸,想妈妈了。
师:先画一个大大的圆,这是什么?(爸爸妈妈的脸)
师:我们亲亲他,对他说:我亲亲你的脸。(啧啧有声)
师:爸爸(妈妈)的头发是什么样的?看看他(她)的照片。
师:画好头发怎么样?(亲亲他的头发)眼睛、嘴巴别忘记咯。
师:看看像不像你的爸爸妈妈,还有什么没有画呢?
幼1:眉毛
幼2:眼镜
幼3:耳环
2、好,现在我们用剪刀,把爸爸妈妈剪下来,贴在你喜欢的地方,让他们陪着你。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我喜欢和……一起做……”的句式表达。
2.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亲密与美好。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和家人在一起玩或做某件事的照片,或者请家长提前把照片的电子档给教师。
2.一段舒缓优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读幼儿用书,逐页观察画面,请幼儿尝试用“我喜欢和……一起……”的句式讲述。
——数一数,他们家有几口人?分别是谁?(引导幼儿观察第一幅图,幼儿回答后,教师完整讲述。)
——这上面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请幼儿欣赏其他图片,幼儿回答后,教师用“我喜欢和……一起……”的句式描述自己和家人在一起做的事。
——照片上是你和谁?你们在做什么?
——你最喜欢和谁一起做什么?
2.教师总结本活动的内容。
1.——刚才,每个小朋友都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喜欢和家人做的事情,有的声音很响亮,有的说话很完整,有的表现很大方,个个都很棒,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不仅知道了你们和家人一起做的好多事情,
2.活动过程中,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可以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确定不同的引导重点与表达要求,比如:对于性格内向,胆小的幼儿,教师重在引导其大胆表达;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则重在引导其完整表达。
4.幼儿表达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具体的鼓励,如“你说的真完整”,避免空洞地表扬。
还感受到了你们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让我也感到很幸福,谢谢你们!
温馨提示
5.可以将幼儿用书《我喜欢和家人在一起》中每一幅图制作成PPT,以PPT的形式单张播放每幅画面。
活动目标
1、了解家庭成员的相应特征。
2、愿意参与儿歌的朗诵。
3、懂得关爱家人。
活动准备
1、家人大图片一套
2、装饰好的娃娃家情景。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幼儿围坐地垫)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间漂亮的房子,宝宝们快看,这座房子多漂亮,这会是谁的家呀?(出示房子图,幼儿自由猜测)
二、看图片,了解家庭成员及他们相应的特征。
1、以娃娃的口吻说:我叫琳琳,这是我的家,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请你们到我家看看,我家有谁?
2、了解家庭各成员的特征。做敲门状,提问:家里有人吗?(出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图片)
3.欣赏儿歌《相亲相爱一家人》。看图片,以琳琳的口吻说儿歌《相亲相爱一家人》。
4.讨论相亲相爱的含义。
5.小结:相亲相爱就是你关心我,我关心你,大家开开心心在一起。(老师找一位幼儿拥抱)小朋友也赶快找个好朋友去相亲相爱吧。
6.老师:老师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小朋友一起听听我家有谁呢?(老师完整说儿歌。)
7.回忆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提问:你们家有谁?(幼儿学说儿歌),平时他们会为你们做些什么事?
小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我们真好,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
三、学习关爱家人
1.提问:你想为家人做些什么事?
2.模仿给家人做事情。
给家人叠衣服。(个别式)随节奏感强的音乐做动作:
叠衣服,叠衣服,我给爷爷叠衣服。
叠衣服,叠衣服,我给奶奶叠衣服。
叠衣服,叠衣服,我给爷爷叠衣服。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一家人”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二、活动准备:
1.实物玩具:小兔。
2.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
3.投影机、照相机(请一名老师帮忙拍照)磁带。
4.让幼儿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平时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
三、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要求语句完整。
(师:A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妈妈,除了妈妈“家里还有谁?”,谁能告诉老师?)
B哪个能干的小朋友能拿着照片到上面来讲。)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让幼儿看着照片讲,教师重复幼儿的话,练习说话的完整性。(有……有……还有)
(3)请其余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谈“照片上有谁?”
师:大家一定也想说说自己的一家。好!拿好照片,给自己旁边的好朋友说说“照片上有谁?”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照片交给后面的大人,看谁最快。
(4)了解、丰富词汇“全家福”的含义。
刚才,小朋友们介绍的很好。谁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么?(丰富词汇“全家福”幼儿学说)拿出一张全家福请幼儿说:“这是谁家的全家福?”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交谈,集体讨论,要求声音响亮地表述。
(1)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起示范作用。
师:看!老师请来了大家认识的客人小兔灰灰.。师:灰灰与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小朋友怎么说?(幼儿回答)
师:它很能干,能大胆地说出爸爸妈妈的工作?
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
听!小朋友我叫灰灰,我的爸爸在动物医院当医生,妈妈在银行当管理员。
(2)请幼儿回答提问。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请幼儿回答。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真能干。谁还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请个别幼儿上台讲给大家听,对于讲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让他抱抱亲亲小动物。
(3)段落性小结。
(师:现在老师要请一位非常能干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照片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家有谁?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他们经常在家做什么事?”)让幼儿注意倾听,把话说完整。
(师:“你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
2.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活动准备
1.玩具:小兔、狗、熊。
2.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
3.Mp3:世上只有妈妈好
活动过程
一、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动作。
2.请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
教师;小朋友家里除了妈妈以外,还有谁呢?
谁愿意到前面来拿自己的照片讲给大家听。
3.请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谈“照片上有谁?”
二、引导幼儿围绕话题交谈,集体讨论,要求声音响亮地表述。
1.请幼儿回答问题,起示范作用。
提问:你们的爸爸妈妈干的是什么工作?
在家里妈妈经常做哪些事?爸爸干什么?你呢?
2.出示动物玩具,引起幼儿兴趣。
他们也想听听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在家经常做什么事?
请幼儿自由交谈,教师参与个别交谈。
3.请两名幼儿上台讲给大家听,对于讲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让他抱抱、亲亲小动物。
4.教师:现在老师要请一位非常能干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照片到前面来,告诉大家:
你家有谁?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他们经常在家做什么事?
三、培养情感
1.教师:刚才小朋友谈到了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以及在家经常做的一些事情,
小朋友还说自己非常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
谁还愿意再讲讲自己的爸爸妈妈?
2.教师:小朋友都很喜欢爸爸妈妈,因为他们买东西给你们吃,买玩具玩,帮你们做很多事情,
爸爸妈妈很爱你们,小朋友也爱他们,那你们会帮他们做些什么事呢?
3.教师:小朋友都是能干听话的好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很累,而且在家里要做许多事情,
所以小朋友要好好表现,在家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幼儿园听老师的话,好吗?
② 如何做有效的孝道教育多样性活动幼儿园论文
孝道是社会发展人类文明永恒的经典教育,人才的培养从幼儿阶段开始就应接受良好的孝道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期,孝道素养的培养则在学前期就该纳入教育。良好的孝道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尤其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一、幼儿孝道教育概述
(一)概念
“孝”的原本含义是养、敬、立嗣、谏诤等,其现代意义则为赡养尊敬感恩追思亲和 [1] 。孝道教育是符合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培养与长辈或兄友的交往行为态度,提高孝道素养的思想教育。包括孝道认知、孝道情感与孝道行为三个相关部分。幼儿孝道教育要依据幼儿的发展特点,适时适当有效的进行,结合社会发展现状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科学的孝道教育内容,编排幼儿孝道教育教材与相关资料。
(二)学前幼儿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与作用
1.学前幼儿进行孝道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学前期(3~6岁)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孝道素养,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孝道行为习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孝道”作为中国弘扬的传统美德,在应试教育下的当代社会中,学生的德育培养缺失的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切教育都要从小抓起,孝道教育也是如此;幼儿具有可塑性强、潜力大、发展空间大的特点。
2.幼儿孝道教育与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自古中国奉行“百善孝为先”,把“孝”作为美德的核心内容,也是评价一个人优劣的重要标准,具有孝道素养的人是受人尊敬的,幼儿良好的孝道教育,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形成于社会性发展。可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制力,独立性认知水平;培养情感交流、孝道行为习惯、良好的孝道素养、形成正确的孝道价值观;能够正确了解自己,尊重关怀父母及他人,关怀社会的责任感与态度。
3.幼儿孝道教育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孝道教育与社会性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心理与教育研究表明,幼儿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与其将来的社会性交往、行为、情绪情感、个性、社会适应性以及学业成就、智力发展等有密切的关系 [2]。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始于对父母的依恋与交往,尊敬父母,敬爱父母的孝道道德感的形成促进社会性认知的发展,孝道教育是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育,社会性教育促进孝道教育的各方面发展。
孝道教育有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培养。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3]。经过孝道教育学习,当幼儿对正确的孝道行为具有有分辨能力时,会逐渐学会尊敬关爱长辈、老师、兄友,与人交往时表现出谦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等行为。
二、幼儿园孝道教育的问题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一)新兴国学幼儿园存在的问题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1.新兴国学幼儿园孝道教育的现状。传统的国学是非常重视孝道的,很多家长认为社会道德和孝道素养缺失严重,为此给孩子选择了国学幼儿园,可以学习中国传统的古文化,为幼儿成为一个有素养有抱负的人才。但国学幼儿园存在重孝道文学知识的理论学习,幼儿缺少操作性强的实践经验学习;也存在孝道教材不系统并甚少的现象,幼儿每天学习大量的国学作品,虽然出口成章,但都不求甚解,这一现实现象使幼儿学习国学备受争议。
2.原因分析。幼儿的诵读经典有利于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和诵读朗朗上口的诗歌,在幼儿期经过长期诵读《孝经》、《弟子规》等优秀孝道经典诵读训练,幼儿会牢记不易忘记,在漫长的成长经历中的体会中慢慢理解。经典国学篇目众多,依据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还很低的特点,让幼儿全部理解是很困难的。
3.解决措施。加大孝道教育的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实际性、可操作性,例如,编写孝道故事、儿歌、宣传画、设计孝道亲子实践活动、各种综合活动方案设计等;国学经典的学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应幼儿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
(二)普通幼儿园孝道教育存在的问题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1.普通幼儿园孝道教育现状:在幼儿园“我爱爸爸妈妈”的表达被幼儿不绝于耳的传诵着,但幼儿不能理解这个抽象的含义,他们也只掌握空洞的表达,问他们“为什么爱父母?”“怎样爱父母的?”时,幼儿却是沉默和思考的状态。幼儿习惯接受长辈无私的关怀与帮助,不理解父母与自己亲密感情的内在关系,不懂得关怀感恩父母。
2.原因。教育实效性差。 幼儿园在孝道教育上都是一些行为指导,教幼儿怎么做到孝敬,什么样的行为是错的,并起不到根本的作用,幼儿在幼儿园可以附和老师倡导的教育,回到家里这个幼儿自由放荡的环境就把所有的教育化零;幼儿园没有依据幼儿心里发展的特点,内容过深、抽象,难以使幼儿形成应有的道德行为习惯;幼儿园性质私立比例大大高于功力,私利幼儿园以营利为目的,应和家长教育观的行为非常严重,重智育轻德育,使得幼儿园孝道教育重视程度低,不够系统,幼儿不知道在生活中怎样正确的规范自己。
3.解决措施。(1)完善幼儿孝道教育理论基础。理论指导实践,统筹兼顾,即要树立正确的孝道意识,以深厚孝道的思想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当孩子理解孝道的美好品德,了解了孝道的积极意义,有学习孝道思想理论知识和想付诸孝道行为的意愿时,使幼儿获得直接的行为经验,会大大提高孝道的教育效果,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在教育中注意教育的使用性和简单易懂的特点,让幼儿懂得尊敬父母是可称赞骄傲的事,让幼儿乐意学习孝道行为行动,在孝道的学习中得到快乐和满足。(2)幼儿的孝道教育科学性、规范性。幼儿必须根据其年龄特点,设计课程内容、活动形式以及实施等教育方式方法上。依据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设计教育内容,幼儿的孝道教育内容与方法上都要依据其心理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不如实实在在地教育幼儿应该怎样孝敬关怀父母、师长,学会独立、与父母分享等交往基本规范,并延伸到如何与伙伴交往中。(3)孝道教育的教育形式和方式可以多样性。依据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可以以各种活动的形式开展,例如:经典孝道文学作品诵读大赛、孝道主题活动、工艺孝道行动等,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到养老院或社区里搞敬老活动等。(4)孝道教育注重实际操作性。幼儿都存在“向师性”的特点,老师布置的任务会认真的完成,把幼儿当天学到的孝道行为和知识落实到家庭作业中,道教育要帮助幼儿理解父母无私的爱,并把幼儿学习孝道教育的行为与爱父母联系起来,例如,为妈妈做一件小事;不需打扰爸爸妈妈休息;把自己喜欢的食品分享给爸爸妈妈;和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工作等。
三、总结
孝道,是中国从古至今总结出来家庭美德,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幼儿孝道教育是孝道文明的传承,孝道素养是幼儿不可缺少的良好素养,幼儿孝道教育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品德教育,不仅关系到社会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还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亲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幼儿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需要幼儿孝道教育,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让中国幼儿具备良好孝道素养,让每个华人心里都泛起暖意,心中燃起希望。
③ 幼儿园大班艺术合唱孝心到永远教案
一、直接导入 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在这里上一节生命教育课。 二、新课 播幻灯片 鸡蛋 孩子们,这是鸡蛋,你知道他们是谁的宝宝吗、(鸡妈妈) 对 是鸡妈妈的的宝宝 播幻灯片 (小鸡出壳) 你看 母鸡妈妈经过 21天的孵化,小鸡 就要自己破壳而出 ,瞧 ,它在努力着 他在使劲获取这份新生命。 那孩子们,你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吗?(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是 我们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那你知道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吗?(不知道) 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知识 播 幻灯片 《我从哪里来 》 ------------------孩子们 你们想不想 看小威的游泳比赛啊 播放幻灯片 受孕过程 定在小孩坐在母体中 接着播放 孕妈妈图片的那张 我们在母体里呆上40周 ,这就是我们在母体的成长过程,可见40周的日日夜夜,妈妈有多辛苦,怀孕期间的呕吐 不舒服,妈妈为了保护这个幼小的生命,睡觉时不敢翻身怕伤着你,这些妈妈都毫无怨言,因为他幸福的拥有一个宝贝 接下来 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游戏 做5分钟 妈妈 谈感受 -------- 我们刚刚做了5分钟的妈妈 ,就有这么多得感受 ,想一想妈妈在孕育着我们这十个月中,又有多少个5分钟 ,这十个月中妈妈会呕吐,会不舒服,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一天的加重,但是妈妈无怨无悔,即使在辛苦 ,也是幸福的。孩子们,此时此刻 您们是不是要对妈妈谁几句话 啊 ,走到妈妈的身边去,对 妈妈说 ,妈妈你辛苦了,妈妈我爱你 ! 刚才我们体验了妈妈孕育生命的过程,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那我们又是从妈妈肚子里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妈妈的生产方式 有两种 一种是自然生产 播 幻灯片 自然生产 第二种方式是 剖腹产 播放 幻灯片 剖腹产 互动 去抚摸妈妈的刀口 看到妈妈欣慰的笑容 ,听到宝宝嘹亮的哭声,孩子们,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生下你的九死一生,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付出都是不求回报的,但是这个恩情我们怎么报答,天地重孝孝为先 ,这孝心怎么去传递,请听孩子的心声 ----孝心到永远 播 幻灯片 孝心到永远 在感恩节这一天还有一个小故事 ,请看大屏幕------ 播放 幻灯片 蓝丝带的故事 定在两只手系丝带的 图面 从此不分身份 ,种族,国界的爱,自由流淌在这个蓝色的星球,蓝丝带让生命不再孤单,不再寂寞,让生命充满快乐,充满幸福,一根不起眼的 蓝丝带里面包含着,着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字 ---爱 ,蓝丝带代表感恩,鼓励,关怀,和爱 ,分享一份感恩,感受一份情意,把你手中的的蓝丝带 去系给生命中最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