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校长在重阳节踏青活动上的讲话

校长在重阳节踏青活动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0-12-14 16:52:15

『壹』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重阳节的意义是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

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遍插茱萸、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1)校长在重阳节踏青活动上的讲话扩展阅读:

重阳习俗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汉代作品《西京杂记》中收录了古时重阳节求寿之俗。

唐朝时,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正式将农历九月九日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是在唐德宗李适年间。

『贰』 重阳节习俗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回习俗。传承至今答,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季秋有丰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叁』 以下哪个不是重阳节的习俗登高远眺、祭祖、踏青、放纸鸢

您好。
踏青不是重阳节习俗。因为重阳节是在秋天,也没有青可踏。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肆』 重阳节人们登高郊游是因为什么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名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
重阳节登高是有历史悠久的一项活动。
重阳节时,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风霜高洁之际,宜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在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形成此节。到汉代,逐渐盛行。《西京杂记》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死后,她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逐出宫,嫁给平民为妻。一次她谈起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宫中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事情。
《续齐谐纪》则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唐代则正式由朝廷批准民间以中和、上巳、重阳为节令。明代皇宫初一吃花糕,九月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此风一直流传到近世。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菊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
我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并阳,两阳相重,两九相叠,故名“重阳”,又名“重九”。汉末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 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伍』 下列哪项不属于重阳节特有的习俗1:登高2:踏青3:喝菊花酒

踏青不属于重阳特有的习俗。踏青是春天的节目。

『陆』 古人在重阳节登高只是为了郊游“团建”吗,还有什么原因

重阳节登高活动由来已久,人们选择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临水,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图景,其中不但是古人逢节庆日登高临远的习俗,还有祓禊消灾的朴素愿望。同时,古人在高处修建亭台楼阁,也是重阳节登高宴饮娱乐的最佳场所。




概而言之,重阳节登高的原因有三:

其一,沿袭旧俗,古人有节假日外出登高的习俗,并不为重阳节独有,古人世界观朴素,认为登高处可以天人交接,旷目怡神;

其二,祓禊消灾,重阳节担负秋日高处祓禊的任务,与春日临水一样,都有祛病、避灾的原始文化心理,也代表古人宗教信仰;

其三,宴饮娱乐,重阳节亲友欢聚,友朋唱和,选择登高处修建亭台楼阁,是极佳的宴饮娱乐场所,可观赏景色,陶冶情操。

『柒』 踏青不仅仅是端午节的习俗也是重阳节的习俗这句话对不对

不对。踏青是清明节的习俗。重阳节是登高、插茱萸等。
插茱萸簪菊花——重阳节版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权经很普遍,而后历代盛行。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宋时还有人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的样子用来赠送或佩带。到了清代,北京过重阳节时有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的习俗,寓意“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阅读全文

与校长在重阳节踏青活动上的讲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吴中区换驾驶证去哪里体检 浏览:224
为什么要轻断食长寿 浏览:201
100岁老人每月国家补贴多少 浏览:863
养老机构单人间面积 浏览:875
哈尔滨延寿县老年公寓 浏览:733
陕西韩城养老保险每月多少钱 浏览:190
送温暖到敬老院收获 浏览:344
山西农村个人养老保险 浏览:863
2040年退休金每月多少 浏览:317
给父母送葬费多少 浏览:803
河北教师退休年龄最新规定2015年 浏览:661
孝顺后项村 浏览:653
为什么总是忽略父母的爱 浏览:408
长沙雨花区老年活动中心 浏览:496
浑南养老保险公司 浏览:985
作文我懂得了孝敬父母500字 浏览:752
有哪些老年人适合开的车 浏览:273
孝敬父母的白酒 浏览:333
教师重阳节讲话 浏览:848
在外地退休社保怎么办 浏览: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