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孝顺父母为自己积福

孝顺父母为自己积福

发布时间:2023-07-22 12:33:07

A. 孝顺父母会有大福报,是吗

在伊斯兰教的伦理体系中,“孝”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和意义,提升到了信仰的高度:行孝不仅是人道的一种体现,也是接近天道的一种途径。尊老敬老被看作是“万善之首”,善待父母、孝敬双亲成为每个穆斯林必备的道德修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伊斯兰教“孝”的理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伊斯兰教“孝”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孝敬父母是真主所命之事。

在伊斯兰教文化中,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敬老思想,在穆斯林的思想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影响并支配他们的言行,有着明显的教化作用。在穆斯林看来,孝敬父母、善待老人是真主所命之事,是信仰完善的一种体现。伊斯兰教提倡天道和人道的结合:崇拜真主,是天道的要求;孝敬父母,是人道的基本。《古兰经》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真主),应当孝敬父母。”

伊斯兰教把孝敬父母与崇拜真主、感谢真主紧紧联系在一起,从中足以看出“孝”的重要性。所以,忤逆父母是大罪。敬畏真主,孝敬父母,这是穆斯林的人格标准。

第二,不仅在物质方面、更要在精神方面孝敬父母。

伊斯兰教要求孝敬父母,不仅要关心他们物质上缺什么,还要在精神方面善待他们,甚至以仁慈的眼光看父母都是善功。

第三,善待亲缘。

伊斯兰教要求子女在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他们过世后照看亲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也是行孝,父母同样因子女的善行而受到真主的恩泽。

第四,根据自身的能力去尽孝。

伊斯兰教主张凭借个人的能力,通过合法的手段和方式尽孝,因为“真主只依个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改善老人生活状况,让老人高兴、幸福,其所得必须合法、正当,凡是超过个人能力或运用非法的形式行孝,都是伊斯兰教明令禁止的。《古兰经》说:“真主要你们便利,不要你们困难。”按自己的生活条件、收入、能力善待老人就是孝,就是在认真地力行人道。这样人人都可以依自己的条件去履行主命,也使“孝”理念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让老人时时得享天伦之乐,而并非等到子女功成名就之后才拥有幸福。

第五,即使拥有不同的信仰,也必须行孝。

伊斯兰教“孝”理念中也包括对非穆斯林父母的孝敬。孝敬非穆斯林父母,同样是子女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古兰经》中指出:“如果他俩勒令你以你所不知道的东西配我,那么,你不要服从他俩,在今世,你应当依礼义而奉事他俩,你应当遵守归依我者的道路。”

这就是说,不能盲从父母而放弃伊斯兰教,但是也不能因此而疏远他们或不理他们,要爱他们、善待他们、尽心尽力地赡养他们。

明末清初著名的伊斯兰学者马注根据伊斯兰精神开拓和发展了传统的善的概念,他在《清真指南》提出了“四善”说:“能慈骨肉者,谓之独善;能慈同教者,谓之兼善;能慈外教者,谓之公善;能慈禽兽、昆虫、草木者,谓之普善。”其中的“公善”,就是对慈爱外教者、孝敬外教父母的最好解读。



从上面的探讨可以看出,伊斯兰教的“孝”理念十分独特,其中有不少是我们现在可以借鉴的。

第一,伊斯兰教的“孝”理念对于我国缓解老龄化的压力,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伊斯兰教将孝敬父母定做敬主的一部分,《古兰经》说:“我曾命人孝敬父母——他母亲弱上加弱地怀着他,他的断乳,是在两年之中——(我说):‘你应当感谢我和你的父母;惟我是最后的归宿。’”这些经文,用命令的口吻表现出孝敬父母是真主不可更改的意旨,以“弱上加弱”等词语表现父母对儿女的恩惠之重,将孝敬父母视为仅次于侍奉真主的宗教善功,让每一个穆斯林在一生当中始终与孝心、孝行相伴。将“孝”理念融入生活,能更好地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第二,与儒家文化结合,更加充实了“孝”理念的内涵。

伊斯兰教文化中尊老敬老理念和儒家文化的孝道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并成功地交融结合而成了“伊斯兰教孝文化”,在穆斯林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与强大的生命力。在今天的穆斯林家庭中,老人仍然普遍受到尊重和照顾,老人一般不会因年迈而忧愁,老人多数与儿孙们共同居住,儿孙们对老人都比较孝敬和热心照料,家庭气氛和睦温馨。如果谁家对老人不养不敬,就会受到左邻右舍的批评和指责。平时晚辈见了长辈要停下来道“色俩目”,向长辈问好。每逢伊斯兰教的节日,清真寺的阿訇和毛拉都要看望和慰问老人,许多穆斯林群众也以宗教的方式救济生活有困难的老年人。任何一个穆斯林都知道“父母悦者,主喜之;父母怒者,主恼之”,照看年迈的父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真主会喜悦。这与儒家的“承颜膝下,以尽子道”相得益彰。

第三,伊斯兰教孝文化中提倡“厚养薄葬”,父母在世时,作为子女应该真诚地孝敬他们,细心地侍奉和供养他们,礼貌地对待他们。父母一旦去世,应本着节约的精神,力行薄葬。伊斯兰教反对大办丧事,反对以“孝的名义铺张浪费”,伊斯兰教的“厚养薄葬”对现代社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孝”可以使家亲密和谐、温馨幸福,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在我国老龄化日渐加剧的今天,伊斯兰教“孝”理念对维系家庭正常运转、化解压力、促进社会和谐有着很多借鉴意义。

B. 孝顺父母,行善积德,真是有好报吗何解我诸多不顺

一定有好报的,好报不见得就诸事顺利,总有一些不顺利留在生活里,毕竟生活太复杂了,而且灾难也太多了。不过,你应该相信,你做的好,自己已经有了改变。你想想,大家对你是尊敬的,家人是和睦的,其实已经避免了许多问题,应该感到庆幸的。行善积德,是我们的信条,有了它,别人会从你这里得福,你自然也会得到。只是不如你相信的那么大。

C. 如何孝顺父母

如何孝顺父母

大家知不知道应该如何孝顺父母呢?对养育我们的父母尽一份孝道,是我们每一个做子女的责任,唯有孝敬父母才得福,那么如何孝顺父母呢?下面就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应该如何孝敬父母吧。

如何孝顺父母1

一、悦亲

悦亲是养亲的第一要诀、使父母常生欢喜心、可以增进他们的健康、这是寿亲之道。在父母前万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无论我们的环境是顺还是逆、都应该克制感情、以悦亲为主。对于“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 亦敬之、”这是孝顺父母应该有的态度。

二、帮父母做家务

佛说:孝顺父母是最大的福田、我们在为父母做家务、其实是在为自己培植福报。想要学业顺利、事业发展、婚姻幸福、都要先在父母这块福田上下功夫、努力耕作。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在外地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那就更要珍惜这难能可贵的机会、多为父母做家务分担辛劳。

三、礼敬父母

佛经中常说:父母是家里的两尊佛、我们要向礼敬佛陀、那样礼敬父母、在父母面前要和颜悦色、要知道我们的每一次顶撞、不耐烦、都会极大的减损我们的福报。永远都不要和父母说:烦死了、真啰嗦、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等等这样的话。这种行为言气最伤父母的心、切记、在任何时候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要礼敬父母、尊重父母体会他们的感受。

四、对父母常怀恭敬之心

在父母面前要常怀恭敬之心、做人懂得礼敬退让、也懂得心怀感恩、很多人觉得自己翅膀硬了、不需要父母照顾了、就不在理会父母、即使偶尔想起来、也只是象征性的给父母买点衣服、送点钱、觉得自己孝顺父母了、其实这种行为就是最大的不孝。真正的孝顺不在贫穷、不在物质、不论何时何地、贵在那颗心。

五、给父母磕头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改变命运的诀窍、那就是给父母磕头。曾经有一个人经常顶撞母亲、甚至和父母对打、结果生活上出现了各种不顺、头莫名其妙的剧痛、想尽各种办法治疗就是好不了。后来、一位得道高僧告诉他、这是不孝顺父母所造成的、让他改过自新、回去给父母磕头就好了。他知道错了、回去后给母亲磕了108个头、头痛的毛病立马就好了。父母就是我们的根、如果我们对根不好、自己肯定也不好、营养输送不上来。现在我们用跪拜的方式、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敬意、其实就是在维护我们做人的根。有些年轻人会觉得难为情、其实不能这么想、多想想父母生育养我们、从来无私的、不计回报的、付出了多少心血、而这一个头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大家觉得生活中有很多的不顺、名反省自己平日里对父母有没有做好、若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那更要赶紧忏悔给父母磕头、这便是咱们养德的开始。

如何孝顺父母2

一、给父母过生日

作为子女,如果连自己父母的生日都不记得,那未免就有些尴尬了。如果你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子女,给自己的父母过生日是一定要做到的。不管你生活中有多么的'忙,在爸妈生日的时候一定要回去看看他们,给他们过一个美满的生日。

二、不能和父母吵架

我们的父母年纪大了,有时候会喜欢多唠叨几句,这个时候有些子女就会显得不耐烦,和父母吵起来。这种做法是不孝顺的表现,父母的唠叨都是为了我们好,父母年纪大了,我们更要顺着他们的意,让他们过得更舒心。

三、听父母的话

我这里说的,听父母的话,并不是说父母说的都是对的。我们在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千万不要违背他们的意愿,至于你实际上按不按照他们说的做,那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了。

四、关心父母的身体

父母的年纪大了,身体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在父母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如果情况有些严重的话,最好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按照医生的叮嘱去照顾自己的父母。

五、把父母交代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很多子女都是把父母的话放当做耳旁风。跟自己的父母也是说一套做一套,有时候自己父母交待的事情要么不做,要么拖很长时间才做,这让父母很寒心。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我们更应该尊重他们,他们交代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去做。

D. 关于孝敬父母报答养育恩的诗句

1.不忘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的古诗句有哪

1、《蓼莪》——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译文: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看那莪蒿相依偎,却非莪蒿只是蔚。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劳累!

2、《送母回乡》——唐代李商隐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译文:母亲对自己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人生还有什么事情值得追求呢?

3、《游子吟》——唐孟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释义: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4、《古别离》

唐代:孟郊

欲别牵郎衣,郞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释义:

临近分别的时候牵者支付的衣服问道:这次你到哪儿去?

我不会责怪你回来迟了,你千万不要到临邛那里去。

5、《国风·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译文:

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

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长。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

黄雀婉转在鸣唱,悦耳动听真嘹亮。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亲不应当。

2.关于我们报答不尽母爱的诗句

关于我们报答不尽母爱的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游子吟

朝代:唐代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劝孝歌》

清末 徐熙

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

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

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

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

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

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

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

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

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

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

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

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

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

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

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

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

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

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

劝孝歌.百孝篇

朱柏庐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为人须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

孝子能把父母孝,下辈孝儿照样还。自古贤臣多孝子,君选贤臣举孝廉。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可惜人多不知孝,怎知孝能感动天。福禄皆因孝字得,天将孝子另眼观。

孝子贫穷终能好,不孝虽富难平安。诸事不顺因不孝,回心复孝天理还。

孝贵心诚无它妙,孝字不分女共男。 男儿尽孝须和悦,妇女尽孝多耐烦。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男儿。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和睦兄弟就为孝,这孝叫做顺气丸。和睦娌妯就是孝,这孝家中大小欢。

男有百行首重孝,孝字本是百行原。女的淑名先学孝,三从四德孝为先。

孝字传家孝是宝,孝字门高孝路宽。能孝何在贫和富,量力尽心孝不难。

富孝鼎烹能致孝,贫孝菽水可承欢。富孝孝中有乐趣,贫孝孝中有吉缘。

富孝瑞气满潭府,贫孝祥光透青天。孝从难处见真孝,孝心不容一时宽。

赶紧孝来孝孝孝,亲由我孝寿由天。亲在当孝不知孝,孝殁知孝孝难全。

生前尽孝亲心悦,死后尽孝子心酸。孝经孝文把孝劝,孝父孝母孝祖先。

为人能把祖先孝,这孝能使子孙贤。贤孝子孙钱难买,这孝买来不用钱。

孝字正心心能正,孝字修身身能端。孝字齐家家能好,孝字治国国能安。

天下儿孙尽学孝,一孝就是太平年。戒淫戒赌都是孝,孝子成才亲心欢。

戒杀放生都是孝,能积亲寿孝通天。惜谷惜字都是孝,能积亲福孝非凡。

真心为善是真孝,万善都在孝里边。孝子行孝吉福护,为人不孝祸无边。

孝子在世声价重,孝子去世万古传。此篇句句不离孝,离孝人伦难周全。

念的十遍千个孝,消灾免难百孝篇。

3.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

白话文释义: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

白话文释义: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话文释义: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白话文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出自秦汉《孝经·圣治章第九》

白话文释义: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

4.报答父母恩的诗句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诗人心中的父亲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作品】:好了歌

【内容】: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年代】:北宋

【作者】:梅尧臣

【作品】:汝坟贫女

【内容】: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种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5.关于孝敬父母的古诗

劝孝歌(清末徐熙) 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

游子吟(唐朝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6.关于孝敬父母的诗歌

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于孝敬父母的现代诗歌

岁月,抛落我一双又一双鞋子

风雨,脱掉我一件又一件衣裳

家园,赐于我一座又一座路标

母亲,永不疲倦地向我凝望

古老而又永恒的关爱

有时,母亲的手送我一程

有时,母亲的心送我一程

其实,送与不送都一样

我早已经知道

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

都是你心头的牵挂

在岁月的山路上,我为你写下脚印

在风雨的旅途中,我记住你的笑容

在岁月的风雨中——

我会带着感恩和虔诚,为你祝福

7.报答父母恩的诗句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诗人心中的父亲

【年代】:清

【作者】:曹雪芹

【作品】:好了歌

【内容】: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年代】:北宋

【作者】:梅尧臣

【作品】:汝坟贫女

【内容】: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种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E. 为什么说孝顺父母是聚财智慧

为什么说孝顺父母是聚财智慧?
不孝顺父母——必然破财,
孝顺父母了——必然聚财。
孝,即孝敬,是发自内心的尊敬推崇父母;
顺,即顺从,是顺从父母取悦父母的智慧;
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美德。

古籍云: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即是行善;中国道家思想劝善书《太上感应篇》认为:心存善念,天必佑之,福禄随之,众神卫之,众邪远之,众人成之。

孝为德之本——孝顺父母即是积德;《论语●里仁》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伴、与他为邻。换言之,修德可以聚人,可以形成人脉磁场。

由此可见,孝顺父母是吸引人才、经营人心、管理人性、聚集财富的智慧。

F. 为何孝顺父母,才配享天降福报

先贤古圣曾教导我们,父母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福田。行孝道就是在种福田。

人生在世,一切的福德与善因的初始,便是孝道。如果我们拜佛供养佛菩萨是为了通过虔心瞻仰佛菩萨的广大行愿而祈福自身积累功德,积蓄福德。那么前提我们先要学会恭敬孝顺的对待自己的父母,虔心的供养与呵护他们。

佛经中有过记载,佛陀在世时曾遇到灾年,无数百姓都死于饥饿,佛陀也瘦骨嶙峋托着饭钵连着三天讨不到饭食,饥饿难耐。

此时,一位向佛陀请教问题的出家人见此情景尤为心酸。觉得佛陀乃无上福田,理应受到众生所供养与拥护,怎可受如此磨难,于是将自己仅有的衣物与饭钵卖掉,换来一点点饭食想要供养佛陀。

但是佛陀知道后,并没有接受他的供养,因为他的父母还在饱受饥饿的折磨。佛陀说:“衣衫乃诸佛之壮相,因缘极恩,极重,极尊。你竟拿去变卖换一口饭食。此等的供养只有你的父母才能消受,而我也没有这样的福报。

索达吉堪布曾说过:“父母之恩,深似大海、高如须弥。我们不要指使父母为自己做事。父母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里?如果不恭敬父母,佛也曾遭报应。”

父母是我们此生最大的菩萨,也是与我们缘分最深恩德最重的人。如若连至亲都不在乎,不供养甚至恶言相待的话,还有何面目求佛相佑,谈什么福报与功德。

所以要想求佛护佑,渴望福报相随,首先应该恭敬,供养你生命中最大的菩萨。百善孝为先,只有孝顺父母,方可积累无量的功德与福报。

G. 佛说孝顺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

《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常生欢喜心」。意思是说,世间有智慧的人,都会对父母特别恭敬,恒时供养,让父母心生欢喜。

释迦牟尼佛在多部经典中宣说了子女孝顺父母的福德。下列若干:

1.世间和出世间的恩德有四种:第一种就是父母恩。

2.母亲对我的恩,我用一劫(百千万亿年)的时间来说也说不完。妈妈思念孩子,没有什么比得上。从怀孕开始十个月,行住坐卧受苦恼却不能说出来。想要吃什么穿什么,虽然得到了也不欢喜,担忧的心没有一刻休息,一心就想着好好生下这个孩子。当遇到产难时,就像百千把刀来割。如果平安生下孩子,大家都欢欢喜喜,宝宝一声哭啼,十个月受的苦,妈妈都忘光了,就像听到美妙的音乐一样快乐。宝宝睡在妈妈的肚子里,由妈妈的甘露泉喂养,这个恩德,就算高山也比这低,就算大海也比这浅。如果能够随顺母亲,不违背母亲的心意,天人都要护念他,福德是无尽的。如果用一劫的时间,每天早、中、晚,割自己身躯的肉来养父母,这样都不能报答父母对我一天的恩。

3.世界上谁最富有,谁最贫穷?家里有妈妈在,这叫做富。妈妈不在,叫做穷。妈妈在的时候,叫做日中,妈妈不在了,叫做日落。妈妈在时,叫做月明,妈妈不在了,叫做黑夜。所以大家要好好孝养父母,这和供养佛的福德是一样,没有差别的。

4.有福的人,请一百个持戒高僧大德,一百个仙人,一百个朋友到装满七宝的地方,供养百千种上妙珍膳,垂璎珞,以百宝庄严床卧具,以百药治疗病。就这样做百千劫,这样得到的福德,还不如一念孝顺心,用一丁点东西,供养自己的父母,侍奉自己的父母,不如供养父母功德的百千万分之一。

5.佛说:从地上积累珍宝,积累到二十八天,拿这么多珍宝去布施别人,不如供养自己的父母。

6.最大的善,不会大过孝;最大的恶,不会大过不孝。

7.世上要是没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

8.如果把父亲放在左肩上,母亲放在右肩上,这样千万年,衣被饮食,床座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屎尿,也报不了父母恩。

9.在家居士,如果不供养父母师长,这是「失意罪」。

10.修世间法的时候,要从供养父母师长里修。

11.我曾经因为四件事情舍弃我的生命,一是,为破众生各种烦恼。二是,为了让众生平安快乐。三是,为了除掉自己贪著自己的身体。四是,为了报答父母生我养我的大恩。

12.我不但今天赞叹孝顺父母,我在无量劫中经常赞叹的。

13.如果人少许供养父母,这样获得的福德无量,而少许不顺父母,罪也无量。

14.有八种人,你要毫不犹豫的去布施: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远来之人、六远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

15.有四种恩最难报答。一是父恩,二是母恩,三是如来恩,四是法师恩。所以供养这四种人,会得到无量福报。

16.用饭食供养贤圣,这不如孝顺侍奉父母亲。

17.我世世都奉持诸佛至孝之行,所以我德高福盛,然后成为天中之天,三界独步。

18.世上的父母应该极亲极爱的,可是众生轻慢父母不尊重;我现在为了摧伏这种我慢,所以为此出家救护。

19.菩萨世世都用时令鲜果供养佛陀比丘和父母,菩萨世世都这样对父母——如果父母睡着了,不敢吵醒父母,如果要叫醒父母,都用好听的声音。如果有好吃的,不会独吃,总是先给父母吃。

20.人生世间,不孝父母,不敬沙门,不行仁义,不学经戒,不畏后世者,其人身死,当堕地狱。

21.众罪最恶的,其中之一就是不孝父母。

22.如果不孝顺父母,自己的东西都拿给妻子儿女,或者把父母的东西,自私给妻子儿女。父母好话,自己不肯听从,甚至为护老婆而骂父母,这种人叫做「世间最大劫贼」。

23.不孝父母,轻慢尊长,将堕落三恶道。

24.想往生西方净土,要修三种福。第一种就是孝顺供养父母师长,不杀生,修十善业。第二种是受三皈依戒,不犯戒,不犯威仪。第三种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也劝别人读。

25.得到大财物,要先供养父母师长和尚法师。

26.菩萨于无量阿僧祇劫,孝养父母,衣服饮食,房舍卧具,乃至身肉骨髓。因为这样孝顺供养父母的因缘,自致成佛。

27.众僧是出三界的福田,父母是三界内的最大胜福田。

28.佛告诉迦叶长老说,众生恼乱父母,让父母心忧恼,得多病报。供养自己父母和病人,得少病报。对父母没有爱敬心,得丑陋报;爱敬父母尊长,得端正报。

29.佛对阿难说,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这个功德殊胜难量。我过去世,慈心孝顺,供养父母,甚至舍身肉济救父母危急苦厄。我以这个孝顺供养父母的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王,乃至成佛,三界特尊,都是因为孝顺父母的福报。

30.如果让父母生气,子女会遇到生活中的各种不顺,牴触顶撞父母,冲父母发脾气,很快就会有不顺。

愿所有众生都能够孝顺父母,供养父母。愿我们把一切布施、一点一滴善行的功德全部都回向给父母。愿一切如母众生皆能远离痛苦烦恼,究竟解脱。

阅读全文

与孝顺父母为自己积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体检看免疫阴性阳性什么意思 浏览:264
葫芦岛养老保险高线退费 浏览:231
子女孝顺父母民法典是怎么规定的 浏览:189
葫芦岛养生糖哪里有卖 浏览:493
体检时吃饭了怎么办 浏览:679
生孩子疼表示孩子孝顺 浏览:139
公司人员到了退休年龄怎么办 浏览:808
庆阳老年大学在哪里 浏览:565
温馨重阳节主题手抄报 浏览:200
高一男生体检哪些项目 浏览:193
老年大学优秀学员的评比方法 浏览:926
老人头疼欲裂怎么办 浏览:100
淄博市2016年个人补交养老保险 浏览:791
补交养老保险有收据吗 浏览:932
重阳节社区登山活动 浏览:381
重阳节新会公交车照常吗 浏览:659
京东方有退休工资吗 浏览:998
入职体检尿液多久能测出来 浏览:962
成都70岁老人购房入户 浏览:589
老人如何坐摇椅 浏览: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