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重阳节里饮酒诗句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 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重九日宴江阴
唐 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九日登高
唐 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㈡ 为什么重阳节要登高、赏菊和饮酒
金风送爽,红叶照眼,满园秋色迎来了古老的重阳节。
古人把一、三、五、七、九等单数称阳数,二、四、六、八、十等双数称为阴数。九是阳数的极点,九月九日是两阳相会,所以称作重阳。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茱萸节”。在重阳这一天,民间流行不少习俗,如登高、赏菊、佩茱萸,吃重阳糕等。
那么,为什么重阳节这一天会有登高的习俗呢?相传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仙人能预卜未来,汝南人桓景曾拜他为师。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今年九月九日,你家当有灾殃。你赶快叫家人缝制绛袋,在袋中存放茱萸,到九月九日那天全家臂上系茱萸囊,登高,饮菊花酒,才可消灾。”桓景照着去做了,晚上回家果见家里的牛羊鸡狗都突然死去,家人却躲过了这场灾难,这个传说虽然子虚乌有,但后人却信以为真。自此以后,人们每到九月九日,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灾。
其实,在这传说习俗的背后,还是有些科学道理的。因为节气到了此时,一年中的阳气到了极至(最高点),阴气开始回升,气温也渐渐变冷了,此时,正当节气的转换期,人的身体如不适应气候的变化,就容易生病。因此在这时,佩茱萸,饮少量菊花酒及登高爬山,对预防疾病、锻炼身体都有一定好处,只不过古人没有明确认识到这一点罢了。
重阳节之所以这样有名,还因为和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陶渊明有关系。
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他最爱菊花。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生活在晋宋即将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向和官吏的腐败,也有高洁的品格。他辞去了官职,写了有名的《归去来辞》回到柴桑(在今江西省)家乡隐居。耕作之余,他在宅旁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陶渊明又喜欢喝酒,可是因为家贫,时常缺酒。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有一年重阳节,陶渊明在篱边赏菊,没有酒喝,佳节对黄花,偏偏不能一醉,心中十分惆怅!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来消遣。然而,菊花究竟不能代酒,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个白衣人。原来这是江州刺史王弘的差人,给陶渊明送酒来的。陶渊明喜出望外,立即打开酒瓮,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罢。
因此,也有人说,重阳节饮酒赏菊,是为了颂扬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格。
㈢ 重阳节喝的什么酒 古代重阳节饮酒风俗揭秘
重阳节喝的什么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而菊花酒,版在古代被看作是重权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因为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而且重阳节饮菊花酒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节仪。自古无论宫中还是民间,都有重阳饮菊花酒一俗。菊花酒,一般是用菊花酿制而成,但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却喜欢摘新鲜菊花泡酒饮,他们称这样的饮为“露饮”和“落英饮”。
关于菊花酒制作方法
方法一
配方:菊花(500克)、杜仲(500克);防风、附子、黄蓍、干姜、桂心、当归、石斛,各200克;紫英石、肉苁蓉,各250克;萆薢、独活、钟乳粉,各400克;茯苓150克。
制用法:以酒七斗,浸五日。
方法二
配方:菊花、生地黄、地骨皮各2500克,糯米35千克,酒曲适量。
制法:前3味加水50千克煮至减半,备用;糯米浸泡,沥干,蒸饭,待温,同酒曲(先压细),药汁同拌令匀,入瓮密封,候熟澄清备用。
用法:口服。每次温服10毫升,日服3次。
㈣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一、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二、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尤其是在岭南一带,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祭祀祖先,登高远望,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少地方人重阳祭祖的观念正日渐淡薄。
三、饮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阳节才一直保留着饮菊花酒的习俗。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为“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认为借此二物,可消“阳九之厄”。如今,山东地区仍有民间童谣言:“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
四、登高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汉代此俗当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故事而来。到了魏晋时代,登高的日期已专定在九月九日。《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
五、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鸢亦现在的风筝。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㈤ 重阳节喝什么酒 重阳节为什么要喝酒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节有习俗就是喝酒,那么重阳节喝什么酒?重阳节为什么要喝酒呢?
重阳节喝什么酒重阳节为什么要喝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菊花酒有枸杞菊花酒,花糕菊花酒,还有白菊花酒。
重阳节喝菊花酒习俗起源: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传说喝了这种“菊花酒”可延年益寿。
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沂己载,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据南朝梁关均撰《续齐谐记》记载,“九月九日……,饮菊酒,祸可消”。这是旧俗重九为重阳节,需饮菊花酒的开始。
《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到了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㈥ 古代“重阳节”里有饮酒的习俗,所饮的酒是
古代“重阳节”里有饮酒的习俗,所饮的酒是菊花酒。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内说,见于梁朝吴均的容《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重阳风俗:插茱萸,登高、饮酒、吃重阳糕、赏菊。
重阳节今年已经被定为老人节。
㈦ 古代“重阳节”里有饮酒的习俗,所饮的酒是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内赏景、登高远眺、容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这是网络提供的,菊花酒
㈧ 古代“重阳节”有饮酒的习俗,所饮的酒是
菊花酒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重阳风俗:插茱萸,登高、饮酒、吃重阳糕、赏菊。
重阳节今年已经被定为老人节。
㈨ 古代“重阳节”里有饮酒的习俗,所饮的酒是
古代“重阳节”里有饮酒的习俗,所饮的酒是菊花酒。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9)重阳节喝酒可以干嘛扩展阅读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溥杰先生曾为菊花白酒赋诗:“媲莲花白,蹬邻竹叶青。菊英夸寿世,药估庆延龄。醇肇新风味,方传旧禁廷。长征携作伴,跃进莫须停。”为莲花白酒题诗为:“酿美醇凝露,香幽远益精。”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