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有关重阳节的手抄报高中

有关重阳节的手抄报高中

发布时间:2023-07-14 06:13:41

A. 2021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重阳节快到了,那么是时候要做一份重阳节手抄报了,那么手抄报内容都给你准备好了哦!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2021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1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重阳节的演变过程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馀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的习俗

1、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兄瞎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2、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3、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4、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5、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贺让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羡拍空”,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重阳节诗句

1. 登高时节殃鸡犬,乞巧风流狎女牛。——陈著《重五有感》

2. 病思渐轻重九近,又将乌帽插黄花。——陆游《自咏·宦游畴昔偏天涯》

3.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4.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5.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6.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7.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8. 重阳虽已过,篱菊有残花。——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9.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杜荀鹤《重阳日有作》

10.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赵嘏《重阳》

11. 定是登高九月头,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风满鬓秋。——吴潜《南乡子·黄耳讯初收》

12. 何须一醉独重九,但是相过多几回。——陈著《次韵戴帅初不赴丹山醵饮二首·危时时节已难得》

13.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14.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15.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重阳节的祝福语精选

1.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喝菊花美酒,为你祈福健康!吃花糕、吃菊糕、吃五色糕,为你祈福寿高!

2. 香醇的菊酒,九重的粟糕,重阳节日为您献歌,老人的欢庆,父母的节日,儿女此刻为您献礼,九九重阳,祝愿天下父母、老人节日快乐!

3. 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 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

4. 九月九重阳节,想约你一起来过节,祝你重阳过得轻松愉快!

5.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重阳佳节,不要忘记给自己的父母送上自己的一份祝福,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长寿,愿所有漂泊在外的游子都能早日归家。

6. 久久重阳民族节,登高插茱赏菊花,天高气爽金九月,劝君回家顾爹娘,万事当崇孝为先,事业才能更辉煌,我辈当顺民族义,继往开来发大财!

7. 日月如梭催人老,人人都有老来难。请珍惜我们的父母都健在的时候,好好孝敬,今天过了,明天就少了一天孝敬的机会!又是九九重阳了,孝敬老人是中华美德!

8. 九月九是重阳,秋风送来秋高气爽,登高望远神清气爽,丹桂带来十里飘香,菊花斗丽竞相开放,祝福短信纷纷来送上,祝你重阳快乐,身体安康!

9. 重阳节,登高行。鲜花旁,笑脸映。空气朗,伴清风。吉祥茶,如意饼。邀亲朋,相思情。若怀念,望荧屏。问候语,表心声。遥祝愿,笑不停。祝重阳快乐!

10. 轻轻的'一声问候,不想惊忧你!只想真切知道你的一切是否安好。 重阳快乐!

11. 空调冷却不了青春的火焰,彩电演绎不了年青的色彩,MP3播放不了青春的音色,电影远比不上生命的精彩,短信却能寄托我真诚的祝福:重阳节快乐!

12. 风是我激情的号角,雨是我昂扬的战鼓,月亮代表我真诚的心声,太阳代表我燃烧的热情。无论你身在何时何地,我的祝福如影随行:重阳节快乐!

13. 祝你理想幻想梦想心想事成;公事私事心事事事称心;财路运路人生路路路畅通;晴天雪天天天开心,亲情友情爱情情情似海;中秋国庆重阳节节节快乐!

14.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睡觉。重阳已到,朋友要快乐哦!

15. 重阳好,重阳妙,重阳的天气呱呱叫,喝点小酒吃花糕,朋友登高皆欢笑,义气都能冲云霄!祝你重阳节快乐,真挚的祝福如期到!

16. 既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愿你拥有一个美好、快乐的节日!秋风徐徐,重阳九九,蒸上九重的粟糕,备好香醇的菊酒,等着与你分享。

17. 三三令节春时松更高九九芳辰重阳鹤添寿,愿秋风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古枫吐艳,晚菊傲霜。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祝你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18. 在这里,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今年的重阳节你放风筝了吗?悠悠的风筝线正是代表了我对你的思念。祝重阳节快乐!

19. 唱九首情歌邀明月倾听,洒九丝浪漫送予清风,寄九份相思拜托繁星,将九片柔情放入信中,盼久久快乐天天上映,祝你笑容久久不停,重阳节“久”是幸福!

20. 走到九月九,情意更长久。佳节又重阳,幸福像太阳。重阳酒,甜又甜。重阳糕,香又香。重阳思挚友,祝您年年福寿年年有,年年健康又长久。

21. 重阳节:我国古代以“六” 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你知道吗?重阳节快乐!

22. 九九重阳到,登高望远,集体出动;三五成群,结伴出行;快乐出动,祝福出动,朋友问候随你而动:重阳节快乐!

B. 重阳节的手抄报优秀精选5张

知己相伴行天涯,爱人陪你走一生,共度八千里路云和月,历尽沧桑携手同微笑!九月九日 重阳节 ,十指紧扣去登山,夕阳之下写人生,相伴到老不相忘!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重阳节的 手抄报 ,供大家参考。

重阳节的手抄报1

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重阳节里,我们应该给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递上一张 贺卡 。在那个重阳节里,我做了这样一件事。

重阳节到了,我寻思着要给爷爷奶奶送什么礼物。一边的小王启发我:“重阳糕怎么样?”我想了想,装出生气的样子:“拜托,我爷爷奶奶又不在上海,寄过去不发霉才怪呢!”突然,一个念头清晰地从我脑海中闪过:有了!

我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两张精美的信纸和一只小鱼暖手袋。我记得奶奶曾说过,她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脚冰凉,要是我给了奶奶一只暖手袋,奶奶的手脚就不会冷了。

接着,我摊开精美的信纸,在上面写满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对爷爷奶奶说的话。我的真心,装满了两张薄薄的信纸。我署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装进了信封,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爱,送向远方的爷爷奶奶的家……

小鱼暖手袋被我用一个装礼品的盒子包了起来,又在盒子四周围上了金丝带。傍晚,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把礼物和信寄了出去,也把我的牵挂寄了出去。我坚信爷爷奶奶收到我的礼物,必然是开心与激动的……

重阳节的手抄报2

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九九重阳节。重阳节是老人们的节日,我们中小学生应该给一直关心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去欢乐与祝福。

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今天是外婆的节日,我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想出什么好注意,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忽然我听见门外有点脚步声,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外婆买完菜回来了。过了一会儿,外婆开始烧晚饭,我看到外婆忙得是满头大汗,我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一个最好的礼物。想到做到,我立刻行动起来。我撒腿就跑,拿来了毛巾,我拿着毛巾给外婆擦擦汗,又端来了一杯凉茶给外婆解解渴。外婆看到我那么懂事说:“任进真乖,懂事多了,没让外婆白疼你。!”“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问外婆。“今天是什么日子呀?外婆不知道。”外婆说。“今天是九九重阳节,你们老人的节日。”我说完马上把外婆拉到沙发上,帮外婆捶背,“外婆你给予我的太多太多,你一生吃苦耐劳,乌发变成丝丝银发,晚年仍默默奉献,外婆感谢谢你。”我边捶边说。“哎,应该的。谢谢你给我捶背喔!”外婆说。“不用谢。让长辈们老有所乐,是晚辈应该做的。”我说。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件关爱他们的事。让天下老人尽情享受承膝之欢、天伦之乐。


重阳节的手抄报优秀精选5张相关 文章 :

★ 关于重阳节的优秀手抄报

★ 2017重阳节手抄报图片大全一等奖

★ 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漂亮又大方

★ 简单好看的重阳节手抄报图片欣赏

★ 简单好看的重阳节手抄报图片

★ 2017重阳节手抄报图片大全一等奖(2)

★ 简单又漂亮的重阳节手抄报图片

★ 初一好看的重阳节手抄报图片

★ 关于好看的重阳节手抄报图片

★ 好看的重阳节手抄报图片

C. 重阳节高中手抄报

重阳节高中手抄报

重阳节高中手抄报,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我们在重阳节当天往往会开展许多的传统活动,很多学生也都会做一些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下面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重阳节高中手抄报怎么做。

重阳节高中手抄报1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西汉时候人们就开始在此时设宴求寿。19 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这可以说是重阳节在新时代中国的新表现形式,将重阳节的意义,从先人转向了今人,从历史转到了当下。

对于重阳节的意义,将中华敬老传统加以深化和外延,发见的正是作为中华传统根本之一的孝道。你的父母或长辈也许还没成为老人、不需要敬老,但孝道却仍然需要。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一年一度的老人节,我国是一个讲究孝义的国家,对于尊老也是十分看重的,从2013年开始,就将重阳节设立成了老年节,以推广国人孝顺、尊敬长辈的社会主义文明风气。

为什么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现代将重阳节加入敬老,并定为“老人节”并非空穴来风,亦有其文化渊源。中国古代,在秋天有敬老的习俗。

周礼中就有仲秋给老人授杖、赐食物的记载,秦代重新规定了这一礼俗,唐玄宗时至少两次宴请民间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

而诗词中“重阳”的首次出现,应在庾信的父亲、南北朝时梁朝的庾肩吾的《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其中“献寿重阳节,回銮上苑中”,即提到“献寿”。

“九九”与“久久”谐音,寓意吉祥,也符合敬老之意。由此,九月九日重阳节便一路逶迤,由秋季庆典、避灾发展到尊老敬老,在老龄化加剧的`时下焕发其新的风貌。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19 89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又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重阳节高中手抄报2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叫做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除此之外,重阳还有赏菊的习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重阳节高中手抄报3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

它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那么就来看一看,九九重阳节是什么意思,九九重阳节是什么生肖。

九九重阳节是什么意思, 九九重阳节是什么生肖

重阳之意源于《易经》,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向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这首诗或许就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例子。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D. 简单好看重阳节手抄报

简单好看重阳节手抄报

导语: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简单好看重阳节手抄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阳节手抄报一

重阳节手抄报二

重阳节手抄报三

重阳节手抄报相关:

1.资料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阳节,我和爸爸妈妈为了感悟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我们来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我们沿着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胜收的景色。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老人都在沿着山麓攀爬,我们登上山顶,看见了许多老人在香山顶峰上庆祝自己的节日——老人节。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庆祝。在他们中间坐着一个老爷爷和几个老奶奶,老爷爷坐在凳子上用手风琴拉着《欢乐颂》,曲调欢快、优美,令人陶醉;旁边的老奶奶则用小镲和小鼓等乐器为老爷爷伴奏,乐曲在这个小乐队的演奏下显得非常动听。周围许多老人围者这个小乐队尽情地跳呀、唱呀,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游览完香山,我和爸爸妈妈就出发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我们深深的祝福送给了老人。按照每年的习俗,今年重阳节村委会又给爷爷奶奶发放了慰问品,这体现出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和关爱,敬老、爱老之风传遍了神州大地。

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

2.起源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节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每到重阳节正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不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阳节还代表着人们各种各样的丰富情感。

3.喜悦之情

重阳节更带给人们无数的欢歌与喜悦。诗人孟浩然就在《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整篇文章轻快活泼,洋溢着农家的生活情趣,一片宁静和谐,给人们带来了喜悦之情。在作者另一首作品“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中,表现出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时的喜悦之情,并希望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欣赏美丽景色。

4.思亲之情

重阳节曾勾起无数诗人的思亲之情。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时不禁吟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种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在重阳节时思念亲人,写下“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在两篇作品中深切表达出词人思念丈夫的真挚情感,令人恻然。

5.忧愁之情

重阳节也曾勾起无数诗人的悲伤之情。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写道:“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虽然诗中表现出诗人的在重阳佳节的.喜悦之情,但却又透露着丝丝的忧伤,暗喻了诗人在官场受挫,壮志未酬的无奈唏嘘。南唐后主李煜在成为亡国之君时又到重阳节,写下“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不禁让人愁从中来。

无数诗人们在重阳佳节留下华彩乐章,激扬文字,这些名句伴随着重阳节一起流传下来,那些诗句有的欢快喜悦,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催人泪下。我心想这不就是重阳节的最好写照吗?重阳为我们带来了喜怒哀乐愁,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

;

E. 关于感恩重阳节的手抄报 重阳节的手抄报

九九重阳节 浓浓感恩情金山学校六年级三班重阳节手抄报活动

重阳敬老感恩手抄报重阳节敬老手抄报

1班重阳节手抄报汇集

莒县四小 乐真教育 感恩重阳 老幼同乐二年级四班手抄报展

同学们绘制了精美的手抄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1班重阳节手抄报汇集

同学们制作手抄报学习重扒凳阳节的来春桐旅历习俗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恩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新闻传播系爱在重阳节手抄报评选结果新鲜

重阳敬老节手抄报重阳佳节敬老爱老

莒县四小 乐真教育九九重阳节 浓浓感恩情四年级一班手抄报展

九九重阳节 浓浓感恩情金山学校六年级三班重阳节手轮塌抄报活动

1班重阳节手抄报汇集

浓浓敬老情重阳节手抄报比赛

手抄报关于重阳节

1班重阳节手抄报汇集

九九重阳节 浓浓感恩情金山学校六年级三班重阳节手抄报活动

1班重阳节手抄报汇集

1班重阳节手抄报汇集

重阳节手抄报尊老敬老秋游登高老人节小报手抄报小学生重阳节的手抄报

阅读全文

与有关重阳节的手抄报高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女性怎么长寿不老 浏览:290
上缴养老保险表格 浏览:566
老人外套女秋季60岁 浏览:698
70岁胸挺 浏览:893
里面的老人是谁英文怎么说 浏览:262
扬子养生壶不工作怎么回事 浏览:476
父母的kpi怎么减 浏览:405
入职体检说我血糖偏高怎么办 浏览:404
孝顺父母律师 浏览:308
如何与女朋友的父母交流 浏览:611
小学生孝敬父母图片 浏览:859
社保为什么交到退休 浏览:173
对于老人家找老伴大家怎么看 浏览:453
怎么关心老年人 浏览:615
1985年出生的女性退休年龄 浏览:772
有哪些适合父母做的生意 浏览:30
什么食物寿命长寿 浏览:480
老年痴呆合并肺炎 浏览:511
女性老年人严重缺钾 浏览:206
延长延长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出台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