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孝顺的真实意义

孝顺的真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0-12-14 10:13:04

⑴ 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孝顺父母

孝敬,顺从

⑵ 孝顺的含义与孝敬的含义,两者有什么不同

孝顺
xiàoshùn
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双亲│他是个~的孩子。
孝敬
xiàojìng
①孝顺尊敬(长辈):~公婆。
②把物品献给尊长,表示敬意:他带了些南边的土产来~老奶奶。

⑶ 孝顺的意义是什么

我觉得这两个字各有其意义,顺是一个底线吧,比如不违逆长辈的意愿,别说人家不爱内听的话,人家让做什容么,你不愿意可以不吭声,但别招人生气。就是这个意思。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好好理解这一层意思,当发生矛盾时,尽量委婉,温和地化解,尽量不触怒长辈。所谓上行下效,一个人的对父母亲友的言行,很容易就会影响到孩子,这个是有继承的

⑷ 孝顺的含义是什么

幸福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上讲,儿女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在自已的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就是孝顺。狭义上讲,就是多给老人一些生活上照顾,多和他们交流,不恶语伤害老人。让他们感受到天伦之乐!

⑸ 孝敬的意义是什么

百 孝 经

天地重孝孝当先 一个孝字全家安 孝顺能生孝顺子 孝顺子弟必明贤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谢世即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独讲吃穿 孝道贵在心中孝 孝亲亲责莫回言
惜乎人间不识孝 回心复孝天理还 诸事不顺因不孝 怎知孝能感动天
孝道贵顺无他妙 孝顺不分女共男 福禄皆由孝字得 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里有孝语 孝妇面上带孝颜
公婆上边能尽孝 又落孝来又落贤 女得淑名先学孝 三从四德孝在前
孝在乡党人钦敬 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子逢人就劝孝 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 死后孝子万古传 处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经孝文把孝劝 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为孝 能孝就是好儿男
为人能把父母孝 下辈孝子照样还 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穷莫怨天
孝子面带太和象 入孝出悌自然安 亲在应孝不知孝 亲死知孝后悔难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贵实行不在言 孝子齐家全家乐 孝子治国万民安
五谷丰登皆因孝 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贫和富 善体亲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为孝 忍让二字把孝全 孝从难处见真孝 孝容满面承亲颜
父母双全正宜孝 孝思鳏寡亲影单 赶紧孝来光阴快 亲由我孝寿由天
生前能孝方为孝 死后尽孝徒枉然 孝顺传家孝是宝 孝性温和孝味甘
羊羔跪乳尚知孝 乌鸦反哺孝亲颜 为人若是不知孝 不如禽兽实可怜
百行万善孝为首 当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也是孝 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 孝矣无穷孝无边 此篇句句不离孝 离孝人伦颠倒颠
念得十遍千个孝 念得百遍万孝全 千遍万遍常常念 消灾免难百孝篇

⑹ 孝的意义是什么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二、传宗接代。在西周人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易经》:“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
中国自西周开始就开始有孝道。影响最广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最让人熟悉的就是——《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把孟子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也就是说,孟子的原话里,并不是大众所谬传的——不生孩子就是不孝。而是认为最不孝的,是对长辈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孟子原话中并没有说其它的两种不孝是什么。
后来汉代赵岐写了《十三经注》。阐述了他个人对于孟子这段话的理解:“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翻译成现代文: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即最大的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可见赵歧也不是说断绝后代为最不孝。他认为最不孝的就是容忍父母去干不义之事,而作为后代不劝说。后又经过不明真像的群众以讹传讹,就有了如今的这种错误解释。翻看原文可以得知,我们的理解如同“秀才认字认半边”。
正因为这种误传,而使得封建社会中识字不多的老百姓都信以为真,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曲解为“没有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为主题的封建时代,这句话就有了无上的魔力。老百姓为了不断后,无论世家还是贫民,都无所不用其极。随之产生的便有过继等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现象。
虽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时代的儒家思想,已经较孔子时代的有一些进步了。从儒家学者赵歧所说的不孝的第一条,即最不孝——“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就可以看出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而在孔子时代,孝和忠的表现,就是哪怕明知道长辈有错,也要认可,不能指出。不管父母说的对与错,都要全盘接受,不得反抗。由此可见,孔子思想对人伦(人权)的压制。从现代的眼光看,儒家对孔子的修正、补充是一种进步。
对于第二条,也是与孔子时代的思想相背道。孔子的思想是认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如此看来,“无后”反而排在第三位,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为大”。我们可以通过孔、孟儒家思想的发展,看出“不孝”定义的发展。当然,孟子的 《离娄上》也好,孔子的《孝经》也好,其所宣扬的孝道,与当时的政治利用也不无关系。所以现代社会看待孝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待。

⑺ 善良与孝顺的真正含义!

孝”就是从物质精神方面恭敬地回报、关心父母,让父母过得幸福、健康、快乐,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把父母的遗志发扬光大,始终让父母不走错路、做错事,规劝已犯错的父母。“顺”就是不顶撞父母,只要父母的教育要求是正确的,就要接受;如果父母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也要耐心地说明,不要“理直气壮”。以上权且是我对孝顺的粗浅理解,希望能和大家交流。
顺便附带一句曾经首富的一句话:“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是孝顺父母”。
善良:
指人具有高尚的品质,并富有仁爱之心
善良的人要作到心胸宽广,与世无争,学会宽恕自己和自己的敌人.其实他们都是人最本质的东西。。

⑻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有何意义

这位知友,孝顺父母复的制意义在于:孝顺父母就是感恩父母,感恩父母有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即给我了生命和人身,而且养我长大,教育做人与做事、他们生命来保护我,拥戴我,爱戴我,我们付出一切的代价让我幸福、平安、快乐的生存与继续展示。

阅读全文

与孝顺的真实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逾期交养老金为何要收利息 浏览:42
老年大学提供二胡吗 浏览:181
东明县老年大学网站 浏览:307
中学生表格填写父母经商怎么填写 浏览:650
浙江省2021年退休养老金领多少 浏览:666
7旬老人问什么时候生活会变好 浏览:506
关于4050养老金补贴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533
老人应多吃什么食物好 浏览:822
十堰市老年大学管网 浏览:428
宝宝长寿花怎么养 浏览:113
养老保险打折 浏览:470
驾驶证自助体检一般在哪里 浏览:536
宜春老年大学有人说不要养老金 浏览:505
女60岁失地保险 浏览:55
长春市开养老院政策 浏览:792
四川绵阳万人养老院 浏览:654
慰问敬老院活动简介 浏览:831
养老金企业和个人 浏览:70
关于重阳节的口诀 浏览:519
用冰糖雪梨孝敬长辈们的作文 浏览: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