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重阳节敬老诗词
1、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6、九日(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7、醉花荫(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沉醉东风 重九(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9、九日(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0.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11.九日登高【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12.九日登高【唐】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13.九日登巴台【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14.九日题涂溪【唐】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15.九日醉吟【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16.闰九月九日独饮【唐】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17.九日登山【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18.重九日宴江阴【唐】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贰』 重阳节现代诗多人朗诵词
1、《重阳登高》
作者:刘炳亮
生命的手,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靠近,热谈,朋友的心怀不负厚望。
独受一方唯美的净空,
会意的笑开放春花的灿烂。
相约重阳,登高望远。
胸窝勃发一股朝气,
意志的绳索仍旧坚硬如钢。
啊,生命。啊,朋友。
我们因幻想的心态,
再给生命添几多美丽。
秋阳温馨胸怀,老泪洒向红叶。
一声仰天长叹振奋你我,
踏着不老青春的火轮。
来年再叫江山多姿映眼帘。
《重阳》 作者:江玉中
自从那次月圆之后。
你就是我,
在相思之河里的又一根稻草。
既然是草,
我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但有希望,
我想还是比没有的好。
村旁,
那座不算挺拔的山岗。
却年年都有白发人,
在这一天眺望、眺望……
也不知望穿了有多少秋水,
伊人,依旧在,
水一方。
江玉中,男,安徽霍邱人,著名诗人。88年发表作品,诗文散见于《诗人》《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潮》《中国电影报》《齐鲁文学》《绿风》《中国诗人》《山东诗人》《湖南诗人》。
《行吟诗人》《中国诗歌万里行报》《国防教育周刊》《新诗》等国内外报刊。并有作品入选《中国微型诗翠》《中国微型诗300首》《新世纪诗选》《中国散文诗年选》等多种诗文选集。
(2)重阳节孝敬老人的现代诗扩展阅读: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季秋有丰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动。
《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叁』 九九重阳节的诗歌。要较长点的,6人共同朗诵。现代诗歌。赞美重阳节,赞美老人都行。周六前要。
《今夜,重阳》 作者:黔山凤雏
蜕掉刺骨的寒衣
在一块绿茵上疯跑
经过一团火焰
于骄阳里
邂逅绽放微笑的莲花
四月的明眸深情了九月的悲凉
我怎会不小心翼翼经营一段历史
让你在一低头的温柔里
种下我一生的忧伤
今夜九月重阳
借一壶怀想
独酌西窗
不时与明月把盏
同是金沙老窖
却难拾昔日的酱香
惆怅
惆怅
谁会策马
赶走我贫瘠的荒凉
《重阳》 作者:江玉中
自从那次月圆之后
你就是我
在相思之河里的又一根稻草
既然是草
我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但有希望
我想还是比没有的好
村旁
那座不算挺拔的山岗
却年年都有白发人
在这一天眺望、眺望……
也不知望穿了有多少秋水
伊人,依旧在
水一方
《重阳登高》 作者:刘炳亮
生命的手,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靠近,热谈,朋友的心怀不负厚望
独受一方唯美的净空
会意的笑开放春花的灿烂
相约重阳,登高望远
胸窝勃发一股朝气
意志的绳索仍旧坚硬如钢
啊,生命。啊,朋友
我们因幻想的心态
再给生命添几多美丽
秋阳温馨胸怀,老泪洒向红叶
一声仰天长叹振奋你我
踏着不老青春的火轮
来年再叫江山多姿映眼帘
《九月重阳》 作者:笑狂
九月重阳
思乡的丝带缠绕在枝头
黄叶的叹息里
是梦的惆怅
登高望远
夕阳一脸的忧伤
大雁的呜咽
把秋虫的琴弦弹响
千里的故土
白发染霜的爹娘
在菊花的笑颜里
都演变成泪的疯狂
《喜庆重阳节》 作者:诗文
九九重阳,
岁岁安康。
衣食住行,
美好憧憬。
养老保障,
医卡闪光。
娱乐欢畅,
长寿福享。
儿女孝敬,
共祝吉祥。
佳节喜庆,
万民欢腾。
《重阳情思》 作者:遥遥长安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有幸登高红山上。
心旷神怡,
天阔地广,
一身清风一身爽。
天上人间,
各在一方,
蓝天白云尽遥望。
款款眷恋,
柔柔寸肠,
亲情依旧日月长!
《岁岁重阳》 作者:夕阳红123
一日夜凉一日深。
悠悠思绪扰离人。
阵阵秋风催叶落;
场场秋霜断花魂!
岁岁重阳今又至,
苒物华休待冬临。
寒蝉自知终归去;
声声哀叫透烟深!
﹍﹍﹍﹍﹍﹍﹍﹍﹍﹍﹍﹍
《重阳登山记》 作者:大漠清风
秋风落叶凉初透
情动高山
南山山头
落叶满目尽是
凄凉中
感受古道西风
沧桑诉情怀
风中望影人影瘦
望道松柏
依旧翠蒙蒙
九九双节
再现重阳日
今朝思绪南飞雁
南山畔
多少多情人
一曲高歌
诉尽心中孤独
《九重阳偶成》 作者:舟之
秋高气爽,
北雁向南翔。
塞外疆南绿洲里,
今日又重阳。
鲜花铺紫漠,
银棉绽银霜。
叶水喧哗稻粱熟,
黄叶飞天一行行。
最美应是夕阳红,
登高赋诗村酒香。
遥望昆仑之巅慕士塔格,
肃然起敬披银装。
日曰垒成昌,
九九迎重阳。
边陲风光旖旎秋风劲,
一碧万顷浮光掠影泛琼浆。
邀朋聚友,
即兴挥毫泼墨,
围棋调弦,
放歌西域心欢畅。
游历无早晚,
激情赏花黄。
梦里吹箫逢仙子,
花果山上争为王。
老翁赶上了好时代,
看轻了利锁与名缰。
吃喝不用愁,
岁宴有余粮。
年年登高年年高,
时时省心何忧伤。
近朱近墨分泾渭,
种菊东篱
吟风赏月
直到雄鸡高唱红日朗。
『肆』 重阳节的现代诗。
《九月重阳》 作者:笑狂
九月重阳
思乡的丝带缠绕在枝头
黄叶的叹息里
是梦的惆怅
登高望远
夕阳一脸的忧伤
大雁的呜咽
把秋虫的琴弦弹响
千里的故土
白发染霜的爹娘
在菊花的笑颜里
都演变成泪的疯狂
《喜庆重阳节》 作者:诗文
九九重阳,
岁岁安康。
衣食住行,
美好憧憬。
养老保障,
医卡闪光。
娱乐欢畅,
长寿福享。
儿女孝敬,
共祝吉祥。
佳节喜庆,
万民欢腾。
《重阳情思》 作者:遥遥长安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有幸登高红山上。
心旷神怡,
天阔地广,
一身清风一身爽。
天上人间,
各在一方,
蓝天白云尽遥望。
款款眷恋,
柔柔寸肠,
亲情依旧日月长!
『伍』 求重阳节歌颂老人的现代诗
重阳节慰问信 老年节慰问信(新)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们: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九九”重阳节。在这个幸福的日子里,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回顾过去,畅谈未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值此机会,我谨代表*党委、*政府向广大老年人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慰问,祝愿老年朋友们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时期。过去你们以满腔热血,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辉的业绩。今天,你们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用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和经验,通过各种方式继续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新的贡献。你们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不尊敬老人,就是忘记了自己的为人之本,从而也是背叛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老了,离不了社会的关怀和他人的帮助, 这是每个老年人都希望得到的,也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等格言就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充分理解和尊重老年人,热情关心和照顾老年人,认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我们相信,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老龄事业一定会不断地取得新的成绩。我们也希望广大老同志要热情爱护、积极帮助、真诚提携年轻人;年轻人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大家共同努力,进一步形成老少共融、代际和谐的良好风尚,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向前发展。
『陆』 重阳节敬老爱老诗歌
我自豪地告诉大家,
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
是寒冬里回的一把火;
是沙漠中的答一泓泉;
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
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
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
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
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
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
才能远离孤独,
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
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
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
做到敬老,爱老,助老。
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让我们在新世纪高举敬老爱老的旗帜,
献出我们全部的爱心与孝心,
抛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观念,
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良好的条件,
让世界处处阳光灿烂,爱心闪烁!
『柒』 九九重阳节老人诗歌
九九重阳正赶上丰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丽。“九”包蕴着长久,吉利,祝福老人们延年益寿,健康。“九”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详情】
九九重阳节老人诗歌:
『捌』 九九重阳节的现代诗歌
(一)复
《九月九日重阳节》制
作者:芙瑢(现代)
秋意黄叶纷飞落
细雨飘落碎无声
移花淡影逸飘香
丰硕秋毕粟归仓
秋风倩影来年如今又是重阳节
钟鼓齐鸣庙设高山处
松立高耸云雾遥望远方
攀石遥望鹜远方
飞燕四处往南去
游人徘徊展望悠然深处留倩影
行走感叹悯古楼
诵诗朗声回荡山坳处
悠悠然清风飘过
幽香阵阵篱前落
魂牵入梦幻迷醉客
(二)
《重阳节》
作者:程赟(现代)
您养我长大我陪您变老
父母的养育之恩一生难报
育儿的艰辛抚养的勤劳
您对儿女的无私
我心里明了您的幸福
就是做儿女的尽孝
您的欢乐
就是儿孙满堂的热热闹闹
父母啊看着您的饱经风霜
望着您那白发飘飘
在儿女们心中
您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重阳节,九月九
秋天的丰收
这是对老人最好的问候
我知道做为父母此刻的心情
我心晓
做为儿女此时最想听您的唠叨
祝天下父母健康长寿
愿天下儿女德孝情操
在祖国和谐的大家庭里
津津乐道,岁月安好
望采纳~
『玖』 重阳节的现代诗歌
北方的秋天在不经意间走近.看着漫天飞舞的黄叶.和着柳枝肆意地飘摇.渐渐地秋的韵味浓起来.白天短了.夜晚来临的特别早.于是那弯新月更清晰地挂在柳树梢头.
秋天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九九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在北方大多不过这个节日.而在南方是相当重视这个传统节日的.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重阳节相传甚远.历代诗人也做出无数佳作美文.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写道: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更有脍炙人口的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读来思乡情更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实.过重阳节当然是在南方上学的时候培养起来的.那时在校园的闲散生活里.同学们总是要找各种借口.聚会游玩.正好刚入学不久.想家很强烈的时候.赶上重阳节.见当地人相当的重视.还有登高转运之说.于是我们自发组织起来.晚上带上饮料和食品.登山赏月.南方在这个季节.气候正是好时候.凉爽怡人.站在山顶观月.那弯新月更清澈皎洁.于是我们在山顶上放声高歌起舞.在清风里.吟诗作赋.抒怀着青春的快乐.忧伤.
毕业后.回到家乡.可重阳节却深深烙在心上.
今天又是一度重阳节.当然要陪妈妈过节日.虽不能陪老人登山.却可以请妈妈吃饭.坐在童年曾坐过的秋千上吃烤肉.别有一番情趣.看着妈妈新奇的眼光.慈祥的笑容.心里荡起无数的感慨.想起童年.想起年轻时妈妈的笑脸.许多许多--
应该感谢.感谢有这样一个传统的老人节日.让我们有时间和机会孝敬老人.感受亲情.九九重阳.秋高气爽.菊黄蟹肥.沉淀着金秋的丰顷.感受了生活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