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南方对重阳节的重视

南方对重阳节的重视

发布时间:2023-06-14 02:40:30

1. 2021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_重阳登高的寓意意义

重阳节 又称“重九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具体时间是农历的九月初九。那你知道重阳节登高是为了什么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_重阳登高的寓意意义,希望你喜欢。

目录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重阳节来历起源介绍

重阳节晒秋是什么习俗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登高辟邪气

在我国的古代,有着重九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的说法。而古人们为了避免接触到邪气,所以才在九九这一天登高以避邪气。不过这一说法现在看实在有些不科学。不过,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举家出游、登高望远在时令上是非常适宜的。

登高山祈福

据《礼记·祭法》中有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古代人的生活环境比起现今要艰苦许多,最早时期人们的很多事物大都来自于才集合和狩猎,而山林中生长的各 种植 物和动物得以让人类生存和繁衍。因此在古代,古人们对于山特别是高山是有崇拜的。因此在舅舅这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种表达人们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种行为。

辞青

春季的踏青实际上与之相对的还有秋季的辞青一说。据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

重阳节来历起源介绍

重阳节的起源主要有三个不同的说法,一是来源于《易经》中九之阳数相重,二是来源于古代丰收祭天的活动,三是来源于古代的祭祀火星仪式。

《易经》中九之阳数相重

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在中国古代人的观念里,双九代表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因此古人都十分重视重阳节,每年在重阳节的时候都要举办隆重的宴会。

丰收祭天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在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在西汉时,人们就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喝菊花酒的习俗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了重阳节求寿的习俗,同时还要举办大型的宴会。

古代的祭祀火星仪式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早已经没有祭火的习俗了,但是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候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重阳节登高避祸的习俗就一直存在了。

<<<

重阳节晒秋是什么习俗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


2021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_重阳登高的寓意意义相关 文章 :

★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

★ 九九重阳节登高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2021重阳节登高吃糕的寓意

★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及登高的意义

★ 重阳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名人

★ 2021年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 2021重阳节登山习俗的说法

★ 重阳节有什么意义和寓意

★ 重阳节插茱萸的意义2021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 你们家乡是怎么过重阳节的

我的家乡过重阳节并没有很多的活动,只是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或者窗户上插茱萸,以驱除灾害,祈祷平安。

我家是比较偏南方的,我们这里对于重阳节的过法并没有很隆重,而是比较简单的,它不像中秋节那样有代表性的食物,我们这边人没有吃过重阳糕。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会去摘或者买点茱萸回来,有些人家会提前种茱萸的,没有种的就只能买了。茱萸是插在大门上或者窗户上的,据说茱萸这种植物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可以驱赶一些不吉利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活动了。

3.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重阳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重阳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重阳节习俗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迎女赠糕、插茱萸等。

登高

关于重阳节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其一,古人非常崇敬山神,认为山神能保佑人远离灾害,所以人们在“九为老阳,阳极必变”的九九重阳之日,登山拜山神,以求吉祥,避免灾祸,之后逐渐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其二,到了重阳节,秋收已经结束,人们闲暇时间相对较多。此时,山野的野果、药材等也刚好成熟,大家就会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当时,人们称之为“小秋收”,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正是由此演变而来。

西汉时长安城外有一高台,每年春节、重九,人们都要登上高台观赏风景,因为登的是高台,所以就叫“登高”。到了三国和晋朝时,这种活动更加普遍,日期就固定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的范围也扩大到高山。重阳节时秋高气爽,云淡山青,金桂飘香,水果成熟,庄稼金黄……登高远眺,心旷神怡,既锻炼身体,又留梁手连风景,很有乐趣。在这一天里,年轻人往往伴老年人登高秋游,回归大自然,活动筋骨,陶冶性情。

相传,东汉时汝南子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费长房曾对桓景说,某年九月九日有大灾,家人缝囊盛茱英系于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

桓景到这一天照着做了,举家登山,果然平安无事。晚上回到家中,却看到鸡犬牛羊全都死了。此后人们每到九月九日重阳节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祸呈祥。

赏菊

重阳节赏菊,是重阳节的习俗,堪称国人一大雅兴。菊花凌霜不枯,傲雪而开,其千姿百态的艳容,傲然挺立的气质,使人倾慕,堪称国花。

重阳节赏菊的习俗始于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370叫27)。他一生酷爱菊花,以菊为伴,号称菊友,是个“菊迷”,深得菊之佳趣,被人们奉为“九月花神”。他的赏菊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在诗中写道:

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重阳节赏菊,又洐生出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当菊花花蕾含苞待放,采花蕾叶茎和适当的茱萸叶茎,杂以黍米酿制,待次年九月九日开坛取饮。茱萸是茴香科落叶亚乔木,又名药枣皮,果实可吃,茎叶入药,古人将其为驱邪神物,美名“辟邪翁”。菊花气味芬芳,是延年益寿佳品,美名“延寿客”。

吃重阳糕

重阳节的习俗一定会吃重阳糕。因为“糕”与“高”同音,古人相信“百事皆高”的说法,所以在重阳节登高时吃糕,预示步步高升。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俗源于魏晋时代,初日面饼,唐代叫菊花糕,宋代叫重阳糕,明清时则称花糕。重阳糕由粉面蒸制而成,辅仔漏料有枣、栗、肉等。到了宋代,重阳糕已基本形成定制。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长辈会将片糕搭在孩子们的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希望子女百事俱高,这就是古人九月做糕的初衷。有些地方的重阳糕是比较讲究的,一般重阳糕要做成九层橡戚嫌,看上去就像一座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小红纸旗则代替茱萸。如今的重阳糕,仍没有固定的做法或固定的式样,各地重阳节的习俗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为重阳糕。

迎女赠糕

重阳节素来就有女儿节之称,重阳节的习俗各地多有迎接女儿回家吃糕饼、设宴款待女婿的习俗。女儿回家时,父母还要赠给她们糕饼,以祝福她们事业通达隆盛。陕西同州,此日不只赠送时物给归省的女儿,待嫁女儿也要一并赠送,称之为逆节。河北邢台称之为迎九,山西富平叫作送糕。《帝京景物略》所述明代燕京重阳节时迎接女儿的情形,颇为生动有趣:“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花糕,是以麦粉为糕,将枣、栗、糖果妆点其上,或者上面放置双羊像,北方地区极为盛行)。或不得迎,母则垢,女则怨,小妹则泣.望其姊姨,亦日女儿节。”其痴情重视到如此地步。河北张北地区有民谚道:“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

插茱萸

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习俗,所以人们又将重阳节称为“茱萸节”。早在唐代就已盛行。关于插茱萸,佩茱萸囊的作用普遍解释是辟恶气、御初寒。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植物,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据《本草纲目》记载,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有治寒驱毒之功效。重阳节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灾保平安。

早在唐朝,重阳节插茱萸就己非常普遍。重阳节之时,妇女和孩子会将茱萸或佩戴在手臂上,或制成香袋佩挂在身上,也有人将其插在头上。其实,宋元之后,重阳节佩茱萸的习俗逐渐少见了。究其原因,大概是人们内心想法发生了改变。在早期,重阳节人们更在乎的是辟邪消灾。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关注眼下的生活,而且对未来的生活更是充满了期盼,期盼长生与延寿。

4. 重阳节在中国哪些地区最为重视

中国丘陵多山地区重阳节最隆重。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羡咐、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4)南方对重阳节的重视扩展阅读: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穗派搜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猜历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5.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一、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二、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尤其是在岭南一带,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祭祀祖先,登高远望,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少地方人重阳祭祖的观念正日渐淡薄。

三、饮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因此,重阳节才一直保留着饮菊花酒的习俗。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宋人以菊花、茱萸泡酒,名茱萸为“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认为借此二物,可消“阳九之厄”。如今,山东地区仍有民间童谣言:“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

四、登高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汉代此俗当由汝南人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故事而来。到了魏晋时代,登高的日期已专定在九月九日。《荆楚岁时记》说,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

五、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鸢亦现在的风筝。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6. 重阳节为什么受到重视

目前老龄化已成为现实问题,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当务之急,因此重阳节受到高度重视。

7. 有人为什么要把重阳节看的那么重要

因为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内数字中是最大容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7)南方对重阳节的重视扩展阅读:

相关习俗

农历九月九日称重九或重阳,亦称秋节、素节等。这一天要登高、饮菊花酒、佩带茱萸,以除灾求寿。这是一个起源较早、影响较为深远的节日。

登高作为古代多种场合或时日中较为常见的习俗,也是重九习俗的核心,重九的登高可以在各种地方条件下进行,登临之处既可以是山峦、城墙,也可以是楼阁、台榭,或者是一些特殊的建筑。

8. 重阳节的习俗和时间

重阳节现在也是老人节。是农历的九月九日。传统,习俗就是登高啦。

9. 重阳节的来历是什么有什么习俗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与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酒为名,写的诗为后人传颂,也以爱菊为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他的诗。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酒为名,写的诗为后人传颂,也以爱菊为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他的诗。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民间农历九月称为 菊月,赏菊成了一项重要内容,赏菊配美酒,清代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阅读全文

与南方对重阳节的重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七律重阳节网易博客 浏览:296
灵璧养老保险查询 浏览:562
民企没退休金吗 浏览:22
猫咪空运前体检需要多久 浏览:109
养生壶多少瓦烧水快 浏览:727
我国对老年人医疗保障 浏览:755
学校受了委屈父母很伤心怎么表达 浏览:838
淮安老年大学教学楼 浏览:920
四川养老金上调比例是多少呢 浏览:243
重阳节调查报告作文400 浏览:125
茉莉花怎么养老庄 浏览:690
50岁的女人离婚了小伙 浏览:628
30多岁怎么办理退休金 浏览:35
上海租房养老哪个地方经济实惠 浏览:548
养老院护士都做什么 浏览:201
父亲姓唐的父母姓什么 浏览:206
工作20年的退休金多少年 浏览:748
发放退休工资的卡注销了怎么办 浏览:894
在外地交了社保退休怎么办手续 浏览:420
孝顺父母跟妈宝男的区别 浏览: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