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不孝顺的成语
六亲不认liùqīnbùrèn
[释义] 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不认所有亲属。形容不通人情世故;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不徇私情。
[语出] 《史记·管晏列传》:“上服度则六亲固。”
[正音] 亲;不能读作“qìnɡ”。
[近义] 寡情绝义 铁面无私
[反义] 与人为善 普渡众生
[用法] 常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2. 没有孝心的人用成语来怎么形容
【成语】: 不肖子孙
【拼音】: bù xiào zǐ sūn
【解释】: 不肖:不象,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
【出处】: 《庄子·天地》:“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举例造句】: 造庙的时候,他的祖宗就捐过钱,现在他却要来吹熄长明灯,这不是不肖子孙? 鲁迅《彷徨·长明灯》
【拼音代码】: bxzs
【近义词】: 纨绔子弟、后继无人
【反义词】: 孝子贤孙、后继有人、继往开来
【灯谜】: 最坏的后代
【用法】: 作宾语;指不好的子孙
【英文】: unworthy descendants
3. 形容人不孝顺的成语
【不来孝之子】:bù xià自o zhī zǐ,不孝顺的子孙。作主语、宾语;多用于自谦。
【忤逆不孝】:wǔ nì bù xiào,忤逆:不顺从。不服从和孝敬父母。作谓语、定语;指不孝敬父母。
【先意承志】:xiān yì chéng zhì,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作谓语、定语;指奉承上级。
【先意希旨】:xiān yì xī zhǐ,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先意承指】:xiān yì chéng zhǐ,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先意承颜】:xiān yì chéng yán,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同“先意承志”。作谓语、定语;指奉承上级。
4. 形容“儿媳不孝”的语句有哪些
1、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释义:不孝子孙,枉为人子。
2、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选自清代 王中书 《劝孝歌》
释义:人不孝敬父母亲人不如没有心的草和树木。
3、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选自《十三经注疏》
释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4、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选自《红楼梦》
释义:从古至今 认真的养育孩子,然后痴心不改的父母多了 但是看不到几个能够认真的孝顺老人的。
5、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选自清代 王中书 《劝孝歌》
释义:打爹骂娘是忤逆不孝,三世因果报应昭然不需。
5. 形容不孝顺的词语有哪些
不孝之子,逆子贰臣,逆子贼臣,无后为大,鸮鸟生翼,衣冠枭獍.
6. 形容人不忠不孝的成语
忠孝不并
【读音】:zhōng xiào bù bìng
【解释】:并:并行。指忠孝难以两全。
【出处】:唐·令狐德《大唐故柱国燕国公于君碑铭》:“忠孝不并,我儿须人辅弼,卿宜抑割,岂可徇以私情
7. 不孝顺的四字成语
不孝顺的四字成语
大逆不道,
六亲不认
孝敬父母方面的常用成语
爱老慈幼 祝哽祝噎 陟岵陟屺 骨肉至亲 骨肉相连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晖 冬温夏清 恩逾慈母
返哺之恩 甘馨之费 顾复之恩 藉草枕块 敬恭桑材
敬老尊贤 劳而不怨 南山之寿 寝苫枕块 升堂拜母
寿比南山 寿山福海 菽水承欢 送往事居 先意承旨
显亲杨名 孝子贤孙 仰事俯畜 养生送死 义不背亲
白云亲舍 必恭必敬 赤子之心 椿萱并茂 承欢膝下
8. 婆婆不孝顺,儿媳更不孝顺的成语
恶性循环、恶劣成性、一报还一报、一代不如一代 (满意请采纳)
9. 人们常用哪些词语形容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
形容不懂得孝顺父母的人常用的词语有:
忘恩负义,不肖子孙,不孝之子,白眼狼,败家子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