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大足石刻孝敬父母的故事

大足石刻孝敬父母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5-29 04:36:57

⑴ 谁知道关于大足石刻的传说故事

大足县,建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隶属昌州。公元885年(唐光启元年),昌州由静南县迁治大足。至公元1279年(南宋末年),大足一直是昌州州治所在地。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即在这近400年间完成。

现存大足石刻作品中,最早的为凿于公元650年(初唐永徽元年)的尖山子摩崖造像,其后200多年间仅新开凿圣水寺摩崖造像一处。这两处初、中唐造像总共不过20龛。直到公元885年昌州迁治大足后,摩崖造像方渐大兴。

公元892年(唐景福元年),昌州刺史,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静南军节度使韦君靖,在县城北龙岗山(今北山)营建"粮贮10年,兵屯数万"的永昌寨的同时,首先在北山凿造佛像。

此后,州、县官吏和当地仕绅、平民、僧尼等相继效法,直到公元907~965年间(时为五代十国时期。四川为蜀国,史称前蜀、后蜀)营造佛像不断,形成大足石刻史上第一个造像高潮。

(1)大足石刻孝敬父母的故事扩展阅读:

文化价值-世界遗产

1999年12月1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因为满足世界文化遗产下列评定标准而登录:

(i)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ii)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iii)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1999年12月1日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Ⅵ) 在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我国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申报的世界遗产只有一项获得批准,那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这也是我国的洞窟石刻类遗产在1987年莫高窟之后的第二次入选。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

⑵ 大足石刻中其中有一个人挑着两个人的石刻是什么部分的

宝顶山·大方佛报恩经变相·阿难

光头大脑、憨厚忠实的阿难听了六师外道之言,半信半疑,神情尴尬地返回山中问老师:佛家可有孝乎?释迦道:此话非尔等之言,该从何而来?阿难道:为六师外道之言。于是,释迦牟尼召集三千大千世界诸佛菩萨,大放五色光明,为说《大方便佛报恩经》,以正视听。工匠师们在释迦佛像的左右两边分别刻出了释迦孝养父母的十二个本生和本行故事。


⑶ 重庆大足石刻的传说

在大足石刻北山数珠手观音石像,称是“媚态观音”。她身高不过三回尺,头戴宝冠,脚踏莲花答,体态轻盈仿佛随风欲动,眼角嘴角含颦欲笑而又略略带羞。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关于这一尊石刻,有一个非常美丽的的故事,让后世为之动情。

据说,宋代有位老石匠想在北山雕一尊数珠手观音的女神像。可他设计了许多小样,都感到不满意。一天傍晚,他收工回来,闷闷不乐地坐到小溪边洗脚,忽然身后传来一阵少女的笑声:“瞧您的裤角都湿了。”他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十三四岁的牧羊小姑娘。小姑娘见老石匠不无谢意地瞧着自己,不由得抿嘴含羞一笑。她那善良的心地和妩媚的样子,一下子激发了老石匠的灵感。老石匠忘却了劳累,重返山上,披星戴月,鬼斧神工,照小姑娘的神态将这尊人情味极浓的女神石像一气呵成。

阅读全文

与大足石刻孝敬父母的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孝顺妈的小品 浏览:479
养老院接待室 浏览:844
老年痴呆病人走失路线 浏览:687
石家庄栾城农村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313
荣昌康敬老院 浏览:870
上海市肿瘤所入职体检都查什么 浏览:602
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计算器 浏览:489
总体检测试阳性是什么意思 浏览:600
高晓攀敬老院女师傅是谁 浏览:71
如果去世怎么才能将财产给父母 浏览:595
厦门航空如何办理老人陪护 浏览:76
农村为什么让临终老人睡客厅 浏览:563
繁昌做核酸体检多少钱 浏览:128
买长寿面怎么做好吃 浏览:977
什么时候开始买断能退休年龄 浏览:723
2016年退休年龄改 浏览:578
护理员如何照料老人饮食 浏览:400
暑假养老院实践内容 浏览:506
2018农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浏览:257
长寿区人大副主任是什么级别 浏览: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