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关于重阳节版面

关于重阳节版面

发布时间:2023-05-28 01:27:07

1. 怎样画重阳节手抄报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这节日的意义就是敬祖、敬老以及感恩,针对怎样画重阳节手抄报,下面有几点小技巧带给大家。

工具/材料

A3或A4纸,彩铅、水彩笔、油画棒等等适合的美术用品

特别提示

记得在手抄报末尾写上对她们的祝福。

2. 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关于重阳节的文化很多,像重阳节时各地都有相关庆贺的风俗,还有文人墨客传承下来的诗歌对联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作为手抄报的资料的,本文(关于重阳节的手抄报版面设计图)由整理,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重阳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重阳节对联赏析】

延寿;

登高。

相传九月九日佩戴茱萸,饮菊花酒,可以使人长寿。据《西京杂记》载,汉初已有此风俗,若推溯其源,其来可能更久。至于重阳登高,据说始自东汉,为名术士费长房所传的重阳袪祟法门。此联并举重阳节的这两大习俗,简介精炼而意蕴完足,自是佳对。拍逗派

黄花宴;

红叶诗。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上联事关孟嘉,下联事关王弘,前已言之。

【重阳节诗歌】

重阳日至峡道

【唐】张籍

袭贺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重阳夜旅怀

【唐】郑谷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指做怅多于未醉时。

重阳

【唐】赵嘏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重阳日即事

【唐】赵嘏

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边身。

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我精心推荐

3. 2018九九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边框图案:重阳节的灯谜大全

2018九九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边框图案:重阳节的灯谜大全

1.欢度晚年(四字常言)

2.年迈仍要勤读书(四字常言)

3.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二字称谓)

4.九九重阳(二字词)

5.重阳以后又相逢(字)

6.从幼养成节俭风(离合字)

7.绚丽中国五千年(津门如芹老字号)

8.老年夫妻白头伴(杜甫诗句)

9.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电影名)

九九复重阳(字)

12.日日知俭朴(节日)

13.空运桂花酒(酒类用语)

14.辽阔江天又重阳(香烟名)

15.把酒枫林重阳后(地名三野举)

16.岁岁重阳唱票时(报刊用语)

17.睁开双眼度重阳(古诗一句)

18.重阳邀客品香茶(四字常用语)

1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金庸小说人名二)

20.一盅佳酿高歌,诸多困境别提(电影歌词一句)

21.旮旯. (探骊) 节日重阳 sensun中

22.九月的消费. 花卉一 菊花 sensun中

23.人生七十逢九九. 字一 桦 sensun中

24.西风昨夜过园林. 央视栏目一

25.鞍前平添溪畔菊. 央视主持人一 鞠萍 sensun中

26.寒来菊蕊当怒放. 三国人名二

27.耐寒唯有东篱菊. 聊目二

28.菊残犹有傲霜枝. 江西地名一 余干颂橡碧 颦中

29.渊明辞官缘爱菊. 五唐一 迷花不事君 sensun中

30.部分精华荟萃包头. 花卉一 菊花 sensun中

4.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边框图案:关于尊老敬老的礼俗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边框图案:关于尊老敬老的礼俗

尊老敬老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潮汕俗语尊老有老当,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尊敬老人,自己今后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老人。尊敬老人、赡养父母,形成了一种社会道德规范,与作为伦理观念的孝俗,融化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液中。

老人组

老人组是流行于潮汕城乡,为老年人的组织和活动场所。解放前,城乡的.老人,文化低的多聚集于乡里闲间社馆,文化高的多聚集于书斋,进行娱乐、休息,安度晚年。解放后,间馆、书斋自行消灭,于是老人们就自发组织老人组,遍及各乡各里。老人组一般有固定的房舍,一般开辟于乡村的祠堂里。经费有自筹或由村委员拨给。里面有乐器、书报和茶具,供老人们随心所用。老人组除作为老人们休闲娱乐场所外,还帮助村里管理市场、调解民事纠纷、倡导和协助修桥筑路造公厕、造林绿化、保护文物等公益事业及主持宗族祭祖宗亲联谊等工作。有些还办理老人保险,规定成员每人每年交纳一定费用,亡故时会给其家属一笔规定的款项,以供贫苦之家办理丧事之用。

老人节

广东省于1990年决定每年重阳节为老人节(一个专敬老人、研究老人问题的节日),各地城乡开始有一些集体的敬老活动。每一到老人节,潮汕各地工会及有关单位都会组织老人参加如爬山、旅游的文化活动。有些地方还单独确定老人节。例如潮阳两英镇鹤联村自 1986年始,定每年农历四月七日为老人节。届时海外乡亲纷纷回家扫墓,向村里老年人赠送礼品,与老年人叙旧。村政也在此日召集村中60岁以上的老人到村文化室,向他们赠送礼品,表扬老年人的功德,并与海外乡亲联欢,开展文娱活动。平时,老人们也常到文化室中开展文娱活动。

父母会

父母会,又称人寿会,是一种民间慈善组织,流行于潮汕各地。解放前城乡各地闲馆多设有此组织,参加者不分姓氏、贵贱,只要是居住在本地者都可参加。解放后,闲馆消失,父母会多改设于农会小组、农业合作社、生产队、居民办事处等。父母会的规章制度各地有所不同,一般对参加者有以下几条规定:每年要交纳人寿费;会员有人去世,组织提供棺木一具;除新婚未满月者外,余18岁以上的男子有义务参加抬棺、挖圹等丧葬事宜;无依无靠的参加者去世,组织推选一人为其办买水、报地头等属孝子做的礼俗。

食伙头

食伙头,是潮汕子女赡养父母的一种家庭伦理形式。父母养育儿女成家立业后,儿子轮流供养父母的伙食,叫 食伙头或轮伙头。轮值日期长短,由兄弟们自行商定,征得父母同意。逢年过节或喜庆日子,兄弟各自请父母团聚。此俗在农村较为普遍,城镇较为少见。现今有工资收入或其他生活来源的父母,多独立生活,或与儿女中的一方共同生活,其他儿女各视自身经济状况出些钱帮助赡养父母,且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倡行,多子现象已较难见到,食伙头之俗也就逐渐转变或消失。

除上述活动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可见到处处都有充满尊老风尚的言行举止。如每当春节,为人子女者,总会送给父母压岁钱,说些新正如意、健康长寿之类的祝福话;有些人每到星期天请父母轮流食团圆饭;有些人组织全家乐外出旅游、度假,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趣;许多单位和个人都尽自己的能力趁节日慰问老人们;民俗中,喜宴要请老人坐首席,吃菜要敬老人吃第一口等。敬养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的一个具体内容,也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一个具体举措,具有长久凝聚力的民俗文化心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潮俗尊老与全民族尊老是一致的,让我们大力倡导尊敬老人、赡养父母的美德,形成敬老尊老的好风尚。

5.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边框图案资料大全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边框图案资料大全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节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每到重阳节正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不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阳节还代表着人们各种各样的丰富情感。

喜悦之情

重阳节更带给人们无数的欢歌与喜悦。诗人孟浩然就在《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整篇文章轻快活泼,洋溢着农家的生活情趣,一片宁静和谐,给人们带来了喜悦之情。在作者另一首作品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中,表现出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时的喜悦之情,并希望朋友可以和自己一起欣赏美丽景色。

思亲之情

重阳节曾勾起无数诗人的思亲之情。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时不禁吟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那种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在重阳节时思念亲人,写下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在两篇作品中深切表达出词人思念丈夫的真挚情感,令人恻然。

忧愁之情

重阳节也曾勾起无数诗人的悲伤之情。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写道: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虽然诗中表现出诗人的在重阳佳节的喜悦之情,但却又透露着丝丝的忧伤,暗喻了诗人在官场受挫,壮志未酬的无奈唏嘘。南唐后主李煜在成为亡国之君时又到重阳节,写下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不禁让人愁从中来。

无数诗人们在重阳佳节留下华彩乐章,激扬文字,这些名句伴随着重阳节一起流传下来,那些诗句有的欢快喜悦,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感人肺腑,有的催人泪下。我心想这不就是重阳节的最好写照吗?重阳为我们带来了喜怒哀乐愁,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

注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快车教育重阳节知识专题 ,

6. 9月9日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100篇

【重阳节手抄报资料:先秦的火神死亡崇拜】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非常崇拜火和火神。先民把一颗亮度很强的恒星——心宿二星看作是火神的化身,称其“大火”或“大辰”、“心”,并把它当作古代季节星宿的标志,通过观察“大火”出没的位置来确定季节转换。由于其具有划分季节的作用,传说在四千多年前的颛顼时代,就设立了火正的官职专门负责观测这颗恒星。

由于“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为“九月内火”,“内”是隐入的意思,“内火”指“大火”星隐入,意味着肃杀冬季的来临。由于先民御寒能力有限,加上冬季食物不足,许多人会在严寒中死去。火神的暂时“死亡”意味着妖恶横行、意味着许多人即将死亡,所以古人称之为“阳九之厄”。因此人们在九月举办各种仪式来祭奠火神祈求保佑。

我们今天无从知道当时祭奠仪式的具体情形,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仪式在先秦时期应该会很普遍。如今江南部分地区还有重阳祭灶的习俗,这应该是古代九月祭祀“大火”习俗的流传。先秦的这种火神死亡崇拜成为后来重阳节求“长生”、“消灾避邪”等习俗的主要来源,因此有人把重阳节也称作死亡节,把它和三月三(复活节)联系在一起,相互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构成了一组特定的节日系统。所以东晋《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仕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而在巫术盛行的时代,人们习惯于创造一些带有象征性的习俗来达到避邪消厄的目的,其中最便于流传的是佩俗和食俗。而这正是后世重阳节诸多食俗和佩俗的源头。

7. 九月九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边框图案:老人节食俗

九月九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边框图案:老人节食俗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返慧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返滑、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漏世腊,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这幅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边框图案运用了方框以及其他形状的图片,分布均匀,非常好看,可以在出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边框图案时借鉴下。

注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快车教育重阳节知识专题 ,

8. 欢度重阳节敬老尊老黑板报版面设计

一、重阳节简介: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今日是九月初九,重阳节,即老人节,也是我们班萝卜小朋友的生日。作为一名高三学生,面对下午只有三节课的星期一,我开始策划着下午该如何利用时间时,团支书林晓嵘同学扬起他招牌式笑脸说:“班委下午去敬老院拍照,这是最后一次喽!”好吧!上天既已经安排了,那我只有服从的命了。

话说我们又是一行人出发,队伍还是如当年那般壮观,但其实,这真的是最后一次了。我们买了柿子和小蕃茄,而原本打算买的九层糕竟在这一天“供不应求”,便只好作罢。

迈进院子大门,发现异常冷清,之后我们才知道,大部分老人都出去了,余下的热情地招待我们。似乎是知道我们最后一次来了,我总觉得老人都特别配合,尤其有几位老爷爷,老当益壮,居然帮着我们搬凳子出去拍照,我们惊呆了!我们都要双手抬的木凳,他可以用一只手提起来。出于我们青年志愿者的身份,我们马上去帮忙,同时,有一位行动不便的老爷爷拒绝我们的帮助,靠自己一步步挪出门外去拍照留念。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特地请出这里年纪最大的一位老奶奶进行了一次合影。记得在集体合影后,两位老爷爷还开玩笑,像孩子般打闹,这可逗乐了我们,气氛更加融洽,却免不了我们要走的事实。

回头看我们走过的路,有过抱怨,有过欢乐,但其实,拥有一段美好的回忆,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比什么都重要。人生,也是如此吧!我想我们不过是自己的志愿者,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所以,不要吝啬自己的一双手,那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的需要!

9. 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大全

重阳节的来历: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节手抄报古诗1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家)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

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

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一起观赏菊花。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谈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重阳节手抄报古诗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更加思念起亲戚。

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一个人。

诗词赏析: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亲。

10. 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边框图案:九月九日是什么

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边框图案:九月九日是什么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孙念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这幅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边框图案,内容编排合理,设计生动活泼,特别是图片的滑颤制作非常细致,主题突出,非常值得借鉴。则让困

注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快车教育重阳节知识专题 ,

阅读全文

与关于重阳节版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人干咳什么原因 浏览:533
北京市中人退休金有消息吗 浏览:560
潍坊市老年大学瑜伽表演视频 浏览:897
北京社保养老金怎么涨 浏览:790
农电服务公司退休年龄 浏览:729
养生馆在美团选什么品类 浏览:155
2017农村养老险 浏览:300
老年人患上肠梗阻应注意什么 浏览:433
养老保险转吗 浏览:567
特禀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浏览:242
股市养老金是什么 浏览:117
乐清男孩父母为什么要报警 浏览:219
退伍军人到四川养老保险怎么交 浏览:615
互联网对养老服务有什么好处 浏览:293
葫芦岛养老保险查询 浏览:197
父母离婚不久怎么处理 浏览:561
父母房产拆迁儿女怎么分 浏览:38
异地养老转到咸阳需要什么手续 浏览:292
退休干部工资待遇标准 浏览:972
补交二年半养老金需交多少滞纳金 浏览: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