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古诗写重阳节多表达欢庆

古诗写重阳节多表达欢庆

发布时间:2023-05-26 09:26:35

A.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

1、节过重阳人病起,一枝残菊不胜愁。——陈羽《九月十日即事》

2、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李白《九日登山》

4、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5、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6、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李郢《早发》

7、节近重阳念归否,眼前篱菊带秋风。——皇甫冉《寄权器》

8、晴景应重阳,高台怆远乡。——李嘉祐《九日送人》

9、重阳秋已晚,千里信仍稀。何处登高望,知君正忆归。——皇甫冉《九日寄郑丰》

10、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

B.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句(精选80句)

1、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3、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4、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重阳日酬李观》

5、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____文森《九日》

6、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九日醉吟》

7、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重阳阻雨》

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

9、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九日雨中》

10、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重阳感怀》

11、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九月九日望蜀台》

12、落颂李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13、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重阳山居》

14、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____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5、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重阳日寄韦舍人》

16、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____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7、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

18、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19、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旅中过重阳》

20、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1、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____曹雪芹《螃蟹咏》

22、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九日登高》

23、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____妙信《九日酬诸子》

24、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____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25、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九日》

26、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兄樱陪白露洁,菊散黄金丛。《重阳日即事》

27、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28、佳时倍惜风光别,羡蠢不为登高。只觉魂销。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9、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30、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31、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32、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33、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4、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____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35、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____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36、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

37、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38、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39、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作》

40、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41、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____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4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43、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44、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45、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4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47、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蜀中九日》

48、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49、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50、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闰九月九日独饮》

5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

5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 重阳》

5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54、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____文森《九日》

55、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56、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____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57、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丁巳重阳》

58、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____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59、高唯北望,菊助可□明。《浙上重阳》

60、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醉花荫》

61、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62、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____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63、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九日登巴台》

64、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65、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重阳日有作》

66、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____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6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68、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____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69、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____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70、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月九日》

71、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

7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73、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____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74、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九日》

7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76、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____赵时春《原州九日》

77、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____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78、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旅中重阳》

79、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80、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____郑谷《菊》

C. 重阳节诗句经典古诗

描写重阳节的经典古诗
1.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蜀中九日(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4.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5.重阳日(白居易)敬亭山外人归远,峡石溪边水去斜。茅屋老妻良酿酒,东篱黄菊任开花。暮秋与裴居晦宴,因见采菊花之作。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今日王孙好收采,高天已下两回霜。
6.九日登巴台(白居易)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7.九日醉吟(白居易)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8.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见赠(白居易)君方对酒缀诗章,我正持斋坐道场。处处追游虽不去,时时吟咏亦无妨。霜蓬旧鬓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黄。惆怅东篱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阳。
9.闰九月九日独饮(白居易)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10.除官归京睦州雨霁(杜牧)秋半吴天霁,清凝万里光。水声侵笑语,岚翠扑衣裳。远树疑罗帐,孤云认粉囊。溪山侵两越,时节到重阳。顾我能甘贱,无由得自强。误曾公触尾,不敢夜循墙。岂意笼飞鸟,还为锦帐郎。网今开傅燮,书旧识黄香。姹女真虚语,饥儿欲一行。浅深须揭厉,休更学张纲。

D.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集锦,欢迎大家分享。

1、《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

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2、《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3、《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

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

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明日更期来此醉,不堪寂寞对衰翁。

4、《浙上重阳》

唐·司空图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

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

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5、《旅中重阳》

唐·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

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

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6、《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

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

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7、《丁巳重阳》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

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8、《重阳》

唐·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

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9、《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10、《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唐·权德舆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

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

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

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11、《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1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E. 写关于重阳节的诗句 古诗

1、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专。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属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8、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F.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重阳节古诗大全如下:

1、《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拆吵吵沾衣。

2、《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搜棚手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旅侍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世嫌,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雝雝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6、《贺新郎·九日》,宋·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7、《秋登万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和虚,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碰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重阳节目前还不属于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节、端嫌孝神午节、国庆节、中秋节,共7个节日。

法律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慎扮明芹亏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G.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50首

重阳节古诗大全50首如下: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3、《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4、《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5、《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

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

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

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6、《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

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

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7、《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

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

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

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8、《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

9、《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

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10、《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11、《重阳感怀》

唐·刘兼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

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

蜀国江山存不得,刘家豚犬取何难。

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12、《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

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13、《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唐·卢顺之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

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14、《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15、《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唐·权德舆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

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

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

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16、《丁巳重阳》

唐·司空图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

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

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17、《旅中重阳》

唐·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

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

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18、《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唐·司空图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

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

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19、《浙上重阳》

唐·司空图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

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

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20、《重阳》

唐·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

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21、《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22、《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

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

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23、《重阳四首》

唐·司空图

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

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节更悲凉。

雨寒莫待菊花催,须怕晴空暖并开。

开却一枝开却尽,且随幽蝶更徘徊。

青娥懒唱无衣换,黄菊新开乞酒难。

长有长亭惆怅事,隔河更得对凭栏。

白发怕寒梳更懒,黄花晴日照初开。

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

24、《重阳阻雨》

唐·司空图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25、《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

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

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26、《重阳日荆州作》

唐·吴融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27、《重阳阻雨》

唐·鱼玄机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

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

28、《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唐·张登

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

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

望气人谣洽,临风客以难。

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

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29、《重阳日至峡道》

唐·张籍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30、《重阳夜旅怀》

唐·郑谷

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

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

31、《重阳》

唐·赵嘏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32、《重阳日即事》

唐·赵嘏

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边身。

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33、《重阳日寄韦舍人》。

唐·赵嘏。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34、《重阳日示舍弟》。

唐·赵嘏。

多少乡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开。

新霜何处雁初下,故国穷秋首正回。

渐老向人空感激,一生驱马傍尘埃。

侯门无路提携尔,虚共扁舟万里来。

35、《旅中过重阳》。

唐·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36、《重阳日陪韦卿宴》。

唐·朱湾。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

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

入座青峰近,当轩远树齐。

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

37、《九日与友人登高》。

唐·鲍溶。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

几回为客逢佳节,曾见何人再少年。

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婵娟。

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付上天。

38、《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39、《九月九日》。

唐·崔国辅。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40、《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1、《重九日宴江阴》。

唐·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42、《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李乂。

涌塔临玄地,高层瞰紫微。

鸣銮陪帝出,攀橑翊天飞。

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

小臣叨载笔,欣此倾巍巍。

43、《九月九日》。

唐·李治。

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

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

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

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

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44、《九日登山》。

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45、《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6、《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唐·李颀。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

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

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47、《九日登高》。

唐·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48、《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49、《重九日广陵道中》。

唐·罗隐。

秋山抱病何处登,前时韦曲今广陵。

广陵大醉不解闷,韦曲旧游堪拊膺。

佳节纵饶随分过,流年无奈得人憎。

却驱羸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

50、《九日落星山登高》。

唐·徐铉。

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

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

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

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

H.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

1、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7、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咐仔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8、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9、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10、九日送别

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余团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重阳节的简介

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阳佳节。民间也称“登高节”、“菊花节”、“茱萸竖简橘节”或“女儿节”。关于“重阳”的来历,一般认为《易经》“以阳爻为九”,“九”为最大的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常将“上巳”与“重阳”。即“三月三”与“九月九”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上巳“踏青”春游,重阳“辞青”秋游,相传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节作为节El,一般认为源于东汉时期“桓景避难”的传说。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中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日:‘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从此,人们在九月九日登高避疫,成为风俗。

I.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阅读全文

与古诗写重阳节多表达欢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车体检眼镜是多少度的 浏览:868
父母埋葬费用儿女如何分担 浏览:44
孝顺儿媳做爱 浏览:302
幼儿园送给敬老院礼物 浏览:7
临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哪个好 浏览:380
老年人集邮 浏览:653
黑龙江残疾人养老金 浏览:274
长寿花长白色棉絮用什么药 浏览:614
明朝最长寿王爷 浏览:387
需要父母帮忙贷款怎么说 浏览:508
嘉兴哪里周日体检 浏览:659
养老社保凭证丢了怎么办 浏览:941
2020陕西省退休养老金最新消息 浏览:616
75岁老人的肺功能应该在多少 浏览:516
关爱老年人口号 浏览:507
上海养生馆300万事件怎么样了 浏览:721
老年人嫖娼被罚款 浏览:615
农保会延迟退休年龄吗 浏览:300
养老保险号码怎么查 浏览:702
新秩序会有延长寿命 浏览: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