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关重阳节和菊花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㈡ 菊花重阳节诗句
菊花重阳节诗句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菊花重阳节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仪鸾殿早秋》
李世民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2、《感遇四首之二》
唐·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菊花》
唐·元稹
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长相思》
李煜(一题邓肃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6、《晚香轩》
明·高启
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辅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醉少,寒香落寞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7、《菊清》
秋瑾
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
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
8、《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9、《赋得残菊》
唐·太宗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10、《云安九日》
唐·杜甫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11、《咏菊》
唐·白居易
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12、《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3、《菊》
袁崧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14、《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15、《咏菊》
潇湘妃子(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16、《菊花》
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17、《赵昌寒菊》
宋·苏轼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18、《菊花》
唐·吴履垒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19、《重阳后菊花》
宋·范成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20、《九月十二日折菊》
宋·陆游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21、《菊花》
宋·朱淑贞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供菊》
清·曹雪芹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画菊》
清·曹雪芹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问菊》
清·曹雪芹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簪菊》
清·曹雪芹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影》
清·曹雪芹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菊梦》
清·曹雪芹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残菊》
清·曹雪芹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唐·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
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画菊》
南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和郭主簿·其二》
唐·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㈢ 有关菊花的诗句及赏析
1. 关于菊花的诗句和赏析
关于菊花的诗句和赏析 1.描写菊花的古诗与赏析
菊 花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 《菊花》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陆龟蒙《忆白菊》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李商隐《菊花》忆菊 一季西风未尽思,秋心最记傲霜时。黄花灿灿篱枝绽,瘦影纤纤山月知。
蝶叶翩跹摇梦远,冰魂缱绻念君痴。诗中宿怨经年叹,憔悴潇湘待约期。
访菊 朗日晴心趁兴游,东篱素韵为诗留。馨香绕舍谁家院?冷蕊呵枝槛外秋。
傲骨幽怀情重重,痴心细语思悠悠。逍遥南山同物老,一曲清歌吟白头。
种菊 幽幽小院待君来,为伴仙姿素手栽。雨落听风欣叶长,霜飞扫径喜花开。
朝吟冷色诗成韵,暮饮寒香酒入杯。腹有经书亭有客,心栖净土远尘埃。
对菊 弃世留香品贵金,黄华自重傲霜深。疏篱抱膝听花语,素韵呈秋对月吟。
虚竹同君盟契友,幽兰与我共知音。清心若水流泉响,守静怀朴度寸阴。
供菊 清容出水伴诗俦,黄卷青灯夜更幽。秀色徐开香满室,明眸善睐韵三秋。
书邻绿友成佳境,梦赴兰台约旧游。骋目驰怀方寸远,云舒云卷月心留。
咏菊 入夜诗情随露侵,翻书拣句问琴音。千年故事何词赋?万古高风怎样吟?李醉花阴裁瘦句,陶怀菊意念痴心。
羞将钝笔说灵秀,脉脉秋思咏到今。画菊 临笺秉笔写疏狂,研墨挥毫放眼量。
绿叶青青犹带露,黄花灿灿正含霜。纤枝蕴秀生新色,皓月倾辉惜晚香。
傲骨天成难绘就,秋容一纸沐斜阳。问菊 寂寞秋心孰可知?寒香冷蕊自东篱。
孤标傲世何人伴?瘦雨凄风那季迟。圃旧园空飞雁断,魂单影只倩谁思?痴情不遇休恨隐,解语相期回首时。
簪菊 种绿裁枝闲日忙,黄花一朵扮新妆。娇羞女儿三分秀,适性先生九样狂。
竹下吟诗惊月影,云中放鹤踏秋霜。兰心可比书山玉,不染纷华素鬓旁。
菊影 秋窗素印一重重,叠叠流光入画中。风动香临花隐约,云飘叶颤蕊玲珑。
疏枝帘上轻曳绿,旧梦眸中漫幻空。惜玉怜芳呵远近,凭心月下认朦胧。
菊梦 一季花魂水样清,秋篱月色透窗明。情牵驿路思前愿,梦去蓬山觅故盟。
魏晋乡魂东圃遇,宋唐客雁北坡鸣。云中漫步携知己,芳草天涯不了情。
残菊 西风凋碧老枝欹,露重霜深落叶时。衰草寒烟香已散,疏篱冷圃翠无披。
惟余傲骨诗心念,只怕冰魂梦里迟。岁岁年年花事了,年年岁岁待相思。
唐寅 题菊花图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菊花图 九日风高斗笠斜,篱头对酌酒频赊。
御袍采采扬妃醉,半夜扶归挹露华。菊花图 佳色含霜向日开,余香冉冉覆莓苔。
独怜节操非凡种,曾向陶君径里来。菊花图 飒飒金飙拂素英,倚栏璚朵入杯明。
秋光满眼无殊品,笑傲东篱羡尔荣。墨菊图 白衣人换太元衣,浴罢山阴洗研池。
铁骨不教秋色淡,满身香汗立东篱。菊图 锦里先生日晏眠,客来高论坐无毡。
酒资尽在东篱下,散贮黄金万斛钱。墨菊图 绿云架上草龙蟠,马乳含秋露下干。
昨日文园愁肺渴,几丸嚼破蔗浆寒。薛逢 【杂曲歌辞·何满子】 系马宫槐老,持怀店菊黄。
故交今不见,流恨满川光。许敬宗 【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 本逐征鸿去,还随落叶来。
菊花应未满,请待诗人开。许敬宗 【同前拟】 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
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王勃 【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孟浩然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韦应物 【九日】 一为吴郡守,不觉菊花开。
始有故园思,且喜众宾来。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杜甫 【复愁十二首】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丛菊生堤上,此花长后时。
有人还采掇,何必在春期。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晚菊绕江垒,忽如开古屏。
莫言时节过,白日有馀馨。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浔阳江畔菊,应似古来秋。
为问幽栖客,吟时得酒不。钱起 【九日寄侄箊箕等】 采菊偏相忆,传香寄便风。
今朝竹林下,莫使桂尊空。顾况 【黄菊湾】 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
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卢纶 【赠别司空曙】 有月曾同赏,无秋不共悲。
如何与君别,又是菊花时。李端 【和张尹忆东篱菊】 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
若为篱边菊,山中有此花。司空曙 【别张赞】 今日山晴后,残蝉菊发时。
登楼见秋色,何处最相思。司空曙 【别卢纶(一作纶别曙诗)】 有月。
2.描写菊花的古诗与赏析
菊 花元稹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 《菊花》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陆龟蒙《忆白菊》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李商隐《菊花》忆菊一季西风未尽思,秋心最记傲霜时。黄花灿灿篱枝绽,瘦影纤纤山月知。
蝶叶翩跹摇梦远,冰魂缱绻念君痴。诗中宿怨经年叹,憔悴潇湘待约期。
访菊朗日晴心趁兴游,东篱素韵为诗留。馨香绕舍谁家院?冷蕊呵枝槛外秋。
傲骨幽怀情重重,痴心细语思悠悠。逍遥南山同物老,一曲清歌吟白头。
种菊幽幽小院待君来,为伴仙姿素手栽。雨落听风欣叶长,霜飞扫径喜花开。
朝吟冷色诗成韵,暮饮寒香酒入杯。腹有经书亭有客,心栖净土远尘埃。
对菊弃世留香品贵金,黄华自重傲霜深。疏篱抱膝听花语,素韵呈秋对月吟。
虚竹同君盟契友,幽兰与我共知音。清心若水流泉响,守静怀朴度寸阴。
供菊清容出水伴诗俦,黄卷青灯夜更幽。秀色徐开香满室,明眸善睐韵三秋。
书邻绿友成佳境,梦赴兰台约旧游。骋目驰怀方寸远,云舒云卷月心留。
咏菊入夜诗情随露侵,翻书拣句问琴音。千年故事何词赋?万古高风怎样吟?李醉花阴裁瘦句,陶怀菊意念痴心。
羞将钝笔说灵秀,脉脉秋思咏到今。画菊临笺秉笔写疏狂,研墨挥毫放眼量。
绿叶青青犹带露,黄花灿灿正含霜。纤枝蕴秀生新色,皓月倾辉惜晚香。
傲骨天成难绘就,秋容一纸沐斜阳。问菊寂寞秋心孰可知?寒香冷蕊自东篱。
孤标傲世何人伴?瘦雨凄风那季迟。圃旧园空飞雁断,魂单影只倩谁思?痴情不遇休恨隐,解语相期回首时。
簪菊种绿裁枝闲日忙,黄花一朵扮新妆。娇羞女儿三分秀,适性先生九样狂。
竹下吟诗惊月影,云中放鹤踏秋霜。兰心可比书山玉,不染纷华素鬓旁。
菊影秋窗素印一重重,叠叠流光入画中。风动香临花隐约,云飘叶颤蕊玲珑。
疏枝帘上轻曳绿,旧梦眸中漫幻空。惜玉怜芳呵远近,凭心月下认朦胧。
菊梦一季花魂水样清,秋篱月色透窗明。情牵驿路思前愿,梦去蓬山觅故盟。
魏晋乡魂东圃遇,宋唐客雁北坡鸣。云中漫步携知己,芳草天涯不了情。
残菊西风凋碧老枝欹,露重霜深落叶时。衰草寒烟香已散,疏篱冷圃翠无披。
惟余傲骨诗心念,只怕冰魂梦里迟。岁岁年年花事了,年年岁岁待相思。
唐寅题菊花图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菊花图九日风高斗笠斜,篱头对酌酒频赊。
御袍采采扬妃醉,半夜扶归挹露华。菊花图佳色含霜向日开,余香冉冉覆莓苔。
独怜节操非凡种,曾向陶君径里来。菊花图飒飒金飙拂素英,倚栏璚朵入杯明。
秋光满眼无殊品,笑傲东篱羡尔荣。墨菊图白衣人换太元衣,浴罢山阴洗研池。
铁骨不教秋色淡,满身香汗立东篱。菊图锦里先生日晏眠,客来高论坐无毡。
酒资尽在东篱下,散贮黄金万斛钱。墨菊图绿云架上草龙蟠,马乳含秋露下干。
昨日文园愁肺渴,几丸嚼破蔗浆寒。薛逢 【杂曲歌辞·何满子】 系马宫槐老,持怀店菊黄。
故交今不见,流恨满川光。许敬宗 【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 本逐征鸿去,还随落叶来。
菊花应未满,请待诗人开。许敬宗 【同前拟】 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
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王勃 【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孟浩然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韦应物 【九日】 一为吴郡守,不觉菊花开。
始有故园思,且喜众宾来。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杜甫 【复愁十二首】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丛菊生堤上,此花长后时。
有人还采掇,何必在春期。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晚菊绕江垒,忽如开古屏。
莫言时节过,白日有馀馨。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浔阳江畔菊,应似古来秋。
为问幽栖客,吟时得酒不。钱起 【九日寄侄箊箕等】 采菊偏相忆,传香寄便风。
今朝竹林下,莫使桂尊空。顾况 【黄菊湾】 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
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卢纶 【赠别司空曙】 有月曾同赏,无秋不共悲。
如何与君别,又是菊花时。李端 【和张尹忆东篱菊】 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
若为篱边菊,山中有此花。司空曙 【别张赞】 今日山晴后,残蝉菊发时。
登楼见秋色,何处最相思。司空曙 【别卢纶(一作纶别曙诗)】 有月多同赏,无秋。
3.与菊花有关的古诗词赏析
菊 象征坚贞高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陶渊明)
七绝.题画菊
微黄淡紫凌霜菊,独立疏篱秋月明。
满地花阴人不见,寒烟漠漠抱幽贞。
【大意】:
明月映照的疏篱边,菊花犹在傲寒斗霜。花阴满地,
不见一个赏花人到来。它独自在漠漠的寒烟中,保持着高洁坚贞的节操。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树开。
青帝:司春之神。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破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
黄巢流传下来的三首诗中,有两首是以菊花为题材的咏物诗。其中,《题菊花》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表现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
《不第后赋菊》的境界比《题菊花》更雄伟、豪迈。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首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第四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菊花
元稹
秋菊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4.古诗菊花的赏析
菊花
唐朝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5.与菊花有关的古诗词赏析
菊 象征坚贞高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陶渊明) 七绝.题画菊 微黄淡紫凌霜菊,独立疏篱秋月明。 满地花阴人不见,寒烟漠漠抱幽贞。
【大意】:明月映照的疏篱边,菊花犹在傲寒斗霜。花阴满地,不见一个赏花人到来。
它独自在漠漠的寒烟中,保持着高洁坚贞的节操。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树开。 青帝:司春之神。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破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 黄巢流传下来的三首诗中,有两首是以菊花为题材的咏物诗。其中,《题菊花》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表现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
《不第后赋菊》的境界比《题菊花》更雄伟、豪迈。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首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
“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
“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第四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
“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菊花 元稹 秋菊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6.古诗菊花的赏析
菊花唐朝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
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
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
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7.关于菊花的诗词
咏菊出色者当属陶渊明与黄巢二人,
但我最喜苏轼的诗词。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赏析】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
黄巢 菊之武神
《题菊花》——豪情万丈、雄心勃勃;《不第后赋菊》——杀气腾腾、俯视王权;《自题像》——意境萧索、淡然笃定。这三首诗的文学技巧不高,但其中器识和气魄却直冲云霄。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赏析】黄巢七岁重阳节做的第一首咏菊,临席急就,吟来却满腹诗华,充满难得的浪漫主义色彩,举座惊叹,小小年纪诗学才华初绽,胸怀大志的豪情已流露无遗。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这首诗是黄巢一生最鼎盛时期的作品,也是他流行最广的一首诗。这不,张艺谋导演就借用了他中间的一句作为影片名。其时,他正率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围困长安,诗兴大发,借咏叹菊花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力量。此诗妙就妙在,虽是咏菊,但全诗不见一“菊”字,而且,透过那盛开的黄色菊花,仿佛让人看到那威武雄壮的黄金铁甲军,即将攻陷长安的磅礴气势。
《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
铁衣着尽着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
独倚栏干看落晖。
【赏析】这首诗的头两句,“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既表明了黄巢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马空偬岁月,又显示了他后来静如止水的僧侣生涯,其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天津桥上无人识”这一句,生动地描述了英雄迟暮那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和悲哀,令人叹息!“独倚栏干看落晖”又悠然刻画了一种“人生韶华短,江河日月长”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黄巢的菊像刀,褪却了菊花原本的清孤,被赋予了桀骜不屈、杀气纵横的品行,写出了最豪气的人生。
=====================================================================
陶渊明 陶渊明是菊圣
陶渊明爱菊,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注意到了菊花的审美价值,并且赋予菊花“君子”的人格。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
【赏析】前两句是对松菊外在美的描写,后两句是对松菊内在美的揭示。松菊秀美坚贞、不畏风霜的审美特征被写得形神兼备,如在眼前。
㈣ 关于重阳菊花的诗句
重阳节是赏菊的佳节,你知道关于重阳菊花的诗句吗?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关于重阳菊花的诗句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关于重阳菊花的诗句
1、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九日示大圆洪智》 宋·陈与
2、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九日陪董内召登高》 唐·廖匡图
3、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4、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九日雨中》 唐·徐
5、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重阳阻雨》 唐·司空图
6、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崖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醉落魄/一斛珠》 宋·赵善括
7、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十日和张少监》 唐·徐铉
8、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九日寄行简》 唐·白居易
9、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祐
10、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九日书怀》 元·王冕
重阳节古诗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3、<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4、<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
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
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
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5、<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
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6、<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重阳节习俗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 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 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 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 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猜你喜欢:
1. 关于菊花的诗句古诗
2. 关于菊花的经典诗句
3. 描写菊花的经典诗句
4. 关于菊花的古诗句
㈤ 重阳节菊花的诗句
九九重阳,天高气爽,亲朋好友,三五成群,身佩茱萸,携带佳酿,欣欣然联袂登山,一睹如画江山,饱览金秋美景。中国历代诗人骚客以重阳为题,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我们采撷几首,感受重阳节的独特魅力。
在重阳诗中,最脍炙人口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抒情小诗是他17岁时所作。当时,诗人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但是他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未完全团聚。这正是此诗深厚、新颖处,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赏菊是重阳的节目之一。秋高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时逢佳节,共赏菊花,别有一番情趣。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重阳节到来时要回来赏菊。王勃的“九日重阳节,开门见菊花”;范成大的“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等等,都道出了赏菊饮酒的情趣,语言隽永,诗意清新。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宋*范曾大 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词写道,“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一首有名的重阳词。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进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把客观环境和内在情绪交织在一起,赏菊时的孤独凄凉心情跃然纸上。
宋*李清照*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毛泽东写的重阳诗,情调与古人截然不同。毛主席在《采桑子·重阳》一词中,以雄视千古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敌制胜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写下了“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不朽诗篇。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1929.10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廖廓江天万里霜。
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千百年来,这些诗篇为重阳节增添了无限光彩,今天读来依然能让人感受重阳的独特魅力。甫一搜索,发现还有更多的描写重阳和菊花的诗篇。
唐*李煜*谢新恩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堕,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北宋*李清照*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北宋*李之仪*千秋岁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露乍冷,寒将报。绿香催渚芰,黄密攒庭草。
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
樽在眼,从谁倒。强铺同处被,愁卸欢时帽。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
北宋*柳永*斗百花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
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
鸾辂音尘远。
无限幽恨,寄情空殢纨扇。
应是帝王,当初怪妾辞辇,
陡顿今来,宫中第一妖娆,却道昭阳飞燕。
北宋*晏几道*蝶恋花
庭院
碧苔红叶遍,
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
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职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
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
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北宋*晏几道*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称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南宋*辛弃疾*踏莎行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金*段克己*满江红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
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
夕餐谁似三闾诘。
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
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
飒飒凉风吹汝急,
汝身孤特应难立。
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元*元无名氏*水仙子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
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
泪涟涟断送了秋光。
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
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
强登临情思幽幽,
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
没来由惹起闲愁。
常记得离筵饮泣饯行时,
折尽青青杨柳枝。
欲拈斑管书心事,
无那可乾坤天样般纸。
意悬悬诉不尽相思,
谩写下鸳鸯字,空吟就花月词,
凭何人付与娇姿。
元*张可久*折桂令
对青
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
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清*曹雪芹*螃蟹咏
桂霭桐阴坐举殇,
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
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
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
月浦空余禾黍香。
唐*王昌龄*九日登高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唐*白居易*九日登巴台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唐*白居易*陵园妾
陵园妾,
颜色如花命如叶。
命如叶薄将奈何?
一奉寝宫年月多。
年月多,
春愁秋思知何限?
青丝发落丛鬓疏,
红玉肤销系裙缦。
忆昔宫中被妒猜,
因谗得罪配陵来。
老母啼呼趁车别,
中宫监送锁门回。
山宫一闭无开日,
未死此身不令出。
松门到晓月徘徊,
柏城尽日风萧瑟。
松门柏城幽闭深,
闻蝉听燕感光阴。
眼看菊蕊重阳泪,
手把梨花寒食心。
把花掩泪无人见,
绿芜墙绕青苔院。
四季徒支妆粉钱,
三朝不识君王面。
遥想六宫奉至尊,
宣徽雪夜浴堂春。
雨露之恩不及者,
犹闻不啻三千人。
三千人,
我尔军恩何厚薄?
愿令轮转直陵园,
三岁一来均苦乐。
唐*白居易*九日醉吟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重阳日寄韦舍人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
牢锁黄金实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㈥ 重阳节赏菊的古诗
导语:重阳节自古又被称为菊花节,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赏菊可谓是重阳节里必不可少的'一件雅事。下面是重阳节赏菊的古诗,欢迎鉴赏:
《饮酒》(其五)
【晋代】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日酬李观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宋】晏几道
黄菊开时伤聚散。
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
重见金英人未见。
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
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
欲写彩笺书别怨。
泪痕早已先书满。
菊花
【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不第后赋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宋】辛弃疾
黄花谩说年年好。
也趁秋光老。
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
家住三山岛。
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㈦ 关于重阳节菊花的诗句古诗
1、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代诗人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2、九日齐山登高
唐代诗人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诗人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7)重阳节写的菊花的诗句扩展阅读
重阳席上赋白菊作品鉴赏
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题为“赋白菊”,诗开头却先道满园的菊花都是金黄色。“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这是用陪衬的手法,使下句中那白色的“孤丛”更为突出,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色也就更加显目了。
“满”“郁”与“孤”两相对照,白菊更为引入注目。“色似霜”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白菊皎洁的色彩。
更妙的是后两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诗人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由于诗人随时留心观察生活,故能迅速从现实生活中来选取材料,作出具体而生动的比喻。
这一比喻紧扣题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句“白头翁人少年场”,颇有情趣。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㈧ 菊花重阳节优美诗句
菊花重阳节优美诗句(精选75句)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诗句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句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菊花重阳节优美诗句(精选75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6、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7、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8、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9、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0、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1、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12、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13、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4、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15、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6、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7、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18、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9、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20、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21、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2、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3、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24、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5、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26、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27、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28、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9、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30、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31、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32、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33、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34、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35、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36、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37、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38、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39、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40、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41、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42、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43、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44、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45、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1、万里惊飙朔气深,江城萧索昼阴阴。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九日遇雨二首》唐·薛涛
2、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崖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白衣望断无消息。举觞一笑真难得。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
3、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6、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7、今日陶家野兴偏,东篱黄菊映秋田。浮云暝鸟飞将尽,始达青山新月前。《九日田舍》唐·钱起
8、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
9、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重阳阻雨》唐·司空图
10、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
11、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重阳夜旅怀》唐·郑谷
12、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13、闻道东篱菊已黄,无因移向酒樽旁。西风忽起野烟暮,落叶乱飞山树苍。雁带寒声归渚急,江涵秋水与天长。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
14、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5、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16、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17、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18、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19、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20、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21、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
2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3、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万里心。《两绝句》宋·陈与义
24、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25、破村寥落过重阳,独自撄宁葺草房。风撦红蕉仍换叶,雨淋黄菊不成香。野猿偷栗重窥户,落雁疑人更绕塘。他日若修耆旧传,为予添取此书堂。
26、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
27、风雨吴江冷,云天故国赊。扶头呼白酒,揩眼认黄花。客梦蛩声歇,边心雁字斜。明年又何处,高树莫啼鸦。
28、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29、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30、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㈨ 有关重阳节菊花的诗句
1、眼看菊蕊重阳泪
唐
白居易
《陵园妾》
2、怪重阳菊早
宋
晁补之
《洞仙歌·今春闰好》
3、卧看黄菊送重阳
宋
毛滂
《玉楼春》
4、重阳菊散芳
宋
朱敦儒
《菩萨蛮·老人谙尽人间苦》
5、渐放重阳菊蕊
宋
杨无咎
《水调歌头·寥亮度弦管》
6、紫萸黄菊重阳後
宋
郭应祥
《虞美人·周郎素蕴平戎略》
7、剩移霜菊待重阳
宋
陆游
《书喜》
8、必重阳日始赏菊
宋
方回
《久过重阳菊英粲然即事十首》
9、菊径重阳酒
宋
方岳
《山居十首》
10、重阳菊蕊泛香醪
宋
宋白
《宫词》
㈩ 重阳节古诗之《重阳席上赋白菊》
重阳节古诗之《重阳席上赋白菊》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昌扒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赏析】
白居易这首此弊《重阳席耐渗上赋白菊》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