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的诗句
1、春节诗句:
《除夜》作者: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2、元宵节诗句:
《青玉案·元夕》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清明节诗句:
《清明》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端午节诗句:
《端午日赐衣》作者: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5、七夕诗句:
《古意》作者:孟郊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6、中秋节诗句:
《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重阳节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写出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有关的诗句。(每个节日写一个)
1、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北宋《元日》
译文:鞭炮响转眼间一年己过,屠苏酒暖心房春风吹拂。
2、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唐《清明》
译文:清明节这一天,雨下个不停,路上的行人都神色愁闷黯然。
3、中秋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北宋《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译文:只愿都健康和长寿,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4、重阳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译文:遥知兄弟登高处,他们佩带茱萸,少我一人。
(2)春节重阳节清明节中秋节的诗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等。
C. 中国古代有关与春节,清明,中秋节,重阳节的古诗句
春节:
1、春眠不抄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清明节:
1、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2、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3、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中秋节:
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
重阳节: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的古诗
春节诗文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除夜> (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重阳节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七夕节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中秋节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中秋》 (宋)戴石屏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除夕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端午节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清明节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E. 关于中秋节 重阳节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夜 唐代: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回管暗看花。答
从文献记载可知,先秦时期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已有比较严格的禁火制度,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改火的习俗。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即明确记载当时有“司炬”之官,每当仲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类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
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在禁火与改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由于古代的禁火制度过于残酷和严厉,并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甚至影响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于是,汉代发生了周举在太原一带废除禁火陋俗的事件。
汉代的寒食节,很多地方要禁火一个月,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F. 关于春节、重阳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的古诗词名句.
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高森好一人
清明节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秋节
静夜诗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节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戚铅万户曈曈日,总把春贺新桃换旧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