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三等孝顺

三等孝顺

发布时间:2023-05-20 13:28:52

孝顺的三个境界

儒家讲的孝其实是小孝,佛家的孝是大孝。儒家是孝顺一世的父母。佛家是孝顺无量劫的父母,使他们能够离苦得乐。

②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的含义

这句话的含义为:

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出处:《礼记·祭义》

选段: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

译文:

曾子说:”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曾子的学生公明仪向曾子问道:“老师您可以说是做到了‘孝’字吧?”

曾子答道:“这是哪儿的话,这是哪儿的话!君子的所谓孝,是不等父母有所表示就把父母想办的事办了,同时又能使父母放心自已的所作所为都是合乎正道的。我只不过是能赡养父母罢了,怎能说是做到了‘孝’字呢!”

(2)三等孝顺扩展阅读: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

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一定的宗教形式。

二、传宗接代。在周朝的人们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总之,西周时期的孝是一种封建宗教伦理。

曾子一生积极实践和推行以仁孝为核心的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③ 孝顺父母有三个等级

郁多罗是一位品行端正,年轻有为的优秀青年,尤其他孝顺父母,尊敬长上,早已为邻里所称道。

有一天,郁多罗到精舍听闻佛陀说法,佛陀说修福的重要,郁多罗忍不住向佛陀请示:「佛陀!我经常如法的供养父母,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安乐,佛陀!我这样做有福报吗?」

佛陀缺型回答说:「如果有人如法供养父母,让他们得到安乐,可以得到很大的福报。」

佛陀说到这里,看看郁多罗,又说:「不过,孝顺父母可以分为三等。」

「喔!孝顺父母还有等级之分吗?」

「是的,孝亲之道有三等:一、父母健在时,供养其丰富的饮食,死后如礼安葬,能够尽到生养死葬之责,是谓小孝。二、除了以物质供养之外,自己能有一番丰功伟业,光耀门楣,荣宗耀祖,使父母同感与有荣焉,是谓中孝。三、接引父母学佛,让他们来生慎李免于轮回之苦,是为大孝。郁多罗!你希望做到那一等的孝呢?」

郁多罗顶礼佛陀说:「佛陀!我知道了,光是饮食的奉养是不够的,以后我会继续努力,以期做到上等的大孝。」

孝顺伏孝猜父母,供养父母,是人子之道;福慧圆满的佛陀尚且亲自为父担棺,为母上忉利天讲经,为后世佛子树立了孝顺的典范。身为佛弟子更应该孝顺父母,孝亲实乃学佛的第一步。

④ 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是什么意思

“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礼记·祭义》。

一、原文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以为孝乎?”

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

二、解释

曾子说:‘孝顺有三等。第一等的孝是能光父耀母,第二等的孝是不钻辱父母的令名,第三等的孝是能够赡养父母。”

曾子的学生公明仪向曾子问道:“老师您可以说是、做到了‘孝’字吧?”

曾子答道:“这是哪里的话!君子的所谓孝,是不等父母有所表示就把父母想办的事办了,同时又能使父母放心自已的所作所为都是合乎正道的。我只不过是能赡养父母罢了,怎能说是做到了‘孝’字呢!”

(4)三等孝顺扩展阅读

《礼记》中关于“孝道”的其他论述

一、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亨孰膻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也者,国人称愿然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

解释:曾子说:”’自己的身体,乃是父母的遗体。以父母的遗体来做事,敢不小心翼翼吗?日常起居不端重,就是不孝;为君主做事不忠诚,就是不孝;面对工作而儿儿戏戏,就是不孝;对朋友说话不算数,就是不孝;临阵作战不勇敢,就是不孝。

这五个方面做不到,表面上看是自身受到惩罚,实际上是殃及父母的遗体,由此看来,敢不小心翼翼吗!用嘉肴美味,岁时祭祀,这不能算作是孝,只能算作是养‘君子的所谓孝,是全国的人都称羡喝彩地说:‘有这样儿子的爹娘真是有福气呀!’这才是所谓的孝啊。

二、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解释:孔子说:“哪怕是砍伐一棵树木,哪怕是捕杀一只禽兽,只要砍伐、捕杀得不是时候,就是不孝。”

三、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

解释:孝道有三等:小孝只要出力即可,中孝则要求建功立业,大孝则要求要啥有啥。

四、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父母爱之,嘉而弗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父母既没,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谓礼终。

解释: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忘掉疲劳,可以说是出力了。躬行仁义,可以说是建功立业了。广泛地施惠于人,人们纷纷携带礼品参加自家的祭祀,可以说是要啥有啥了。父母喜爱自己,自己就高兴地永记在心。父母不喜欢自己,自己就戒惧反省,但无一句怨言。

父母有了过失,自己可以婉言规劝,但不可和他们顶撞。父母去世,就是穷到告贷才能举行祭祀的地步,也不向恶人乞求,这才叫做终身行孝。

⑤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是什么意思

呵呵,原义应为:孝有三种情况,大孝是自己的的所作所为让父母受人尊重,再次是自己的的所作所为不辱没父母的名声,再次之是能供养父母的衣食住行。

⑥ 莲华大师的观点,孝分为哪三点

莲池大师认为孝分三等:

下等孝顺:奉养双亲,免于饥寒。

中旁李等孝顺:功成名就携誉,光宗耀祖。

上等孝顺:为父母说法开慧,往生佛国运隐迟,永离三途。

⑦ 孝道的三个层次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其三个层次分别是:

1. 孝顺父母:小孝是陪伴,小孝针对个人。即孔子所说余者斗的:“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孝顺父母是孝道的最基本层次,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爱、照顾和孝顺。这包括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照顾父母、关心父母等。俗话说犬马皆有所养,这些通常普通人都能做到。

3. 建立家业:大孝是尊严,大孝针对家族。《论语》中孟懿子竖磨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我私下认为这是孝的最高层次建立家业是孝道的最高层次,指的是子女嫌念在父母离开人世后,继承父母的事业,维护家族的荣誉和声誉。这包括继承父母的遗志、维护家族的荣誉、传承家族的文化等。如果祖上一穷二白的,就得自力更生改变命运。

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构成了孝道的完整体系。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⑧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什么意思

孝有三等,最好的是子女能让父母感受到别人的尊重,次一等的是不要让父母因为子女遭到他人的羞辱,最差的是做子女的能够养活父母。

阅读全文

与三等孝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海2017养老金核定表 浏览:258
长春老年大学课程 浏览:990
吉林省老年大学和长春市老年大学有哪些 浏览:677
18和60岁 浏览:606
个体户退休金的计算方法 浏览:129
老年大学芭蕾舞蹈我的祖国 浏览:126
安徽省阜阳市三区养老院有哪些 浏览:333
大岭山体检是去哪个医院 浏览:282
父母的房产怎么加儿媳妇 浏览:206
欢庆重阳节新闻稿 浏览:150
湖北2017退休金上涨 浏览:524
台州职工养老保险2015发放 浏览:503
退休工资6000多什么级别 浏览:618
公务员会计退休年龄 浏览:432
长寿区川维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浏览:265
农村轮流抚养老人 浏览:178
广州养老院排名 浏览:930
70岁得了肺癌怎么治疗 浏览:668
企业职工在管理岗位上如何延长退休年龄 浏览:19
苏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钱 浏览: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