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阳节儿歌
《重阳节》
红叶飘,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飘;
九月九,重阳节,我和爷爷来登高;
我们俩,手拉手,爷爷登高不服老;
爷爷爷爷你真棒,我祝爷爷节日好。
《重阳乐》
九月九,是重阳,我陪爷爷登高山。
风儿吟,水儿唱,爷爷和我乐呵呵。
九月九,是重阳,我伴奶奶看菊花。
花儿笑,蝶儿舞,奶奶和我笑哈哈。
(1)怎样编写重阳节儿歌扩展阅读: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一个瘟魔,只要它出现,家家户户都会生病,每天都有人死去,这一带的人们饱受瘟魔的蹂躏。桓景的父母被瘟疫夺去,他自己也差点病死。病愈后,他告别了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们,决心出去拜访仙人学艺,为百姓除掉瘟魔。
欢京访问ShiXun,游览名山的外套,终于发现有一个在东方最古老的山,这座山是一个强大的仙长,桓jing抓住公牛的角和遥远的旅程,起重机的指导下,终于找到了山,发现了一个神奇的魔法仙女,仙女渴望他的精神,最后把桓,教他降妖剑,也给他一个降妖剑。
桓景孜孜不倦地练习,最终发展出一种非凡的武术。
不朽的连长叫来桓景,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那害瘟疫的魔鬼,必再出来作恶。你已经学了你的本领,应该回去杀他们。”仙人给了他一包山茱萸叶,一杯菊花酒,和一个秘密神器,让他乘鹤回家。
桓景回到了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他按照仙人的指示,带领村民们来到附近的一座山上,送给他们一片茱萸叶和一杯菊花酒。
他们准备征服恶魔。中午,还有一些奇怪的电话,爆炸的孩子,只是爆炸魔山,突然闻到香味的山茱萸非常香,菊花酒的精神,然后突然停止,面对突变,手持降妖刀然后欢京追到了山下,几轮刺死温度魔法剑,从9日农历高关税,年复一年。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② 九月九日重阳节儿歌
重阳到,重阳到,
爷爷奶奶节日好,
我们非常感谢您,
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红叶飘,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绕。
九月九,重阳节,我跟爷爷来登高。
我们俩,手拉手,登上山顶四下瞧。
九月里,九月九,
爬山登高饮菊酒,
戴上茱萸避邪恶,
吃了花糕多长寿。
小风车啊转呀转呀转得欢,
今天正好赶上一个有风的天。
闯东邻啊转西院,找来好伙伴。
你我都拿小风车啊,
开呀开心颜。
转来了野花满山,
转来了清清山泉,
转来我多少梦幻。
等到我长大的时候,
再造那大风车儿,
让风车抽水又发电。红叶飘,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绕。
九月九,重阳节,我跟爷爷来登高。
我们俩,手拉手,登上山顶四下瞧。
③ 重阳节的儿歌童谣
重阳节的儿歌童谣
重阳节的儿歌童谣,我国历史文化传承悠久,千百年下来我们有不少的特色节日,传统节日代表的'是我们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我们不能忘记,下面分享重阳节的儿歌童谣。
1、《爷爷年纪大》
爷爷年纪大呀,头发白花花,我给爷爷端杯茶呀,
爷爷笑哈哈!奶奶年纪大呀,嘴里缺了牙,
我给奶奶端凳坐呀,奶奶笑哈哈!
2、《重阳乐》
九月九,是重阳,我陪爷爷登高山。
风儿吟,水儿唱,爷爷和我乐呵呵。
九月九,是重阳,我伴奶奶看菊花。
花儿笑,蝶儿舞,奶奶和我笑哈哈。
3、《重阳节》
小风车啊转呀转呀转得欢,
今天正好赶上一个有风的天。
闯东邻啊转西院,找来好伙伴。
你我都拿小风车啊,
开呀开心颜。
转来了野花满山,
转来了清清山泉,
转来我多少梦幻。
等到我长大的时候,
再造那大风车儿,
让风车抽水又发电。
红叶飘,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绕。
九月九,重阳节,我跟爷爷来登高。
我们俩,手拉手,登上山顶四下瞧。
1、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2、小风车啊转呀转呀转得欢,今天正好赶上一个有风的天。 闯东邻啊转西院,找来好伙伴。 你我都拿小风车啊,开呀开心颜。转来了野花满山,转来了清清山泉,转来我多少梦幻。等到我长大的时候,再造那大风车儿,让风车抽水又发电。
3、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
尊老歌
小朋友们要知道,尊敬长辈品德好。
见了长辈问声好,礼貌用语不可少。
乘车主动来让座,老人有难我来帮。
家务小事学着干,休息在家不乱跑。
人见人爱好学生,孝敬长辈要记牢。
孝敬歌
学做菜,会洗衣,家务劳动要学习。
食和物,放整齐,自己事情自己做。
不挑吃,不挑穿,粮食水电要珍惜。
孝父母,敬长辈,点滴事情小做起。
感恩孝亲歌
中华美德传,百善孝为先。
父母养育我,恩情大如天。
规范己言行,懂事又能干。
儿女多行孝,双亲喜开颜。
关爱天天驻我家
一棵树儿开满花,树儿好像是我家。
爷爷是根他最大,奶奶并肩乐哈哈。
爸爸妈妈是枝干,我是枝丫一朵花。
树儿树儿充满爱,关爱天天驻我家。
④ 幼儿园重阳节儿歌
幼儿园重阳节儿歌大全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重阳节儿歌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1、《重阳到》
重阳到,重阳到,
爷爷奶奶节日好,
我们非常感谢您,
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2、《九月里》
九月里,九月九,
爬山登高饮菊酒,
戴上茱萸避邪恶,
吃了花糕多长寿。
3、《小板凳,你莫歪》
小板凳,你莫歪,我扶爷爷坐下来。
我为爷爷捶捶背,爷爷夸我好乖乖。
4、《奶奶夸我孝顺儿》
小板凳,三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磕得脏,我给奶奶煮面汤。
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给奶奶剥花生。
奶奶嫌我剥得慢,我给奶奶煮米饭。
大米饭,香喷喷,奶奶夸我真孝顺。
5、《爷爷亲,奶奶亲》
爷爷亲哟,奶奶亲哟,
我是您的好宝宝哟,
宝宝不撒娇哟,宝宝不胡闹哟,
我是您的'好宝宝哟!
6、《爷爷年纪大》
爷爷年纪大呀,
头发白花花,
我给爷爷端杯茶呀,
爷爷笑哈哈!
奶奶年纪大呀,
嘴里缺了牙,
我给奶奶端凳坐呀,
奶奶笑哈哈!
7、《重阳乐》
九月九,是重阳,
我陪爷爷登高山。
风儿吟,水儿唱,
爷爷和我乐呵呵。
九月九,是重阳,
我伴奶奶看菊花。
花儿笑,蝶儿舞,
奶奶和我笑哈哈。
8、《重阳节》
红叶飘,黄叶飘,
蓝天高高白云飘;
九月九,重阳节,
我和爷爷来登高;
我们俩,手拉手,
爷爷登高不服老;
爷爷爷爷你真棒,
我祝爷爷节日好。
9、《关心老人笑哈哈》
爷年纪大呀,嘴里缺了牙,
我给爷爷倒杯茶呀,爷爷笑哈哈;
奶奶年纪大呀,头发白花花,
我给奶奶端凳子呀,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妈妈呀,齐声把我夸,
尊敬老人有礼貌呀,是个好娃娃,
尊敬老人有礼貌呀,是个好娃娃
10、《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爷爷亲哟,奶奶亲哟,
我是你的好宝宝哟。
宝宝不摔跤哟,宝宝不要抱哟,
我是你的好宝宝哟。
咚咚咚咚咚,敲敲背哟,
两只小手换得快哟。
咚咚咚咚咚,捶捶腿哟,
两只小手换得快哟。
;⑤ 关于重阳节的儿歌童谣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更是一个敬老爱老的节日。除了有不少关于重阳节的文学作品,也还有一些儿歌童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关于重阳节的儿歌童谣吧。
重阳节儿歌童谣
1、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2、红叶飘,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绕。九月九,重阳节,我跟爷爷来登高。我们俩,手拉手,上山顶四下瞧。
3、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
4、小风车啊转呀转呀转得欢,今天正好赶上一个有风的天。 闯东邻啊转西院,找来好伙伴。 你我都拿小风车啊,开呀开心颜。转来了野花满山,转来了清清山泉,转来我多少梦幻。等到我长大的时候,再造那大风车儿,让风车抽水又发电。
尊老歌
小朋友们要知道,尊敬长辈品德好。
见了长辈问声好,礼貌用语不可少。
乘车主动来让座,老人有难我来帮。
家务小事学着干,休息在家不乱跑。
人见人爱好学生,孝敬长辈要记牢。
孝敬歌
学做菜,会洗衣,家务劳动要学习。
食和物,放整齐,自己事情自己做。
不挑吃,不挑穿,粮食水电要珍惜。
孝父母,敬长辈,点滴事情小做起。
感恩孝亲歌
中华美德传,百善孝为先。
父母养育我,恩情大如天。
规范己言行,懂事又能干。
儿女多行孝,双亲喜开颜。
关爱天天驻我家
一棵树儿开满花,树儿好像是我家。
爷爷是根他最大,奶奶并肩乐哈哈。
爸爸妈妈是枝干,我是枝丫一朵花。
树儿树儿充满爱,关爱天天驻我家。
《好娃娃》
爷爷年龄大呀,嘴里缺颗牙,
我为爷爷倒杯茶,爷爷笑哈哈。
奶奶年龄大呀,头发白花花,
我为奶奶搬凳坐,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妈妈呀,齐声把我夸,
⑥ 重阳节儿歌
重阳到,重阳到, 爷爷奶奶节日好, 我们非常感谢您, 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红叶飘,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绕。 九月九,重阳节,我跟爷爷来登高。 我们俩,手拉手,登上山顶四下瞧。 九月里,九月九, 爬山登高饮菊酒, 戴上茱萸避邪恶, 吃了花糕多长寿。
⑦ 幼儿园小班《重阳节》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重阳节》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目标:
1、知道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体验他们对自己的爱,激发尊敬他们的情感
2、在与爷爷、奶奶一起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相互关爱的温暖和快乐
活动准备:
1、 皱纹纸搓成的小纸球
2、 彩色橡皮泥
3、 音乐“爱我你就亲亲我”“过新年”
活动过程:
1、 介绍重阳节:
老师:我们中国有很多特有的节日,其中重阳节就是我们祖国专门为老人设定的节日。重阳节那天很多老人会去爬山登高,今天我们在幼儿园帮爷爷奶奶庆祝节日,祝愿他们身体健康。
2、 讨论表达爱的方式
老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他们是怎么照顾我们的?(幼儿回答问题)我们小朋友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观看视频)
3、 幼儿给老人献吻与老人拥抱(老师:刚刚小朋友回答的都很棒所以老师
也给了你们奖励。老师刚刚是怎样奖励大家的?你们得到老师的拥抱或亲吻开心吗?爷爷奶奶照顾我们那么辛苦现在我们也来抱抱他们亲亲他们让我们可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开心一下。)
4、 音乐律动——亲亲您、抱抱您(老师:孩子围在老人周围在老师的带领
下做律动)
5、 亲子游戏:包饺子
四、结束活动:作品展示合影留念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并初步学习儿歌。
2、通过儿歌,懂得要关心老人,要对老人有礼貌
3、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表演出来。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课前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重阳节的知识。
2、爷爷奶奶笑哈哈的图片。
活动过程:
开始本分一、播放图片导入活动1、出示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观看图上有谁呀?(爷爷奶奶)他们怎么啦?(他们笑了)。
3、他们为什么笑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4、原来他们要过节了,所以笑得那么开心。
基本部分二、欣赏儿歌《九月九》
1、老师完整地朗诵儿歌一遍。
2、再次让幼儿欣赏一遍。
3、幼儿学习儿歌。(帮助幼儿矫正个别音)
结束部分三、请幼儿说说平时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
1、请个别幼儿扮演爷爷奶奶,其余幼儿上来表演自己的方式。
2、教育幼儿要做一个听话的乖宝宝,要有礼貌。
附儿歌:
九月九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夸我好宝宝。
教学反思: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当今社会的孩子们,普遍都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宠爱中长大的。他们对尊老、敬老的意识越来越薄弱。有很多孩子不会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所以,设计这样一节关于爱爷爷奶奶的活动非常重要。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品尝重阳糕,体会香、甜、糯的特色。
3、学习团、压的技能,乐意参加手工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重阳节的基本习俗,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
2、活动难点:学习团、压的技能。
三、教学准备:
1、重阳糕切成小块放在小盘子里。
2、欢快、喜庆的民间音乐。
3、橡皮泥若干。
4、活动前幼儿把手洗干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重阳糕)
1、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些什么?
2、介绍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师: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要做重阳糕,吃重阳糕。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就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对年纪大的爷爷、奶奶有礼貌。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让幼儿说说在家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的?
4、引导幼儿对爷爷奶奶说一句祝贺的话。
(二)品尝重阳糕,感受重阳糕香、甜、糯的特色。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重阳糕。
2、播放音乐,幼儿品尝重阳糕。
3、提醒幼儿注意:尝的时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么味道?尝完后把牙签放在盘子里。
4、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吃了重阳糕,你知道重阳糕是用什么做的吗?重阳糕是什么味道的?
小结:重阳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制作重阳糕。
1、重阳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吗?
2、老师示范做重阳糕。
3、幼儿用橡皮泥制作重阳糕。
(四)结束。
小朋友们,你们都会做重阳糕了,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忙,做一个真的重阳糕送给爷爷、奶奶,好吗?
五、教学延伸:
通过家校通让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制作重阳糕,送给爷爷奶奶,培养幼儿尊敬长辈、老人的良好品德。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了解重阳节,学会尊敬和关爱老人。
2.感受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快乐。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做旗子、多媒体电影《重阳节》
经验准备:穿鞋子的经验;歌曲《爸爸妈妈好》
活动过程:
一、观看重阳节来历的电影
1.师:孩子们,重阳节又被叫什么节日呀?(老人节)哦,老人节就是爷爷奶奶的节日呀,马上就要到重阳节了,今天我们很开心,能和爷爷奶奶一起过节日
师:谁来说一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平时是怎样关心和照顾我们的。
小结:爷爷奶奶会为我们……,为我们……,还会为我们……。
2.祝福歌《爷爷、奶奶好》
小朋友们真聪明,都找到了爷爷奶奶的鞋子,现在爷爷奶奶累了,想听我们唱唱歌,我们给爷爷奶奶来唱一首《爷爷奶奶好》,让他们听一听,好不好?
3.游戏《我为爷爷奶奶穿鞋子》
玩法:从许多鞋中找出爷爷奶奶的鞋子,为自己的爷爷、奶奶穿上鞋子。
师:作好了小旗子,我们来和爷爷奶奶玩一个小侦探的游戏。森林里,天黑了,现在请小朋友们要睡觉了,把眼睛闭起来,请爷爷奶奶们脱下自己的一只鞋子,放在中间。爷爷奶奶的鞋子也来到了森林里,听一听,他们在跳舞呢。
师:天亮了,呀,爷爷奶奶的一只找不到家了!孩子们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一看,爷爷奶奶的鞋子,在哪里呢?快过来找一找。
师:找到了,请小朋友们帮助爷爷奶奶穿上鞋子。
4.做旗子
师:爷爷奶奶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们今天为爷爷奶奶做一面重阳节的旗子,插在重阳糕上,祝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快乐每一天。
教学反思:
农历九月初九中国老人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四合一”结构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幼儿“小皇帝”意识,不知尊敬热爱长辈的现象不少。开展此次活动。培养幼儿尊敬热爱长辈,促进他们健康全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⑧ 重阳节的儿歌谢谢
重阳到,重阳到, 爷爷奶奶节日好, 我们非常感谢您, 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红叶飘,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绕。 九月九,重阳节,我跟爷爷来登高。 我们俩,手拉手,登上山顶四下瞧。 九月里,九月九, 爬山登高饮菊酒, 戴上茱萸避邪恶, 吃了花糕多长寿。
⑨ 重阳节儿歌童谣菊花黄
重阳节儿歌童谣菊花黄
重阳节儿歌童谣菊花黄,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重阳节的习俗有许多,有登高望远,吃重阳糕,饮菊花茶等等,下面我分享有关于重阳节儿歌童谣菊花黄的相关内容。
重阳节歌谣一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
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
八月中秋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鞋(仫佬族)
九月九 风吹满天哮。
重阳无雨一冬晴。
重阳节歌谣二
重阳节,又试话登高。究竟年年如是,有乜功劳?
1、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2、红叶飘,黄叶飘,蓝天高高白云绕。九月九,重阳节,我跟爷爷来登高。我们俩,手拉手,上山顶四下瞧。
3、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
4、小风车啊转呀转呀转得欢,今天正好赶上一个有风的天。闯东邻啊转西院,找来好伙伴。你我都拿小风车啊,开呀开心颜。转来了野花满山,转来了清清山泉,转来我多少梦幻。等到我长大的时候,再造那大风车儿,让风车抽水又发电。
尊老歌
小朋友们要知道,尊敬长辈品德好。
见了长辈问声好,礼貌用语不可少。
乘车主动来让座,老人有难我来帮。
家务小事学着干,休息在家不乱跑。
人见人爱好学生,孝敬长辈要记牢。
孝敬歌
学做菜,会洗衣,家务劳动要学习。
食和物,放整齐,自己事情自己做。
不挑吃,不挑穿,粮食水电要珍惜。
孝父母,敬长辈,点滴事情小做起。
感恩孝亲歌
中华美德传,百善孝为先。
父母养育我,恩情大如天。
规范己言行,懂事又能干。
儿女多行孝,双亲喜开颜。
关爱天天驻我家
一棵树儿开满花,树儿好像是我家。
爷爷是根他最大,奶奶并肩乐哈哈。
爸爸妈妈是枝干,我是枝丫一朵花。
树儿树儿充满爱,关爱天天驻我家。
《好娃娃》
爷爷年龄大呀,嘴里缺颗牙,
我为爷爷倒杯茶,爷爷笑哈哈。
奶奶年龄大呀,头发白花花,
我为奶奶搬凳坐,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妈妈呀,齐声把我夸,
尊敬老人有礼貌呀是个好娃娃
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恒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
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恒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恒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
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恒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恒景一把降妖青龙剑。
恒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恒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恒景面前。
恒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恒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恒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
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恒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
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恒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诗词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 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唐·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4、《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 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5、《满江红·喜遇重阳》
清·宋江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赏析: 群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重阳节饮酒赏菊。宋江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自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宋江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6、《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7、《九日龙山饮》
唐·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赏析: 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8、《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赏析: 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
到了重阳,文人墨客,则常常诗思泉涌,情感难抑。南陈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和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是两首著名的重阳佳作。
9、《蜀中九日 》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赏析: 诗歌开头就承题,“九月九日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玄武山,此处将玄武山比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人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一个易让人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无理之问:“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0、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赏析: 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11、 《贺新郎·九日》
宋·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赏析: 少年时自负才高八斗,哪知世人不辨良玉瓦砾(从后面一句 “常恨世人”解),我这满腹经纶生花妙笔,随着年华,渐渐凋谢,年轻时的愤懑不满,都落成了满怀的萧瑟。只好空望着北去的大雁,无尽的黄昏。
12、 《九日五首·其一》
唐·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赏析: 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客中,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诗人酷好饮酒、热爱生活的情态,便在诗行中活现。
13、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宋·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赏析: 汉文帝筑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这天登临时曙色正要散开。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二陵的风雨从东边过来。当年守关的令尹谁认识?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来。不如就近寻找彭泽宰,一起畅饮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14、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赏析: 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15、《折桂令·九日》
清·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赏析: 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关于重阳节的儿歌
《重阳到》
重阳到,重阳到,
爷爷奶奶节日好,
我们非常感谢您,
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九月里》
九月里,九月九,
爬山登高饮菊酒,
戴上茱萸避邪恶,
吃了花糕多长寿。
《小板凳,你莫歪》
小板凳,你莫歪,我扶爷爷坐下来。
我为爷爷捶捶背,爷爷夸我好乖乖。
奶奶夸我孝顺儿
小板凳,三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磕得脏,我给奶奶煮面汤。
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给奶奶剥花生。
奶奶嫌我剥得慢,我给奶奶煮米饭。
大米饭,香喷喷,奶奶夸我真孝顺。
《爷爷亲,奶奶亲》
爷爷亲哟,奶奶亲哟,
我是您的好宝宝哟,
宝宝不撒娇哟,宝宝不胡闹哟,
我是您的好宝宝哟!
《爷爷年纪大》
爷爷年纪大呀,
头发白花花,
我给爷爷端杯茶呀,
爷爷笑哈哈!
奶奶年纪大呀,
嘴里缺了牙,
我给奶奶端凳坐呀,
奶奶笑哈哈!
重阳乐
九月九,是重阳,
我陪爷爷登高山。
风儿吟,水儿唱,
爷爷和我乐呵呵。
九月九,是重阳,
我伴奶奶看菊花。
花儿笑,蝶儿舞,
奶奶和我笑哈哈。
《重阳节》
红叶飘,黄叶飘,
蓝天高高白云飘;
九月九,重阳节,
我和爷爷来登高;
我们俩,手拉手,
爷爷登高不服老;
爷爷爷爷你真棒,
我祝爷爷节日好。
《关心老人笑哈哈》
爷年纪大呀,嘴里缺了牙,
我给爷爷倒杯茶呀,爷爷笑哈哈;
奶奶年纪大呀,头发白花花,
我给奶奶端凳子呀,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妈妈呀,齐声把我夸,
尊敬老人有礼貌呀,是个好娃娃,
尊敬老人有礼貌呀,是个好娃娃
《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爷爷亲哟,奶奶亲哟,
我是你的好宝宝哟。
宝宝不摔跤哟,宝宝不要抱哟,
我是你的好宝宝哟。
咚咚咚咚咚,敲敲背哟,
两只小手换得快哟。
咚咚咚咚咚,捶捶腿哟,
两只小手换得快哟。
⑩ 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了解相关的重阳节知识。
2.激发幼儿对老人的崇敬,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3.培养孩子从小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幼儿通过搜集资料了解重阳节的相关知识
2、选出十名幼儿列队欢迎入园老人
3、在本班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小礼品
4、老人自备开口上衣和鞋子一双5、糖果若干幼儿园重阳节
活动过程:
1、幼儿列队欢迎入园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来园时列队幼儿边念儿谣边打节拍)"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非常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2、老人进入活动室后由教师提前安排好的幼儿为爷爷奶奶搬椅子请老人入座。
3、幼儿为老人表演节目4、请老人与幼儿一起看段视频(1)请老人谈谈自己的感受;(2)请幼儿说说听了爷爷奶奶的话我们小朋友今后该怎么做?
5、任选十名幼儿幼儿剥糖给老人吃并送上亲吻
6、互动游戏:每位爷爷奶奶身边放一个置物袋,请幼儿帮爷爷奶奶穿衣穿鞋。
7、幼儿给老人送上小礼品(音乐-爱的奉献)结束活动:
全体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表演《感恩的心》
教学反思:
能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同时也让老人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感到欣慰与骄傲。
一、活动设计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阳节带给我们的不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而是一种信息:老年人更需要爱、需要健康、快乐。他们需要的也许并不是你的钱物,不是礼物,而是你一声深情的问候……创建一个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氛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他们敬老爱老的优良习惯,幼儿园在重阳节,组织孩子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社区的老人们一起联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
二、各年龄段活动目标
小班(1)知道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等老人的节日,体验他们对自己的爱,激发尊敬他们的情感;
(2)在与爷爷、奶奶一起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相互关爱的温暖和快乐 。
具体活动:学说一句祝福的话,学一个感恩的儿歌 。
中班(1)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老人的节日,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乐意参与重阳节的相关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们的关心和节日的祝贺;
(3)了解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
具体活动:自制一件手工作品写上祝福的话语。
大班
(1)通过调查、交流等活动,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一些风俗习惯;
(2)积极参与敬老活动,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老人们表达自己的关爱与尊敬之情;
(3)在访问、对话中感受老人也需要关心和帮助,进一步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
三、活动准备
1、收集“我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教室;
2、和爷爷、奶奶说句悄悄话;
3、制作爷爷奶奶的礼物;4、家长园地:请家长配合,鼓励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关爱老人的情感;5、学习歌曲《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关心老人笑哈哈》;6、学习儿歌:《奶奶夸我孝顺儿》。附儿歌:
奶奶夸我孝顺儿
小板凳,三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磕得脏,我给奶奶煮面汤。
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给奶奶剥花生。
奶奶嫌我剥得慢,我给奶奶煮米饭。
大米饭,香喷喷,奶奶夸我真孝顺。
潦倒新停浊酒杯。
谢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五个活动案例
供老师们参考,
重阳节用起来吧!
活动一:奶奶夸我孝顺儿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
建议班级:小班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培养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3、喜欢爷爷奶奶,愿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活动过程
1、说说重阳节(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
3、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我为什么要帮爷爷奶奶做事?
4、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贴心话。
5、学习儿歌《九月九》:
九月九,重阳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哈哈笑,我请他们吃甜糕,妈妈/爸爸夸我好宝宝。
6、爷爷奶奶我们爱你
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宝宝长大了,自己走不要爷爷奶奶抱。为爷爷奶奶捶捶背等。
活动二: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建议班级:中班活动目标
1.在学会念童谣的基础上,尝试匹配旋律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增进对爷爷、奶奶的情感。活动准备
幼儿学习过童谣《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活动过程
1.回忆童谣的内容。
2.欣赏歌曲的旋律,尝试用拍手表现歌曲的节奏。3.学习演唱歌曲。
(1)自由尝试随歌曲的旋律进行配唱。
(2)欣赏教师演唱歌曲。
(3)集体学唱歌曲。
4.根据歌曲的内容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1)根据歌曲内容讨论表演动作。
(2)扮演角色进行表演唱。
活动三:我要帮爷爷奶奶做些事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
建议班级:中班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2、知道要尊敬老人,愿意为老人献爱心;3、通过教学活动,让孩子谈论自己如何关心帮助爷爷奶奶的,提高孩子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活动过程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2、知道重阳节的风俗:吃重阳糕3、九月九日是爷爷奶奶的节日,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我为什么要帮爷爷奶奶做事?
4、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进行情境表演。
老师鼓励幼儿根据歌词自己想动作,并能边唱边做动作。让幼儿大胆表演。
老师扮演奶奶,让幼儿边唱边表演,让幼儿感受尊敬老人,关心长辈的快乐之情。
5、老师以谈话的方式启发幼儿:你们除了帮爷爷、奶奶倒茶、端凳子,还会帮他们做哪些事?幼儿谈论后,教师进行总结。
6、教幼儿用替换词的方法,将倒茶、端凳子换成新词。如:拿鞋子、拿毛巾、穿针线、捶捶背等。
活动四:我为爷爷、奶奶做饺子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建议班级:中、大班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团圆、压扁、捏紧等方法为爷爷、奶奶做饺子。
2.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知道将油泥收拾干净。活动准备
1.各色彩泥、泥工板。
2.《爷爷亲、奶奶亲》的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制作兴趣。
2.学习做饺子的方法。3.讨论使用油泥的规则。4.在音乐声中,为爷爷、奶奶制作饺子。(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掌握对折捏边的方法)5.相互欣赏制作的饺子。
活动五:我和爷爷、奶奶过重阳
要涉及领域:综合
建议班级:大班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尊敬老人的情感;
2、通过观察情境表演,学会关心、帮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3、通过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共同游戏,交谈,增进祖孙间的感情,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过重阳节的初步经验。
2.邀请老人来园和幼儿共同过重阳节。3.重阳糕,幼儿自己制作的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幼儿排练的童谣、歌曲等节目,爷爷、奶奶准备的节目。活动过程
1、引出活动主题,欢迎老人。
?今天是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呢?(重阳节、敬老节)
?对了,重阳节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这天人们都喜欢干什么?(登高、强身健体。)
?那敬老节又是谁的节日呢?为什么要敬老,要尊重长辈呢?请你问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轻时是做什么工作的。教师小结:原来,他们年轻时为社会做了许多工作,很多的贡献。关爱老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赡养和爱护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光对社会有贡献,还很关心我们。谁能说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怎样关心我们的我们又要怎样关心他们呢?(幼儿议论后回答。今天,我们举行“敬老联欢活动”引导幼儿向老人们问好,表示欢迎。
2、幼儿送贺卡给老人
教师:前几天,我们特意制作了精美的贺卡,等会儿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好吗?
3、表演、分享活动
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送好吃的给爷爷、奶奶。向爷爷、奶奶说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地点:
教室
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面粉、芝麻、各种形状印模、食品保鲜袋、各色丝带、
活动目标:
1、 双手合并练习“搓圆”知道手的力度。
2、 激发关心长辈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向幼儿介绍重阳节:你们知道农历9月9日是什么节日?
二、引导幼儿说出爷爷奶奶平时对他们的关爱并说说自己将如何爱爷爷奶奶。
三、幼儿讨论:你想制作什么小礼物送给爷爷奶奶?
四、幼儿操作制作饼干、教师观看指导幼儿用印模制作饼干。
五、包装礼物袋。
六、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小礼物赠送给爷爷奶奶,并送上一句祝福的话。
活动反馈:
十月,我们迎来了九九重阳节。在节日的氛围中我们用歌声、用自己动手制作的小点心传达着我们对长辈们的感恩之心。
在前期,我们告诉了幼儿再过几天就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了,你们准备用什么方式传达你们的情感?并请幼儿悄悄的回家跟父母商量,不要告诉爷爷奶奶。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惊喜。于是,孩子们将这次的活动视为了一次特殊的任务。认认真真的回家商量着。从爸爸妈妈给我们的信息中得知,有的孩子还特别关心爷爷奶奶,询问着他们喜欢吃什么,喜欢些什么东西等。家长们积极的回复给我们提供了无穷的力量。两天后,我们进行了讨论,幼儿说出了很多爷爷奶奶喜欢的东西。现在的孩子能关心身边的长辈,能从自我的意识中体会到关心他人的乐趣。
谈话活动后,我们进行了制作小点心的活动。当一切材料摆在幼儿面前后孩子们惊奇的说:“还有芝麻呀!今天做的汤圆和以前做的不一样。”通过老师的示范后孩子们懂得了搓的力度和方法很重要,决定着点心的外观。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开口笑做完了,送到厨房炸好后孩子们看到自己亲手做的点心开心极了。每个人都说要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吃。
第二天,我们又进行了交流,孩子们积极的说着自己带点心回家后家长们的反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孩子们感受到了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非常的快乐。从而对自己家的成员有了更深的情感。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也深感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园的互动,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不断的与家庭产生互动,产生共鸣,才能让家长信服教育,配合教育。今后还应将此类活动的准备工作做的更充分,教师的前期准备也应更充足。
中班教案《重阳节》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关心爷爷奶奶,产生为爷爷奶奶过节的愿望,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朗诵儿歌,知道重阳节是老人节,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感受重阳节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重阳节,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重阳节》教案吧。
活动目标
1、 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朗诵儿歌,知道重阳节是老人节
2、 关心爷爷奶奶,产生为爷爷奶奶过节的愿望
3、 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感受重阳节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重阳节
4、 知道重阳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重点
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朗诵儿歌
活动难点
知道重阳节是老人节,了解重阳节的习俗
活动准备
挂图;彩纸、笔、胶水等
活动流程
一、谈话引题
1、重阳节是谁的节日?
2、你们想为爷爷奶奶做什么?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1、理解儿歌内容
2、教师朗诵儿歌
提问1:儿歌里的小朋友跟爷爷奶奶去了哪里?
提问2:他们一起去爬山,儿歌里用了一个什么好听的词语?(登高)
提问3:爷爷登高不服老,什么叫“不服老”?
提问4:儿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称呼爷爷的?
3、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三、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四、讨论给爷爷奶奶过节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家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他们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爷爷奶奶是幼儿最亲近的人,引导幼儿尊敬他们,为他们做些事情,做个好娃娃。
在活动中,我通过视(观看图片)、听(听歌曲)结合让幼儿对歌曲的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教师的清唱,让幼儿在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激发幼儿歌唱的欲望。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好娃娃好在哪里,然后老师用清晰的声音清唱一遍歌曲。在引导幼儿理解歌词中给爷爷端杯茶是因为“爷爷年纪大,嘴里没了牙”,给奶奶搬凳子是因为“奶奶年纪大,头发白花花”,使幼儿进一步知道爷爷奶奶年老体弱,需要照顾,同时也肯定了好娃娃的行为,鼓励幼儿学习他。通过感受歌曲(打节奏)------学唱歌曲------表演歌曲,幼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小网络: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与内涵。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一、设计思路: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很好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中班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我利用老奶奶给孩子做帽子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老人对孩子的喜爱,激发他们尊老敬老的情感。这次活动中我还选用了三幅老师的范例,是希望通过一些具体图像引发幼儿对已有经验的重现,而不是成为划一的图像标准给孩子,引导幼儿善于采用线条和图形的变化进行装饰。
二、活动内容:小花帽
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采用变化线条、图形间隔的方法进行装饰。
2、激发幼儿关心老人,愿意帮助老人做事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范例三张、双面胶、剪好的帽子、水彩笔、蜡笔等。
五、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敬老院有一个好心的老奶奶,想为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人送一顶小花帽。
1、老奶奶花了半天时间做好了第一顶小花帽,这时正好有一只小鸟飞过老奶奶的窗口,小鸟衔着帽子飞到幼儿园,告诉小朋友们,老奶奶正在为他们做帽子,小朋友们都非常高兴,跑出来看小花帽。(出示紫色帽子)问:这顶帽子上有什么花样?上边和下边是用什么线条变成的花纹?有些什么颜色?可是只有一顶帽子怎么分呢?于是,小朋友开始等奶奶再为大家做帽子。
2、第二天,老奶奶花了一天的时间做了一顶更漂亮的帽子,小鸟又把这顶帽子送到了幼儿园,当小朋友们一听小鸟的叫声,就马上跑了出来,他们想看看,今天的帽子和昨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出示第二顶帽子):你们一起看看,昨天的帽子和今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
3、老奶奶知道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她做的帽子,就做得更认真了,这一次,她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做了一顶比以前更漂亮的饿帽子。小鸟又飞快地把帽子送到了幼儿园。这一天,小朋友们早早地等在了幼儿园的门口,当小鸟飞来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欢呼起来,一个小朋友说:"我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这么漂亮的帽子。"(出示第三顶帽子)问:这顶帽子什么地方更漂亮?除了颜色在排队,还有什么地方在排队?是怎么排的?
4、第四天,小鸟没有把帽子送来,小朋友们问小鸟:"老奶奶做的帽子呢?"小鸟说:"今天老奶奶没有做帽子,因为老奶奶生病了。"问:小朋友,你们想想,老奶奶怎么会生病的呢?(引出老奶奶做帽子太累了,所以生病了。)可是老奶奶躺在床上很难过,因为她送给小朋友的帽子还没有做好,这可怎么办?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帮老奶奶。
(二)尝试与操作今天我们大家一起都来自己动手,做一顶帽子。
重点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创造,介绍不一样的作品。
2、鼓励幼儿能改变颜色与线条,表现多种排列方法。
(三)制作与交流画好的小朋友用双面胶粘上帽檐,把做好的帽子戴在头上,下次去看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
故事《一朵云帽子》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一朵云帽子》,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通过观看图书和表演活动,理解小鸟把云帽子给太阳公公戴的原因。
3、体验与朋友交流和关心他人的欢乐。
活动准备:
1、大帽子一顶,云帽子和小鸟图片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顶帽子,引出主题。
1、教师:夏天,火辣辣的阳光照在头顶上,好热好热,怎么办?
2、教师(出示一顶帽子):天热了,我们戴一顶帽子就可以遮挡阳光,使自己凉快一些,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一朵云帽子》。看看云帽子给谁戴好呢?
活动目标
1、认识九九老人节,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特点。
2、能用完整的句子讲述送给老人的礼物及原因。
3、懂得尊敬老人,乐意关心、照顾身边的老人。
活动准备
超市购物海报(上有拐杖、老花眼镜、棒棒糖、靠垫、鲜花、山核桃、洋娃娃、绒线帽)、笔、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我知道的节日
1、说说我喜欢过的节日。教师提问:“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节日,比如,前不久我们度过的国庆节、中秋节。那你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为什么?”
2、提问:“你们知道老人节吗?想想,这会是谁的节日?老人又是谁呢?”(教师介绍老人节,让幼儿知道每年农历9月初9是老人的节日,这一天爸爸妈妈都忙碌着为爷爷奶奶过节)
二、为老人挑选礼物1、出示超市购物海报:
(1)引导幼儿观察和判断哪些物品适合送给老人?为什么?
(2)哪些物品不适合送给老人,为什么?"屈,老师。"引导幼儿说出老人的身体特点,如牙齿松动了,腿脚不稳了,眼睛老花了。知道关心老人,做可爱乖巧的孩子。
提问:你身边有老人吗?他(她)是谁?你想送什么礼物给你身边的老人?为什么?(鼓励幼儿响亮地完整讲述)
三、写信给老人
提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家里,我们小朋友住在幼儿园。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他们知道我们的这些祝福和关心呢?
写信(画信)给老人,把自己的关心和祝福告诉他们。
活动反思
中班孩子已经有了许多关于节日的经验,例如孩子们说“喜欢过年,因为过年能放烟火,很开心”“喜欢过儿童节,因为儿童节可以吃冰激凌,可以收到礼物”“喜欢过解放军的节日,因为解放军很神气的”“喜欢过中秋节,因为可以吃月饼,还可以和月亮姐姐做游戏”“喜欢过母亲节,因为妈妈那天会很开心”“喜欢过老师的节日,可以给老师送卡片”。虽然几乎没有孩子听说过“老人节”,但是,孩子们真的很聪明,从老人节的名字中,他们猜测到这是一个给老人过的节日。在为老人挑选礼物的过程中,孩子的主动性相当高。拐杖、老花眼镜、棒棒糖、靠垫、鲜花、山核桃、洋娃娃、绒线帽,那么多物品,孩子们一一分析判断,哪个合适,为什么,哪个不合适,又为什么。在分析的过程中,孩子们说到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体的特点,如走路摇摇摆摆,牙齿掉了,头发脱落了,怕冷等。每个孩子说的可能是自己身边老人的情况,也可能是大家一起交流之后形成的对老人的整体认识。而最有趣的是在判断“洋娃娃”适不适合送给老人时,孩子们出现了分歧。我随机让孩子们问问听课的奶奶老师喜不喜欢洋娃娃,奶奶老师给予肯定的回答后,孩子这样解释道:“哦,奶奶大概抱着洋娃娃睡觉的。”我及时把答案提升:“原来老人也会喜欢洋娃娃,因为洋娃娃软绵绵的,抱着很舒服。有了娃娃陪伴,也不觉得孤单寂寞了。”当讨论为自己身边的老人准备礼物时,很多孩子能够跳出超市海报内容的限制,真实贴切地考虑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需要,这是让我吃惊和满意的地方。例如,有的孩子“想送一支笔给爷爷,因为爷爷喜欢写字”;有的孩子“打算送围巾给外婆,因为冬天来了,外婆怕冷”。写(画)信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信中,孩子们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对身边老人的祝福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