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这么过

重阳节这么过

发布时间:2023-05-16 07:29:54

重阳节怎么过

重阳节应该到高处的地方去登一登,爬一爬。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㈡ 古人过节,比我们还接地气,他们是怎么过重阳节的

1、登高:

古时候,民俗在重阳有登高的习俗,故重阳节也叫“登高节”。流传此风俗习惯起源于汉朝。唐朝文人墨客写下的登高诗许多,基本上都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便是写重阳登高的名作。登高所在之处,并没有划一的相关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也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在福建莆仙,大家承袭乡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中国古代就会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始出之点心、米果这类。宋朝《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那时候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鲜,遂成积弊”。明末清初莆仙作家宋祖谦《闽酒曲》曰:“惊悉新春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烂成绿粉湿,耀眼明珠一颗颗唤郎尝”。近代,大家也把米果改革为一种很有特点的九重米果。将高品质晚米用温水清洗,泡浸2钟头,捞起来控干,兑水碾成稀浆,添加明巩(自来水融解)拌和,加红板糖(兑水熬出糖浓液),然后放置笼屉于锅上,铺平清洁炊布,随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多个时即熟出窝,米果面涂上食用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合,能够解开,切割成棱角,四边条理清楚,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鲜美,也不粘牙,称得上重阳尊老的绝佳礼馔。

㈢ 重阳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源于天象崇拜,是根据上古时代,秋季丰收后祭祀演变而来的。重阳节的传统风俗有:登高、赏秋、赏菊、悬挂葫芦、佩茱萸、放纸鸢、吃重阳糕、喝菊花酒、感恩敬老等,我认为在重阳节众多的习俗中,最值得一提有6个,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重阳节的传统风俗之一:悬挂葫芦🌹✨

重阳节有悬挂葫芦的传统风俗。民间传闻,药王下凡到人间时,毒虫亮卜磨横行、瘟病四起。为了解救众生,他将自己的神药装在葫芦里挂在众人家门口灭虫降瘟、普救众生。因此留下了重阳节家门口挂葫芦这一风水习俗。

而在重阳节当天,瘟气降临、凶毒四起,人们就会在门口悬挂各式各样的葫芦以镇凶化煞、祛除病气。其中,尤属黑曜石葫芦效果最佳。古代的佛教文物中,就有相当多有关于镇宅或避邪的黑曜石圣物或佛像。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㈣ 重阳节的过法 重阳节的过法有哪些

1、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2、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㈤ 重阳的节日风俗是什么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民俗活动:

重阳赏菊、饮酒、对弈

饮菊酒: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微有一点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39-42]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越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祛火、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插茱萸等古俗则是民间登山驱风邪的行为,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们用天然药物茱萸等调整体魄健康,使其适应自然气候变化。

㈥ 九九重阳节通常是怎么过的

重阳节的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专富,情趣盎然,有登高、属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㈦ 重阳节有哪些节日习俗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为日与月皆逢九,又称“重九”。

据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时期,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现存关于重阳节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典籍。魏晋时,节日气氛越来越浓,文人墨客纷纷吟咏唱和。至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经岁月荡涤,沿袭至今。

重阳节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往往是全家出动。各地有各种祈福的习俗。于是,重阳节又称茱萸节、登高节、菊花节等。唐朝诗人宋之问有诗云:“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可见,唐代的重阳节已是非常隆重。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祭天地庆丰收

农历九月,大地金黄,万物丰硕。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祭拜天地和祖先,以感恩这一年大丰收。同时,也祈盼着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人对山岳既敬畏又充满崇拜之情。“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行开来。还有登高避灾之说,全家人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康健平安,免受瘟疫。重阳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于是,重阳节登山“辞青”与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重阳节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这是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据说重阳糕要作九层,像一座宝塔,上面还要作两只小羊,就是重阳(羊)的意思。有的还要插一面小红纸旗,即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还要点蜡烛灯。这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如今各地的重阳糕仍旧各式各样,没有固定的制作方法。

插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朝诗人王维的这首诗妇孺皆知,每每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还包含着有关重阳节的信息──登高和插茱萸。茱萸,是有名的中药,在大江南北广为栽植,很有意义。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祛邪辟恶、消灾解难。于是,将其系在胳膊上,或把茱萸放在香袋里面,还有插在头上的。

赏菊饮酒

重阳节,又称菊花节,有赏菊的风俗。有诗云:“从来菊花节,早已醉东篱。”农历九月俗称菊月,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自古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

㈧ 重阳节的习俗和时间

重阳节现在也是老人节。是农历的九月九日。传统,习俗就是登高啦。

㈨ 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宽昌。御巧败

因“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是怎么过重阳节的吧。


1、吃重阳糕

在重阳节这一天,民间有一个普遍的习俗,就是人们要在这一天外出登高望远。古代人们崇拜山神,认为“九九老阳,阳极必变”,所以在九月九日,要前往山上登高望远,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娱乐活动。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至于等到的地方,没有特别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如今,我国也将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这么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孝敬父母演讲稿600字作文 浏览:525
媳妇做哪些算不孝顺 浏览:17
湖北省各人申请企业养老金 浏览:563
80岁老人退休金调整 浏览:725
什么是长寿核心 浏览:241
老年大学有什么问题 浏览:659
山东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基数 浏览:771
九九重阳节手工制作图片大全 浏览:473
子女和父母住一起居住证怎么办 浏览:804
成都平安养老保险 浏览:774
长寿老人每个月有多少钱 浏览:226
2017年养老金个人帐号利息 浏览:331
中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有尊严 浏览:565
农民的养老金用不完怎么办 浏览:175
孩子孝顺的顺口溜 浏览:514
反复和父母说不要吃什么 浏览:520
老年大学主要职责范围 浏览:791
70岁老头吃伟哥 浏览:393
重阳节作文给爷爷洗脚 浏览:807
大棚里的长寿花是怎么养的 浏览: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