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手抄报重阳节字词内容

手抄报重阳节字词内容

发布时间:2023-04-23 20:20:39

❶ 小学二年级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 #二年级# 导语】手抄报,是指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二年级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1、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2、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4、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5、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6、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7、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8、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9、吟怀未许老桥罩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10、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11、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12、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13、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14、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15、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2.小学二年级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1、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2、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3、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4、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5、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戚消桥6、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7、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8、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9、武公不但歌淇澳,高猛贤女犹能唁卫侯。——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0、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1、白池青草古盐州,倚啸高城豁望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12、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3、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4、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5、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3.小学二年级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重阳节的习俗

一、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二、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三、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四、放纸鹞

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

五、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4.小学二年级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就是敬老节。

这几天文化公园有好多节目,我爷爷奶奶也有参加。还有许多老人,也有许多志愿者在和老人说话说笑。下午,我决定去爷爷家打扫卫生。我一进门,急忙放下背包,看了看屋子真的好脏啊!我马上跑去门角拿起扫把,认认真真的把屋子从里到外的打扫起来。我一下一下用力的打扫,累得满头大汗,爷爷看见了笑了起来。我看到他笑起来满脸都是皱纹,我忽然觉得爷爷老了很多,我以后要多来帮爷爷打扫屋子。

这几天在电视上看到有很多地方都在举行敬老爱老的活动,我觉得不是重阳节也要敬老、帮助老人。敬老爱老是中国的传统优良品德,我们要多关心老人。

5.小学二年级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在秋天这个凉爽的季节里,有一个很有意义的节日——重阳节。老师告诉我们重阳节也是老人节,是为老人过的节日。因此,在今年的重阳节来临之际,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重阳节的作业,就是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送上一份亲手做的礼物。我有点苦恼,亲手做的礼物?对了!做我最擅长的贺卡吧!

于是,我特意选了一张颜色温馨的橙色硬纸片。我先将它对折,形成一个长方形,再在折痕的地方画上半个爱心,然后用剪刀沿着铅笔痕迹剪下,这样奶奶一打开的话就可以看到完整的爱心啦!接下来,我在卡片最显眼的地方画上一束花和一点装饰图案。最后,我在卡片里面写上了我对奶奶的爱与祝福。就这样,一张重阳节贺卡就制作好啦!

重阳节那天早上,我怀着激动又兴奋的心情把贺卡递到正在扫地的奶奶手中。奶奶打开一看,满是皱纹的脸上乐开了花,连声夸奖:“娜娜真能干,贺卡做的比买的还漂亮!奶奶喜欢。”听了奶奶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

❷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自己喜欢的手抄报吧,手抄报的编排设计要求主题明确,版面新颖美观。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好的手抄报,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一: 重阳节的历史

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载了当时北宋重阳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有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吃花糕。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

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二:重阳节敬老爱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远在战国时期,屈原在《远游》中就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汉代时重阳节已成固定的节日,以后一直流传至今。

据联合国统计和预测,从1950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世界老人数量增长176%,中国老人数量增长了217%;在本世纪未来的25年,世界老人将增加90%,中国老人将增加111%。若以65岁作为进入老龄的标准,2005年中国老人总数将超过1亿人。可见,老年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

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讲的就是敬老。孝敬长辈,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是一个人品行好的表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人的知识、经验、威望等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在我们国家里,有一大批年高德劭的老人,他们年老志不衰,老有所为,余热生辉,继续谱写人生的新篇章。年逾九十的学术泰斗季羡林,笔耕不辍,在晚年的著作中,对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今年已经93岁的两院院士侯祥麟老人,每天上午9点准时到办公室上班,继续为发展我国的石化和石油事业做贡献……他们壮心不已的事迹,激励、感召着后来人。

“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老人见多识广,经历多,是一部活的人生教科书。走近老人,只要能够静下心来聆听老人,读懂老人,常常会有醍醐灌顶之感。许多年轻人常有这样的感慨,在自己每每遭遇挫折和失败时,听听老人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心里会踏实许多,宁静许多。常与老人相处,他们健康乐观的心态,崇尚节俭的美德,高度负责的精神,表里如一的品质,超然脱俗的情操,坚忍不拔的意志,更会使我们获益匪浅。

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人们进入高龄后,生理机能减退,躯体疾病增多,容易出现孤独、忧虑和抑郁等问题,对他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作为晚辈,我们不能因为太忙而挤占陪伴老人的时间,应该常到老人那儿多走走、多看看、多聊聊,帮助他们缓解病痛、排解郁闷、怡悦心情。每一个家庭,都应该给予老人更多的亲情、温暖、体贴和照顾,不仅要搞好物质服务,更要重视精神慰藉。就社会而言,应该关注老人的新需求,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为他们颐养天年、安度晚年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在现实中,孩子与老人之间总是聚少离多。一位老人对在外工作的孩子常常这样叮咛:“电话来密点啊!”这朴素的话语道出了许多老人的共同心声。许多在外工作的儿女,对老人物质给予有余而精神慰藉不足。或许,应该团聚的日子,我们常常不得不身在异乡,但我们至少可以给自己的亲人多打打电话,以解他们的`思念与牵挂。每个人都存有一份尊老敬老之心,时时记着老人,尽量满足老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不仅会使亲情更浓郁、家庭更和睦,也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更温馨。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三:重阳节的习俗

一、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二、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三、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四、放纸鹞

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

五、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六、饮菊酒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由于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七、敬老爱老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四:重阳节祝福语

1、重阳佳节相聚,亲朋好友相聚,情人恋人相聚,你我他相聚,让我们一起为明天更好而相聚吧!

2、重阳节到了!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祝愿你:事业丰收,薪水丰收,爱情丰收,欢乐永相随!

3、邀你共品九月九的酒,能赏光吗?重阳节快乐!

4、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5、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6、九九芳辰重阳鹤添寿,愿秋风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

7、秋天的重阳不公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祝您老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

8、九九艳阳天,正是枫叶最艳时,我们结伴去香山看红叶,一起赏月吧!

9、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 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 。

10、祝您福寿康宁,一年到头常乐,良辰美景无限!九月九咱们一起去登山赏月啊!

11、我想和你共度重阳节,我已备好了菊花酒、重阳糕,就等着你来了。

12、九日登高望,人烟湖草裹,山翠县楼西。如此美的景色,我们也不要错过,九月九,一起登高赏景如何?

13、走!我们一起去赏菊吧!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祝你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14、秋风徐徐,重阳九九,做上一桌好菜,借着醇香的菊酒,等你与我分享!

15、黄菊绮风村酒醇,紫门临水稻花香!天高气爽,人寿花香!

16、重阳节:我国古代以“六” 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你知道吗?重阳节快乐!

17、借此佳节之际我感谢你,你的笑颜似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我的世界,你给予我的安慰和鼓励支持我度过一切艰苦。祝你重阳节快乐!

18、酒越久越醇,朋友相交越久越真;水越流越清,世间沧桑越流越淡。重阳佳节,何不把酒言欢共话巴山夜雨?

19、与你相遇在秋高气爽的重阳,想你在初冬漫漫的圣诞,吻你在青草已绿的春天,只想轻轻的问你---重阳给我一次美好的约会,好吗?

20、对你的思念像袅袅的轻烟不绝如缕,对你的祝福如潺潺的流水伴随一生一世,秋高气爽的重阳,何不一起出去登山赏菊?

21、重阳重阳万事不难,在这个和平幸福的年代里,祝你们全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22、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祝重阳节快乐!

23、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24、古枫吐艳,晚菊傲霜。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祝你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25、三三令节春时松更高九九芳辰重阳鹤添寿,愿秋风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

26、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我想和你共度重阳节,我已备好了菊花酒、重阳糕,就等着你来了。

27、世上若有诤友,那就是如你对我那样关怀的朋友。愿你拥有无穷无尽的幸福与欢乐?愕纳?钣涝睹篮茫?业闹坑?祝重阳节快乐!

28、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29、老人和彗星之所以受到崇敬都是出于同一个原因:他们都蓄有长胡须,都自称能够预料事变,祝重阳节快乐!

30、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天才,就是能将一片赤子之心带入老境的人。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五:重阳节的对联艺术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上联点化了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上联是关于陶渊明的典故。陶氏九月九日无酒可饮,对菊遣怀时,见一白衣人翩然而至,乃王弘来送酒,遂把盏痛饮。下联是关于刘禹锡的典故。刘氏作《九日》诗,本想用“糕”字,由于五经之中并无此字,遂罢而不作。宋人宋祁曾作诗嘲之,其中有句云:“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另外,“糕”与“高”谐音,“题高”也可指重阳节登高赋诗之意。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六: 重阳节气象谚语

重阳晴,一冬凌;重阳阴,一冬温(京)

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苏)

重阳无雨一冬晴(苏、浙、鄂等)

重阳无雨,九月无霜(皖)

重阳无雨,冬至多雨(湘)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重阳有雨,下年雨缺(陕)

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鄂)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七:重阳节诗句

1、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婺州水馆重阳日作》唐韦庄

2、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阳日寄浙东诸从事》唐李郢

3、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九日酬颜少府》唐高适

4、寻诗绕遍一篱花,落叶声中日易斜。忆得高堂临别语,授衣时节望还家。——《九日》清万夔辅

5、萧飒秋声楼上闻,霜风漠漠起阴云。不见携觞王太守,空思落帽孟参军。风吟蟋蟀寒偏急,酒泛茱萸晚易醺。心忆旧山何日见,并将愁泪共纷纷。——《九日北楼宴集》唐权德舆

6、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客中九日》明王翃

7、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万里心。——《两绝句》宋陈与义

8、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

9、闻道东篱菊已黄,无因移向酒樽旁。西风忽起野烟暮,落叶乱飞山树苍。雁带寒声归渚急,江涵秋水与天长。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九日登鸡鸣山》清韩畕

10、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重阳》南宋文天祥

11、万里惊飙朔气深,江城萧索昼阴阴。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九日遇雨二首》唐薛涛

12、天涯重九。独对黄花酒。醉拈黄花和泪嗅。忆得去年携手。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清平乐》宋石孝友

13、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九日寄行简》唐白居易

14、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唐李嘉祐

15、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九日书怀》元王冕

16、雨阻龙山会,云荒戏马台。且看黄菊放,休待白衣来。事业书千卷,功名水一杯。登临聊复尔,吟啸漫徘徊。——《漫兴十八》元王冕

17、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18、四时令节惟重九。况此日、逢佳偶。金菊已花杯有酒。瑶池宴罢,一枝斜插,好作渊朋友。翠眉淡淡匀宫柳。比似年时更清瘦。双绾带儿新结就。长情恩爱,随家俭约,素与君同寿。——《青玉案》宋倪翼周

19、谁道他乡异故乡。泉江风物似湄湘。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今共古,几重阳。休将往事更平章。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鹧鸪天》宋郭应祥

20、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21、身闲身健是生涯。何况好年华。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消磨景物,瓦盆社酿,石鼎山茶。饱吃红莲香饭,侬家便是仙家。——《朝中措》宋范成大

22、少逢重九事豪华,南陌雕鞍拥钿车。今日蜀州生白发,瓦炉独试雾中茶。——《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南宋陆游

23、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唐严维

24、老觉人间岁月遒,愔愔窗户一灯幽。读书已废虚长夜,护塞无共负盛秋。病齿何堪食粱肉,残躯惟念制衣裘。重阳卧看登高侣,满把茱萸只自愁。——《秋夜》南宋陆游

25、老怀多感惊佳节,病骨宜寒喜薄霜。玉脍齑中橙尚绿,彩猫糕上菊初黄。几年虚负登高兴,何许重寻落帽狂?浅酌易醒归薄暮,又成支枕独焚香。——《壬子九日登山小酌》南宋陆游

26、夔州鼓角晚凄悲,恰是幽窗睡起时。但忆社醅挼菊蕊,敢希朝士赐萸枝。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佳日掩门君莫笑,病来纱帽不禁吹。——《夔州重阳》南宋陆游

27、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重阳》唐司空图

28、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29、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采桑子重阳》

30、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九日》唐杜甫

31、秋树风高,可怜憔悴门前柳。白衣去后。闲却持杯手。一笑相逢,落帽年时友。群知否。南山如旧。人比黄花瘦。——《点绛唇重阳》元李俊明

32、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会诸宾。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九日落星山登高》唐徐铉

33、强插黄花三两枝,还图一醉浸愁眉。半床斜月醉醒后,惆怅多于未醉时。——《重阳夜旅怀》唐郑谷

34、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

35、破村寥落过重阳,独自撄宁葺草房。风撦红蕉仍换叶,雨淋黄菊不成香。野猿偷栗重窥户,落雁疑人更绕塘。他日若修耆旧传,为予添取此书堂。——《秋晚自洞庭湖别业寄穆秀才》唐皮日休

36、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只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重阳》南宋文天祥

37、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九日》唐李群玉

3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39、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庚午岁九日作》唐齐己

4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席上赋》

41、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重阳阻雨》唐鱼玄机

42、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又是江南离别处,烟寒吹雁不成行。——《有九日道中凄然忆潘邠老句》宋方岳

43、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44、老去登临兴未删,便乘小艇放溪湾。高原水浅苗初出,密树霜浓叶渐斑。——《九日放舟山塘》清施何牧

45、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雨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九日蓝田崔氏庄》唐杜甫

46、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九日登高》

47、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九日》唐王勃

48、九日无欢可得追,飘然随意历山陂。蒋陵西井风烟惨,也有黄花一两枝。——《九日》北宋王安石

49、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唐皎然

50、槿坠蓬疏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鲈鱼斫鲙输张翰,橘树呼奴羡李衡。十口漂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黄花催促重阳近,何处登高望二京。——《漂泊》唐郑谷

51、今日陶家野兴偏,东篱黄菊映秋田。浮云暝鸟飞将尽,始达青山新月前。——《九日田舍》唐钱起

52、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唐白行简

5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54、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九日》唐杨衡

55、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重阳日访元秀上人》唐司空图

56、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唐崔曙

57、寒食吊之推,端阳悲郢客。如何重九日,不祀陶彭泽。——《九日杂咏》清赵与楩

58、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

59、凤去台空,庭叶下、嫩寒初透。人世上、几番风雨,几番重九。列岫迢迢供远目,晴空荡荡容长袖。把中年、怀抱更登台,秋知否。天亦老,山应瘦。时易失,欢难久。到于今惟有,黄花依旧。岁晚凄其诸葛恨,乾坤只可渊明酒。忆坡头、老菊晚香寒,空搔首。——《满江红》宋陈纪

60、风雨吴江冷,云天故国赊。扶头呼白酒,揩眼认黄花。客梦蛩声歇,边心雁字斜。明年又何处,高树莫啼鸦。——《九日家中》宋陈与义

;

❸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手抄报的完成离不开家长的悉心指导,手抄报最好按照经典的版式来划分板块,手抄报不能太过花里胡哨,看到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你还没有心动吗?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1

重阳节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2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重阳节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每到重阳节正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不仅如此,在我眼中的重阳节还代表着人们各种各样的丰富情感。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3

重阳节习俗50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❹ 2021重阳节手抄报简单文字内容

重阳节马上到了,本文整理了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欢迎阅读。

重阳节诗句

1、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____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2、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____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3、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____妙信《九日酬诸子》

4、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____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5、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____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重阳节祝福语

1、 世上若有诤友,那就是如你对我那样关怀的朋友。愿你拥有无穷无尽的幸福与欢乐,你的生活永远美好,我的.挚友,祝重阳节快乐!

2、 重阳节: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你知道吗?重阳节快乐!

3、 九九重阳,祝你久久开心,久久健康,久久幸福,久久顺利,久久成功,久久浪漫,久久温馨,久久舒适,久久惬意。总之快乐到久久!

4、 九九重阳吉祥日,发发真心祝福到,久久真情围在身,顺顺万事吉祥照,健健康康身体好,快快乐乐每一秒,欢欢乐乐幸福绕!祝:重阳快乐!

5、 九九重阳,好事成双,送给你双重的祝福:快乐+快乐=快快乐乐,圆满+圆满=圆圆满满,长久+长久=长长久久。祝你快快乐乐圆圆满满长长久久。

❺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诗《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 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铺叙了老人节宴会、饮菊花酒、祝健等活动场景。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二)

重阳节:我国古代以“六” 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你知道吗?重阳节快乐!

蓝天作信封,白云作信纸,流星是我的特快专递。( )送你清风让你心旷神怡,送你细雨洗去你疲惫的汗迹,送你彩虹通向梦想之旅,祝你重阳节快乐!

重阳节快乐!因为牵了你的手,所以我要抓住你的手。给你幸福给你快乐相伴永远!我爱你!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裹,山翠县楼西。如此美的景色,我们也不要错过,九月九,一起登高赏景如何?

九九艳阳天,秋高气爽,正是枫叶最艳时,我们结伴去香山看红叶,好吗?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愿你拥有一个美好、快乐的节日!秋风徐徐,重阳九九,蒸上九重的粟糕,备好香醇的菊酒,等着与你分享。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三)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

重阳节

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❻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短句:

1、今日九月九,老人节,关爱老人你我做起。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4、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5、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6、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7、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

8、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9、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10、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

11、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笑口常开。

12、九九重阳,登高相望,万水千山,愿你们都身体健康。

13、陪伴是无法代替的,愿时光再慢些,让我们陪他们一起慢慢变老。

14、岁岁又重阳,九九情意浓,愿我们历遍山河,依然觉得人间值得。

15、这世界上什么都可以等,只有爱不能等,孝不能迟,愿年年逢重阳,岁岁皆平安。

16、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

17、三三令节春时松更高,九九芳辰重阳鹤添寿。

❼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简短50字

重阳节简短手抄报内容:

重阳节由来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❽ 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

重阳节历史悠久,用美好的文字去对这个节日进行描述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一)

重阳节的神话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灶郑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费长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磨破了无数双鞋,翻过了无数座山,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费长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费长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他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几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告别仙长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没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一书中曾有记载。

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二)

关于重阳节的诗词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

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3、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三)

重阳节的民俗活动

1、登高“辞青”

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2、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3、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4、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5]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渗轿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隐喊颂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6、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❾ 重阳节的手抄报内容 文字可以写什么

九月九日重阳节快到了,下面我整理了关于重阳节手抄报的相关内容,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重阳节的手抄报文字内容

1.节日简介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2.名称释义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3.演变过程

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关于重阳节的祝福语

1、一张桌,两人饭,三番五次把你念;四季过,五味品,六神无主只因你;妻(七)儿想,爸(八)妈盼,九九重阳望团圆!

2、重阳未至,祝福先至,愿您生活喜阳阳,职场收获成双,爱情沐浴阳光,幸福总在身边荡漾,家庭幸福美满,身体永远健康!预祝重阳节快乐!

3、重阳节到了,又是一年登高季,借此祝你爱情步步高,薪水步步高,事业步步高,健康步步高,幸福步步高!

4、考考你:木+木=林;口+口=吕;日+日=昌;阳+阳=?嘿嘿,重阳呗!九九重阳节,祝你:收获满满,快乐重重,好运长长,幸福久久!重阳节快乐!

5、插茱萸,赏菊花,九九时,陪家人,过重阳。重阳节送你祝福,想你陪着家人边,谈天谈地谈思念,要你开开心心每一刻,幸福快乐每一天。

阅读全文

与手抄报重阳节字词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海2017养老金核定表 浏览:258
长春老年大学课程 浏览:990
吉林省老年大学和长春市老年大学有哪些 浏览:677
18和60岁 浏览:606
个体户退休金的计算方法 浏览:129
老年大学芭蕾舞蹈我的祖国 浏览:126
安徽省阜阳市三区养老院有哪些 浏览:333
大岭山体检是去哪个医院 浏览:282
父母的房产怎么加儿媳妇 浏览:206
欢庆重阳节新闻稿 浏览:150
湖北2017退休金上涨 浏览:524
台州职工养老保险2015发放 浏览:503
退休工资6000多什么级别 浏览:618
公务员会计退休年龄 浏览:432
长寿区川维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浏览:265
农村轮流抚养老人 浏览:178
广州养老院排名 浏览:930
70岁得了肺癌怎么治疗 浏览:668
企业职工在管理岗位上如何延长退休年龄 浏览:19
苏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钱 浏览: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