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孝重在心,而不只是单纯的行动,或者给钱
在关心男女朋友....好朋友的同时.... 别忘了
也花点时间多陪陪爸妈...多关心他们喔!!!
如果你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
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管你有没有和他们同住;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妈妈的厨房不再像以前那么乾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碗筷好像没洗乾净;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的锅子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花草树木已渐荒废;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中的地板橱柜经常沾满灰尘;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母亲煮的菜太咸太难吃;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经常忘记关瓦斯;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
惯时………,就像 0
他们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时……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不再爱吃青脆的蔬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在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
停,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著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
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
我要告诉你,你要警觉父母真的已经老了,器官已
经退化到需要别人照料了,如果你不能照料,请你替他们找人照
料,并请你千万千万要常常探望他们,不要让他们觉得被遗弃
了。
每个人都会老,父母比我们先老,我们要用角色互
换的心情去照料他们,才会有耐心、才不会有怨言。当父母不能
料理自己的时候,为人子女要警觉,他们可能会大小便失禁、可
能会很多事都做不好,如果房间有异味,可能他们自己也闻不
到,请不要嫌他脏或嫌他,为人子女的只能帮他清理,并请维持他
们的『自尊心』。
当他们不再爱洗澡时,请抽空定期帮他们洗身体,
因为纵使他们自己洗也可能洗不乾净。当我们在享受食物的时
候,请替他们准备一份大小适当、容易咀嚼的一小碗,因为他们不
爱吃可能是牙齿咬不动了。
从我们出生开始,喂奶换尿布、生病的不眠不休照
料、教我们生活基本能力、供给读书、吃喝玩乐和补习,关心和
行动永远都不停。
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动不了,角色互换不也是应
该的吗?为人子女者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要
及时。
如果有一天,你像他们一样老时,你希望怎么过?
现在的你,是在当单身寄生虫、还是已婚双料或多
料寄生虫?你有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请关心和留意他们正在逐
渐老化的过程,也别忘了花多点时间陪陪爸妈...多关心他们喔!!!
❷ 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大致意思就是孝顺讲究的是心意,而不是所做的事情,如果必须以个人的所作所为作为孝顺的评定标准,那么万年来都不可能出现一个孝子。这句话出自清代作者王永林的《围炉夜话》,虽然说这句话干脆利落,但却十分在理。孝顺如果只用所做的孝事多少来评定就过于片面,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心而论,而且很多时候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虽然在文化讲究的是百善孝为先,但却没有人能够确切地给孝做一个衡量标准。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情感所至,也是人心的感触所达。比起物质上的感受,往往精神上的感受更加的触动,所以孝更加讲究的是心意,是从心而发的那种真诚,绝对不是单单用所做的孝事的多少、大小、轻重来随意判定。
总之,人生存在的意外太多,并不能只根据一条轨迹就抵达人生的尽头,所以说“论孝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
❸ 孝在心不在行,在行无孝子下一句
论色在迹不在心。再四库全书中有记载:论孝在心不在迹,在迹贫家无孝子,论色在迹不在心,论心天下无圣人。意思是尽孝是看心中有没有父母、有没有长辈,而不在于做了什么,再贫友则困的家中也有孝子。而欲望不能够看谈告蚂心,若是看心的话天下含埋就没有一个圣洁之人了。
❹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怎么理解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这句话的出处为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
前一句的意思为,看一个人是不是奸诈,要以他的行为作为衡量标准,而不能看他的心,如果看心的话,这世间就没有完美的不邪之人。
后一句的意思为,是说孝顺与否,要看这个人心里有没有孝,而不能只看表面上他的行为是不是孝。如果以行为作为衡量标准的话,许多贫穷人家就没有孝子了,因为他确实没有余钱为老人做许多事情。
每个人的心里,都曾有过邪恶的念头,这并不是恶,如果将邪恶的想法付诸于实际行动,那他就是应该受到众人口诛笔伐的万恶之人了!
(4)孝顺在心不在事扩展阅读
王永彬,字宜山,他一生经历过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和同治五个皇帝统治时期。著作有《围炉夜话》。这是一本儒家通俗读物,是作者对于当时以及之前的文坛掌故、人物、事件等所作的评价和议论。它和明代的《菜根谭》、《小窗幽记》一起,被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围炉夜话》成书于清代咸丰甲寅年间,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亲友畅谈人生的温馨情境。所记之事分为二百多则,语言亲切自然,通俗易读。
这本书的话题,是围绕“安身立业”来展开的,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本书自面世以来,一直盛传不衰,成为许多读书人的案头必备之书籍。
❺ 孝在心而不在迹是什么意思啊
我觉得应该卖氏是孝顺应该是中凯散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表现孙派给别人看的,迹应该是痕迹。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孝顺,没有痕迹可留吧
❻ 孝敬父母用心不在力那句话怎么说的
事父母能竭其力”。意思是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孔子粗陪仿及他的学生也多次谈到孝道,如“孝悌,为仁之本”、“弟子,入则孝”等等。孝敬父母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乱衫个人都必须要有尽孝之念,不要等双亲不在时留下人生遗憾。
但今天我想说的是,尽孝也要量力而行,不知道这种观点会不会被骂惨,但事实确实如此,我们不能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比如为了让父母住上大房子,而自己的经济条件又不允许,于是就去偷,去抢,去做违法的事,而且还冠冕堂皇的说是为了孝顺父母,认为应该被原谅,这是极端错误的,这也不是孝心了。但买不起我们又会岩纤很痛苦,想慢慢攒钱实现这个愿望,只要我们有这个心,并且是真心,说明我们尽力了,这就是孝。
❼ 怎么看待“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这句话初听不解其意,但是细究起来,真是有道理极了。
但是也是因为他处于这种忠和孝的矛盾之下,难以抉择,恰恰又表明了他的“孝心”。其实很多时候,对于老人而言,有孝心就已经足够了,内心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安慰,怕只怕既无行,又无心。所以说,孝字只能论心,而不能论事。如果以事论,那么天下根本不存在孝子。
更何况古人除了对“孝”有要求,还对“忠”有要求。而这两者本质相近,却互相争夺资源,自古“忠孝难两全”,“弃孝全忠”而“夺情”者,却又如过江之鲫。古人凡是喊出“忠孝难两全”的人,最后都被认定为“忠孝之人”。但是如果从事情上来看,他本质上并未能“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