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听从父母的孩子,神必赐福是圣经中的那卷书,几章几节
出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利19:3 你们各人都当孝敬内父母,也要容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
申5:16 “‘当照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弗6:2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㈡ 《圣经》教导我们怎样孝敬父母
许多人误会基督徒不注重孝道,这是误解。因为圣经里十诫里面有一诫是关乎孝敬父母的,以弗所书这样引用:“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六:2)。十诫中每一诫都吩咐人不可作什么,唯有“孝敬父母”可以得福,所以保罗说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可见圣经很注重孝道。今天我们从五方面思想如何孝敬父母:
一、应记念父母生育之恩
父母生育我们,十月怀胎,辛劳养育,是一项恩典,提摩太前书第五章四节说作儿孙的在家里学习行孝,“报答亲恩”。显然圣经认为父母对儿女有生育的恩典。现代青年受新思潮影响,以为父母本不想生育儿女,所以谈不上什么功劳。这不单不合圣经真理,也不合中国的孝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是中国人的教训。因为父母最挂念的是儿女身体,从孩子出生到成长,每一天都关注他们的健康。所以父母生养我们,单单身体方面已有恩典。这正是圣经的教训。圣经说我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身子上荣耀神。意思是说基督徒要照顾自己的身体,因为是神的殿。当然这话不是给那些整天只顾着自己身体的人的,但有些人却太不顾自己的身体,纵欲损身,既不孝敬父母,也不尊重神的恩赐。
我们的生命是神借着父母给我们的,所以我们要记念父母生育之恩。
二、要奉养父母
“奉养父母”是圣经中在孝道上的用法,也是“孝”字本身的意义。中国人讲孝包括报答亲恩、供奉他们的需要。圣经里有没有说奉养父母是孝道?有,耶稣责备法利赛人借着古人的遗传,废了神的律法,因为它们说已把金钱奉献给神,所以不须奉养父母,这是一种取巧。可能曾经有过这样的例子:有一个人只有一点钱,给了父母就没有钱奉献给神;奉献了给神就没有钱给父母,所以在这情形下他就把金钱奉献给了神。但法利赛人用这个为借口说人如果奉献给神,就可以不给父母了。说这话的人可能既没有奉献给神,也不奉养父母。所以从耶稣责备法利赛人的话里可以看见,基督徒孝敬父母,应供给父母肉身上的需要,在父母在生的时候,尽儿女的责任奉养他们。
刚才提到有许多非基督徒认为我们不注重孝道,其中一个原因是基督徒不祭祀和拜祖先,其实中国到西周时代才开始有祭祖的事,周公制礼作乐,后人逐渐加添。祭祖并不代表孝顺,若在生时不孝顺,到死后才孝顺就太迟了!二十四孝中虽然不少“愚孝”的故事,甚至有孝感动天的传说。但那些例子都是父母在生时的孝顺。有人父母在生时不孝顺,甚至把父母气死,死后却大事铺张,其实都是为传扬自己的名声,并不是真正孝顺。
三、要听从父母
以弗所书告诉我们:“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弗6:1-2)“孝顺”是孝敬兼顺从。耶稣童年时顺从他父母,离开圣殿回家。虽然他以天父的事为念,仍然听从肉身父母之命。
从前在封建家庭中,有时父权太大,做父亲的不善用权柄,或所发命令不合情理。但一般来说,圣经要我们“在主里”听从父母,不是说父母必须是基督徒我们才听从。“在主里”的意思是要在真理里听从。父母不是完全人,未必所作的都对,也有叫儿女作坏事的父母,我们不能都听从。若在恶事上听从,等于陷父母于不义了,不算是孝。
古人论孝包括劝谏父母。当然父母常为儿女的好处筹算,只有少数本身为非作歹的,会叫儿女作坏事,真孝包括劝谏。提摩太前书第五章一节说: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不是不可劝责,但不可“严责”,要在劝中有爱有敬。古圣教我们劝谏父母要“下气”、“怡色”、“柔声”。“谏而不入,起敬起孝,悦而复谏。”意即劝谏父母时,要没有气怒的脸色,声音柔和。若父母不听,要格外敬爱他们,有机会再劝谏他们。这种温柔而不断的劝谏,与圣经的教训相合。圣经没有说要包庇做坏事的父母,而是要站在真理立场,不陷父母于不义。所以应该听从父母,也应该劝谏。
四、让父母分享你的成就
约翰福音第十七章1-4节中,当主耶稣快要上十字架的时候,为门徒最后的祷词中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然后又说:“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主耶稣在世上荣耀了天父,我们作儿女的要荣耀父母。英文圣经常将孝译作“honour”,即尊敬。其实孝顺不止尊敬,还包括感恩,听从,奉养和荣耀的意思。曾子论孝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共下奉养。”
“尊亲”即尊荣父母像主耶稣已经荣耀了天父那样。我们极可能将一切成功归功给自己,因为每人的成功都经过一番努力,我们对自己的奋斗有很深的印象,却很容易忽略了我们现在的成就一半是父母辛劳的结果。但因为前一半不是自己的辛劳,所以印象不深。当你看见你的父母亲动作越来越迟钝,脸上越来越多皱纹,人也越来越老,健康也逐渐退步,你应该知道这些都是她为你辛劳的结果,我们应该欣赏父母曾为我们劳苦,将我们的成功与他们分享,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
父母把期望放在儿女身上,到晚年才大失所望,是非常痛苦的。
林肯总统当选时,第一件事通知他的母亲与他分享成就。华盛顿参加海军训练前,向母亲道别,看见母亲流泪,他便吩咐仆人将行李搬回,但他母亲说:“我知道神会赐福给孝敬父母的儿女。”这正是以弗所书所讲的“带应许的诫命”。华盛顿明白他母亲赞成他去,接受海军训练,终于成为美国总统。可见西方国家早期也注重孝道。
基督徒应照圣经教训尽孝,并且使父母得尊荣。
五、要带领父母信主
如果我们今天得到我们认为最好的福音,却不将这最好的给父母,怎算得是孝敬呢?所有作父母的,也会将最好的留给儿女。就算不是真正最好,却是她所认为最好的。我们今天肯不肯将最好的给父母呢?
带父母信主,要为父母的灵魂“受生产之苦”。父母曾为我们的肉身受辛劳,现在我们是否愿意为他们灵魂辛劳呢?为着带领他们信主,可能有许多艰难,但你付的代价即如母亲生他的时候有许多痛苦艰难。我们孝敬父母,必须冒着困难领他们得救。
我不算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因为我在十多岁的时候已离家流荡,而且对家庭有很大的成见,到我懂得欣赏我父母亲的时候,可以说已经很迟了。有时在我们的人生中必须到了某一年纪才能领悟父母之爱。但可惜常领悟得太迟。“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一天你认为应该孝敬他的父母的时候,他们已经离开世界了!或者到你的儿女轻忽你的时候,你才醒悟过来,原来自己轻忽了父母!
你已把最好的福分给了父母了吗?已趁他们在生时领他信主了吗?
(网页链接)
㈢ 如何父母的圣经有几节是关于如何做父母的榜样 在哪章哪节
1.心态上,要视儿女为神给我们的祝福:诗篇127篇,第3节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内,所怀的胎是他所容给的赏赐。」
2.行为上,做父母的整个生活样式就是在教养儿女:申命记六章第6节到第9节:「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带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
3.让自己成为孩子的骄傲:箴言17:6 父亲是儿女的荣耀
4.在家中建立次序:了解神赐与我们的角色。丈夫和妻子要相互尊重,彼此顺从(以弗所书5:21)。同时,神确立了谁要服从谁的规则。藉着夫妻间的尊重与顺服,孩子会从小就知道要顺服权柄。
㈣ 求孝敬父母的经文(圣经里的)
《圣经》出埃及记::15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21:17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圣经》利未记
19:3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
……
《圣经》以弗所书
6: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圣经》马太福音:
15:4
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15:5
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
15: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借着遗传、废了神的诫命。
同时,《圣经》里也有劝诫父母的经文,老人也不要惹儿女的气,不要总是激怒儿女,要好好照着主的教训养育他们。
《圣经》以弗所书
6:4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作父母的也有很多是不合格的,不要一味的怪孩子,那些坏孩子,长大后不孝敬父母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有没有思想,当初养育的方式不对呢?
例如,一味的溺爱会让孩子变得自私,只知道顾自己,这是当初父母种下的祸根,父母也要吃自己的苦果。
前几天,我在路上见到一个大概6-7岁的孩子,一边哭一边大喊要姥姥背,同时往姥姥身上扒,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老人想过没有?他的家长又想过没有……
父母作为成年有思想的人,首先应该好好教育养育孩子,其次才是孩子回报父母的时候。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㈤ 圣经对孝敬父母有怎样的教导
【出20:12】“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利19:3】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申5:16】“‘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太15:4】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弗6: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㈥ 《圣经》中有哪些章节是说孝敬父母,尽到责任与义务的呀
【出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出21:15】 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出21:17】 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箴20:20】 咒骂父母的,他的灯必灭,变为漆黑的黑暗。
【箴23:25】 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
【箴28:24】 偷窃父母的,说,这不是罪。此人就是与强盗同类。
【弗6:1】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弗6:2】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西3:20】 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
还有很多处重复的经文。
㈦ 圣经那一章讲应孝敬父母
(提摩太前书 5:8) ……人不照顾亲属,尤其是不照顾自己家里的人,其实就等于否认信仰,比不信的人更不好。
“你们做孩子的,要在主里服从父母,因为这是正义的:‘要尊重父母’;这是第一条带有应许的命令。”(以弗所书6:1-3)
(箴言 23:22) 22 生你的父亲,你要听从; 母亲老了,也不可轻看。
(利未记 19:32) ……‘要在白发的人面前起立,要关怀老人,要敬畏你的上帝。我是耶和华。
(提摩太前书 5:3, 4) ……要尊重寡妇,就是那些确实是寡妇的。4 可是,寡妇如果有儿孙,儿孙就应该先在家里学习实践敬神之道,报答父母和祖父母,因为这在上帝眼中是可悦纳的……
㈧ 孝敬父母讲道
智慧之子使父母喜乐
证 道 人:张忠云 牧师
整 理:朝阳堂编辑室 2015年5月3日白天讲章
证道经文:箴23:22-25
23:22 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他。
23:23 你当买真理.就是智慧、训诲、和聪明、也都不可卖。
23:24 义人的父亲、必大得快乐.人生智慧的儿子、必因他欢喜。
23:25 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
引言:
按照本年度的计划,在五月份与大家分享关于孝亲方面的信息。在家庭中父慈子孝,人人脸上都有笑容,这样的家庭是温馨喜乐的,这喜乐是基于相互之间真诚的爱。刚才所读的经文,就是论到了家庭关系方面的内容,劝勉作儿女的,应成为智慧人使父母欢喜快乐;作父母的也应尽到当尽的义务,使孩子有智慧让自己喜乐。基督徒的人生应当是喜乐的,喜乐是我们无声的见证。今天分享的题目是:智慧之子使父母喜乐。
一、智慧之子尊重父母使父母喜乐
1、上帝为家庭关系设立秩序——听从、尊敬父母
“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箴23:22)。
上帝为家庭关系设立的秩序是:儿女要听从、孝敬父母,父母年纪老迈时更应当受到尊重。主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主耶稣虽然是神,但作为人子在世上三十三年半,他三十年的光阴在家中尽人子的本分,余下三年半的时间在外传扬天国的福音,他留下许多孝敬父母的榜样。在儿童时顺从父母、孝敬父母。《路加福音》2章41至51节记载了十二岁的耶稣在圣殿中的事情:当时少年的耶稣知道自己来到世上的使命,但仍听从父母,顺服父母。“他就同他们下去,回到拿撒勒,并且顺从他们。”(路2:51)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极痛苦的时候,还是顾念母亲,把母亲托付给门徒约翰照管。
关于儿女与父母如何相处,旧约要求遵守十诫中的第五诫:“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20:12)新约的教导,保罗劝勉:“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弗6:1-3)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儿女孝敬父母本来是应尽的本分,但上帝还额外的赐福:不仅得福还会长寿。
作为儿女要听从父母。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精心哺育、引导我们身、心、灵的成长,在人生旅途中他们会给予我们很多的教导和提醒,我们应当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的生命是上帝藉着父母赐给我们的,儿女从小到大的衣食住行无不时刻牵挂着父母的心。在我们中间的弟兄姊妹,已经为人父母的会深切地体验到:养育儿女实在是很不容易的,因此说,父母的养育之恩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当人在成家自立之后,与妻子二人联合,成为一体,这时要离开父母,不再啃老,不再依赖父母对自己经济、生活、心理等方面的付出,是真正的长大成人,并要尽自己的本分:顺从、孝敬、尊重双方的父母。
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儿女之所以会藐视父母,是因着人性的败坏——骄傲。儿女大了,尤其是在成家以后,常常看不起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父母,特别是看见父母文化知识水平低,工作能力差,则羞于在人面前提起。我们作儿女的要记得今天我们之所以有这般成就,完全是由于他们无私的付出,再者,在他们当初生活的年代,为了生存,有的根本就没有读书的机会,如果他们当时的生活环境和现在一样,我想,他们一定不次于我们。对儿女来说,父母不仅有经验,也是传授传统的人,《申命记》记载:“你当追想上古之日,思念历代之年。问你的父亲,他必指示你;问你的长者,他必告诉你。”(申32:7)要从历史得教训,从长辈得知识,这是智慧的来源,也是上帝启迪人的正常的方法。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圣经》还赞誉老人的白发是荣耀的冠冕:“强壮乃少年人的荣耀;白发为老年人的尊荣。”(箴20:29)“白发是荣耀的冠冕,在公义的道上,必能得着。”(箴16:31)白发是指丰富的经验。父母年老于许多事上是过来人,人生的得失、成败都亲自经历过,经验充足值得我们参考借鉴,老人值得我们尊重。当今时代,基督徒当回到《圣经》的教导,对老人进行特别的看顾和照料,在还没有信主的人面前,树立好榜样。《提摩太前书》5章4节:“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子、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上帝面前是可悦纳的。”5章8节:“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然而世上有许多的儿女长大后,常常忘记父母的哺育之恩,不顾念亲情,对父母采取打骂、虐待、遗弃的态度,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玷污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圣经》告诉我们,儿女之所以会藐视父母是因为他们愚妄:“愚妄人藐视父亲的管教,领受责备的,得着见识。”(箴15:5)愚妄是指愚昧而狂妄,愚昧是缺乏知识、愚蠢而不明事理;而狂妄则是极端的自高自大。这样的人自然会藐视父母的管教。许多作儿女的虽然供养父母,却不尊敬他们,不把父母看在眼中,藐视父母,讥诮父母年老无知,甚至稍不顺心,便向父母生气、叱喝。如果有人向他们谈论孝道,他们还以为自己是孝敬父母的人:未曾使父母遭遇冻馁,也供给父母衣食。但他们全然不晓得藐视父母就已经是完全违背了孝道,得罪了上帝。一定要意识到,尊重父母是人格素质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生身父母都藐视,对他人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有尊重。另外一个原因,或许是父母有些事情没有做好。但是,即便是真的不好也不应该以藐视的方式来对待他们。古人在教导我们劝谏父母时说:“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礼记•内则》)意为:要是父母有过失,要气色和悦,不能有生气的脸色,态度恭顺,声音轻柔的劝谏。如果父母不听劝说,也要敬爱并孝顺他们,等到他们哪天心情好了再复劝谏。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说,我们要祷告祈求圣灵来光照我们的父母,使他们走在上帝恩典真理的正道上,这是上帝所喜悦的。上帝安排父母在儿女之上,就应当得到儿女的尊敬、孝顺。可以说,孝敬父母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因为他们是父母,儿女理所当然的就要孝敬他们。
2、违背秩序者所受到的惩罚——罪要归到他身上
我们一定要记得自己也有老的一天,也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如果我们藐视父母,我们的孩子也会藐视我们。儿女冷漠的眼神会让父母伤心难过,他们可能不会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但会在乎自己在儿女心目中的地位。从《圣经》中看到藐视父母的后果很严重,《箴言》30章17节:“戏笑父亲,藐视而不听从母亲的,他的眼睛必为谷中的乌鸦啄出来,为鹰雏所吃。”《利未记》20章9节记述:“凡咒骂父母的,总要治死他;他咒骂了父母,他的罪要归到他身上(‘罪’原文作‘血’。本章同)。”《箴言》警戒:“咒骂父母的,他的灯必灭,变为漆黑的黑暗。”(箴20:20)经文告诫我们不听从、戏笑、藐视父母是上帝所憎恶的,为天地所不容。我们要敬畏上帝,听从他的教训。当人存有敬畏之心的时候,自然就会有智慧生活。
二、智慧之子持守真理使父母喜乐
23节的经文很重要,看似与孝亲没有什么关系,但实质上,这节经文可看为父母对儿女的期望,就是要让他们得充足的智慧。儿女要在信仰上、德行上建立自己,珍惜自己的人生;做事按照《圣经》真理的原则,这样的儿女才能让父母省心,使父母欢喜快乐。盼望为儿女的,尊敬父母;作父母的,要付出代价尽力养育儿女,使他们的生活荣神益人,让自己的家庭有美好的见证。
1、买真理需要付出代价
“你当买真理,就是智慧、训诲和聪明也都不可卖。”(箴言23:23)本来真理、智慧、训诲和聪明都是属于形而上的东西,不应沾染铜臭味,与金钱挂钩,更不可能用买卖获得。在这里是借用修辞的象征法来表达。“买”指付上代价而得到,并不是金钱交易。例如:在《启示录》3章17至18节中记述的:“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我劝你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叫你富足;又买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又买眼药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见。”老底嘉以财富闻名,但基督吩咐他们要向他买火炼的金子:意为向基督纯全的信心,指真正属灵的财富,主劝他们用信心向主取用、经历主的丰富,有份于上帝的性情。这座城市以织布业和漂染业出名,但基督叫他们向他购买白衣,指覆盖人类一切罪和过犯的基督救赎的恩典,象征着他的公义。老底嘉人所缺少的,就是不肯付代价,操练敬虔,行出因与基督同活所得的义。他们需要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仁义的果子才有白衣可穿。老底嘉夸耀那些医治各样眼疾的宝贵眼药,但基督叫他们要向他买医治他们眼睛的药,这里的瞎眼是指属灵的瞎眼,心中的眼睛需要蒙光照,从黑暗中归向光明。心中的眼睛须要圣灵的恩膏作眼药,只有圣灵参透万事,能教导我们明白上帝的心意,使他们能够看见真理,使他们能望见永恒的世界。老底嘉人已经失落了属灵的实际,看不见自己困苦、可怜、贫穷的光景,陶醉于自满、自足、自高自大。基督向老底嘉人表明,人生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物质上的丰富,而是在乎与上帝之间有正确的关系。他们所有的财富和成就,与基督永恒的国度相比都是毫无价值的。基督徒应警惕老底嘉的光景,注意自己与基督之间的关系:要按照真理行公义,好怜悯,与基督同行;不要在上帝的眼中被视为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参约14:6)有主就有真理,有主才能使人真正富足。
智慧、训诲和聪明也都不可卖。这里的“不可卖”是指上述的东西价值贵重无比,决不可以其换取他物。按照《现代中文译本》翻译:真理、智慧、学问、见识,都值得你付出代价,但千万不可卖出。我们要不惜付上任何代价来取得真理、智慧、训诲和聪明,却不要为任何原因把它卖掉。我们应全力以赴去得着它们,却不应为了世上任何东西把它们放弃。我们要得着真理,就是智慧、训诲和聪明。基督徒父母会按照上帝的真理教导儿女敬虔爱上帝、敬畏上帝:“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箴9:10)训诲就是操练儿女将真理落实在生命里,这样实践起来就要付代价。“聪明”在《圣经》中往往指明白事理、有属灵的洞察力并有建立人际关系的见识。如何以真理塑造家庭?为人父母的先得着智慧、训诲和聪明,活出真理,就是给儿女在品格、道德和属灵方面树立了榜样。“敬畏耶和华的,大有倚靠,他的儿女,也有避难所。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箴14:26-27)此处指出父母的信仰对下一代所产生的力量和影响。当父母肯付上代价去买真理,让真理落实在生命里,足可影响他们儿女,这是个人力量和儿女安全的来源。敬畏耶和华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
2、如何付出代价得真理
究竟如何付代价得真理?《以赛亚书》告诉我们:“你们一切干渴的都当就近水来,没有银钱的也可以来。你们都来,买了吃;不用银钱,不用价值,也来买酒和奶。你们为何花钱(原文作‘平银’)买那不足为食物的,用劳碌得来的买那不使人饱足的呢?你们要留意听我的话,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乐。……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参赛55:1-2,6)金钱可以满足肉体的生命,但却不能满足属灵的生命。食物需要花钱买,只能满足肉体的需要,并且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上帝为我们提供的营养是免费的,并且喂养我们的灵魂。我们如何得到它呢?我们要来:就近他,要留意听他的话语,要寻找、求告上帝。上帝的救赎是免费提供的,但要喂养自己的灵魂,我们自己必须热切地接受。人如果没有这样的食物,属灵的生命也会饥渴,就像每天不吃饭,肚子就会饿一样。得着真理就要付代价。让真理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管理我们的生命,让真理来管治我们的家庭。《圣经》教导我们要买真理,当我们没有按照真理而活,在上帝的原则上作出妥协时,便是出卖了上帝的真理。在上帝的国度中,被上帝使用,领受上帝恩典的人,都要付上生命的代价,老我与基督同钉十字架,活出复活主的生命。
父母有责任把儿女带到上帝的面前,可以藉着自身的榜样、教导和不同的方式的聚会达到这个目的,为此应该付上恒切的祷告。父母要儿女认识上帝,自己必须先与上帝建立关系,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便是要有祷告的生活。父母要常与天父有密切的交通,为孩子付上祷告的代价,代祷的责任是一生之久,父母为孩子在上帝面前付上的膝盖和眼泪,上帝也会将祝福浇灌在孩子的身上。
父母“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父母应当认清孩子的个性,以及上帝赐给他们每个人的特质,不应让孩子固执己见,但每个孩子都有他与生俱来的爱好,父母应因才施教。经常与孩子的教师及亲友交谈,就能更好地发现并培养每个孩子的专长。作父母的不要替儿女安排一切,教导儿女如何处事时,并不需要盯着他们所行的每一步,要让他们自己选择,作父母的,只要培养孩子选择人生正道就足矣。《申命记》第6章4-9节的经文对父母如何教导儿女很有帮助:“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要尽心、尽性、尽力爱上帝,要把《圣经》的话语记在心上,还要殷勤教训儿女。
三、智慧之子成为义人使父母喜乐
1、义人的父母,必欢喜快乐
“义人的父亲必大得快乐,人生智慧的儿子,必因他欢喜。” (箴23:24)前面讲到了真理、智慧、训诲、聪明,在这里讲到了义人,旧约时代的义人,是指那些遵行上帝律法,而在行为上无可指责的人;而新约时代的义人,是指那些因认识自己是罪人而信靠基督的人。这两种义人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上帝的信靠和顺服。义人是按照真理生活的人。如果父母付出代价,就能教养出义人,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
人能够生出智慧的儿女,也必然会因着他们而得欢喜,其实这也是我们基督徒父母应有的价值观。在日常的交通中,常常听到基督徒父母的叹气之声:要是我的孩子也能信主,参加聚会该有多好?因为自己在基督里得到了满足,得到了永生的盼望,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着这一生最美的祝福: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认识主耶稣;能够信靠主耶稣。无论我们是走在高山,还是深谷,他都会与我们同在,与我们同行。人生无常,但相信在主的里面,就能得到保守、看顾。如果孩子自己与主耶稣相遇,在主的面前认罪悔改,真诚信靠,就能成为义人。基督徒父母教养儿女成为敬畏上帝的人,行公义,按真理生活,比要求他们有好的学业成绩,有好的社会成就、卓越的社会地位更加重要。社会在迅速的发展,科技在不断的创新,今天的孩子也在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回到家中,一家几口,有的看电脑,有的刷微信,有的看电视,很难有共同交流的时间,彼此不知对方的想法,有人说,人与人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和你在一起,而你在看手机。一家人每周至少要有一次聚会,敞开心扉交流,作父母的了解孩子的心理,以及目前所处的环境,教导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要让他们随波逐流,协助他们、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谨守遵行上帝的真理。
2、儿女成为义人使父母喜乐
作为儿女的,如何能令父母欢喜快乐呢?那就是要成为基督徒、义人。而当他成为义人之后,每一天都能够按照《圣经》话语的引导生活,顺从圣灵的引导,就知道如何对待父母,如何为人处世,怎样使父母欢喜快乐。现代人流行的做法是:在父母生日或父亲节,母亲节,给父母送礼物,例如:在父亲节要给爸爸送上手表或领带,在母亲节要给妈妈送上康乃馨或巧克力。他们是以金钱、礼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恩,但是作为基督徒父母的心意则是希望儿女得到真正的祝福,因此,最能报答父母的就是成为敬畏上帝、生活有智慧、谨言慎行的人。《箴言》给我们的劝勉是:“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 (箴23:25) 儿女懂得孝敬父母,父母因此蒙福;他们感到快乐,因为儿女已经长大成人,能将他们从小所学到的立身处世的道理实践出来,首先受惠的就是父母双亲。儿女的羽翼丰满,能够独立思考,并以智慧行事,父母的重担卸下,故此也会欢喜快乐。
目前家庭中父母与儿女,儿女与父母之间出现的矛盾主要是没有按照上帝所设立的秩序运行。在现今这个时代,我们看到社会上产生许多复杂的问题,都是与家庭有关的,而社会的问题又往往是由家庭问题而来。当人们按照上帝所设立的秩序在家庭中运作和生活时,这个家庭必然是温馨快乐的。当我们建立一个温馨有秩序的基督化家庭,使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尽上个人的本分,便能促进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
结语:
回顾我们今天的分享:智慧之子使父母喜乐。智慧之子尊重父母使父母喜乐,上帝为家庭关系设立秩序,儿女要顺从尊敬父母,不可藐视他们。“智慧子使父亲喜乐,愚昧人藐视母亲。”(箴15:20)一个有智慧的人,会使他的父母亲喜乐。看一个人是否是智慧人,就要看他的父母是否喜乐。智慧之子持守真理使父母喜乐,要买真理,就是智慧、训诲和聪明也都不可卖。买真理需要付出代价,如何付出代价得真理:要求告上帝得真理,父母要为儿女代祷,使他们顺从真理的引导,父母要殷勤教导儿女记住《圣经》上的话语。智慧之子成为义人使父母喜乐:义人的父母,必欢喜快乐;儿女成为义人使父母喜乐。温馨有秩序的基督化家庭是按照上帝所设立的秩序运行的。愿上帝祝福大家,身为儿女的要使父母喜乐,身为父母的要使儿女成为智慧的人,如此这样的家庭一定会荣耀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圣名。
㈨ 圣经说你们当孝敬父母在世长寿在哪券书
《以弗所书》
6:3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㈩ 圣经中提到的是孝顺父母还是孝敬父母
孝敬
出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利19:3 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
申5:16 “‘当照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太15:4 上帝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太15: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废了上帝的诫命。
太19:19 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
可7:10 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可10:19 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
路18:20 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
弗6:2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