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九九重阳节的小黄鸭

九九重阳节的小黄鸭

发布时间:2023-03-22 14:58:54

❶ 关于九九重阳节祝福语,描写九九重阳节祝福语

关于九九重阳节祝福语,描写九九重阳节祝福语

1.九月九,插茱萸,登高望远喝小酒;九月九,吃花糕,赏菊品茗会老友;九月九,重阳日,健康开怀人长久;祝您身如不老松,心似老顽童,重阳快乐!

2.九月九,杯中酒,重阳相聚会老友;是亲友,是朋友,一切尽在酒中酒;情也深,爱也久,佳节有缘来叙旧;念今昔,盼永久,每年相聚九月九。重阳节快乐!

3.九月登高望,苍茫远树低。菊黄盈双袖,湖光草色稀。秋高气爽飘香日,当是相约赏月时:良辰聚重阳,一起赏景如何?鸿雁且去,短信相约。

4.九月初九重阳节,九九思念久久不变。对你的祝福久久不能减低,对你的怀恋久久不能散去,对你的关心久久不能消弭。祝你激情久久、幸福久久、快乐久久!

5.九月初九重阳节,桂花香来菊花黄;茱萸美酒传思念,秋意飒爽送思意;九九归一齐祝愿,愿君生活美如画;仕途顺畅步步高,阖家欢乐人团圆。重阳快乐!

6.九月初九重阳到,我的祝福先送到:一送平安护着你,再送吉星照着你,三送健康陪着你,四送幸福伴着你,五送财神缠着你,;六送快乐绕着你。

7.九月初九艳阳照,登高望远心情好;欲与天公试比高,一目千里人自豪;秋高气爽祛烦恼,菊花飘香万里绕;祝福短信发一条,重阳佳节好运到!

8.九月初九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现在正是菊花争艳的季节,愿你的心情也和菊花那样清爽、淡雅!重阳快乐!

9.万里长城永不倒,向你问声重阳好!春风已过玉门关,祝你工资翻一翻!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月都拿高奖金!桂林山水甲天下,钞票都在枕头下。

10.晚霞,绽放的是落日前的辉煌。虽非朝阳,胜似朝阳。金秋承载的是丰收的成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九九重阳,真诚祝福您及家人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11.通往希望的山上,我不断向上攀登,不管前方的路途多么崎岖,那是我不变的方向,只为登上山顶,为你祝福,为你祈祷,重阳登高,祝你幸福快乐长相伴!重阳节彩信

12.天作信封,白云作信纸,流星是我的特快专递。送你清风让你心旷神怡,送你细雨洗去你疲惫的汗迹,送你彩虹通向梦想之旅,祝你重阳节快乐!

13.九月九,菊花酒,酒香、稻香、思故乡。插茱萸,登高望,山高、天高、步步高。幸福花儿开重阳,健康长寿年年有。祝你重阳快乐,万寿无疆!

14.九月九,菊花糕,愿你事业步步高;重阳节,要登高,无病无灾身体好;插茱萸,喝老酒,福禄双全齐来到;想聚首,祝朋友,生活美满乐陶陶;重阳快乐!

15.九月九,喝老酒,三五知己来聚首;情依旧,物依旧,心心相照在心头;重阳节,去登高,秋高气爽无烦忧;许心愿,送问候,愿你天天笑开口;重阳快乐!重阳节的短信

16.九月九,喝杯菊花酒,思念在心头,九月九,吃口重阳糕,牵挂时时有,遍插茱萸日,少了旧时友,只好发条短信诉送问候,愿你快乐到永久!

17.九月九,登高望,佳节祝福记心上,中秋佳节是团圆,九九重阳最吉祥!每逢佳节送祝福,祝福怎能把你忘。吉祥九九,好运常有,吉祥节日,祝君幸福!

18.天下之友无数,以投缘为佳。天下之谊无尽,以适己为悦。天下之爱无穷,以知音为贵。天下之情无量,以称心为重忙。碌中注意身体,祝重阳节快乐!

19.天天各自忙,情意放心上。平时少问好,今天送吉祥。不图啥回报,只愿你安康。虽说不见面,时时在心上。短信贺重阳,情意比天长。祝你重阳节快乐!

20.天气变真快,凉风悄悄袭来,因为你的可爱,所以给你关怀,晚上毯子要盖,别把脚丫冻坏,没事叨根骨头,那样可以补钙,不要再骂我坏,祝你重阳愉快。

21.天凉好个晴朗秋,大顺重阳九月九;顺心从此跟你走,顺利握在你的手;顺意常伴在心头,顺风几乎天天有;顺当伴你人生游,事业处处都顺溜。

22.九月初九是重阳,一见倾心结姻缘,相持相伴到白头,老来登高忆满头。短信祝福呈吉祥,问候关怀暖心窝,愿你重阳心欢喜,健康快乐到永久。

23.九月初九是重阳,遥望星空思念涨,秋风吹拂秋叶黄,菊花遍开菊花香。手捧一杯菊花酒,登高远眺瞰辽阔,一缕清香扑鼻来,重阳佳节愿你欢愉!

24.九月初九是重阳,朋友相约共聚首,不论年龄大与小,不论背景高与低,饮一口把酒言欢,看一眼菊花盛开,忘却尘世烦与恼,幸福活到九十九。

25.九月初九是重阳,忙碌当中度重阳,在外打拼忙又忙,意气奋发不彷徨,奋发图强事业棒,功成名就美名扬,精彩人生铸辉煌,生活美满幸福长!

26.九月初九是重阳,孤身在外想念爹娘。举杯遥祝二老安康,愿你们身体健康老当益壮,心情舒畅神清气爽,康乐人生如意吉祥,欢乐多多幸福绵长!重阳节的搞笑短信

27.九月初九上酒楼,酒醉醉酒忘忧愁,久久凝思九九日,九九重阳想舅舅,纠结思念家中舅,久久未见离家久,带酒一瓶送舅舅,祝福永久在心中。

28.九月初九,井底青蛙费尽周折跳了出来,这时它发现天上有个太阳,池塘里也有一个太阳后自语道:原来人们所说的重阳节,就是有两个太阳在一起的日子啊!

29.天空作信封,白云作信纸,流星是我的特快专递。送你清风让你心旷神怡,送你细雨洗去你疲惫的汗迹,送你彩虹通向梦想之旅,祝你重阳节快乐!

30.天空中弥漫着欢乐,树梢上飘落着祝福,重阳的温馨在招手,节日的激情在喷薄。我愿化作清风、阳光、白云,给你载来如意、健康、财富。重阳节快乐!

31.天高云淡菊花香,遍插茱萸在厅堂。游子千里念故乡,美酒一杯敬尊长。养育之恩不敢忘,祝愿福寿安康万年长。重阳节到,祝爸妈健康长寿!

32.九九重阳去登山,从此好运用不完;九九重阳来赏菊,美梦与你相偎依;九九重阳念朋友,情谊深深到永久;九九重阳发短信,朋友今生心连心!

33.摘一束菊花送你,愿你永远是美丽的仙女,把最深的祝福揉进重阳糕,祝你一生都幸福,再喝一杯友谊酿制的酒,愿我们都醉在这美好的季节里,重阳节快乐!

34.在重阳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将脚踏吉祥云,头戴幸福帽,颈挂快乐圈,腰缠友谊藤,手捧开心果,于八月十五与你相聚,接头暗号是:九九快乐!友谊万岁!

35.九九重阳秋高气爽,登高锻炼菊花飘香,遥望远方思绪飞扬,家中亲人是否安好?发条短信道声平安,问声安好表表心愿,祝福亲友久久好运久久健康!

36.九九重阳情义久久,九九美酒醇香久久,九九艳阳天晴空久久,九九韭菜回味久久。朋友!久久日,友情提示:久久光阴不错过,有钱难买九月九。

37.九九重阳气转寒,一条短信送祝愿:男人收到成大款,女人收到变天仙,老人收到童颜转,小孩收到日日欢!你若收到此短信,好运连连乐无边!

38.桃熟三千老人星耀,春光九九华堂歌喧。在这天高气爽,人寿花香的日子我们又一次迎来了重阳佳节,让我们举杯共饮,预祝天下老人福禄安康!

39.索句渝州叶正黄,重阳恰逢双九日,山城风光无限好,火锅面前饮菊酒,登高活动不能少,放眼重庆望夜景,祝福信息发一条,愿君重九过的好!

40.岁月悠悠,少不了工作的压力,少不了烦恼的侵袭,少不了爱情的甜蜜,少不了亲情的温馨,少不了友情的真挚,重阳佳节,我的祝福更是少不了,祝你开心!

41.今天九月九,重阳又聚首,久久的祝福,久久的祝愿,愿你的生活幸福如意,祝你的人生健康平安,愿你的工作顺风顺水,祝你的事业如日中天。

42.今日重阳九月九,如意吉祥酿美酒。一杯送你钱满箱,二杯送你好前程,三杯送你彩票梦,四杯送你永平安,五杯尽饮鸿福来,国太平安度余生。节日快乐!

43.岁月无声,带不走我心中的你!将万千思念托付那吉祥鸟,带去我深深的问候;时间阻挡不了那份执著,不管未来之路多么崎岖,今天给你送上重阳祝福!

44.九九重阳来相聚,友谊久久不分离;重阳糕点来同享,感情牢得不分离;菊花酒举杯共饮,烦恼忧愁统统消,快乐久久来伴随。祝你重阳佳节幸福久久!重阳节创意短信

45.九九重阳来,短信送关怀;携一缕秋风,拂去秋日的忧愁;斟一杯菊酒,品味节日的浓厚;佩一支茱萸,除去生活的晦气;发一条信息,带去重阳的惊喜!

46.九九重阳快乐!此短信饱含我的深情款款、含情脉脉,既活泼俏皮,又幽默喜气。收到的快乐一生,储存的幸福永远,收藏的好运连连,转发的年年大发!

47.秋来农人忙收获,稻花香里说丰年,重阳佳节登高忙,桂花香来菊花黄,长空大雁一行行,更有美酒伴身旁,九九归一齐祝愿,愿你生活永安康!

48.秋菊绮风乡酒醇,紫门临水稻花香。天高气爽,丹桂飘香的重阳九月,让我们放飞遐想,拥抱相聚。年年相思,日日相盼的重阳佳节,让我们守望理想,奋斗未来。

49.秋菊酿出重阳酒,喝出开心没烦恼。五谷做成重阳糕,吃出健康平安到。秋风谱出重阳曲,听出幸福和美妙。艳阳搭建重阳屋,住出温馨好情调。重阳节快乐!

50.九九重阳天,笑看风云乐变迁,九九征程路,笑傲江湖不认输,九九幸福里,笑对人生满欢喜,九九祝福中,笑满思念情独钟,九月九,祝你快乐九九。

51.九九重阳送大礼:亲情爱情跟着你,健康快乐罩着你,财神财运撵着你,亲戚朋友拥着你,山水美景映着你,如意吉祥恋着你!祝愿您重阳节开心快乐!

52.今天是个好节日,九九那个重阳节,亲朋好友登高日,携手相伴走一程!老来自有老来乐,秋风送爽乐开怀!祝您重阳节健康、快乐、平安、幸福!

53.今天你是世上最幸运的人,恭喜你收到我的这条短信,虽然你也许还没有满一百岁,但我会提前祝你长命百岁,万寿无疆,九九重阳,久久健康!

54.九九重阳是中国文化中最吉祥的日子,在这金风送爽,桂花飘香,菊花争艳的日子里,我祝各位幸福久久,健康久久,更祝长辈们多福多寿。

55.在思念的日子里,留下了如同秋叶般数不尽的美好回忆,我托秋雁把最真心的祝福送给你:愿你在重阳节里美丽如金秋菊,好运如重阳糕,甜美如重阳酒。

56.在气中弥漫着欢乐,在树梢上飘落着祝福,重阳的温馨在招手,节日的激情在喷薄。我愿化作清风、阳光、白云,给你载来如意、健康、财富。重阳节快乐!

57.在劳碌中我曾彷徨失措,是你的问候让我倍感温暖,在奔忙中我曾迷失自己,是你的关怀让我寻找到方向,在重阳节的日子里,真心祝你开心快乐。重阳节情侣短信

58.在充满凉意的日子里,仿佛有一阵暖风,隔着十万八千里,穿过大山和小河向你吹来,吹得眼睛都睁不开,那是我给你深深的祝福!重阳快到了,祝节日快乐!

59.九九重阳日,我祝你道行如王重阳,修身养性本领强;活力如大太阳,红红火火散光芒;金银如张朝阳,开办公司存款涨;快乐如喜洋洋,幸福永在万年长;

60.九九重阳人添寿,岁岁重阳菊花香!愿秋风捎去我的思念和祝福,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祝您福寿康宁,一年到头常乐,良辰美景无限好!

61.秋就是一个多思的季节,牵系着想你的心灵。窗前风干的落叶是记忆的书签,是整个秋天的精美收藏,我沉醉在诗的意境里,把对你重阳的祝福埋藏在心灵深处!

62.秋光明媚,秋意浓醉,红叶自飘零,稻花吐祥瑞;重阳佳节,九九之期,绝顶登临处,茱萸满香缀;桂树挂月,晚菊留芳,节日送吉祥,祝福万年长。

63.岁月如梭,却冲不淡我对你的思念;时间如流,却挡不住那份执着。愿飞鸟带去我深深的祝福,愿风捎去我浓浓的问候,愿你永远像菊花那样淡雅!重阳快乐!

64.岁月如水,日子很美,如果没有人牵挂生活就会无味。也许祝福只是一种形式,但却能让快乐心情加倍。把关心彼此传递,让思念相互温暖:重阳快乐!

65.岁月的`年华如水逝去,心中留下的是珍贵记忆,又是一年九月九,重阳佳节到,朵朵菊花香。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永不分离。重阳节的短信

66.秋风中弥漫着欢乐,树梢上飘落着祝福,重阳的温馨在招手,节日的激情在喷薄。我愿化作清风、阳光、白云,给你载来如意、健康、财富。重阳节快乐!

67.九月初九,好运跟你手牵手;生活悠悠,平安与你长相守;重阳九九,快乐随你到久久。佳节之际,愿你如意久久,健康久久,幸福久久,美满久久。

68.九月,枫笑红了脸,菊笑开了花,您笑弯了腰。九月,你踩着坚定的步子,一步步攀登着石阶,迈向成功,迈向新的生活。送您一块重阳糕,愿您重阳步步高!

69.九天开出一成都,重阳又逢双九日,成都过佳节饱口福,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菜汤又面茶,麻辣烫来一口,担担面少不了,再饮杯菊花酒,重阳节一起乐个够!重阳节彩信

70.九九重阳真明媚,一群大雁向南飞;发条短信诉心扉,愿你一生不吃亏,才华时刻能发挥;最后祝你快快乐乐,建健康康,幸幸福福,长命百岁!

71.九九重阳又聚首,欢乐无限多,快乐又开心,久久的祝福,久久的祝愿,愿你的生活幸福如意,祝你的人生健康平安,愿你的工作顺风顺水,祝你的事业如日中天。

72.在这重阳节伴随你的日子!我用彩云编织缱绻的梦境,收集心中每一份感动,许下星空每一个祝愿,记载心头每一丝企盼,交织成一首幸福美丽的乐章!祝你快乐!

73.在这云淡山清、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传统的重阳节。在此,向各位老年朋友们道一声节日快乐的问候,衷心祝愿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74.在心的世界里,打开心灵的天窗,释放欢乐获取幸福,寻求美丽追索梦想,品饮孤独宣泄痛苦,谱写希望向往明天,在这重阳佳节,把我的祝福收藏!

75.九九重阳需注意,生活不能没规律。休闲娱乐为健康,暴饮暴食伤胃肠。深秋叶落天亦寒,出门莫忘添衣裳。无忧无虑出去玩,健康快乐最舒畅!

76.九九重阳喜洋洋,祝愿您欢天喜地红花郎,前路宽广似岷江,美味生活老鸭汤,红红火火串串香,展翅高飞比川航,轰轰烈烈赛攀钢,平平安安如草堂!

77.秋风徐徐,重阳九九,蒸上香甜的重阳糕,备好香醇的菊花酒,与你一道分享美好时光,喝一杯九月九的酒,祝你好运长久,快乐长久,福寿长久。

78.岁月的流逝,流不走我心中的你!将万千思念托付那吉祥鸟,带去我深深的问候;时间阻挡不了那份执著,不管未来之路多么崎岖,今天给你送上重阳祝福!

79.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点点思念溢满心房;久久思乡情满心肠,浓浓眷恋家中父老。远在他乡难以聚首,唯愿短信送去安康。愿重阳佳节父母幸福安康!

❷ 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是什么寓意 重阳节这天一般有什么风俗

重阳节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每年的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这一天,古人会登高望远,这其中也是有寓意的。接下来,一起了解下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吧。

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是什么寓意

记述西汉杂史的《西京杂记》中载,“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在古代时候,重阳节登高是为了“避灾”,躲避瘟气,把疾病踩在脚下,以保健康平安。相传在这一天,瘟气会降临世间,也就是说人们容易被染上流行性急性传染病。因为古代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常常通过寄希望于大自然的力量。

按照《周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易经》,“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遇。《周易》讲究阴阳平衡,九九重阳节,两个老阳相遇,为大凶之兆。

重阳节这天一般有什么风俗

重阳节这天,除了登高王源,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也都和躲避病疫、祈求健康有关。

插茱萸。

茱萸是秋季成熟的中草药,属于椒科植物,能驱风逐邪、抵御初寒。茱萸一般插在头上,或者做成茱萸佩悬挂于室内,能使“鬼畏不入”。晚秋时寒气渐重,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

不是有古诗说吗,“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就是,这一活动要全家一起进行,如果丢掉了哪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会被瘟神抓走。

喝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是九九重阳节必喝的去灾求福的“吉祥酒”。菊花秋天盛开,是应时花草,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寿客”、不老草,所以喝菊花酒可以解凶秽、益寿延年。《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特色传统美食。《隋书·五行志上》即有载,“七月刘禾伤早,九月吃糕正好。”唐宋时期,唐称“重阳糕”为麻葛糕,宋朝则已经叫“重阳糕”了。据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记载,九九重阳节“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订,插小彩旗簇之,名曰‘重阳糕”’。明清之后,重阳糕又常被称为“花糕”。

“糕”谐音“高”字,寓意上升、高升。现在的重阳糕颜色亮丽,一般还会加上各种干果、蜜饯做装饰,层数不等。

以上,便是重阳节的三大民俗。

和重阳节有关的诗句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王勃《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❸ 适合重阳节的朗诵稿敬老有哪些

九九重阳节诗歌朗诵

1、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2、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3、曾经喝过九月九的酒,夹杂着谁家的桂花香。

一直飘到一个没有烦恼的山头,曾经唱过九月九的聚首。

带着往事随山风一起沉醉,然后再次分别,梦着遥远的佳期。

和那被凝缩在一张地图上的车站,而我不知道什么时候。

站在了另一个山头,没有烦恼,也没有忧愁。

都说登高望远,而我却怎么也望不到。

晚秋的边缘,也许它正以冬眠的形式。

欢迎春天的到来,曾经喝过九月九的酒。

曾经唱过九月九的聚首,等我醒来,我看见一张沉醉的地图。

向着夕阳沉没的方向蔓延,在经过我心的车站的时候。

发出一种缠绵的忧愁,我终于明白。

为何我总望不到,晚秋的边缘?

我已在晚秋的边缘徘徊,像个落魄的枯叶。

将要被现实的落叶掩埋。

4、秋山红叶满山红,葫芦岛上一群人。

重阳登山强壮体,登高而呼抒心胸。

惦记先祖功伟业,民族佳节记心中。

众览山小秋风爽,枫叶尽染秋意浓。

游人攀登不畏苦,汗流浃背向前冲。

一家和睦老人乐,夕阳红中露笑容。

枫林竹影叶摇曳,仿佛迎接远方人。

草木多情迎风展,万物和谐心相融。

白云飘逸山若隐,一声雁鸣震耳聋。

群雁南飞庆节日,廉子鼠标笔画神。

有画无诗意境淡,诗快赋诗助友成。

书画人生展才艺,重阳绘画情意深。

群雁恋家挂亲友,如梦似幻展笔功。

远山飘缈有瀑布,飞流直下云雾蒸。

桃源胜景秋恋枫,雁鸣声声迎客松。

画里多姿人气旺,话外重阳喜相逢。

5、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❹ 重阳节是怎么来的

重阳节 又称“重九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具体时间是农历的九月初九。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重阳节是怎么来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是怎么来的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 故事 :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

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这时,仙人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恒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据说,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所以人们把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九九重阳,还有历史渊源。早在春秋战国时,屈原在《远游》中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三国时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他已明确写出重阳饮宴了。晋代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说明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至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99重阳节意思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中国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 除夕 、 清明 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 遗产名录。

重阳节食物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南朝时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现在仍流行。

亦称“花糕”、“菊糕”、“发糕”等。为重阳节的传统食品。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起于唐代以前,至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及各地十分盛行,在为普遍的习俗。

糕的制作,品种各目繁多,其上并插彩旗,极受 儿童 的喜爱。此后一直盛行不衰,直至近代。《渊鉴类函.岁时.九月九日》引隋杜台卿《玉烛宝典》:“九日餐饵,其时黍秫并收,因此粘米加味尝新。”又《岁时杂记》:“重阳尚食糕,......大率以枣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刘梦得作九日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此字,辄不复为。宋子京以为不然,故《九日食糕》诗:飙馆轻霜拂曙袍,糗糍花影斗分曹。刘郎不敢题糕字,空负诗家一代豪。遂为古今绝唱。”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之肉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

宋吴自牧《梦梁录.九月》:“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各日重阳糕。”宋周密《武林旧事.重九》:“都人是月......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糅为之,上缕肉丝鸭饼,缀以榴颗,标以彩旗。又作蛮王狮子于上,又糜栗为屑,合以蜂蜜,印花脱饼,以为果饵。”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九月九日......饼面种枣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准纸彩旗,曰花糕旗。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明谢肇浙《五杂俎》引吕公忌曰:“九月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月作糕之意。”


重阳节是怎么来的相关 文章 :

★ 重阳节是怎么来的 重阳节习俗介绍

★ 重阳节是怎么来的

★ 重阳节的节日来源你知多少

★ 重阳节的起源是怎么来的

★ 重阳节怎么来的

★ 古人是如何过重阳的 各个时代的人过重阳节的方式介绍

★ 重阳节喝酒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 重阳怎么来的

★ 重阳节是怎么来的 重阳节来历意义介绍

❺ 重阳节饮食习俗是什么 重阳节吃什么

【重阳节饮食习俗】
饮酒。主要是饮茱萸酒和菊花酒。茱萸,是重阳节的标志,古人常将其插于头上,或者作为配饰戴在身上,也将其制成“茱萸酒”饮用。汉《淮南万毕术》记载:“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水中,饮此水者,无瘟病。”可见,古人认为,茱萸具有去瘟病的功能。
所以,自唐代始,以茱萸泛酒而饮之风兴起,特别是到了明清时代,此风更盛。茱萸酒的饮法有二:一是将茱萸泡入酒中,加少许盐;二是用酒服茱萸子。唐末五代《提要录》:“北人九月九日以茱萸研酒(碎末泡酒),洒门户间避邪。亦有入盐少许而饮之者。”又说:“男摘二九粒,女一九粒,以酒咽者,大能避恶。”嘉靖安徽《石埭县志》:“饮茱萸酒,云避不祥。”到了明代,饮茱萸酒南方更甚于北方。避不祥、避山岚、避毒、避邪气,是人们饮茱萸酒的主要目的。
因之,茱萸又有“辟邪翁”之称。菊花,在重阳节,最主要的功用就是饮酒之用。《西京杂记》不仅指明重阳饮菊花酒,令长寿;还介绍了制菊花酒的方法:“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故谓之菊花酒。”此后,历代诗歌、笔记,均有对重阳饮菊花酒的记载,其主要功能是“延年益寿”。所以,菊花又有”延寿客“之称。
食“重阳花糕”。最早记载重阳美食的是《西京杂记》,书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蓬饵”,杨雄《法言·卷一三》解释曰:“饵,谓之糕;或谓之粢。”可见,饵、糕是同物异名。关于“饵”的材料,晋干宝认为是:“豆末屑米而蒸之以枣豆之味。”即以豆米制糕,再在豆米糕上饰以枣豆。这就是最早的“重阳花糕”。此后,历代沿袭,同中有异。
隋唐时代,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唐代九月九日食“麻葛糕”、“五彩糕”。唐代时,九月九日朝廷还设宴招待百官,“糕”与“高”同音,寓意“步步升高”。所以,唐代以后,重阳食花糕,具有了吉祥的意义。宋代,食“糕”之俗,益盛。《岁时杂记》记载:“二社、重阳尚食糕,而重阳为盛。大率以枣为之,或加以粟,亦有用肉者,有面糕、黄米糕,或为花糕。”可知,糕的原料有用小麦粉制的面糕和用黄米面制的黄米糕两类,糕中可以加入枣、粟、肉等。
品种增多了,内容丰富了。宋代食糕,还出了不少的花样。例如,面糕,一般以糖面蒸成,上以猪羊肉、鸭子肉为丝簇饤,插上小彩旗,谓之“重阳糕”。又据《岁时杂记》记载:糕上置小鹿子数枚,号曰食“禄糕”。以“鹿”谐音“禄”,取吉祥之意。明清时代,食糕之俗仍盛,但南北有异。北方,多“用枣蒸面糕,谓之花糕”;“花糕”的名称十分流行。南方,多“以粉面为之,又用面裹肉炊之”。扬州人还将糖、肉、秫面杂糅在一起,蒸之为糕等等,不一而足。
时至今日,北方重阳之日,仍以黄米面蒸糕,缀之红枣,亦是取其“步步登高”之寓意。

❻ 重阳节吃重阳糕是哪的风俗

1. 关于重阳节吃重阳糕的诗句
关于重阳节吃重阳糕的诗句 1.为什么在重阳节要吃重阳糕
重阳节这一天要吃重阳糕是有来历的:

重阳节的习俗要登高望远。而吃重阳糕,那是由于没有山的地方无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因为专在重阳吃,就被命名为“重阳糕”。后人在重阳节这一天,就有了吃“重阳糕”的习惯。

唐时,因为刘禹锡在做诗的时候不敢用“糕”字,以致重阳节又多了一个典故,叫做“题糕”。《邵氏闻见后录》载:“刘梦得作《九日》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这样,才被宋祁开玩笑说:“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代豪。”
2.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俗
重阳吃重阳糕

九月食糕的习俗起源很早,“糕”之名,虽然起于六朝之末,但糕类食品在汉朝时即已出现,当时称为“饵”。饵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与黍米粉两种,黍米有粘性,二者和合,“合蒸曰饵”。黍为五谷之长,黍在古代是待客与祭祀的佳品。九月,黍谷成熟,人们以黍米为应时的尝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享先人。重阳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尝新食品。这也就是后世民间在重阳节,以重阳糕荐神祭祖的秋祭习俗渊源

朝时期登高古俗得到光大,重阳节俗形成,糕类自然成为节令食品。到宋朝已习称“重阳糕”,由于糕面有多种装饰,重阳糕在明清以后又多称为“花糕”。重阳花糕成为都市、乡村的应节食品。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糙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糕在汉语中谐音“高”,糕是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宋代民俗,在九月九日天亮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重阳糕上的诸种饰物也都有着各自的寓意。糕上的枣、栗、狮子之类饰品,都是中国传统的祈子象征物,它们明白地表示着人们在秋收时节祈求子嗣的愿望。重阳还是出嫁的女儿回家的日子,接出嫁女儿回家吃重阳糕,是重阳的另一节俗,所以重阳如端午一样,被称为“女儿节”。
3.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和习俗有哪些
诗句:

1、唐代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九日齐安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译文:尘世烦扰平生难逢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满山盛开的菊花我定要插满头才归。

2、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3、元代张可久的《折桂令·九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译文: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

4、唐代王勃的《蜀中九日/九日登高》: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译文: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

5、唐代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译文:九月九日眺望那故乡的山川,乡思归心飞越那隐约的风烟。

习俗: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遍插茱萸、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

1、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3、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4、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网——重阳节的习俗
4.重阳节处了吃重阳糕、登高、饮菊花酒、佩带茱萸还有什么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重阳节的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
5.写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和两个习俗
诗句: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6、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____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7、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____郑谷《菊》

8、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9、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____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习俗: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有六大习俗包括:赏菊,登高,佩茱萸·簪菊花,放纸鹞,饮菊酒,吃重阳糕。
6.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九日

耿湋

??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

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解琬

??

瑞塔临初地,金舆幸上方。

空边有清净,觉处无馨香。

雨霁微尘敛,风秋定水凉。

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

??

??

??

重阳山居

司空图

??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

??

??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严维

??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

??

??

踏莎行

辛弃疾

??

夜月楼台,

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

当年宋玉悲如许。

??

随分杯盘,

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

重阳节近多风雨。

??

??

??

瑞鹧鸪

葛立方

??

井梧叶叶秋风晚。

东篱点点金钱满。

开急为重阳。

日烘深院香。

??

幽姿无众草。

莫恨生非早。

嚼蕊傍池台。

寿公桑落杯。

??

??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苏轼

??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梧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

??

九日次韵王巩

苏轼

??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

??

九日黄楼作

苏轼

??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校本作“千柄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露{校本作“雾”}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坐客三十余人,多知名之士。)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

??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吃重阳糕的寓意,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阳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

除此之外,重阳糕的寓意,还有祛邪避灾。 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记述:“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可迎福接吉,消灾避邪”;另一个寓意是敬老之举,江南流行一句话:“重阳不吃糕,老来与人告”。

过去,在重阳这一天,人们有蒸制重阳糕孝敬老人的习俗。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还馈送亲友,称“送糕”; 又请出嫁女儿回家食糕,称“迎宁”。
8.关于元宵节、重阳节的诗句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公历2月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7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公历4月5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6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6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12日)。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5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❼ 九月九日重阳节有什么传说要干什么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毕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❽ 重阳节是什么有什么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阳佳节。民间也称“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或“女儿节”。关于“重阳”的来历,一般认为《易经》“以阳爻为九”,“九”为最大的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常将“上巳”与“重阳”。即“三月三”与“九月九”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上巳“踏青”春游,重阳“辞青”秋游,相传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节作为节日,一般认为源于东汉时期“桓景避难”的传说。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中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重阳糕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从此,人们在九月九日登高避疫,成为风俗。

从历法上讲,九月又称玄月、菊月,玄色即黑色,九月阴气侵寒,草木黄落,菊花傲霜。当月有两个节气“寒露”、“霜降”,天气由凉转冷,人如接触夜雾或晨露,寒意沁心,故叫“寒露”;寒露过后,天气较冷,露水开始结成薄霜,故曰“霜降”。自然界的炎凉交替,人体免疫机能需要与之调适,否则易生疾病。农谚说“重阳无雨一冬晴”,因此,在重阳佳节这一天,人们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包括登高远眺、吃重阳糕、观赏菊花、饮菊花酒、遍插茱萸等,予以庆祝。它既包含着我们先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望,即消灾避祸,健康长寿,也是世代流传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众所周知,秋高气爽,胜似春光,登高远眺,心旷神怡,是一种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同时,菊花入药可以清肝明目、治头昏、降血压。茱萸可驱蚊杀虫,入药可治呕吐腹泻等症。

登高远眺、郊游野宴,是重阳节的中心内容。其原始意义在于逃避灾祸。同时,异于平川的高山,在原始居民的观念中属于神奇之地,登临高处,远离尘世,意味着接近了天神,也就易于获得福佑。故而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孙思邈《千金方月令》也称:“重阳日,必以肴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在古代,祭神多登高,秋天到郊外一游,也多登高。登高,既可祈福避祸,也可娱乐健身,愉悦身心。

各地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食糕的习俗起源很早,汉代称为“饵”、“蓬饵”。《说文解字》:“饵,粉饼也。”饵的原料是米粉,米粉有稻米粉和黍米粉两种,黍米有黏性,二者和合,合蒸即为饵。黍为五谷之首,在古代是待客和祭祀的佳品,在九月成熟,是时令美食。《西京杂记》中还有“食蓬饵以拔妖邪”的记述。六朝以后,改称为“糕”,因“糕”与“高”谐音,象征着向上、进步、高升等。唐宋时重阳佳节吃糕颇为流行,唐称“麻葛糕”,宋已习称“重阳糕”。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述:“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丁,插小彩旗簇之,名曰‘重阳糕’。”吕原明《岁时杂记》中记载宋代民俗:“在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曰‘愿儿百事俱高’,作三声。”此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宝塔之形,上面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小红旗代替茱萸,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由于糕面有多种装饰,明清以后又多称为“花糕”。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节还有饮菊花酒、赏菊、簪菊的风俗。九月是菊花傲霜之时,黄巢有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在“霜降之时,惟此草茂盛”,菊花不畏风刀霜剑,成为品质高洁的象征。据传重阳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菊是中国古代文人喜爱的花中四君子之一,陶渊明爱菊的隐逸高洁,常以菊明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他爱在重阳日饮酒、赏菊。后人效之,遂成习俗。晋代菊花酒的制法是:“采菊花茎叶,杂秫米酿酒,到次八仙庆寿图年九月始熟,用之。”明代的菊花酒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诸药”。明代医圣李时珍说菊花酒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疗效。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云:“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毛泽东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适逢重阳佳节,仍不乏赏菊的雅兴,作词《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插茱萸也是重阳节的重要庆祝形式之一。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干可以长到一丈多高,树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杂五行书》中说在屋舍旁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悬茱萸于屋,而鬼不入也”。古人认为在重阳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驱风避邪,方法是插在头上,或佩戴茱萸囊。

重阳节还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的日子,因此重阳节亦称“女儿节”。俗谚有“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食花糕。”归宁就是已嫁之女归省父母,花糕是指掺入干果、插上装饰旗的重阳糕。清乾隆时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也记载:“京师重阳节花糕极盛……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有女之家,馈遗酒礼,归宁父母,又为女儿节云。”

另外,双九还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之义,重阳也就有祝寿节、敬老节的说法。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村镇,往往都会在此时举办多种形式的庆祝纪念活动,组织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全社会倡导敬老、爱老、养老的良风美俗;不少家庭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特意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陪他们度过自己的节日,表达对老人们的孝敬和感恩之情。

阅读全文

与九九重阳节的小黄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的来历30字以下 浏览:595
体检心电图哪些不过关什么情况 浏览:201
乌拉特街区居民养老保险怎么交 浏览:837
快乐的重阳节中预作文500字 浏览:300
村官没有养老保险 浏览:408
玻璃厂老人住哪里 浏览:727
养生知识做直播怎么讲 浏览:706
新余养老机构有哪些 浏览:368
安阳市开发区敬老院 浏览:864
孝顺家政 浏览:337
开养生馆需要准备什么物资 浏览:615
兰州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 浏览:820
钢筋工工人退休年龄 浏览:774
重阳节工会慰问金申请报告 浏览:427
小熊养生壶面板开关键在哪里 浏览:869
重阳节在哪一年哪一月 浏览:234
长寿竹的别称 浏览:327
达到退休年龄能补缴养老保险 浏览:380
英国父母年薪多少 浏览:992
老人轮椅怎么开视频 浏览: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