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是什么意思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意思是:世界上最善良的是自己的父母,世界上最孝顺的是自己的子女。
这句话出自清代金缨的《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分为学问、存养、持躬、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11类,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
(1)得孝顺者得天下啥意思扩展阅读
关于孝顺的名言名句
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出自:战国孟轲的《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译文: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
2、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出自:战国庄周的《庄子·德充符》。
译文:侍奉自己的亲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均可以使亲人感觉安定,是孝顺的最高境界。
3、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出自:西汉戴圣的《礼记·内则》。
译文:孝子的养老,让父母的心情快乐,不违背父母的意志。
⑵ 所谓得孝顺是什么概念
孝顺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一个人不管他职位多高、权势多大,都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许多人会承认自己有这方面那方面的缺点和不足,但恐怕没有人敢于公开承认自己不孝顺。在孝顺老人的问题上,生活中存在三种子女:真孝顺、伪孝顺、不孝顺。
我们的生命是由我们的父母亲所赋予,并且养育我们长大,从小时候的一把屎一把尿,到成长的教育与培养,十几二十年的养育之恩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要做到真孝顺,起码应该做到三点:
一是要使自己的父母不能低于自己的生活水平或更高一些,要保证他们老有所养;
二是自己要有出息,能超过自己的父母就更好。这里包括两层意思: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愿望,实际上子女的发达也是自己生命的发达,父母当然更高兴;再者说,子女比父母有出息也为赡养父母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反之,你过的连父母都不如,拿什么来供养双亲?确实有的讨饭的花子对自己的父母也很孝顺,讨来的饭先给父母吃,但这叫有孝心无孝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也不能算作是完整的孝顺。
第三讲的就是“顺”,在不违背天理国法的情况下,就是要顺从父母的意思,不然的话,你就是天天给父母吃山珍海味而经常给父母顶嘴、惹父母生气,那也决不能算是孝顺的。
除此之外,经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说说话,解除老人的晚年寂寞,让其心情愉快,也都是不可或缺的。
⑶ 知孝其亲者,必得天下意思
知道孝顺自己亲人的人,必将得到天下
⑷ 汉朝以后“以孝治天下”中的孝指的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讲究“百善孝为先”,“孝”是仁爱的根本,是善良的元德。汉宣帝曰:“导民以孝,则天下顺”,汉也开启“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汉朝的“以孝治天下”,更是中国汉后封建帝制长治久安的治国纲领。
无论汉代那种孝,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讲,孝顺都是最美好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