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和成语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旁陪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模启迹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旦并——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萨福
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亲人不睦家必败。——(美)林肯
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苏霍姆林斯基
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真不公平,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德莱塞
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池田大作
互相赠送礼物的家庭习惯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诚挚的友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礼物的本身,而在于对亲人的关心,在于希望感谢亲人的关心。——伊林娜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热爱和尊敬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伊林娜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小路实笃
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一个高尚的人,如果有一个像他自己一样的儿子,其乐一定不亚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续。——斯梯尔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阿斯杜里亚斯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Ⅱ 孝亲敬长名言和典故
1. 关于孝亲敬长的诗句名言典故
关于孝亲敬长的诗句名言典故 1.孝亲敬长的名言,故事,古诗有哪些
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抄,可谓孝矣。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学而》。
释义:评价一个人应该这样,其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在他的父亲死后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的父亲死了三年以后他依旧还是向他父亲生前那样坚持固有的为人准则,那么这个人就算是做到了孝道。
2、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出自春秋曾参《大学·第四章》。
释义:袭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
3、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祭义》。
释义:孝有三等:第一等的孝是能光父百耀母,第二等的孝是不钻辱父母的令名,第三等的孝是能够赡养父母。
4、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出自:清代李毓秀《弟子规》。
释义:凡父母喜好的,为人子女要随顺父母,尽心尽力预备、做到。凡父母厌恶的,就要谨慎除去。
5、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出自:清代佚名《劝报亲恩度篇》。
释义: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2.孝亲敬长的名言、故事、古诗
移风易俗·三篇胡秉言胡秉言移风易俗·幸福篇结婚生子喜事添人之最美尽欢颜乐中莫让烦恼扰祸端大都因金钱倡导文明办喜事量力而行莫比攀人人都要有涵养尚德崇礼婚从简不要彩礼不大办省钱去把事业干夫妻齐心利金断同心同德气若兰孝敬父母精养子睦邻至诚处和善家庭和谐互尊重其乐融融享百年移风易俗--孝敬篇人生百年老最难尽孝应当在生年二十四孝皆明理莫等风止孝已晚身体发肤受父母立身行道孝在前百善之首当为孝孝顺之子必明贤心存仁孝邻敬佩紫燕绕梁乐椿萱孝不在嘴在行动亲力亲为动感天身正为范明子孙上行下效能承传孝能繁衍福禄寿效能旺家子孙绵版移风易俗--百年人生百年终归安倡导文明丧葬简不请鼓手不烧纸不用棺木不大办少摆酒席少收礼鞠躬祭祀更庄严节俭养德除陋习人文关怀权胜金钱缅怀故人要文明鲜花告慰先人眠抵制封建与迷信移风易俗新风展。
3.关于孝亲敬长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关于孝亲敬长的名言有:
1、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国)歌德
2、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国)司汤达
3、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4、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中国)林语堂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
6、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美国)戴维·德克尔
7、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英国)罗素
8、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9、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4.谁知道有关孝亲敬长的名言或诗句
孝敬父母名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欧洲) ●摇动摇篮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国) ●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伊拉克) ●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约·谢得) ●人最终总要离开母亲(贺拉斯) ●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儿行千里母担忧 ●河里孩子岸上娘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英国) ●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犹太人)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英国) ●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英国) ●母爱最高尚(德国) ●母爱之爱,春天常在(法国) ●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孩子是母亲的生命之锚(萦福克勒斯) ●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 ●女是娘的罗裙带 ●娘挂闺女,记在心里,闺女挂娘,急断肝肠 ●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女儿九个像娘 ●苗好米好,娘好女好 ●有其母,必有其女(英国) ●要想赢得女儿的欢心,必须先从她母亲着手(英国) ●母勤女懒(日本) ●喧骚之母,必养成懒惰的子女(拉丁美洲) ●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比彻) ●父亲是大自然规定的银行家(欧洲) ●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英国) ●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父亲们的主要缺点(伯·罗索) ●在所有的青年人眼里,父亲是多么严厉的法官啊!(忒壬斯) ●没有几个父亲对子女是关心备至的,至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金钱更加关心(切斯特菲尔德) ●没有哪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但是,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推测或某种信任(米南德) ●在批评父辈狭隘的时候,我们切不可忘记他们的深沉----(福尔克斯) ●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欧洲) ●对做父亲的人来说,失去父亲不一定就是不幸;对做儿子的人来说,没有儿子也不一定就是痛苦(切斯特菲尔德) ●一个父亲能管好一百个儿子,而一百个儿子却难管一个父亲----(欧洲) ●每一代人总是反抗自己的父辈,却和祖父交上了朋友----(芒福德) ●父亲的名声有时无助于儿子,却反而会淹没他:他们彼此站得太近,阴影扼杀了成长(本·琼森) ●只要父亲在世,你总是年轻 ●父子无隔宿之仇 ●雏凤清于老凤声 ●弯竹子生直笋子 ●养儿强于父 ●有其父必有其子 ●爷娘惜儿女,好比长江水 ●茄子花朵朵结果实,父母话句句是真话(日本)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父母的心在儿女,儿女的心在外头 ●有狠心的儿女,没有狠心的爹娘 ●千枝连根,十指连心 ●十个指头个个痛 ●手板是肉,手背是筋,两面一样疼 ●手心手背都是肉 ●我们为孩子的美丽和幸福感到极大的欢乐,这欢乐使我们的心灵博大到躯壳难以容纳的程度(爱默生) ●子女是父母的至宝(英国) ●父母天地心,大小无厚薄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不记当初娘养我,但看今朝自养儿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父亲健在的时候,不知有父亲的可贵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苏联)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 ●儿子娶妻后就是自己的儿子,可是女儿终身都是自己的女儿----(英国) ●你若想了解女儿,只要看她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英国) ●养女容易嫁女难(英国) ●一个男孩比十二个女孩增添的麻烦还多(英国) ●独柴难烧,独子难教 ●一个猪娃不吃糠,两上猪娃吃得香 ●生的亲,养不亲 ●皮里生的皮里热,皮里不生冷似铁 ●儿要亲生,田要冬耕 ●十个叔叔抵不过一个老子,十件褂子抵不得一件袄子 ●再甜的甘蔗不如糖,再亲的婶子不如娘 ●狗养狗疼,猫养猫疼 ●一畦萝卜一畦菜,各人养的各人爱 ●猫养的狗不亲 ●晚娘的拳头,六月里的日头 ●谁身上的肉谁疼 ●虎毒不食子 ●龙生龙,凤竹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将门出虎子 ●怎样的模,印出怎样的糕 ●坏谷无好种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
5.关于孝亲敬老的诗句名言典故有哪些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5..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6.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7.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8.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9.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0.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11.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12.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1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14.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5.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6.关于孝敬的诗句和孝亲敬长的故事名称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
——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060s.com。
Ⅲ 孝敬父母的成语故事
关于孝敬父母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为大家带来孝敬父母的成语故事,快来看看吧。
一、行乞养亲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有诗赞曰
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
娱亲精彩引欢笑,满室春风不断吹。
二、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
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
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三、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
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
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四、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沈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
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五、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六、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七、黄香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了,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Ⅳ 关于孝的名言诗句成语
1. 关于孝的名言诗句
关于孝的名言诗句 1. 有关孝的名言,诗词
子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咐悄渣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衡悄,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运胡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2. 五到十句关于仁孝的名言,诗句
君子能仁于人,不能使人仁于我;能义于人,不能使人义于我. ———— 《鲁连子》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父母惟其疾之忧. ——孟武伯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3. 有关孝的名言,诗词
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出自《大学》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出自《家语·弟子行》。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自(明)《增广贤文》。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出自(春秋)《论语·。
4. 关于孝的名言十句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
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劝孝歌》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劝孝歌》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
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 《劝孝歌》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二十四孝·为母埋儿》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春秋〗孔丘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孝经》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经》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后汉书》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对联集锦》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
字严。
5. 关于孝敬的名言诗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长幼有序。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内睦者,家道昌。——林逋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陈宏谋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周秉清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费孝通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法)雨果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法)拉法格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英)培根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法)司汤达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前苏联) 马雅可夫斯基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
——鲍蒙特和弗莱彻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美国)罗素。
6. 关于孝的诗句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 翩翩雄与雌。
衔坭两椽间。 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 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 黄口饱难期。
咀爪虽欲弊。 心力不知疲。:
须臾千往来。 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 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 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 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裹。 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 尔当反自思。
思尔为雏日。 高飞背母时。
当年父母念。 今日尔应知
训世孝弟诗十首
宋·邵雍
子孝亲兮弟敬哥,休残骨肉起风波。
劬劳恩重须当报,手足情深要取和。
公艺同居今古罕,田真共处子孙多。
如斯遐迩皆称美,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怡声下气与谦和。
难兄难弟名偏重,孝子贤孙贵自多。
负米尚难为薄养,读书宁不擢高科。
仲由陈纪皆如此,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训贤妯娌事翁婆。
好遵孟母三迁教,须读张公百忍歌。
孝友睦姻兼任恤,智仁圣义与中和。
当时曾子同杨博,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光阴掷过疾如梭,
庭闱乐处儿孙乐,兄弟和时妯娌和。
孝弟传家名不朽,金银满柜富如何。
要知美誉传今古,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天时地利与人和。
莫言世事常如此,堪叹人生有几何。
满眼繁华何足贵,一家安乐值钱多。
奇哉让梨并怀橘,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晨昏定省莫蹉跎。
一门孝友真难得,百岁光阴最易过。
和乐且耽宜自翕,彝伦攸叙在谦和,
班衣舞罢埙篪奏,子孝亲兮弟敬哥。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Ⅳ 关于孝敬母亲的故事和名言警句
『壹』 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和成语孝敬父母的名言和成语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氏乎册,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歼宏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顷激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萨福
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亲人不睦家必败。——(美)林肯
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苏霍姆林斯基
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真不公平,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德莱塞
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池田大作
互相赠送礼物的家庭习惯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诚挚的友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礼物的本身,而在于对亲人的关心,在于希望感谢亲人的关心。——伊林娜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热爱和尊敬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伊林娜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小路实笃
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一个高尚的人,如果有一个像他自己一样的儿子,其乐一定不亚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续。——斯梯尔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阿斯杜里亚斯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贰』 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古诗句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叁』 有关与孝顺的名言警句
1、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法国莫泊桑《项链》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春秋孟子
白话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可以运行在掌管天下。
3、事亲以敬,美过三牲。——西晋挚虞《族姓昭穆》
白话文:侍奉父母以敬,美超过三牺牲。
4、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希腊伊索克拉底《全希腊盛会献词》
5、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
6、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法国拉法格《思想起源论》
7、母爱胜于万爱。—— 英国莎士比亚《奥赛罗》
8、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清代李毓秀《弟子规》
白话文: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9、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现代林语堂《宇宙风》
10、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英国罗素《西方哲学史》
『肆』 孝顺母亲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4、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8、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9、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0、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11、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12、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
13、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14、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15、父母惟其疾之忧。——孟武伯
16、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17、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1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19、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
20、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21、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22、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23、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4、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25、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6、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27、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8、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29、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30、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伍』 关于孝敬长辈的名言警句
1、敬你的父母和亲族。——〔古希腊〕毕达哥拉斯:《金言》
【简介】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哲学思想受到俄耳甫斯的影响,具有一些神秘主义因素。从他开始,希腊哲学开始产生了数学的传统。毕氏曾用数学研究乐律,而由此所产生的“和谐”的概念也对以后古希腊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
2、对上帝,要敬仰;对父母,要孝顺。——〔古希腊〕梭伦:《梭伦传》
【简介】梭伦,古希腊时期雅典城邦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他年轻时一面经商,一面游历,到过许多地方,漫游名胜古迹,考察社会风情。梭伦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是古希腊七贤之一。
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先秦〕孔子:《论语·里仁》
【白话文】父母身体健康时外出,要让父母知道你的去处是安全的。如果父母的身体需要照顾,而自己又需要外出就必须安排好照顾好父母的方法。
【简介】孔子,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4、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古希腊〕伊索:《致德谟尼克》
【简介】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可能是埃塞俄比亚人,后做过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5、—个人对生他养他的亲人所欠负的一切,必须尽其所能地加以回报。——〔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
【简介】柏拉图,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起初打算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但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雅典民主制失利,随即三十僭主上台执政。
『陆』 关于孝道的名言和故事
百善孝抄为先。谁言袭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
涤亲溺器
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
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柒』 关于孝敬父母的格言警句,名言,故事传说,诗歌等
故事
清朝人李应麟,居云南昆明,从小温顺善良。他的母亲不幸去世后,便劝父亲再娶。他用卖卜的收入来供养父母。应麟对待继母虽然十分孝顺,但是继母却将他视为眼中钉,百般刁难,常常对他施以棍棒。每当这时应麟总是跪着,恭敬如初,丝毫没有抗拒之意。他的父亲却轻信继母谗言,将他逐出了家门。应麟仍无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备好礼品回家祝贺。不久应麟听说继母病了,急忙回家进行护理,并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医抓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继母病愈。同时应麟对待继母所生孩子格外亲和,终使继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关系改善,胜过亲生。
赞曰;不忧继母逐离乡,母病回家侍药汤;将弟视同亲手足,母终悔恨变慈祥。
格言、名言警句
* 儿行千里母担忧
* 河里孩子岸上娘
* 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 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 宁死做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
*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 甜不过蜂蜜,亲不过母女
* 女是娘的罗裙带
* 娘挂闺女,记在心里,闺女挂娘,急断肝肠
* 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女儿九个像娘
诗歌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捌』 有关孝敬父母的格言谚语、名言警句、故事传说、诗句等。。。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版:如何权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意思是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意思是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玖』 与孝敬母亲有关的名言警句
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
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2、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3、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4、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5、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6、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7、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8、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9、父母天地心,大小无厚薄。
10、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11、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12、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
13、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
1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15、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
『拾』 百善孝为先·写一写关于孝顺的名言警句。如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一《礼记》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Ⅵ 形容一个人孝顺的成语词语,有关子女孝顺的名言名句警句
形容一个人孝顺的成语词语
Ⅶ 孝敬父母的成语故事
孝敬父母的成语故事:卧埋知冰求鲤、黄香温席、戏彩娱亲、怀橘遗亲、刻木事亲、百里负米等。
1、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弯慧消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碧颂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百里负米
5、百里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6、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Ⅷ 孝敬老人的成语和诗句
1. 关于孝敬的成语格言诗句
关于孝敬的成语格言诗句 1.关于孝敬的名言诗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关于孝敬的名言诗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长幼有序。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3.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和成语孝敬父母的名言和成语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
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
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
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出自(清)《增广贤文》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出自《劝报亲恩篇》。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
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
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
出自(春秋)《礼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4.孝敬父母的诗句、格言或谚语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意思是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意思是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
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爱老慈幼 祝哽祝噎 陟岵陟屺 骨肉至亲 骨肉相连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晖 冬温夏清 恩逾慈母 返哺之恩 甘馨之费 顾复之恩 藉草枕块 敬恭桑材 敬老尊贤 劳而不怨 南山之寿 寝苫枕块 升堂拜母 寿比南山 寿山福海 菽水承欢 送往事居 先意承旨 显亲杨名 孝子贤孙 仰事俯畜 养生送死 义不背亲 白云亲舍 必恭必敬 赤子之心 椿萱并茂 承欢膝下包拯孝父母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
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
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5.有关孝敬长辈的古诗和名言
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5、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6、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8、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9、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白话释义:只有我们孝顺父母,父母喜从心生,健康长寿,我们何忧?
朝代:春秋,作者:孟轲,出处:《孟子·万章章句上》
1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白话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朝代:西汉,作者:戴胜,出处:《礼记》
6.关于"孝顺”的名言警句
1.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2.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3.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4.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5.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6.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7.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8.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9.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10.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1.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Ⅸ 古代孝敬父母的经典成语故事
古代孝敬父母的经典成语故事有:涌泉跃鲤、乳姑不怠、哭竹生笋、弃官寻母、尝粪忧心。
一、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四、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去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五、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Ⅹ 关于孝顺父母的成语 典故...
1.寸草春晖:指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恩情深重,儿女竭尽心力亦难以回报。
(罔极之恩、昊天罔极)
2.无忝所生:勉励人进德修业,以免羞辱父母。
(不辱椿萱、扬名显亲)
3.养生送死:指对父母应尽的孝道。
(晨昏定省、问安视膳、扇枕温衾)
4.彩衣娱亲:身穿彩衣逗父母开心,比喻孝顺父母。
(承欢膝下、冬温夏凊)
5.慈乌反哺:比喻子女报答亲恩。
(乌鸟私情、扇枕温被)
6.菽水承欢:指子女能克尽孝道。
7.孝子爱日: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8.义不背亲:讲仁义之人是不违背父母意愿的。
9.陟岵陟屺:
指久役在外的人想念父母。
10.恩逾慈母: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