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老城南民居在哪,请具体到路,急急急急!!!
金沙井太平天国干王府/汪士铎故居:挂牌保护,源流很清楚。现在是秦淮区党校,周末有人上课。四进,一进明间是石门,左右抱鼓,八角花篮柱础,檐下有雕花横披。二进三进均是三开间带两厢,二进云头有雕花托子。二进前有“崇善堂”横匾,现在均是教室。门窗是新作,大木结构目测老物重修,墙面重贴。最后一进是三面后楼,飞罩栏杆俱新。
金沙井30号:四进,据称是钱庄老板住房,后代据有后楼之一部分,早已迁走,目前住满杂户。一进门厅,檐下五块雕花横披,砖砌门洞两侧磨砖屏墙,门上砖雕一篆书“寿”字。大门黑漆金字,写“国恩家庆,人寿年丰”。门厅后檐有葵式挂落,上是几无雕花的砖砌门楼。二进轿厅原本是左右两面廊,现在东路已经封住。花草纹雕花横披,内有精美船篷轩,中间一门可以上去看到很大的抬梁,四界梁山界梁都雕包袱锦。西侧廊有侧门,后侧有装窗痕迹。三进,居民用雕花门窗围挡出内部空间,只留中路给人走。四进是楼,同样有用雕花门窗围挡,其中有门联“浑金璞玉 威凤祥麟”者。二楼木栏杆,有挂落,无人住。楼梯在后面。出楼有小路曲折通黑廊巷。
堆草巷29号:存“时和世稔 人寿年丰”红地黑字黑漆门。
堆草巷27号:存门厅正厅,正厅有雕花横批,朴素。
西湖里5号:西侧门墙高大,内部空旷,一长窗老屋北向,一棋盘窗厢房东向而已。
小西湖9号:东西向,甚破败不洁,东起二进有棋盘格长窗。
马道街41号:南向,后面在朱雀里,原有四进三进,原来门厅拆毁,二进大厅现在临马道街。抬梁式,有船篷轩,建筑甚高大。末进有一石锁和井。
饮马巷71号:北向四进。后两进无可观,唯二进优美。长窗花格图案不错。内部抬梁式,山雾云甚规整。大梁偏后侧上生出一个独立的梁,和福州的灯梁形制很像,也有雕花的托。其上用铁线弯成两个如意头。不知道用途。金檩上有方形雕花人物一个,偏在中轴线龙边。有圣旨阁。整体很像程先甲故居但是小。
饮马巷69号:现在是卖衣服的,从前面只进的两进。门头上有砖雕云头。二进大厅有轩,坐斗下面雕成两个方形大龙驼墩,还有刻虾须线。中间和左手边做了吊顶,右手边可以进,是抬梁式,用短柱。从后面可以进楼厅,还有一口井。
饮马巷67号:四进,二进长窗精美。明间中柱后有小阁楼,阁楼朝外的木板雕刻花纹,中间似乎是包袱锦,不确。阁楼下方有钱眼孔。三进则是后面有长窗,窗格图案和前面一致,裙板各个不同。
高岗里18号:只有两个三山屏风墙夹着一个小门厅。
高岗里17、19号:魏家骅翰林故居。门左右两个福字砖雕,门厅凹入如塌寿,两侧有磨砖屏。内部有众多独立院落分两侧(6-8?)改造很多,唯有进门右手第一进尚可。后门在陈家牌坊,两路中间有链接门墙,上书一福字砖雕。
高岗里20号:区保(?),现为老年公寓。两进。一进中间留三块雕花横披。二进东侧有五块。除此之外粉刷一新。
孝顺里20号:曾国葆祠堂。存大殿和后楼,大殿在学校里,居民自己也没进去过。甚高大的硬山顶,龙吻。后楼三面合围,从西侧孝顺里进入,当中六扇长窗,裙板精美。墙砖很大,据说是城砖。楼梯在西侧。
殷高巷刘芝田故居:省保,六个院子,中隔火巷(备弄),北墙靠着殷高巷。从东侧入口起数,左手第一间内侧(南侧)有雕花门楼,就雕两个花瓶。有平房东向。第二个院子四面走马楼,尚保留一些楼窗。右手第一间未进。第二间有著名的雕花门楼,入内有四扇长窗,楼板外(二楼的栏杆下)钉大板瓦保护。楼梯在西侧,直楼梯,楼上窗也是一个花式。第三间的楼上栏杆是直的(其他为万字),楼梯一开始是弯曲形,勾头滴水上均有花纹。挂落均有,形态一致。
石鼓路西段近汉中门侧2013春节后即将拆迁,一座不留。
石鼓路276号:一进门厅,前有半轩弯椽,门框刻笔锭如意。后面没有了。。
石鼓路292号:临街两层,有铁件栏杆。走进深处还有建筑,横披尚存。
石鼓路276之东一宅:深入之有一个天井被做了顶棚的两层楼,楼上也有天花,故梁架看不到。半路上一个口可以看到右边的花窗一扇。
再东一宅:窄路进去,三进,二进横风窗甚精美,抬梁式,斗特别大。四进是三面廊的楼厅,直栏杆,楼梯扶手栏杆也是一式。楼梯在当心间,这点之前去过的很少见。一般楼梯都在最边上或者后面。
花露岗某宅:忘记门牌,朝东有圣旨阁、船篷轩,轩梁两头做虾须。有雕花横披,但是长窗已经无存。后代居住。
花露岗某宅:又是以前不记门牌。。。朝西,背靠胡家花园。两进,一进抬梁式,很朴素。二进似乎是廊,有挂落。似乎原本可以通到胡家花园里。
望鹤楼1号:在巷子最东侧,北向,正厅只剩地基,可观的就是井圈,有雕花:岁在乙酉 安住大吉祥。有门楼通东跨院,拆改严重。院子里花树甚整洁。
望鹤楼6号:在挂牌保护的4号西侧,前两进高大,钱文砖铺地,奇怪的是占背不用席子或望砖却用木板。二进背后是整齐青砖砌筑,有斩假石的门框窗框,门上原有字“鸿X”,不存,应该是民国时候改修。西墙有五角星和寿字共存的水泥花坛一个。三进改得更厉害。
望鹤楼8号:无他,只是有堵墙是碎的带字城砖。
望鹤楼3号:从一个小门洞进去,二进有长窗,背后有和合窗,但似乎是拆下来重装的,因为肯定开不起来而且和旁边不配套。
牵牛巷40号:有同治四年炎帝庵匾额,山门抬梁式,蜀柱有小斗拱,坐斗刻线条如瓜形,应该有雕花封在墙里。院子里有当心石,一直铺到当年大殿正中。大殿已改建,看别人照片内部似乎是两个轩(?)。
牵牛巷15号:三面门屏,内部啥也没有。
大百花巷11号程先甲故居:省保。网上说七进,后面能从璇子巷进去,不清楚。三进有后人,四进是藏书楼。只能进一二进。二进西厢房有人住。甚高大,横披雕凤戏牡丹,有带金灯钩、雕花的灯梁,在脊檩正下。后面屋顶上有圣旨阁,还有人物雕花一个。有很大的船篷轩,是磕头轩,轩下梁垫雕松鼠葡萄。厅正中有门通后面,有时候开,可以隔着铁门看到第三进,都是花格长窗。
大百花巷41号:有雕花横披,门厅和大厅都用斜撑挑檐,和徽派和高淳相近,在南京市区倒可能是孤例。这也许和对面就是泾县会馆有关系。正厅高大,内部和福州有点像的,在金柱位置坐了隔断,两边太平门顶上做了棋盘格。
大百花巷15、13号泾县会馆:15号外立面出新,只有石鼓和柱础是旧的,无比恶俗,是街道办事处,周围人都没进过。15-1有个小砖门。隔壁13号的铁门进去后转左,进门是雕花门楼甚精美。大厅横披长窗均有,但不全。裙板和绦环板雕花都不错。内部甚高大,居民说冬天特别冷。东次间住人。先是一个一支香轩形状的斜顶,特深,轩梁两头刻虾须,梁头恰似一个圆鼓。但不挖底。抬梁式屋架很朴素,但是特大。
小百花巷1号:内有宋井“普生泉”。房屋无甚可观。据说也是泾县会馆的附属院落。
煤灰堆1号:没有门厅的三合院,外面看起来像个元宝形状。
边营15号:两进,尚未拆迁。户主祖上是铜山的地主,在城内开米行。门外有一砖雕“福”字。门厅背后冰裂纹窗精美,但是正被拆掉重修。正厅六扇长窗完好。
边营29号:前面拆空,有雕龙门鼓一个在路右,当年还一个在墙体,现在没有看到。旁边有一破旧木楼(似是31号)。本身高墙小门,无从进入。
绒庄巷58号:一个门楼,单屏风火墙。
绒庄巷子西侧某宅:一个很不错的葵式挂落在门头房。
走马巷2号:民国小楼,有两个铁栏杆的窗台。
走马巷4号:三进。门上写“国恩家庆人寿年丰”,横披窗是草龙花样。二进前面天井里有个石锁。后两进地上都是民国时候水泥铺面,万字不到头花纹。宅主就说这是“司门汀”。二进金檩下有个悬空的阁楼放祖宗牌位,左昭右穆较小中间大。阁楼下方有栏杆,花式和楼厅的栏杆一样。
评事街平章巷口两个挨着的沿街楼房。二楼是米字栏杆,少见。平章巷无他,有一棵很大石榴树。
绒庄巷和绫庄巷口有个转角两层铺面,栏杆很规矩,不错。
绫庄巷40号,前后两进小楼,前面是直栏杆,后面万字栏杆,侧面还有花窗。(必须说一下 去的时候有人在听魔兽解说 这在老宅里面很是不河蟹)
绫庄巷31号,帝师温葆琛故居(长期说是翁同龢的,但是翁没在南京住过几回)。一进背后有个线条很细的砖雕门楼。二进厅很大,磕头船篷轩,托上有人物雕花。内四界抬梁式,和磕头轩之间用五福捧寿的档轩板隔开。蜂头很方。四界大梁后尾两个小托可能是灯梁。最后一进是楼房,栏杆挂落尚全,花窗剩下楼梯尽头和楼梯另一头的。楼板外侧钉砖。
绫庄巷42号:卷草雕花门楼一个很优雅。
评事街76号:东西向三进三个楼。比较破败,二进还有万字栏杆,后面就近乎板房了。大概是朝向原因,纵向长横向短。
评事街89号:有个匾额的痕迹。
老坊巷:无他,碎石路面保存还不错。有一口井。
大板巷27号:房子大但是空空荡荡,剩几个横披。
大板巷还有六间排的两层楼房一座。二楼走廊是做成出挑的。
升州路和泰仓巷交界口,偏升州路一侧的西面有个山面奇特的民国砖楼。
泰仓巷26号:一个不对称的两层楼三合院。厢楼一边双坡一边单坡。直栏杆,有圆角的挂落,和大板巷的楼略像。
泰仓巷30号:转进去南北方向两个门楼。
泰仓巷14号:存“江西 古南书院”匾额。内部无可观。
大辉复巷5号沈家大院:高墙五进大宅,周围人都知道其名号。户主是第五代,但不是传说的沈万三后裔。据他们说,一说做烟丝生意一夜变成金丝,还有一说是有一品诰命夫人,总之宅子很可能是同治时期的。进了三普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单。原本3号也是他家,后来全拆散了。门厅已毁,门外福字照壁也不存。天井有井一口“同治十一年商后局重修……”轿厅因为出租搭建了阁楼,得以近距离看到大梁,非常巨大,四界大梁雕五蝠捧寿包袱锦,草龙山雾云。柱子甚粗壮,有柱础。主人称有轩廊遮蔽在里面。云头上都雕刻人物。厅后有砖雕门楼,门上对联“礼……义XX矩”。三进正大厅,比前面还高。地板大概是架空的,有个孔透气。顶上的横梁下有灯钩,厢房做出阁楼和覆斗天窗,是民国时候改造的。厢房的和合窗完好。另外檐柱有晾衣杆的托,对面也就是轿厅墙上就有孔洞。这进的后屏门都在,也有拆下来的,当年工匠编号了就是准备夏天拆冬天安装的。后墙也有门楼,门上对联“云蒸?霞蔚 凤翥龙翔”。四进堂厅还留有长窗,天井有旗杆石座一个。最末一进经走访是大常巷4-2,前面过不去。据说有井。这房子太有意思,待我专门写个配图日志。
大辉复巷21号甘青宁会馆:也叫西北三省会馆。门厅两层,上面五块雕花横披精美,两侧是柱,内外都做天花板。三侧都是清水墙面,正面是六角砖砌,像马赛克。门框两端雕刻笔锭如意,下面有轿杠通过的凹陷处。门南侧也就是小边是倒坐楼。二进横披窗尚存一些,抬头鹤胫轩很扁,轩梁作扁圆形刻虾须,内部梁很方整(应该是抬梁),还有灯梁在正檩下方。三进改过,脊檩中间有个“福”字。三进存一点点横披。整个建筑大而朴素。从三进出去转右有井。
安品街42号:有座小楼,背后砖砌,正面都是棋盘格窗无雕花。
糯米巷15号河南会馆:和甘青宁会馆门厅略像(云章会馆也是。)门厅两层,顶部是斗拱,侧面做垂花贴墙。门是将军门,顶部原有四个门簪。下面原有双石鼓,文革中毁。里面大厅已毁,有个楼厅。住户特别提了当年大荷兰来了个叫郑绍发的农民冒充是先总统 蒋公中正的哥哥结果就被发点钱扔在这的故事。。。。。
木屐巷5号:北向做了一个斜门,斜向东北。里外门框的角度还不一样,难形容。两个说法:一说对着朝天宫(好像太远了),二是对面湖北会馆,要避开防止相冲,这似乎靠谱一些。三进。
木屐巷7号:北向三进(似乎还不止),都很高大工整。二进三进院子间厢房和合窗完好,朝南一面的窗子,还有上面做推窗下面做横窗的,略像“护净”窗。三进北向有祖宗牌位的阁楼,也分三格,顶上做成毗卢帽形,还有横披窗,每格三面做出壶门形状,甚是少有。院子的瓦片花纹也美。网上查到姓王,170年历史,祖上做麻绳生意。
朱状元巷朱之蕃故居:两进甚高大,临近民族小学。未进入。
犁头尖4号许家大院:还是搞不太清楚结构。西向,一进去是一个小空间,两个门楼左右开,门板都有对联。大边南路:“佩实衔华,?庭雍睦”,小边北路“厚德载福 和气致祥”。两边都是先到倒坐房的天井,然后小边又有门楼向里,对联“龙翔凤翥 霞蔚云蒸”,进去是两进房,再右转进中路,可以看到两还是三进,一个小天井,前面一进有门楼已经堵死,距离宽得不成比例。地上的青石铺地是中间三路,然后横向铺,成十字形,剩下地方碎砖(已经改水泥)。横披的位置都是彩色玻璃,有趣。据说各个院子原来都有小厨房。许家安徽人,经商。此宅历史130年。
泥马巷:中段北向小木楼一座。
南市楼:东口一座木楼,柱子颇有南亚风格。
西街23号金斗会馆:秦淮区文保,二进,内部隔挡严重,只能看清楚梁头,抬梁式,梁均为横直,头部刻虾须(和花露南岗那间类似),四界梁出头还有梁垫雕花,比较少见。
窑湾15号:三进,北向。一进砖铺地,二进三进为水磨石,有五福捧寿花样。
珠江路某宅:南边是鸡鹅巷,有雕龙石构件一个,带孔,可能是旗杆座。
小王府巷16号安徽会馆:两个门都可以进,存门厅正厅,楼厅改造。居民说先是住宅,也有可能。也有说是警察局的,看老地图确实标着警察署。正厅飞檐伸出特长,抬梁式,檐下挂落做横放的一码三箭。
小王府巷5号清真寺:门朝北,八字门屏,有礼拜寺字样门头,下面两侧有抱鼓,是竹叶状石灰岩所刻。进门后两进,坐西向东,都是歇山顶,也都住了很多人。大殿特高,抬梁式,山雾云刻花草。内部搭盖高达两层。
罗廊巷某宅:坐西朝东,很高大,前面有省文保太平天国壁画标志。壁画在屋内,未见。正厅抬梁式,有残的磕头轩,雕花工雅。
大思古巷东口某宅:三进,坐西朝东,门厅朝南,单坡,开在头二进之间。
方家巷3号:能进入前两进,建筑高大却不足观,而钉花门为南京不错一例,图案有方家巷3号 双喜、平升三级、必定如意、五福临门。
钓鱼台13号及隔壁:均为三进楼厅。13号:高大门墙,圆门洞,入内是直栏杆楼厅,有民国时期风格的挂落,二进后有轿子门,无雕花也看不出字。另一座格局类似,二进檐下有弯曲斜撑。
饮马巷4号:小楼一座,有挂落有花窗。
甘露巷某宅:墙基为石夹砖(示字形砌法)组成,独特。
钓鱼台85号:吴家账房中路。轿厅很美,尚存廊下的万字栏杆。有船篷轩,轩梁两头雕如意。抬梁式,有圣旨阁。三进大厅高大,有草龙寿字的横披窗。背后有一轿子门。四进是楼厅,窗格优美,有略微西化(?)的弯曲斜撑。
钓鱼台93巷1号:吴家账房后花园。门口凹入,旁边有一砖雕福字。
2. 想知道: 南京市 建邺区孝顺里 在哪
你也是南京建邺区的啊,我也是哎,我是家是在云锦路地铁站旁边呢
3. 南京明孝陵陵墓是哪一年建造的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墓,因马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南京的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明孝陵从洪武14年(1381年)正式动工,至永乐3年(1405年)建成,历时25年。先后用工10万,护陵驻军有5千多人。那时候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因屡遭兵火,现仅存神烈山碑,下马牌坊,大金门,四方城及神功圣德碑,神道保留了六种石兽,狮、獬豸、骆驼、麒麟、马和象,每种两对每种两跪两立六种24只,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将各四。
神道上石兽 体量巨大
石翁仲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 3米多高。
明孝陵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陵宫布局设计和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建筑形式,开创了中国明清帝王陵寝建设规制的先河,此后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因此被誉为中国帝陵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明孝陵的神道蜿蜒曲折,整体布局呈现出了“北斗七星”的形状,这种不拘一格的神道布局,在中国帝王陵寝中具有唯一性。
4. 文言文求翻译!!!
你这是晋书列传第五十八,去查查吧
全文我给你弄来啦,你瞧啊,呵呵,下S你
列传第五十八 孝友
○李密 盛彦 夏方 王裒 许孜 庾衮 孙晷 颜含 刘殷 王延 王谈桑
虞 何琦 吴逵
大矣哉,孝之为德也!分浑元而立体,道贯三灵;资品汇以顺名,功苞万象。
用之于国,动天地而降休征;行之于家,感鬼神而昭景福。若乃博施备物,尊仁安
义,柔色承颜,怡怡尽乐,击鲜就养,亹癖忘劬,集包思艺黍之勤,循陔有采兰之
咏,事亲之道也。属属如在,哀哀罔极,聚薪流恸,衔索兴嗟,晒风树以隤心,頫
寒泉而沫泣,追远之情也。审德筮仕,正务移官,居高匪危,在丑无争,协修升以
匡化,怀履冰而砥节,立身之行也。是以闵曾翼翼,遵六教而缉贞规;蔡董烝烝,
弘七体而垂令迹。亦有至诚上感,明祗下赞,郭巨致锡金之庆。阳雍标莳玉之祉;
乌驯丹羽,巢叔和之室,鹿呈白毳,扰功文之庐。然则因彼孝慈而生友悌,理在兼
综,义归一揆。夫天伦之重,共气分形,心睽则叶悴荆权,性合则华承棣萼。乃有
推代瘦,徇急难之情;让果同衾,尽欢愉之致:缅窥缃素,载流尘躅者欤!
晋氏始自中朝,逮于江左,虽百六之灾遄及,而君子之道未消,孝悌名流,犹
为继踵。王伟元之行己,许季义之立节,夏方、盛彦体至性以驰芬,庾衮、颜含笃
友于而宣范,自余群士,咸标懿德。采其遗绚,足厉浇风,故著《孝友篇》以续前
史云耳。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
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
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
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
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
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而刘早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自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
供养无主,辞不赴命。明诏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
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
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苟徇私情,
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恤,况臣孤苦尪羸之极。且臣少仕伪
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猥蒙拔擢,宠命
殊私,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私情
区区不敢弃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而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皇天后土,实所鉴见。伏愿陛
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
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
“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
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
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
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
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
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
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
赐字宗石,少能属文,尝为《玄鸟赋》,词甚美。州辟别驾,举秀才,未行而
终。兴字隽石,亦有文才,刺史罗尚辟别驾。尚为李雄所攻,使兴诣镇南将军刘弘
求救,兴因愿留,为弘参军而不还。尚白弘,弘即夺其手版而遣之。兴之在弘府,
弘立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兴俱为之文,甚有辞理。
盛彦,字翁子,广陵人也。少有异才。年八岁,诣吴太尉戴昌,昌赠诗以观之,
彦于坐答之。辞甚康慨。母王氏因疾失明,彦每言及,未尝不流涕。于是不应辟召,
躬自侍养,母食必自哺之。母既疾久,至于婢使数见捶挞。婢忿恨,伺彦暂行,取
蛴螬灸饴之。母食以为美,然疑是异物,密藏以示彦。彦见之,抱母恸哭,绝而复
苏。母目豁然即开,从此遂愈。彦仕吴,至中书侍郎,吴平,陆云荐之于刺史周浚,
本邑大中正刘颂又举彦为小中正。太康中卒。
夏方,字文正,会稽永兴人也。家遭疫疠,父母伯叔群从死者十三人。方年十
四,夜则号哭,昼则负土,十有七载,葬送得毕,因庐于墓侧,种植松柏,乌鸟猛
兽驯扰其旁。吴时拜仁义都尉,累迁五官中郎将。朝会未尝乘车,行必让路。吴平,
除高山令。百姓有罪应加捶挞者,方向之涕泣而不加罪,大小莫敢犯焉。在官三年,
州举秀才,还家,卒,年八十七。
王裒,字伟元,城阳营陵人也。祖修,有名魏世。父仪,高亮雅直,为文帝司
马。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曰:“近曰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曰:“责在元帅。”
帝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
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
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
就。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母性畏雷,
母没,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
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或有助之者,不听。诸生密为刈麦,裒遂
弃之。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门人为本县所役,告裒求属令,良曰:“卿学不足
以庇身,吾德薄不足以廕卿,属之何益!且吾不执笔已四十年矣。”乃步担干饭,
儿负盐豉草屐,送所役生到县,门徒随从者千余人。安丘令以为诣己,整衣出迎之。
裒乃下道至土牛旁,磬折而立,云:“门生为县所役,故来送别。”因执手涕泣而
去。令即放之,一县以为耻。
乡人管彦少有才而未知名,裒独以为必当自达,拔而友之,男女各始生,便共
许为婚。彦后为西夷校尉,卒而葬于洛阳,裒后更嫁其女。彦弟馥问裒,裒曰:
“吾薄志毕愿山薮,昔嫁姊妹皆远,吉凶断绝,每以此自誓。今贤兄子葬父子洛阳。
此则京邑之人也,由吾结好之本意哉!”馥曰:“嫂,齐人也,当还临淄。”裒曰:
“安有葬父河南而随母还齐!用意如此,何婚之有!”
北海邴春少立志操,寒苦自居,负笈游学,乡邑佥以为邴原复出。裒以春性险
狭慕名,终必不成。其后春果无行,学业不终,有识以此归之。裒常以为人之所行
期于当归善道,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及洛京倾覆,寇资蜂起,亲族悉欲移渡江东,裒恋坟垄不去。贼大盛,方行,
犹思慕不能进,遂为贼所害。
许孜,字季义,东阳吴宁人也。孝友恭让,敏而好学。年二十,师事豫章太守
会稽孔冲,受《诗》、《书》、《礼》、《易》及《孝经》、《论语》。学竟,还
乡里。冲在郡丧亡,孜闻问尽哀,负担奔赴,送丧还会稽,蔬食执役,制服三年。
俄而二亲没,柴毁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县之东山,躬自负土,不受乡人之助。
或愍孜羸惫,苦求来助,孜昼助不逆,夜便除之。每一悲号,鸟兽翔集。孜以方营
大功,乃弃其妻,镇宿墓所,列植松柏亘五六里。时有鹿犯其松栽,改悲叹曰:
“鹿独不念我乎!”明日,忽见鹿为猛兽所杀,置于所犯栽下。孜怅惋不已,乃为
作冢,埋于隧侧。猛兽即于孜前自扑而死,孜益叹息,又取埋之。自后树木滋茂,
而无犯者。积二十余年孜乃更娶妻,立宅墓次,烝烝朝夕,奉亡如存,鹰雉栖其梁,
檐鹿与猛兽扰其庭圃,交颈同游,不相搏噬。元康中,郡察孝廉,不起,巾褐终身。
年八十余,卒于家。邑人号其居为孝顺里。
咸康中,太守张虞上疏曰:“臣闻圣贤明训存乎举善,褒贬所兴,不远千载。
谨案所领吴宁县物故人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行不贰。当其奉
师,则在三之义尽;及其丧亲,实古今之所难。咸称殊类致感,猛兽弭害。虽臣不
及见,然备闻斯语,窃谓蔡顺、董黯无以过之。孜没积年,其子尚在,性行纯悫,
今亦家于墓侧。臣以为孜之履操,世所希逮,宜标其令迹,甄其后嗣,以酬既往,
以奖方来。《阳秋传》曰:‘善善及其子孙’。臣不达大体,请台量议。”疏奏,
诏旌表门闾。蠲复子孙。其子生亦有孝行。图孜像于堂,朝夕拜焉。
庾衮,字叔褒,明穆皇后伯父也。少履勤俭,笃学好问,事亲以孝称。咸宁中,
大疫,二兄俱亡,次兄毗复殆,疠气方炽,父母诸弟皆出次于外,衮独留不去。诸
父兄强之,乃曰:“衮性不畏病。”遂亲自扶持,昼夜不眠,其间复抚柩哀临不辍。
如此十有余旬,疫势既歇,家人乃反,毗病得差,衮亦无恙。父老咸曰:“异哉此
子!守人所不能守,行人所不能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始疑疫疠之不相染也。”
初,衮诸父并贵盛,惟父独守贫约。衮躬亲稼穑,以给供养,而执事勤恪,与
弟子树篱,跪以授条。或曰:“今在隐屏,先生何恭之过?”衮曰:“幽显易操,
非君子之志也。”父亡,作筥卖以养母。母见其勤,曰:“我无所食。”对曰:
“母食不甘,衮将何居!”母感而安之。衮前妻荀氏,继妻乐氏,皆官族富室,及
适衮,俱弃华丽,散资财,与衮共安贫苦,相敬如宾。母终,服丧居于墓侧。
岁大饥,藜羹不糁,门人欲进其饭者,而衮每曰已食,莫敢为设。及麦熟,获
者已毕,而采捃尚多,衮乃引其群子以退,曰“待其间。”及其捃也,不曲行,不
旁掇,跪而把之,则亦大获,又与邑人入山拾橡,分夷险,序长幼,推易居难,礼
无违者。或有斩其墓柏,莫知其谁,乃召邻人集于墓而自责焉,因叩头泣涕,谢祖
祢曰:“德之不修,不能庇先人之树,衮之罪也。”父老咸亦为之垂泣,自后人莫
之犯。抚诸孤以慈,奉诸寡以仁,事加于厚而教之义方,使长者体其行,幼者忘其
孤。孤甥郭秀,比诸子侄,衣食而每先之。孤兄女曰芳,将嫁,美服既具,衮乃刈
荆苕为箕帚,召诸子集之于堂,男女以班,命芳曰:“芳乎!汝少孤,汝逸汝豫,
不汝疵瑕。今汝适人,将事舅姑,洒扫庭内,妇之道也,故赐汝此。匪器之为美,
欲温恭朝夕,虽休勿休也。”而以旧宅与其长兄子赓、翕。及翕卒,衮哀其早孤,
痛其成人而未娶,乃抚柩长号,哀感行路,闻者莫不垂涕。
初,衮父诫衮以酒,每醉,辄自责曰:“余废先父之诫,其何以训人!”乃于
父墓前自杖三十。邻人褚德逸者,善事其亲,老而不倦,衮每拜之。尝与诸兄过邑
人陈准兄弟,诸兄友之,皆拜其母,衮独不拜。准弟徽曰:“子不拜吾亲何?”衮
曰:“未知所以拜也。夫拜人之亲者,将自同于人之子也,其义至重,衮敢轻之乎?”
遂不拜。准、徽叹曰:“古有亮直之士,君近之矣。君若当朝,则社稷之臣欤!君
若握兵,临大节,孰能夺之!方今征聘,君实宜之。”于是乡党荐之,州郡交命,
察孝廉,举秀才、清白异行,皆不降志,世遂号之为异行。
元康末,颍川太守召为功曹,衮服造役之衣,杖锸荷斧,不俟驾而行,曰:
“请受下夫之役。”太守饰车而迎,衮逡巡辞退,请徒行入郡,将命者遂逼扶升车,
纳于功曹舍。既而衮自取己车而寝处焉,形虽恭而神有不可动之色。太守知其不屈,
乃叹曰:“非常士也,吾何以降之!”厚为之礼而遣焉。
齐王冏之唱义也,张泓等肆掠于阳翟,衮乃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是时百
姓安宁,未知战守之事,衮曰:“孔子云:‘不教而战,是谓弃之。’”乃集诸如
士而谋曰:“二三君子相与处于险,将以安保亲尊,全妻孥也。古人有言:‘千人
聚而不以一人为主,不散则乱矣。’将若之何!”众曰:“善。今日之主,非君而
谁!”衮默然有间,乃言曰:“古人急病让夷,不敢逃难,然人之立主,贵从其命
也。”乃誓之曰:“无恃险,无怙乱,无暴邻,无抽屋,无樵采人所植,无谋非德,
无犯非义,戮力一心,同恤危难。”众咸从之。于是峻险厄,杜蹊径,修壁坞,树
蕃障,考功庸,计丈尺,均劳逸,通有无,缮完器备,量力任能,物应其宜,使邑
推其长,里推其贤,而身率之。分数既明,号令不二,上下有礼,少长有仪,将顺
其美,匡救其恶。及贼至,衮乃勒部曲,整行伍,皆持满而勿发。贼挑战,晏然不
动,且辞焉。贼服其慎而畏其整,是以皆退,如是者三。时人语曰:“所谓临事而
惧、好谋而成者,其庾异行乎!”
及冏归于京师,逾年不朝,衮曰:“晋室卑矣,寇难方兴!”乃携其妻适林虑
山,事其新乡如其故乡,言忠信,行笃敬。经及期年,而林虑之人归之,咸曰庾贤。
及石勒攻林虑,父老谋曰:“此有大头山,九州之绝险也。上有古人遗迹,可共保
之。”惠帝迁于长安,衮乃相与登于大头山而田于其下。年谷未熟,食木实,饵石
蕊,同保安之,有终焉之志。及将收获,命子怞与之下山,中途目眩瞀,坠崖而卒。
同保赴哭曰:“天乎!独不可舍我贤乎!”时人伤之曰:“庾贤绝尘避地,超然远
迹,固穷安陋,木食山栖,不与世同荣,不与人争利,不免遭命,悲夫!”
衮学通《诗》《书》,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尊事耆老,惠训蒙幼,临人之丧
必尽哀,会人之葬必躬筑,劳则先之,逸则后之,言必行之,行必安之。是以宗族
乡党莫不崇仰,门人感慕,为人树碑焉。
有四子:怞、蔑、泽、捃。在泽生,故名泽,因捃生,故曰捃。蔑后南渡江,
中兴初,为侍中。蔑生愿,安成太守。
孙晷,字文度,吴国富春人,吴伏波将军秀之曾孙也。晷为儿童,未尝被呵怒。
顾荣见而称之,谓其外祖薛兼曰:“此儿神明清审,志气贞立,非常童也。”及长,
恭孝清约,学识有理义,每独处幽暗之中,容止瞻望未尝倾邪。虽侯家丰厚,而晷
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父母愍其如此,欲加优饶,而夙兴
夜寐,无暂懈也。父母起居尝馔,虽诸兄亲馈,而晷不离左右。富春车道既少,动
经江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侍,所诣之处,则于门外树下籓屏之
间隐息,初不令主人知之。兄尝笃疾经年,晷躬自扶侍,药石甘苦,必经心目,跋
涉山水,祈求恳至。而闻人之善,欣若有得;闻人之恶,惨若有失。见人饥寒,并
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
晷见之。欣敬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
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
会稽虞喜隐居海嵎,有高世之风。晷钦其德,聘喜弟预女为妻。喜戒女弃华尚
素,与晷同志。时人号为梁鸿夫妇。济阳江淳少有高操,闻晷学行过人,自东阳往
候之,始面,便终日谭宴,结欢而别。
司空何充为扬州,檄晷为主簿,司徒蔡谟辟为掾属,并不就。尚书经国明,州
土之望,表荐晷,公车径征。会卒,时年三十八,朝野嗟痛之。晷未及大敛,有一
老父缊袍草屦,不通姓名,径入抚柩而哭,哀声慷慨,感于左右。哭止便出,容貌
甚清,眼瞳又方,门者告之丧主,怪而追焉。直去不顾。同郡顾和等百余人叹其神
貌有异,而莫之测也。
颜含,字弘都,琅邪莘人也。祖钦,给事中。父默,汝阴太守。含少有操行,
以孝闻。兄畿,咸宁中得疾,就医自疗,遂死于医家。家人迎丧,旐每绕树而不可
解,引丧者颠仆,称畿言曰:“我寿命未死,但服药太多,伤我五藏耳。今当复活,
慎无葬也。”其父祝之曰:“若尔有命复生,岂非骨肉所愿!今但欲还家,不尔葬
也。”旐乃解。及还,其妇梦之曰:“吾当复生,可急开棺。”妇颇说之。其夕,
母及家人又梦之,即欲开棺,而父不听。含时尚少,乃慨然曰:“非常之事,古则
有之,今灵异至此,开棺之痛,孰与不开相负?”父母从之,乃共发棺果有生验,
以手刮棺,指爪尽伤,然气息甚微,存亡不分矣。饮哺将护,累月犹不能语,饮食
所须,托之以梦。阖家营视,顿废生业,虽在母妻,不能无倦矣。含乃绝弃人事,
躬亲侍养,足不出户者十有三年。石崇重含淳行,赠以甘旨,含谢而不受。或问其
故,答曰:“病者绵昧,生理未全,既不能进敢,又未识人惠,若当谬留,岂施
者之意也!”畿竟不起。
含二亲既终,两兄继没,次嫂樊氏因疾失明,含课励家人,尽心奉养,每日自
尝省药馔,察问息耗,必簪屦束带。医人疏方,应须髯蛇胆,而寻求备至,无由得
之,含忧叹累时。尝昼独坐,忽有一青衣童子年可十三四,持一青囊授含,含开视,
乃蛇胆也。童子逡巡出户,化成青鸟飞去。得胆,药成,嫂病即愈。由是著名。
本州辟,不就。东海王赵以为太傅参军,出补闿阳令。元帝初镇下邳,复命为
参军。过江,以含为上虞令。转王国郎中、丞相东阁祭酒,出为东阳太守。东宫初
建,含以儒素笃行补太子中庶子,迁黄门侍郎、本州大中正,历散骑常侍、大司农。
豫讨苏峻功,封西平县侯,拜侍中,除吴郡太守。王导问含曰:“卿今莅名郡,政
将何先?”答曰:“王师岁动,编户虚耗,南北权豪竞招游食,国弊家丰,执事之
忧。且当征之势门,使反田桑,数年之间,欲令户给人足,如其礼乐,俟之明宰。”
含所历简而有恩,明而能断,然以威御下。导叹曰:“颜公在事,吴人敛手矣。”
未之官,复为侍中。寻除国子祭酒,加散骑常侍,迁光禄勋,以年老逊位。成帝美
其素行,就加右光禄大夫,门施行马,赐床帐被褥,敕太官四时致膳,固辞不受。
于时论者以王导帝之师傅,名位隆重,百僚宜为降礼。太常冯怀以问于含,含
曰:“王公虽重,理无偏敬,降礼之言,或是诸君事宜。鄙人老矣,不识时务。”
既而告人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向冯祖思问佞于我,我有邪德乎?”人尝论少
正卯、盗跖其恶孰深。或曰:“正卯虽奸,不至剖人弃膳,盗跖为甚。”含曰:
“为恶彰露,人思加戮;隐伏之奸,非圣不诛。由此言之,少正为甚。”众咸服焉。
郭璞尝遇含,欲为之筮。含曰:“年在天,位在人,修己而天不与者,命也;守道
而人不知者,性也。自有性命,无劳蓍龟。”桓温求婚于含,含以其盛满,不许。
惟与邓攸深交。或问江左群士优劣,答曰:“周伯仁之正,邓伯道之清,卞望之之
节,余则吾不知也。”其雅重行实,抑绝浮伪如此。
致仕二十余年,年九十三卒。遗命素棺薄敛。谥曰靖。丧在殡而邻家失火,移
棺绋断,火将至而灭,佥以为淳诚所感也。
三子:髦、谦、约。髦历黄门郎、侍中、光禄勋,谦至安成太守,约零陵太守,
并有声誉。
刘殷,字长盛,新兴人也。高祖陵,汉光禄大夫。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服
丧三年,未曾见齿。曾祖母王氏,盛冬思堇而不言,食不饱者一旬矣。殷怪而问之,
王言其故。殷时年九岁,乃于泽中恸哭,曰:“殷罪衅深重,幼丁艰罚,王母在堂,
无旬月之养。殷为人子,而所思无获,皇天后土,愿垂哀愍。”声不绝者半日,于
是忽若有人云:“止,止声。”殷收泪视地,便有堇生焉,因得斛余而归,食而不
减,至时,堇生乃尽。又尝夜梦人谓之曰:“西篱下有粟。”寤而掘之,得粟十五
钟,铭曰“七年粟百石,以赐孝子刘殷。”自是食之,七载方尽。时人嘉其至性通
感,竞以谷帛遗之。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
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靡不该览,性倜傥,有济世之志,俭而
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颓然而不可侵也。乡党亲族莫不称之。郡命主簿,州辟从事,
皆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司空、齐王攸辟为掾,征南将军羊祜召参军事,皆以疾
辞。同郡张宣子,识达之士也,劝殷就征。殷曰:“当今二公,有晋之栋楹也。吾
方希达如榱椽耳,不凭之,岂能立乎!吾今王母在堂,既应他命,无容不竭尽臣礼,
使不得就养。子舆所以辞齐大夫,良以色养无主故耳。”宣子曰:“如子所言,岂
庸人所识哉!而今而后,吾子当为吾师矣。”遂以女妻之。宣子者,并州豪族也,
家富于财,其妻怒曰:“我女年始十四。姿识如此,何虑不得为公侯妃,而遽以妻
刘殷乎!”宣子曰:“非尔所及也。”诫其女曰:“刘殷至孝冥感,兼才识超世,
此人终当远达,为世名公,汝其谨事之。”张氏性亦婉顺,事王母以孝闻,奉殷如
君父焉。及王氏卒,殷夫妇毁瘠,几至灭性,时柩在殡而西邻失火,风势甚盛,殷
夫妇叩殡号哭,火遂越烧东家。后有二白鸠巢其庭树,自是名誉弥显。
太傅杨骏辅政,备礼聘殷,殷以母老固辞。骏于是表之,优诏遂其高志,听终
色养,敕所在供其衣食,蠲其徭赋,赐帛二百匹,谷五百斛。赵王伦纂位,孙秀重
殷名,以散骑常侍征之,殷逃奔雁门。及齐王冏辅政,辟为大司马军谘祭酒。既至,
谓殷曰;“先王虚心召君,君不至。今孤辟君,君何能屈也?”殷曰:“世祖以大
圣应期,先王以至德辅世,既尧舜为君,稷契为佐,故殷希以一夫而距千乘,为不
可回之图,幸邀唐虞之世,是以不惧斧钺之戮耳。今殿下以神武睿姿,除残反政,
然圣迹稍粗,严威滋肃,殷若复尔,恐招华士之诛,故不敢不至也。”冏奇之,转
拜新兴太守,明刑旌善,甚有政能。
属永嘉之乱,没于刘聪。聪奇其才而擢任之,累至侍中、太保、录尚书事。殷
恒戒子孙曰:“事君之法,当务几谏,凡人尚不可面斥其过,而况万乘乎!夫犯颜
之祸,将彰君过,宜上思召公咨商之义,下念鲍勋触鳞之诛也。”在聪之朝,与公
卿恂恂然,常有后己之色。士不修操行者,无得入其门,然滞理不申,藉殷而济者,
亦已百数。
有七子,五子各授一经。一子授《太史公》,一子授《汉书》,一门之内,七
业俱兴,北州之学,殷门为盛。竟以寿终。
王延,字延元。西河人也。九岁丧母,泣血三年,几至灭性。每至忌日,则悲
啼至旬。继母卜氏遇之无道,恒以薄穰及败麻头与延贮衣。其姑闻而问之,延知而
不言,事母弥谨。卜氏尝盛冬思生鱼,敕延求而不获,杖之流血。延寻汾叩凌而哭,
忽有一鱼长五尺,踊出水上,延取以进母。卜氏食之,积日不尽,于是心悟,抚延
如己生。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隆立盛寒,体无全衣,而亲极
滋味。昼则佣赁,夜则诵书,遂究览经史,皆通大义。州郡礼辟,贪供养不起。父
母终后,庐于墓侧,非其蚕不衣,非其耕不食。属天下丧乱,随刘元海迁于平阳,
农蚕之暇,训诱宗族,侃侃不倦。家牛一生犊,他人认之,延牵而授与,初无吝色。
其人后自知妄认,送犊还延,叩头谢罪,延仍以与之,不复取也。年六十,方仕于
刘聪,稍迁尚书左丞,至金紫光禄大夫。聪死后,靳准将作乱,谋之于延,延不从。
准既诛刘氏,自号汉天王,以延为左光禄大夫,延又大骂不受,准遂杀之。
王谈,吴兴乌程人也。年十岁,父为邻人窦度所杀。谈阴有复仇志,而惧为度
所疑,寸刃不畜,日夜伺度,未得。至年十八,乃密市利锸,阳若耕锄者。度常乘
船出入,经一桥下,谈伺度行还,伏草中,度既过,谈于桥上以锸斩之,应手而死。
既而归罪有司,太守孔岩义其孝勇,列上宥之。岩诸子为孙恩所害,无嗣,谈乃移
居会稽,修理岩父子坟墓,尽其心力。后太守孔廞究其义行,元兴三年,举谈为孝
廉,时称其得人。谈不应召,终于家。
5. 从南京秦淮区孝顺里22号到鼓楼区建宁路65号金川科技园17幢512室怎么走
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 → 558路,全程约12.0公里
1、从孝顺里22号步行约版950米,到达三山街站权
2、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7站, 到达南京站
3、步行约300米,到达南京站·南广场西站
4、乘坐558路,经过5站, 到达民生街站(也可乘坐557路、555路)
5、步行约80米,到达南铁院金川科技园
6. 明孝陵简介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6)南京孝顺里扩展阅读:
明孝陵的价值
明孝陵是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其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通过改方坟为圜丘,开创了陵寝建筑“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
明孝陵的帝陵建设规制,一直规范着明清两代500余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格局,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明孝陵堪称明清皇家第一陵。
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显赫、规模宏大、形制独特、背依钟山环境优美而著名于世,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陵墓之一。
明孝陵建设在朱元璋死前进行十几年,朱元璋对其极为用心,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惊人的。这一切既是为了马皇后,当然也是为了自己。他对马皇后感情至深,在她去世后再没册立皇后,朱元璋一定会与其合葬。
7. 南京南站到城南孝顺里怎么走
在地铁1号线中华门站与三山街站中间。
8. 南京秦淮区邮编
按照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包含的邮政编码来分组排列,每个邮政编码中是涵盖的详细地址。 序号:1 省份地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邮政编码:210001 包含地址:84个 白鹭新寓、长白街1-203(单号)、长白街2-232(双号)、长白街白鹭小区东花园、长乐路基、长乐路莲子营、长乐路琵琶小区长生祠、长乐路琵琶小区琵琶巷、长乐路琵琶小区仁和巷、长乐路琵琶小区乌衣里、长乐路琵琶小区乌衣巷、长乐路琵琶小区糟坊巷、长乐路琵琶小区糟坊园、长乐路武定门外、钞库街、大板巷、大全福巷、大石坝街、丁官里、丁官营、东八府塘、东关头、东九儿园、东牌楼上、东石坝街、夫子庙东市场、夫子庙西市场、贡院街、黑廊巷、建康路、建康路大四福巷、建康路钓鱼巷钓鱼巷小区、建康路贡院街、建康路贡院西街、建康路教敷营、建康路桃叶渡、建康路新姚家巷、建康路状元境、教敷巷、节制闸路、金陵东路、金陵路、龙门街、龙门西街、龙蟠中路262-602(双号)、龙蟠中路311-459(单号)、龙蟠中路公园里、龙蟠中路扇骨营、骂驾桥、南捕厅、内桥湾、平江府路、平江府路金陵闸小区金陵闸、平江府路金陵闸小区森林里、平江府路金轮新村、平江府路兴隆巷、平江府南街、七里街、绒庄街、扇骨营、升州路1-121(单号)、升州路16-132(双号)、水仓巷、通济门外街、文思巷、文思苑、武定门南巷、西石坝街、西市、小全福巷、小石坝街、新声巷、糟坊巷、瞻园路、中华路8-294(双号)、中华路99-263(单号)、中山南路291-369(单号)、中山南路352-400(双号)、中山南路白衣庵、中山南路府西街、中山南路古钵营、中山南路马巷、中山南路天青街、自新巷。 序号:2 省份地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邮政编码:210004 包含地址:26个 彩霞街、撮箕巷、大彩霞街、渡船口、凤台路、回龙街、来凤街、来凤里、来凤新村、菱角市、柳叶街、毛家苑、南湾子、上浮桥、生姜巷、升州路123-9999(单号)、升州路134-9998(双号)、双乐园、双塘、双塘里、双塘路1-17(单号)、双塘路2-998(双号)、双塘路21-999(单号)、五福街、下浮桥、玉带园。 序号:3 省份地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邮政编码:210006 包含地址:168个 鞍辔坊、宝塔顶、宝塔山、宝塔山四巷、北宝塔根、北山门、北珍珠巷、边营、蔡家苑、仓顶、仓顶八号路、长乐街、晨光巷、陈家牌坊、船板巷、达莱公寓、大百花巷、大荷花巷、大井巷、大思古村、大思古巷、钓七巷、钓鱼台、钓鱼台九三巷、钓鱼台一二三巷、丁村、东河沿、东集合村、东小市口、豆府巷、豆腐坊、豆腐巷、堆草巷、方家巷、枫秦居、风游寺、甘露巷、高岗里、高家苑、搁漏街、公正村、弓箭坊、箍桶巷、过街楼、荷花塘、黑占巷、黑簪巷、红梅巷、胡家花园、花露北岗、花露岗、花露南岗、花露中岗、黄泥塘、集合村路1-135(单号)、集合村路2-160(双号)、集庆路、剪子巷、江宁路、金沙井、金粟庵、金粟庵路、军师巷、老虎头、老王府巷、磊功巷、六二四巷、六角井、龙泉巷、芦席巷、绿竹园、马道街、梅花村、煤灰堆、美河园、鸣羊街、鸣羊里、磨盘街、木匠营、南宝塔根、南珍珠巷、牛市、牵牛巷、秦状元里、秦状元巷、清洁村、仁厚里、仁义桥、三条营、桑树园、扫帚巷、上江考棚、上码头、实辉巷、双塘路19-19(单号)、双塘园、水斋庵、水斋庵三五巷、水佐营、太平街、太平桥、太平苑、糖坊廊、陶家巷、铁路新村、同乡共井、铜坊苑、铜作坊、瓦匠巷、王府巷、五板桥、西干长巷、西河沿、西湖里、西街、西小市口、下码头二巷、下码头三巷、下码头一巷、仙鹤街1-9999(单号)、仙鹤街2-86(双号)、仙鹤街90-9998(双号)、仙鹤里、小百花巷、小船板巷、小荷花巷、小沙井、小思古巷、小西湖、小心桥、小心桥东街、孝顺里、谢公祠、新民坊、信府河、信府苑、许家巷、学智坊、颜料坊、洋珠巷、窑湾街、义仓巷、殷高巷、饮虹园、饮马巷、鹰府街、雨花路1-193(单号)、雨花路2-194(双号)、悦来里、悦来巷、杂粮市场、张都堂巷、张家花园、张家衙、珍巷里、正学路、中华路298-9998(双号)、中华路301-9999(单号)、中华西门、中山南路371-9999(单号)、中山南路404-9998(双号)、中营、朱雀里、转龙车、转龙巷、膺福街、璇子巷、胭脂巷。 序号:4 省份地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邮政编码:210007 包含地址:2个 中和桥路1-9(单号)、中和桥路2-58(双号)。 序号:5 省份地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邮政编码:210012 包含地址:2个 集合村路137-999(单号)、集合村路162-998(双号)。 序号:6 省份地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邮政编码:210014 包含地址:3个 光华路1-3(单号)、光华路18-18(双号)、光华路28-28(双号)。 序号:7 省份地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邮政编码:210022 包含地址:128个 板苏村、鲍家场、柴家营、柴家营村、柴营北路、柴园北路、柴园路、柴园南路、常家圩、长岗、长塘、晨光路、大明路、大明路洪家园、大明路九龙盛世园、大明路九龙新寓、大明路九龙雅苑、大明路口、大明路龙苑新寓、大明路明都雅苑、大明路天华园小区、大明路永乐路、大明路永乐路春光里小区、大明路永乐路风光里小区、大明路永乐路路子铺、大校场路、大鱼赵、丁家园、东风村、东瓜匙、凤虹苑、富华路、岗虹苑、高虹苑、广盛路、广洋村、广洋大队、国际路、果园、果园村、洪家园、宏光路、红花村、红花村南、后江沿、华意路、鸡鹅所、集虹苑、夹岗、夹岗村、夹岗门、佳营东路、佳营中路、金家圩、九龙新村、卡子门1-1(单号)、康居里、康美里、康业里、梁塘、刘家岗、龙翔鸣翠苑、龙苑新寓二村、龙苑新寓一村、龙蟠花园南园、龙蟠南路、罗家场、宁南工业园、宁溧路香叶树1-9999(单号)、宁溧路香叶树12-9998(双号)、宁溧路香叶树2-8(双号)、普天路、七桥翁村、前江沿、乔虹苑、秦虹路、秦虹南路、秦虹南路岗虹苑、秦虹南路康馨花园、秦虹南路怡馨花园、秦虹西路、如意树、上坊门、石婆婆庙、曙光里小区、双龙街1-999(单号)、双龙街2-58(双号)、双龙街62-998(双号)、双桥里、双桥门、双桥新村、苏家桥、汤家坝、土城头、文安街、文安里南、翁家营、吴家山、武定新村、霞光里小区、响水桥二村、响水桥一村、小校场、旭光里、阳光里小区、养德村、养德村北楼、养德村南楼、养虎仓、养虎巷、应天大街、永乐北路、雨花村、雨花东路土城头、宇秦园小区、育仁路、造册王、张家板跳、赵史岗、中和桥路11-9999(单号)、中和桥路60-9998(双号)、中牌楼东、中牌楼西、朱家牌楼、莺虹苑、怡居路、怡居园、窨子山。 序号:8 省份地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邮政编码:210038 包含地址:1个 牛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