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乌鸦孝母》读后感
请看看这个是否对你有用?
乌鸦——是一种通体潦黑、面貌丑陋的小鸟,因为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厌恶,正是这种遭人嫌恶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鸟,却拥有一种
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小鸟便将觅来的食物喂到母亲
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谓之“乌鸦反哺”。鸟类尚且如此知道敬老,而我们人类却偏偏越来越忽视孩子们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孩子自降生以
来,“妈妈”这一伟大的称呼便伴随着孩子们幸福地成长,然而孩子们对“妈妈”这一称呼所蕴含的深沉情感却是无法全面领会的,它不仅包含着母亲十月怀胎的艰
辛,一朝分娩时的痛苦,也包含着母亲对孩子健康成长、美好童年所付出的心血,更包含了母亲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转化在孩子身上的深深期盼。为了孩子,她将自
己满头的青丝编织成岁月的华发,将自己洁白的纤纤细手磨成老茧斑驳的粗掌,但是母亲却无怨无悔。母亲真的不需要孩子的回报吗?不!
母亲的爱是不需要以金钱或物质作为回报的,但是母亲却需要儿女情感上的回报,哪怕是一个甜甜的微笑;一次亲呢的撒娇;一声娇娇的谢谢;甚至是一个满意的
眼神都令母亲心情激动,忘却了疲劳。然而遗憾的是不少孩子在长期的数十年如一日的父母关爱中,麻木了,心安理得地接受着父母的关爱和侍候,似乎觉得这是非
常应该的,还谈什么回报,渴了饮甘泉,却不知挖井时的艰辛。一对职工每月的工资收入不过800元却每月要拿出600元支付孩子在外读书的生活费,而孩子并不体谅父母的苦心,反而宣称跟周围的同学比起来,还是低消费、困难户呢!Z女士的女儿长到18岁没动手洗过一件衣服,瘦弱的母亲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早上一个鸡蛋,晚上一杯牛奶亲自送到女儿的手上,做女儿的如此心安理得,做母亲的却渴望得到女儿一声甜甜的“谢谢”。
C女士的8岁儿子,见什么要什么,好象母亲的钱袋是魔术袋,有永远也掏不完的钱似的,稍有不满足便躺在地上打滚,甚至抓住母亲又踢又踹。孩子一切以自我
为中心,好吃的一定是给自己买的,好玩的绝对是给自己一个人玩的。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比比皆是。这样娇纵的结果是孩子不懂礼貌,不善解人意,不知孝敬心
2. 在小故事大道理里面读了孝顺的小乌鸦的故事有什么启发
意大利童话《孝顺的小乌鸦》
很久以前,乌鸦妈妈生了一只可爱的小乌鸦。
乌鸦妈妈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去捉虫子喂他。
在妈妈的精心抚育下,小乌鸦渐渐长大了
一天,乌鸦妈妈对小乌鸦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生活了。”
小乌鸦点了点头,告别了妈妈,开始了独立生活。
鸟巢:nest 小乌鸦:baby crow
在动物世界中,大多数动物在长大后都要和父母分开,独立生活了
小乌鸦身体强壮,很快就成了一个捉虫能手。
一天,他正在吃东西,忽然看见妈妈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在追一只小虫子。
小乌鸦喊了一声妈妈,就扑了过去。乌鸦妈妈拉着小乌鸦的手,关切地问:“孩子,你现在过得好吗?有没有挨饿?”
乌鸦是益鸟,可以吃大量的害虫,保护庄稼更好地生长。很多西方国家把乌鸦当做吉祥和长寿的象征
小乌鸦看着衰老的母亲,哽咽着说:“妈妈,我很好。您现在年纪大了,该享享清福了。以后,我来养活您,一定让您吃得饱饱的!”
从此以后,小乌鸦天天都去捉虫给妈妈吃,人们都夸小乌鸦是个孝顺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