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遇50年学友对联

重阳节遇50年学友对联

发布时间:2023-03-05 11:06:08

❶ 有关九九重阳节的对联

第1副对联:五岳久看云,还是家山能恋旧;重阳休阻雨,倘容兄弟共登高。
这个对联乃是一个抒怀对联。大家都知道五岳归来不看山,五岳乃是天下绝美风景。而上联却说五岳的山和云比不上家里的山更让人怀念。而下联则化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大家都知道重阳节有登山的风俗,而这个对联将登山和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结合起来,感情真挚,文采也十分精彩,让人回味无穷。

第2副对联:夏至有雷三伏冷;重阳无雨一冬晴。
这个对联是古代人们总结的天气常识。古代人没有现在那么准确的天气预报,但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渐积累经验。像这个对联就说明了古代的两种情况,如果夏至有雷的话,往往是三伏天比较冷的。而如果重阳节不下雨的话,那么冬天基本都是晴天了。
当然,这种生活经验有时候并不符合事实。也有人提出了另一个对联:“夏至酉逢三伏热,重阳戊遇一冬晴。”不管怎么说,这种从生活经验里面提炼出来的对联,真是颇有韵味啊。

第3副对联: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清代乾隆皇帝喜欢在重阳节的时候在木兰围场打猎。那里有个万松岭的地方,乾隆都是在这里登高望远。某一年的重阳节,乾隆发现柱子上的对联有些旧了,就对大臣彭元瑞说:“你负责写点新对联出来。”
彭元瑞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上联:“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十八公是松的意思,介寿是祝寿的意思。上联是说万松岭的松树为乾隆皇帝祝寿,还是颇为巧妙的。
但是有了好上联,却不是那么容易想出好下联的。彭元瑞想了好久,脑袋都想晕了,还是没有下联。这下就尴尬了,彭元瑞无奈之下,只好求救于大才子纪晓岚。纪晓岚看到这个上联后,微微一笑:“这有何难?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上联的八十和十八互为倒装,而下联的九重和重九互为倒装。同时重九也就是两个九,加起来就是十八,恰好符合上联,真是妙不可言。乾隆看到整副对联后,龙颜大悦,对纪晓岚和彭元瑞都有所赏赐。

第4副对联:三径谁从陶靖节,重阳唯有傅延年。
重阳节有赏菊花的传统,而这个对联则是巧妙利用人名对来突出重阳节的节日气氛。我们都知道大诗人陶渊明十分喜欢菊花,赏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以古人往往用陶渊明的名字来指代菊花,所谓“陶靖节”是也。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名句。
下联则是运用了另一段典故。根据《本草》的记载:“菊,一名傅延年。”也就是说虽然傅延年看上去是一个人名,其实也是指菊花。所以这个对联就很巧妙了,既有文采,也有趣味,非常厉害。

❷ 重阳节的对联

延寿;
登高。

黄花宴;
红叶诗。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登高赋诗;
含饴弄孙。

三三迎节令;
九九乐芳辰。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冒雨先寻菊;
迎晴便插萸。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院闭青霞入;
松高老鹤寻。

黄花开正好;
秋雨落宜时。

黄花如有约;
秋雨即时开。

秋奉椿萱茂;
菊同兰桂馨。

敬老成时尚;
举贤传德风。

拈菊欣忆旧;
抚幼励承先。

观菊来瑞鹤;
绕膝戏玄孙。

题糕惊僻字;
飞屐发豪情。

避恶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熟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一片秋香世界;
几层凉雨阑干。

菊花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径归时秋菊在;
满城近日雨风多。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时风雨多。

三径就荒菊绽蕊;
一堂大喜雁来宾。

小雨酿寒侵白纻;
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乌台好仿黄花宴;
凤笛催成红叶诗。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有度喜重阳。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孟参军龙山落帽;
陶居士三径衔杯。

何处题糕酬锦句;
有人送酒对黄花。

黄菊绮风村酒熟;
紫门临水稻花香。

年高喜赏登高节;
秋老还添不老春。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菊花酒。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陶处士风流不朽,三秋赋归隐,栖迟栗里,正逢佳节乐衔杯。

❸ “重阳节”对联简析欣赏

“重阳节”对联简析欣赏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重阳节的习俗主要有:赏菊、登高、佩茱萸、簪菊花、放纸鹞、吃重阳糕、饮菊酒。

上联:一片秋香世界;

下联:几层凉雨阑干。

上联:菊蕊金秋傲霜;

下联:梅花隆冬斗雪。

上联:三径归时秋菊在;

下联:满城近日雨风多

上联:三径就荒菊绽蕊;

下联:一堂大喜雁来宾。

上联:小雨酿寒侵白纻;

下联:西风怜醉避乌纱。

上联:劝君一醉重阳酒;

下联:邀月同观敬老花。

上联:乌台好仿黄花宴;

下联:凤笛催成红叶诗。

上联:步步登高开视野;

下联:年年重九胜春光。

上联:步步登高开视野;

下联:年年有度喜重阳。

上联:夏至酉逢三伏热;

下联:重阳戊遇一冬晴。

上联:靖节排冠归隐去;

下联:孟生落帽快登临。

上联:孟参军龙山落帽;

下联:陶居士三径衔杯。

上联:何处题糕酬锦句;

下联:有人送酒对黄花。

上联:黄菊绮风村酒熟;

下联:紫门临水稻花香。

上联:年高喜赏登高节;

下联:秋老还添不老春。

上联:话旧他乡曾作客;

下联:登高佳节倍思亲。

上联:登高喜度老年节;

下联:赏秋畅饮菊花酒。

上联: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下联: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上联: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下联: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上联: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下联: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上联: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下联: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上联:入酒菊香由我醉

下联:向秋山色带云看

上联:年颇老矣尚能饭

下联:体甚键哉不必扶

上联:重九樽前,素秋千顷;

下联:故乡篱下,黄菊几支?

上联: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下联: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上联: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下联: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上联: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下联:陶处士风流不朽,三秋赋归隐,栖迟栗里,正逢佳节乐衔杯.

重阳节对联赏析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我国《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听到阴阳家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袋,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风俗活动。

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吃糕的“糕”与登高的“高”谐音相同,都有长久高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又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咏重阳、登高咏菊的诗词佳作。明清以来对联兴盛,有关重阳节的名联佳对也层出不穷,成为这个古老节日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寿;

登高。

相传九月九日佩戴茱萸,饮菊花酒,可以使人长寿。据《西京杂记》载,汉初已有此风俗,若推溯其源,其来可能更久。至于重阳登高,据说始自东汉,为名术士费长房所传的重阳袪祟法门。此联并举重阳节的这两大习俗,简介精炼而意蕴完足,自是佳对。

黄花宴;

红叶诗。

黄花,指菊花。重阳有赏菊的传统,独乐不如众乐,人们自当与亲与友,推杯送盏,同此赏心乐事。这是秋花带给人的欢乐。秋叶似乎并不逊之,因为它能传达爱意。据传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举,偶临御沟,拾得红叶,叶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宣宗简放宫女,赐百官司吏,卢渥得一人,正为叶上题诗者。红叶对黄花,工稳之外,意味深长,令人击节赞叹。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三三,指三月三,魏晋以来又将此日视为“上巳节”,陌上踏青,曲水流觞,临水赋诗,是此日习俗。九九,即为九月九。三、九,皆为阳数。三月三,传说为王母开蟠桃会的日子;九月九,谐音“久久”,古人视之为吉利喜庆的日子。这自然与所谓“毒月恶日”的端午节有天壤之别,所以联中用“令节”、“芳辰”,实在是人们观念的真实写照,并非虚饰之辞。“三三”、“九九”,“令辰”、“芳节”,属小类工对。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凤岭,又名望楚山,在襄樊境内,西晋名臣刘弘与山简都曾于此处重阳宴赏。“龙山落冠”乃东晋人孟嘉的故事。孟嘉是东晋名臣桓温的`参军,为人温和雅正,颇受推重。某年重阳,桓温设宴,僚属共游龙山,孟嘉衣帽应风飘落而不自知。桓温命左右勿言,欲知其何以处之。待孟嘉如厕,命孙盛作嘲讽之文,并将文章与落帽同置于孟嘉坐处。孟嘉返还其处,见此文此帽,并无尴尬之容,笑索纸笔,作文答复,一挥而就,其辞甚优美。此则故事自然是在赞佩这位孟参军既风度翩然又才思敏捷。晋世多名士,山简与孟嘉也在其列,此联似乎颇钟情于其辈的风度。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上联颇有鉴湖女侠秋瑾名句“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意思,同时又可见“满城风雨近重阳”的况味(见后二联),总之无非说些惹人烦忧之事。下联反之,乃推杯送盏,及时行乐之意。一正一反,不惟重阳如此,一年三百六十日皆如此。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上联点化了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上联是关于陶渊明的典故。陶氏九月九日无酒可饮,对菊遣怀时,见一白衣人翩然而至,乃王弘来送酒,遂把盏痛饮。下联是关于刘禹锡的典故。刘氏作《九日》诗,本想用“糕”字,由于五经之中并无此字,遂罢而不作。宋人宋祁曾作诗嘲之,其中有句云:“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另外,“糕”与“高”谐音,“题高”也可指重阳节登高赋诗之意。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上联事关孟嘉,下联事关王弘,前已言之。

题糕惊僻字;

飞屐发豪情。

上联言刘禹锡,前已言之。下联言庾亮。《世说新语·容止》载,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不久,庾氏飞屐而来。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此联本为元代文学家马祖常的诗句。马氏《石田山居》八首之最末一首曰:“淮南穷僻地,先世有林庐。花曙鸣山鸟,芹春跃岸鱼。鼓琴仙度曲,种杏客传书。朋辈如相觅,休嗔礼法疏。”平仄相谐,对仗工稳,心绪清旷者多喜此联。

孰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上联事关刘禹锡,前已言之。下联点化黄巢的《不第后赐菊》,其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联妙在两个字:“孰”与“徒”。一“孰”字尽显了满腔豪气,当仁不让的情怀隐然可见。至于“徒”字则讥讽了浮华虚饰之徒。两联对仗工稳,意绪相反相成,颇为不易。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日风雨多。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句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上联用之。下联用著名的“一句诗”:满城风雨近重阳。据惠洪《冷斋夜话》载,北宋潘大临工于诗,贫甚。临川谢逸致书问:“近新作诗否?”大临答云:“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来,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此事想来不禁令人唏嘘。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下联用毛泽东《采桑子》词,其词云:“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据传此为钦天监曾用楹联,其旨在占物候。此联的意思如下:如果夏至恰为酉日,则三伏酷热;若重阳适为戊日,则冬天无雨雪。用物占入联,别有一番新意,且对仗十分工整,乃佳对。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靖节是陶渊明的谥号。孟生,即孟嘉。由于陶渊明喜菊,归隐时正在秋季,且重阳有“白衣送酒”的故事,是以陶氏成了重阳对联中的家常菜。“孟嘉落帽”之事,也在重阳发生,故而讲求用典的文人,也多未曾放过他。故而以陶孟二人为主料的对联众多,一般是“大同”而“小异”。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此联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诗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菊花酒。

重阳节又名老人节。菊花酒,此酒有延寿的作用。是以“菊花酒”对“老年节”,合于情理。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参军,还是那位孟嘉孟参军。乌帽,依然是孟嘉的帽子。白衣,谓王弘;处士,谓陶渊明。不论“凌风”落帽,还是重阳“送酒”,“举止”都绝对“风流”。虽然又是以陶孟二人为主角的对联,长处在于简洁凝练,节奏明快。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上联依然出自“满城风雨近重阳”。“败兴”的绝非“风雨”,而是催租客。诗情虽浓,无奈囊中空虚,可悲可叹!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王勃《滕王阁序》云:“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盖其文作于秋,此联遂用之。下联用曲江宴会的典故。盖唐时考中的进士,放榜后大宴于曲江亭,谓之曲江会。宋人延袭此传统,称闻喜宴。此处泛用此举于秋闱告捷者。明清科举时,乡试在仲秋,称为秋诗,放榜近于重阳,故此联用之。此联对举凝练简洁,铿锵有声,实属佳对。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射,六艺之一。《礼记·月令》曰;“是月(季秋)也,天子乃教于田猎。”由于其发生于九月,故而上联用之。至于读经多在农闲之时,秋收之后良佳。天高地爽,形容秋日气温之清爽。上联紧切季秋。下联专写重阳节。一大一小,对仗工整。

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陶处士风流不朽,三秋赋归隐,栖迟栗里,正逢佳节乐衔杯。

三秋,指秋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作于秋日,故下联曰“三秋赋归隐”。栗里,陶渊明的居处。其余相关典故,前已言之。此长联也是就陶孟二人翻新花样的对联。由于其“长”,所以比较起“短”联,更能铺成的开,意绪写得能更清晰明白,感情也能表现得更酣畅淋漓。当然长联比起短联来,平仄对仗上更费工夫,好在此联对仗十分协调,颇为不易。

;

❹ 重阳节的对联

有关重阳节的`对联1

“每逢佳节倍思亲”枫叶正红时,又是重阳节到了。接下来我整理了有关重阳节的对联,欢迎大家阅读。

1、黄花宴;红叶诗

2、三三令节;九九芳辰

3、凤岭设赏;龙山落冠

4、愁闻风雨;讌会湖山

5、登高赋诗;含饴弄孙

6、三三迎节令;九九乐芳辰

7、东篱开寿菊;南陌献嘉禾

8、有人来送酒;容我去题糕

9、冒雨先寻菊;迎晴便插萸

10、临风乌帽落;送酒白衣香

11、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

12、黄花开正好;秋雨落宜时

13、黄花如有约;秋雨即时开

14、秋奉椿萱茂;菊同兰桂馨

15、敬老成时尚;举贤传德风

16、拈菊欣忆旧;抚幼励承先

17、观菊来瑞鹤;绕膝戏玄孙

18、题糕惊僻字;飞屐发豪情

19、避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20、鼓琴仙度曲;种杏客传书

21、熟是题糕手;徒夸赐菊荣

22、一片秋香世界;几层凉雨阑干

23、菊花金秋傲霜;梅花隆冬斗雪

24、三径归时秋菊在;满城近日雨风多

25、三径归时岁月在;满城近时风雨多

26、三径就荒菊绽蕊;一堂大喜雁来宾

27、小雨酿寒侵白纻;西风怜醉避乌纱

28、劝君一醉重阳酒;邀月同观敬老花

29、乌台好仿黄花宴;凤笛催成红叶诗

30、步步登高开视野;年年重九胜春光

31、步步登高开视野;年年有度喜重阳

32、夏至酉逢三伏热;重阳戊遇一冬晴

33、靖节排冠归隐去;孟生落帽快登临

34、孟参军龙山落帽;陶居士三径衔杯

35、何处题糕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

36、黄菊绮风村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

37、年高喜赏登高节;秋老还添不老春

38、话旧他乡曾作客;登高佳节倍思亲

39、登高喜度老年节;赏秋畅饮菊花酒

40、乌帽凌风,参军举止;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41、败兴无端,满城风雨;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42、高阁滕王,何人赋就;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43、习射谈经,天高地爽;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44、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45、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46、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陶处士风流不朽,三秋赋归隐,栖迟栗里,正逢佳节乐衔杯

有关重阳节的对联2

避恶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熟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一片秋香世界;

几层凉雨阑干。

菊花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径归时秋菊在;

满城近日雨风多。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时风雨多。

三径就荒菊绽蕊;

一堂大喜雁来宾。

小雨酿寒侵白纻;

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乌台好仿黄花宴;

凤笛催成红叶诗。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有度喜重阳。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孟参军龙山落帽;

陶居士三径衔杯。

何处题糕酬锦句;

有人送酒对黄花。

避恶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熟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一片秋香世界;

几层凉雨阑干。

菊花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径归时秋菊在;

满城近日雨风多。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时风雨多。

三径就荒菊绽蕊;

一堂大喜雁来宾。

小雨酿寒侵白纻;

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乌台好仿黄花宴;

凤笛催成红叶诗。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有度喜重阳。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孟参军龙山落帽;

陶居士三径衔杯。

何处题糕酬锦句;

有人送酒对黄花。

黄菊绮风村酒熟;

紫门临水稻花香。

年高喜赏登高节;

秋老还添不老春。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菊花酒。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陶处士风流不朽,三秋赋归隐,栖迟栗里,正逢佳节乐衔杯。

❺ 重阳节的经典对联大全

重阳节 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那么关于重阳节的 对联 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我整理的重阳节的经典对联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重阳节相关内容推荐↓↓↓

重阳节为什么敬老

重阳节的节日小知识

重阳节日的主要习俗

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

重阳节的对联大全

上联:小雨酿寒侵白纻

下联:劝君一醉重阳酒

上联:乌台好仿黄花宴

下联:三径归时岁月在

上联:避恶茱萸囊

下联:延年菊花酒

上联:鼓琴仙度曲

下联:种杏客传书

上联:熟是题糕手

下联:徒夸赐菊荣

上联:靖节排冠归隐去

下联:孟生落帽快登临

上联:孟参军龙山落帽

下联:陶居士三径衔杯

上联:何处题糕酬锦句

下联:有人送酒对黄花

上联:避恶茱萸囊

下联:延年菊花酒

上联:鼓琴仙度曲

下联:种杏客传书

上联:熟是题糕手

下联:徒夸赐菊荣

上联:一片秋香世界

下联:几层凉雨阑干

上联:菊花金秋傲霜

下联:梅花隆冬斗雪

上联:年年重九胜春光

下联:年年有度喜重阳

上联: 夏至 酉逢三伏热

下联:重阳戊遇一冬晴

上联:黄菊绮风村酒熟

下联:紫门临水稻花香

上联:年高喜赏登高节

下联:秋老还添不老春

上联:话旧他乡曾作客

下联:登高佳节倍思亲

上联:登高喜度老年节

下联:赏秋畅饮菊花酒

上联: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下联: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上联: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下联: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上联: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下联: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上联: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下联: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上联: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下联: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上联: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下联: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重阳节吃什么

1.菊花

饮酒赏菊可是古人在重阳节的保留项目,请注意,“就菊花”可不光是看,古人还将菊花泡酒畅饮。要说做这个菊花酒也不难,用菊花加糯米、酒曲,按一般的酿制 方法 就可以制得一坛清新的菊花酒了。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去痿痹、延缓衰老等功效。

2.重阳糕

重阳糕又叫“撑腰糕”、“花糕”、“发糕”或“菊糕”,是用发面做成的糕点,辅料有枣子、杏仁、松子、栗子,属于甜品,也有加肉做成咸味的。老人吃了重阳糕就不会腰酸背痛了,所以每年要给老人吃重阳糕,让老人腰杆硬朗精神好。在重阳习俗中,吃重阳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因为“糕”与“高”谐音,寓义生活水平步步升高,象征合家欢乐吉祥如意。

3.大枣

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冬季的补养佳品。

4.核桃

核桃是补脑的最佳食品,亦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食疗品,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疗效。老年人常吃核桃,能够头脑清晰、耳聪目明。

重阳节的寓意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为什么称为“重阳”呢?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叫老人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重阳节前后,党和政府以各种形式开展敬老活动,比如召开座谈会、老人宴、银发旅、搞体检、赠礼品、帮劳动等等,丰富多彩。多数地方还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 清明 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重阳节的经典对联大全相关 文章 :

★ 经典重阳节对联大全

★ 关于重阳节的经典对联内容

★ 关于重阳节的对联大全

★ 超经典的七言对联 重阳节对联

★ 关于重阳节的对联集锦

★ 关于重阳的对联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❻ 重阳节的对联,重阳节对联

重阳节抄的对联:
上联:小雨酿寒侵白纻
下联:劝君一醉重阳酒
上联:乌台好仿黄花宴
下联:三径归时岁月在
上联:避恶茱萸囊
下联:延年菊花酒
上联:鼓琴仙度曲
下联:种杏客传书
上联:熟是题糕手
下联:徒夸赐菊荣
上联:靖节排冠归隐去
下联:孟生落帽快登临
上联:孟参军龙山落帽
下联:陶居士三径衔杯
上联:何处题糕酬锦句
下联:有人送酒对黄花
上联:避恶茱萸囊
下联:延年菊花酒
上联:鼓琴仙度曲
下联:种杏客传书

❼ 重阳节对联大全,重阳节经典对联大全

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时风雨多。

三径就荒菊绽蕊;
一堂大喜雁来宾。

小雨酿寒侵白纻;
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乌台好仿黄花宴;
凤笛催成红叶诗。
......

❽ 有关重阳节的对联

上联:菊花金秋傲霜
下联:梅花隆冬斗雪
上联:年年重九胜春光
下联:年年有度喜重阳
上联:夏至酉逢三伏热
下联:重阳戊遇一冬晴
上联:黄菊绮风村酒熟
下联:紫门临水稻花香
上联:年高喜赏登高节
下联:秋老还添不老春
上联:话旧他乡曾作客
下联:登高佳节倍思亲
上联:登高喜度老年节
下联:赏秋畅饮菊花酒
上联: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下联: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上联: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下联: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上联: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下联: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上联: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下联: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上联: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下联: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上联: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下联: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上联:小雨酿寒侵白纻
下联:劝君一醉重阳酒
上联:乌台好仿黄花宴
下联:三径归时岁月在
上联:避恶茱萸囊
下联:延年菊花酒
上联:鼓琴仙度曲
下联:种杏客传书
上联:熟是题糕手
下联:徒夸赐菊荣
上联:靖节排冠归隐去
下联:孟生落帽快登临
上联:孟参军龙山落帽
下联:陶居士三径衔杯
上联:何处题糕酬锦句
下联:有人送酒对黄花
上联:避恶茱萸囊
下联:延年菊花酒
上联:鼓琴仙度曲
下联:种杏客传书
上联:熟是题糕手
下联:徒夸赐菊荣
上联:一片秋香世界
下联:几层凉雨阑干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遇50年学友对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南京阅江楼10月7日重阳节免费吗 浏览:836
养老保险卡的钱怎么取 浏览:742
男朋友父母反对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浏览:763
幼儿园重阳节爷爷奶奶 浏览:406
长寿城头 浏览:234
老年公寓给药 浏览:442
一年级重阳节手报 浏览:704
老年养护重阳节联欢活动 浏览:771
徐州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浏览:938
基本工资8千养老保险交多少 浏览:720
武汉抗体检查结果哪里查 浏览:578
如何为老年人进行术前健康教育 浏览:746
孩子孝顺点评 浏览:696
孝顺父母多 浏览:76
如何申请司法保全退休金 浏览:815
互助养老合作社是怎么回事 浏览:454
20广东省20年养老金调整方案 浏览:243
如何取出养老金 浏览:71
女49岁没交过养老保险 浏览:938
东莞清溪换驾照去哪里体检 浏览: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