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孝顺是指什么
一、能行孝的人,就是顺应天道,人生才会顺利。
孝敬父母,这是人类天经地义的大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能够及时行孝,就是顺应自然,顺应情理,顺应天意。孝顺父母的人,没有人不尊敬,没有人不赞扬,孝顺父母,就是为自己赢得未来。而那些不孝父母的人,就等于自毁前程,即使眼前有那么一点福报,也一定不会长久,现实中这种事例很多,大家可以仔细观察。
三年前,父亲生病住院,我开始回老家照顾父亲。在这之前,已经做了一年自媒体,虽然每天废寝忘食,竭尽全力,却没什么起色,做视频不行,写文章也不行,还要靠兼职送外卖维持生活。父亲生病后,就经常看病、住院,我就没有精力用在自媒体和送外卖上了,只是每天坚持抽时间写一篇更新,所以很多文章都是在病房里用笔记本写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的账号却连续通过原创、优质、达人等标签,收入也得到稳步增长,基本可以维持生活需要了。
二、孝顺父母,就是在行不言之教,是对子女最好的教育。
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确实很严重。孩子叛逆、不听话、不爱学习等等这些,都是令家长十分头疼的问题。孝子贤孙,是每个家长都希望看到的,所以现在社会上的家长课堂很流行,很多家长除了工作上班,还要去上课,学怎么教育孩子。
其实教育孩子很简单,就是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如果家长做不到,任你怎么说,讲得再头头是道,孩子也不会听从,因为他心里不服气,“你们都做不到,凭什么让我去做?”
所以要想培养一个孝顺的孩子,首先就是自己能够孝顺父母,做个样子给孩子看,不用你教育,不用你天天说,孩子自然就变好了。
得比以前懂事多了。在学校里,变得有责任有担当,不再怨天尤人;在家里,还知道照顾奶奶了,替我分担家务了。这就是不言之教,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就学会了。
『贰』 孝顺外婆可以称为孝子吗
当然属于孝子,但是当着你的外公不能叫孝子而是成为孝顺,对父母亲的孝敬才真的叫孝子。
『叁』 可以说孝顺爸爸妈妈
孝顺一词原指爱敬、顺养天下之人的美好德行。后来衍生为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的意思。这个对象可以是其他长辈。
『肆』 孝顺分为哪三种呢
孝顺分为以下三种:
1、小孝是陪伴。
为什么小孝是陪伴呢?这是我们通常认为,只要是陪伴着父母就是孝顺。但是不知道这种陪伴是否有质量?有的时候回去陪伴父母,反而是给父母添了不少麻烦。
根本不是去尽孝的。这种陪伴是一种假象。只是人回到了父母的身边,但心不在父母身边。
2、中孝是赡养。
让父母过得衣食无忧,既要给父母物质上的帮助,又要给让父母给到父母精神上的支持,去尊重他们,真正的让他们是没有忧虑,过得舒心开心。
我们也要好好的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为我们担忧了,也不要做不好的事情,父母就不会感到羞耻了。能做到修身养性也是对父母的最大的孝。
3、大孝就是超越。
所有的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并作为父母的化身,是承载着父母的精神上的延续。所以要加倍的努力,能让自己成功的速度,一定要快于父母老去的速度。
孝顺的三种境界:
1、养长辈的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人身体健康,活着就是幸福,要是病怏怏的活着,其实是痛苦。作为父母,多半是年事已高,健康的身体更加重要,需要儿女关心。
很多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希望留一点钱,给儿女,帮助儿女创业。但越是这样,父母越是扛着病痛过日子,导致病痛加重。
孝顺父母的儿女,会常常带着父母去体检,提前防范病痛。要知道,身上无病,比你给再多的钱都好。
当然,健康的身体,需要起码的生活保障,衣食无忧才会活得踏实。很多年轻人,不仅自己不劳动,还当了啃老族,拿着父母的钱过日子,这样的不孝,令人痛心。
我的表姐夫有四兄弟,两个是做生意的,经济条件都不错,但是他们对父母却很“抠门”,个个都爱比较,觉得自己多拿钱给父母就是“吃亏”。
父母都健在的时候,都没有拿钱给父母用,后来父亲走了,留下母亲一个人在农村过苦日子,才在亲戚的调解下。
每个兄弟每月给两三百块钱,其中有一个兄弟以老婆管得紧为由,还是长期不给母亲生活费。这样的大家庭,就是富得流油,也没有好名声,也会被人看不起。
自己有钱但对父母小气的人,人人嗤之以鼻,表面过得风光,但问心有愧,还是没有福气的人。那些穷一点但保证了父母的日常开支的人,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穷开心”也是福气。
2、养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
人这一辈子,真正希望你过得好的人,没有几个,除了父母,也许你都找不到贴心人了。不管你走多远,父母在地方,才是最温暖的家,当你很累的时候,和父母聊天,心情总是会慢慢好起来。
其实作为儿女,也要学会牵挂父母,在外混得如何,都没有关系,常常告诉父母自己的行踪,让父母放心;经常问候父母,了解父母的想法,让父母宽心。
自己努力工作,走正道,还有钱寄回家,父母感觉舒心。做到了这几点,就是养好了父母的心,大家都开心。
有钱过好日子,没钱过好心情。父母老了,还是为你担忧,那也是不孝顺。看看那些败家子,不学好,父母心好痛,怎么可以安度晚年。
其实,不学好的人,越不孝顺,越没有福气,等父母不管你了,就只能流落街头,还可能要晚景凄凉。
3、养长辈的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
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真正变老,不是因为年纪大了,而是失去了理想,过得越来越孤单,没有了人生的乐趣,和时代脱节了。
王阳明的父亲退休后,王阳明经常写信建议父亲和同乡的退休官员多联系,可以一起作伴,寻找共同的乐趣,日子要过得充实。
人老了,如果无所事事,就会变得颓废,就是坐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耷拉着头,灰头土脸的,六十岁的人,都会被认为是九十岁的人。
那些有爱好的人,趁着自己可以走动,去看看风景,到公园散心,参加公益活动,帮助更多需要的人。忙忙碌碌的日子,会让一个老人,也找到人生的意义,真正把日子过成“夕阳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千万不要让父母碌碌无为活下去,而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培养他们的兴趣,多鼓励他们,还可以教会他们一些新知识。比方说,教会他们用微信,用各种唱歌软件等。
“爱人者,人恒爱之”,真正孝顺的人,对父母孝顺,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也一视同仁,用行动去爱护长辈。同时,他也会得到长辈的爱,长辈总会把最好的财富都留给他,为他添加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