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驻村扶贫工作队成员必须住在村里吗
驻村扶贫工作队成员必须住在村里吗,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二来说这个问题。
如果以扶贫的实际效果为目标,从人性化的角度来看等等,那就不应该限制工作队员一定要住在村里;但如果不管效果只从纪律性角度来要求,那就另当别论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倒是村里如果有什么事情,电话随时联络找得见驻村干部,有急事可以第一时间赶到村里就可以了。驻村干部也是人,如果为了扶贫就丢开家里,感觉也不够人性化。
扶贫扶贫,就要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而没必要纠缠于住不住村里。其实,对于一些扶贫中冒出来的形式主义,最近人民日报专门刊发评论,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批评点评。
㈡ 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充分利用当地条抄件,因地制宜推进袭符合各村资源特点、符合产业导向的帮扶项目,在当地培养和集聚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带头人,保障薄弱地区的长远发展。
㈢ 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是什么关系
1、由其工作职责可以得知其关系就是;帮扶单位里面成立驻村工作队,由工作队的每一个成员负责具体对接几乎贫困户。
2、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单位去帮扶,这个单位就是这个村的帮扶单位。
3、帮扶单位为了搞好帮扶工作,要成立一个帮扶工作队,安排专人驻村开展工作,这个工作队就是驻村工作队。
4、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帮扶责任人,单位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对接一户或几户贫困户去帮扶,这个干部就是这户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
(3)脱贫工作队重阳节扩展阅读:
帮扶责任人工作职责:
1、每月不少于1次到联系贫困户开展帮扶工作(年度不少于12次),用亳州扶贫APP信息平台记载帮扶过程,认真填写审核《扶贫手册》。
2、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要求,结合贫困户致贫原因,协助贫困户制定户脱贫帮扶规划和个人脱贫帮扶措施,并帮助贫困户政策落实到位,如未落实,要立即报告。
3、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扶贫政策,让贫困户政策知晓率达到100%。
4、帮助贫困户实现一个“微心愿”;帮助贫困户家庭实现“五净一规范”;按照贫困户实际情况落实“爱心赠衣”。
5、主动配合帮扶满意度调查,保证检查期间手机畅通,对帮扶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与扶贫手册信息一致,做到一口清。
㈣ 扶贫工作八严禁
一、必须自觉看齐,严禁妄加议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及时了解掌握中央、省委的有关政策和决定决议,全面准确向党员、群众传递党的声音,坚决抓好贯彻落实。党员队员要主动讲党课,自觉参加“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向党中央看齐。任何队员不得妄议中央,散布不实信息,发表不当言论,坚决抵制和纠正与中央相悖的言论。
二、必须驻村入户,严禁挂名走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要严守驻村纪律,不得挂空名、冒名顶替,不得“走读”,必须吃住在村。要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岗,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视频随机点名,队员每年驻村时间不得少于200天。驻村期间一律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专心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经常进村入户,每月走访贫困户不得少于10户,记录驻村工作日志,上传综合服务平台。
三、必须踏实干事,严禁欺骗群众。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要诚实守信、踏实干事,帮助贫困村理清思路、规划项目、引进资金、培育产业等;帮助贫困户培训劳动技能、实用技术,力所能及解决住房、就学、就医等实际困难。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如实向上级报告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跟踪落实;对群众反映的不合理诉求,要耐心解释,不得推诿敷衍。下乡走访不得随意表态、随意许诺,答应群众的事项必须兑现,不得欺骗群众。
四、必须按章办事,严禁优亲厚友。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要正确处理好与村干部的关系,协助村“两委”班子抓党建促脱贫,精准确定贫困户、规划申报扶贫项目、科学安排扶贫资金、组织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监督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定期公布有关情况,主动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群众利益。不得利用职务之便徇私情,照顾关系、优亲厚友,帮助他人违规享受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农村低保等惠民政策。
五、必须崇德向善,严禁参与赌博。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要带头崇尚科学,弘扬文明新风,教育群众反对封建迷信、摒弃陈规陋习。组织群众开展“七改三清”环境综合整治,帮助贫困群众改进落后生产方式、改变落后生活习惯;组织开展文明村组、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选树道德模范,弘扬好人好事,培育文明风尚。不得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不得参与任何形式的不文明、不健康活动。
六、必须尚俭戒奢,严禁酗酒滋事。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得大吃大喝、贪图享乐、奢侈浪费。要帮助制定村规民约,规范红白喜事,教育引导群众节俭办事。进村入户要勤俭朴素,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得嫌贫爱富、嫌脏怕累。工作期间原则上不得饮酒,更不得酗酒、醉酒、酒后闹事。不得诋毁、辱骂群众,不得与当地干部、群众发生打架斗殴事件。
七、必须廉洁自律,严禁收受财物。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要自觉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不得索要和接受基层单位和群众的宴请、礼品、礼金和土特产品等,不得在帮扶村、乡镇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在农户家中食宿,必须按规定交纳食宿费,损坏公物及群众财物要赔偿。
八、必须洁身自爱,严禁伤风败俗。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要自尊自爱、自律自重,严守底线、端正作风,为人处事要谦虚,言行举止要得体,不得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易信、QQ等发表不文明言论,不得参与和传播低俗、庸俗、媚俗文化产品。要加强修身养性,坚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尊老爱幼、扶弱助残、扶贫济困,不得发生违反公序良俗和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
㈤ 如何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一是坚持协助当地党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是坚持帮助当地群众推进村组活动场所建设。
三是坚持指导当地村委会用好综合服务平台。
四是坚持帮助群众发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
㈥ 老年人能为扶贫攻坚做什么
老人不生病,少生病,就是贡献。
㈦ 关于脱贫设坚驻村工作队员享受浮动工资问题
平空间著称,工作队员都享受它的驻村的一些费用,下乡补贴以及他的来回路费,生活补贴,这都是应该的
㈧ 村上脱贫攻坚所有工作都有驻村工作队负责吗
驻村工作队主要开展脱贫攻坚任务,但也必须在村委会紧密配合下才能有效开展工作。因此,和脱贫攻坚有关工作可以直接向他们反映。
㈨ 第一书记十驻村工作队是精准脱贫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其主要目的是
其主要目的是:带领和帮助贫困村发展经济,帮助贫困村民摆脱贫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并取得了辉煌战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脱贫攻坚的任务艰巨而复杂,仅仅依靠贫困地区自身是难以完成的。
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是精准扶贫政策的组成部分,驻村“第一书记”的第一要务,就是带领和帮助贫困村发展经济,帮助贫困村民摆脱贫困。
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促脱贫,是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扶贫开发决策部署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
驻村“第一书记”以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以及提升治理水平为主要工作内容,围绕“强干强村强基富民维稳”的目标,把党和国家的富民惠民的政策扎实落地。
全面落实贫困村“两委”联席会议、“四议两公开”和村务监督等工作制度。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从县以上党政机关选派过硬的优秀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加强考核和工作指导,对不适应的及时召回调整。
派出单位要严格落实项目、资金、责任捆绑要求,加大保障支持力度。强化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情况作为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点内容。
对不够重视贫困村党组织建设、措施不力的地方,上级党组织要及时约谈提醒相关责任人,后果严重的要问责追责。
(9)脱贫工作队重阳节扩展阅读:
驻村工作队成员和第一书记要在镇(街)党(工)委的领导和指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抓稳定。
其主要职责是:
一是建强基层组织。协助配齐不健全的村“两委”班子,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解决班子不团结、软弱无力、工作不在状态等问题,物色培养后备干部,抓好党员队伍建设。
二是推动精准扶贫。大力宣传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带领派驻村开展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帮助村“两委”制定和实施脱贫计划,落实扶贫项目,推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是为民办事服务。带领村级组织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民事村办,协助落实乡镇(街)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经常入户走访,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是提升治理水平。强化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帮助村干部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指导完善村规民约,落实村务公开和群众监督制度,促进村级事务公平公开公正,农村和谐稳定。